衡鈺璟靜靜地凝視著禹馨宜恬靜的睡顏,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愧疚之情。
他覺得身為丈夫,竟還讓自己的愛妻如此疲憊不堪,實在是有些失職。
日子還在一天一天地過著。
而對於瀟宇來說,每一天似乎都是那麽獨特,不同尋常的事情總會接二連三地降臨到他的身上。
誠然,並非每一天瀟宇都能感受到滿心歡喜,但總有一些事讓人感到開心。
興武三年六月初六,注定成為了瀟宇一生中難以磨滅的重要日子。
就在這一天,他收到了來自瀟衕皇帝的召見旨意。
盡管在此之前,已有傳聞稱其父皇有意冊立太子,但當這一刻真正來臨之時,瀟宇的內心依然抑製不住地激動起來。
懷揣著忐忑與敬畏之心,瀟宇邁著穩健的步伐來到了瀟衕皇帝的書房門前。
輕輕叩門後,得到應允的他緩緩步入其中。
進入書房的那一刻,瀟宇的神情變得格外莊重肅穆,他恭恭敬敬地向瀟衕皇帝行了一個大禮。
然後便垂手而立,靜靜地站立在一旁,耐心地等待著父皇的指示。
此時的瀟衕皇帝正端坐在書桌前,目光如炬地審視著眼前的這個兒子。
他眼中流露出一絲滿意之色,心想:這孩子至少還算聽話順從,倒是沒有辜負自己多年來的教導。
“你們三個啊,至今都尚未被冊封為太子或是獲封王位。如今朕這身子骨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每況愈下了。故而趁此機會將這些個要事逐一安排妥當,如此一來,朕也算是了無遺憾啦!”
瀟衕皇帝目光炯炯地注視著瀟宇,緩聲說道。
話鋒忽地一轉,瀟衕皇帝接著言道:“不過呢,這立太子之事可不簡單呐,需得經過一番曆練方可。隻有這樣,朕才能尋得更為妥帖的由頭來正式冊封太子。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其中深意,想必你應當知曉。朕這般煞費苦心地籌謀,皆是望你能早日成才,擔得起這江山社稷之重任啊!”
瀟宇聽聞此言,趕忙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應道:“是的,父皇。兒臣定當全力以赴,絕不辜負您對兒臣的殷切期望。”
這時,瀟衕皇帝微微頷首,繼續說道:“近日那江南之地遭遇旱災,水源匱乏,百姓們叫苦不迭。依朕之見,此間定然事出有因。朕欲派你前往江南徹查此事,並妥善處置。待你歸來之日,若能將此事圓滿解決,朕定會為你舉辦一場盛大而莊重的冊封典禮。”
瀟宇心中明了,既然父皇已然如此直言相告,那麽此番江南之行已是勢在必行,且容不得半分差池。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點頭應承下來,表示定會竭盡所能,不負聖恩。
“你下去吧。”話音剛落,隻見那高高在上的身影隨意地揮了揮手,仿佛這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
瀟宇恭敬地行了一禮後,緩緩退出了大殿。
當日瀟宇待離去後,瀟衕皇帝就在奉天殿宴請了眾臣。
隨後,瀟衕皇帝微笑著環視四周,朗聲道:“諸位愛卿,請入席吧!今日朕在此設宴,與諸君共慶太平之世。”
群臣紛紛謝恩入座,一時間歡聲笑語充斥著整個殿堂。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瀟衕皇帝放下手中的酒杯,神情變得莊重起來。
他目光深邃地注視著在座的大臣們,緩聲說道:“各位愛卿啊,如今天下承平日久,我朝之內百姓皆能安居樂業,此乃朕之幸事,亦是諸位愛卿共同努力之功。然而,我朝地域廣袤無垠,邊境線綿延長達萬裏,若無強大軍力守護,何以保國安民?如今朕的幾位皇子已然長大成人,此前因朕尚年富力強,故未曾對其進行分封。”
說到此處,瀟衕皇帝微微停頓了一下,輕咳兩聲接著道:“但現今朕的龍體略有小恙,已不複當年之勇。值此之時,正是這些孩子們挺身而出、為國效力之際。故而應當賜予他們爵位和封地,使其各盡其責,為江山社稷貢獻力量。待瀟宇將此事妥善處理完畢歸來之後,朕便會擇良辰吉日,正式冊封皇子。”
瀟衕皇帝喝了一口酒,深情的看著大家:“朕不是偏向朕的孩子,不過是遵守了先王的製度,是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
此時此刻,能夠穩穩當當坐在這宏偉壯麗的天奉殿中的人物,絕對不可能是什麽愚笨呆滯、毫無眼色之人。
他們個個都是心思縝密到極致的心眼比那針尖還要細微的精明之輩。
這些人對於宮廷之中的各種規矩和潛規則可謂是心知肚明。
自然清楚明白自己究竟應當如何回應,更不可能犯下那種不知禮數的低級錯誤。
否則,擺在他們麵前的可就絕非什麽香醇美味的佳釀美酒,而會變成一杯杯足以致命的劇毒之酒了。
果不其然,麵對眼前的情形,眾人異口同聲地齊聲高呼道:“陛下您決定立封諸位皇子為王,並派遣他們去鎮守四方以保衛我大瀟國的江山社稷,此等決策實在是一項惠及子孫萬代之偉大善舉啊!”
然而,在他們內心深處卻暗自思忖著:“哼,還能怎麽辦呢?這偌大的瀟家天下,一切還不都是由您們瀟家人說了算嘛!”
聽到眾人如此恭順的話語,瀟衕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緊接著他繼續侃侃而談道:“想當年,前朝那些英明睿智的君主之所以非要安排自己的親生兒子來擔任諸侯王,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守護本國的黎民百姓。遙想那武朝之時,正是因為推行了封建製度,才得以成功開辟出長達八百年之久的輝煌盛世。再看看後來的薑朝,由於盲目采用郡縣製這種統治方式,結果僅僅曆經兩代便迅速走向了滅亡之路。”
瀟衕皇帝邊說邊看著眾位大臣的神色說道:“由此可見,自古以來皆是如此這般道理,若想要確保這個國家能夠長久穩定地繁榮昌盛下去,那就必然少不了諸位皇子挺身而出,為了整個國家的利益而甘願作出巨大的犧牲呐!”
瀟衕皇帝這個嘴確實會說。
如果有一天他把刀架在這些大臣的脖子上時,可能也會說:“殺你是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
他覺得身為丈夫,竟還讓自己的愛妻如此疲憊不堪,實在是有些失職。
日子還在一天一天地過著。
而對於瀟宇來說,每一天似乎都是那麽獨特,不同尋常的事情總會接二連三地降臨到他的身上。
誠然,並非每一天瀟宇都能感受到滿心歡喜,但總有一些事讓人感到開心。
興武三年六月初六,注定成為了瀟宇一生中難以磨滅的重要日子。
就在這一天,他收到了來自瀟衕皇帝的召見旨意。
盡管在此之前,已有傳聞稱其父皇有意冊立太子,但當這一刻真正來臨之時,瀟宇的內心依然抑製不住地激動起來。
懷揣著忐忑與敬畏之心,瀟宇邁著穩健的步伐來到了瀟衕皇帝的書房門前。
輕輕叩門後,得到應允的他緩緩步入其中。
進入書房的那一刻,瀟宇的神情變得格外莊重肅穆,他恭恭敬敬地向瀟衕皇帝行了一個大禮。
然後便垂手而立,靜靜地站立在一旁,耐心地等待著父皇的指示。
此時的瀟衕皇帝正端坐在書桌前,目光如炬地審視著眼前的這個兒子。
他眼中流露出一絲滿意之色,心想:這孩子至少還算聽話順從,倒是沒有辜負自己多年來的教導。
“你們三個啊,至今都尚未被冊封為太子或是獲封王位。如今朕這身子骨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每況愈下了。故而趁此機會將這些個要事逐一安排妥當,如此一來,朕也算是了無遺憾啦!”
瀟衕皇帝目光炯炯地注視著瀟宇,緩聲說道。
話鋒忽地一轉,瀟衕皇帝接著言道:“不過呢,這立太子之事可不簡單呐,需得經過一番曆練方可。隻有這樣,朕才能尋得更為妥帖的由頭來正式冊封太子。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其中深意,想必你應當知曉。朕這般煞費苦心地籌謀,皆是望你能早日成才,擔得起這江山社稷之重任啊!”
瀟宇聽聞此言,趕忙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應道:“是的,父皇。兒臣定當全力以赴,絕不辜負您對兒臣的殷切期望。”
這時,瀟衕皇帝微微頷首,繼續說道:“近日那江南之地遭遇旱災,水源匱乏,百姓們叫苦不迭。依朕之見,此間定然事出有因。朕欲派你前往江南徹查此事,並妥善處置。待你歸來之日,若能將此事圓滿解決,朕定會為你舉辦一場盛大而莊重的冊封典禮。”
瀟宇心中明了,既然父皇已然如此直言相告,那麽此番江南之行已是勢在必行,且容不得半分差池。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點頭應承下來,表示定會竭盡所能,不負聖恩。
“你下去吧。”話音剛落,隻見那高高在上的身影隨意地揮了揮手,仿佛這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
瀟宇恭敬地行了一禮後,緩緩退出了大殿。
當日瀟宇待離去後,瀟衕皇帝就在奉天殿宴請了眾臣。
隨後,瀟衕皇帝微笑著環視四周,朗聲道:“諸位愛卿,請入席吧!今日朕在此設宴,與諸君共慶太平之世。”
群臣紛紛謝恩入座,一時間歡聲笑語充斥著整個殿堂。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瀟衕皇帝放下手中的酒杯,神情變得莊重起來。
他目光深邃地注視著在座的大臣們,緩聲說道:“各位愛卿啊,如今天下承平日久,我朝之內百姓皆能安居樂業,此乃朕之幸事,亦是諸位愛卿共同努力之功。然而,我朝地域廣袤無垠,邊境線綿延長達萬裏,若無強大軍力守護,何以保國安民?如今朕的幾位皇子已然長大成人,此前因朕尚年富力強,故未曾對其進行分封。”
說到此處,瀟衕皇帝微微停頓了一下,輕咳兩聲接著道:“但現今朕的龍體略有小恙,已不複當年之勇。值此之時,正是這些孩子們挺身而出、為國效力之際。故而應當賜予他們爵位和封地,使其各盡其責,為江山社稷貢獻力量。待瀟宇將此事妥善處理完畢歸來之後,朕便會擇良辰吉日,正式冊封皇子。”
瀟衕皇帝喝了一口酒,深情的看著大家:“朕不是偏向朕的孩子,不過是遵守了先王的製度,是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
此時此刻,能夠穩穩當當坐在這宏偉壯麗的天奉殿中的人物,絕對不可能是什麽愚笨呆滯、毫無眼色之人。
他們個個都是心思縝密到極致的心眼比那針尖還要細微的精明之輩。
這些人對於宮廷之中的各種規矩和潛規則可謂是心知肚明。
自然清楚明白自己究竟應當如何回應,更不可能犯下那種不知禮數的低級錯誤。
否則,擺在他們麵前的可就絕非什麽香醇美味的佳釀美酒,而會變成一杯杯足以致命的劇毒之酒了。
果不其然,麵對眼前的情形,眾人異口同聲地齊聲高呼道:“陛下您決定立封諸位皇子為王,並派遣他們去鎮守四方以保衛我大瀟國的江山社稷,此等決策實在是一項惠及子孫萬代之偉大善舉啊!”
然而,在他們內心深處卻暗自思忖著:“哼,還能怎麽辦呢?這偌大的瀟家天下,一切還不都是由您們瀟家人說了算嘛!”
聽到眾人如此恭順的話語,瀟衕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緊接著他繼續侃侃而談道:“想當年,前朝那些英明睿智的君主之所以非要安排自己的親生兒子來擔任諸侯王,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守護本國的黎民百姓。遙想那武朝之時,正是因為推行了封建製度,才得以成功開辟出長達八百年之久的輝煌盛世。再看看後來的薑朝,由於盲目采用郡縣製這種統治方式,結果僅僅曆經兩代便迅速走向了滅亡之路。”
瀟衕皇帝邊說邊看著眾位大臣的神色說道:“由此可見,自古以來皆是如此這般道理,若想要確保這個國家能夠長久穩定地繁榮昌盛下去,那就必然少不了諸位皇子挺身而出,為了整個國家的利益而甘願作出巨大的犧牲呐!”
瀟衕皇帝這個嘴確實會說。
如果有一天他把刀架在這些大臣的脖子上時,可能也會說:“殺你是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