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賈詡定盟約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 作者:五分音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帕提亞帝國法爾斯省位於整個帕提亞帝國東南部,西臨波斯灣,與呂布駐軍的阿拉伯半島東岸,隔波斯灣而望。
波斯灣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亞洲大陸的一個海灣,位於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東南至霍爾木茲海峽,長近千公裏,寬度僅僅50至300餘公裏。
就在賈詡來到阿拉伯半島,等待著東牟船隻抵達時,羅馬城被襲擊的消息,如迅雷一般傳至羅馬帝國的每個行省。
也傳到了帕提亞帝國。
一時間,舉世震驚。
各國甚至越傳越神奇,皆認為東方的華夏國掌握了神力。
是的,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神力!
而此時的消息,卻還未傳至卡拉卡拉軍營。
因為卡拉卡拉此時已經穿越蘇伊士運河,大軍西進至亞曆山大城。
亞曆山大城頭,呂布通過望遠鏡,看著平原上密密麻麻的羅馬軍團,縱然有著數十門火炮在手,心中也湧起一絲壓迫感。
20萬大軍,六千重騎兵,還有不計其數的輕騎兵。
對於羅馬的騎兵,呂布早有了解。
在攝政時代,羅馬騎兵僅由 300 名士兵組成,負責保衛國王,後來達到 1800 人。
所有騎兵都是貴族。
直到元老院共和時代,騎兵的總數也才三千。
不過如今,羅馬騎兵不再使用羅馬公民作為騎兵,而是依靠輔助兵和外國新兵。
羅馬騎兵佩戴科林斯式頭盔、青銅胸甲和青銅盾牌,武器包括長矛、長劍和短投槍。
數量也增加到如今的6000人。
這6000人看似數量不多,但卻皆為重騎兵。
羅馬軍隊,最注重鎧甲,就連步兵,也都鎧甲精良。
“公明!若由你領軍,以傳統戰術,兩軍對壘,需多少人馬?如何破敵?”
羅馬二十萬大軍壓境,呂布竟然和徐晃玩猜謎。
徐晃搖頭。
“此事難料,畢竟未曾見過其真實戰力。”
“哈哈哈哈!若我並州騎兵與陷陣營在,五千足矣!”
聽到呂布大笑,徐晃這才想起,這位可是曾經的飛將,主公的陷陣營,僅僅隻是其手下兵馬的一小部分。
“呂將軍勇冠當世,自是五千足矣!”
徐晃誇他,呂布反而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搖頭道:
“哎呀!勇冠當世不敢說,子龍不錯,曾與我戰300合,我雖未用全力,但他亦未全使殺招。
至於那小子,毫無道理!毫無道理!”
呂布所說的那小子,徐晃自然知道是誰。
但他卻不敢接話。
主公的是非,呂布可以說,但卻不是他能去隨便說的。
卻說羅馬皇帝親自指揮二十萬大軍,兵臨亞曆山大城下。
他絲毫沒有意識到已經進入了死亡線。
他的意識還停留在轟天雷的認知之中。
實在是雙方之間空間距離太遠了,近兩萬公裏的空間距離,走陸路,任何消息,就算是故意傳送消息,都需要近一年時間才能抵達。
更何況自然傳播。
待羅馬大軍全部進入火炮射程後,呂布這才舉起右手,對傳令兵道:
“傳令!開炮!”
數十門火炮同時開啟,炮彈劃破長空,根本無需精確瞄準,直接在空中形成一張十數公裏長的火力網。
遠處的卡拉卡拉還沒明白發生了什麽,他隻感覺到大地在顫抖,二十萬大軍,各處都在發生爆炸。
“撤!撤退!”
所幸卡拉卡拉也跟隨其父經曆過不少戰爭,在軍隊混亂之後,第一時間指揮後退。
但數十萬大軍後撤,光是傳達命令到全部撤出火炮射程,就花了足足半個小時。
清點之下,隻一個照麵,在亞曆山大城下走了一遭,就損失了兩萬人。
呂布見對方退去,也不出城追擊。
卡拉卡拉並沒有因為亞曆山大城的火炮而退卻,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開始傳令各個城邦,命令各城邦送來物資,並聚奴隸大軍。
他準備發動20萬奴隸大軍,向亞曆山大城進行圍攻。
六月,整個埃乃東部各城在動員,源源不斷的物資和奴兵被送往卡拉卡拉的軍營。
但也就在此時,羅馬大角鬥場被炮轟,弟弟蓋塔當場喪命,元老院損失大半,羅馬城貴族死亡大半的消息,也傳到了卡拉卡拉耳中。
聽到這消息,卡拉卡拉大驚失色。
羅馬貴族是整個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卡拉卡拉正是通過他們,統治著羅馬這個橫跨亞非歐的巨大帝國。
這就相當於大漢帝國的王公貴族,以及他們附屬的世家大族,直接被剿滅了一半。
羅馬麵臨著大亂。
與此同時,羅馬海上艦隊全軍覆沒的消息,也已經傳開。
卡拉卡拉心中驚懼不已,他開始懷疑自己麵對的,到底是一股什麽樣的力量了。
而與此同時,羅馬帝國控製下的各個行省,開始大亂起來。
就在卡拉卡拉還在猶豫,要不要立刻回軍,穩住羅馬的局勢時,波斯灣也發生了令人震驚之事。
七艘鋼鐵巨輪,駛入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乃是波斯灣連接印度洋的出口,僅僅隻有幾十公裏寬度。
如此巨大的船隻進入海峽,自然會被發現。
消息很快便傳入了海峽東岸的帕提亞。
也正是在此時,戰列艦襲擊羅馬的消息,傳到了帕提亞帝國。
七艘巨艦,其中有四艘是巨大的貨輪,三艘為驅逐艦。
但帕提亞帝國卻並不知,他們還以為華夏入侵。
賈詡見時機成熟,便向波爾斯省的真正掌控者阿爾達希爾發下了出使之約。
阿爾達希爾不敢不應,在飛艇和驅逐艦的雙重壓迫之下,與賈詡簽訂了盟約。
雙方約定,以底格裏斯河,阿拉伯河為界,東西劃分地盤。
兩河流域,實際上是西麵的幼發拉底河與東麵的底格裏斯河,匯聚成阿拉伯河,向南注入波斯灣,
至此,華夏名義上擁有了東至兩河流域西麵的幼發拉底河全流域,西至尼羅河,南至霍爾木茲海峽的廣大統治區。
蘇伊士運河正好囊括其中。
當然,此時這還僅僅隻是一廂情願。
畢竟這裏有近600萬平方公裏,比沒有西域的大漢還要廣闊。
波斯灣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亞洲大陸的一個海灣,位於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東南至霍爾木茲海峽,長近千公裏,寬度僅僅50至300餘公裏。
就在賈詡來到阿拉伯半島,等待著東牟船隻抵達時,羅馬城被襲擊的消息,如迅雷一般傳至羅馬帝國的每個行省。
也傳到了帕提亞帝國。
一時間,舉世震驚。
各國甚至越傳越神奇,皆認為東方的華夏國掌握了神力。
是的,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神力!
而此時的消息,卻還未傳至卡拉卡拉軍營。
因為卡拉卡拉此時已經穿越蘇伊士運河,大軍西進至亞曆山大城。
亞曆山大城頭,呂布通過望遠鏡,看著平原上密密麻麻的羅馬軍團,縱然有著數十門火炮在手,心中也湧起一絲壓迫感。
20萬大軍,六千重騎兵,還有不計其數的輕騎兵。
對於羅馬的騎兵,呂布早有了解。
在攝政時代,羅馬騎兵僅由 300 名士兵組成,負責保衛國王,後來達到 1800 人。
所有騎兵都是貴族。
直到元老院共和時代,騎兵的總數也才三千。
不過如今,羅馬騎兵不再使用羅馬公民作為騎兵,而是依靠輔助兵和外國新兵。
羅馬騎兵佩戴科林斯式頭盔、青銅胸甲和青銅盾牌,武器包括長矛、長劍和短投槍。
數量也增加到如今的6000人。
這6000人看似數量不多,但卻皆為重騎兵。
羅馬軍隊,最注重鎧甲,就連步兵,也都鎧甲精良。
“公明!若由你領軍,以傳統戰術,兩軍對壘,需多少人馬?如何破敵?”
羅馬二十萬大軍壓境,呂布竟然和徐晃玩猜謎。
徐晃搖頭。
“此事難料,畢竟未曾見過其真實戰力。”
“哈哈哈哈!若我並州騎兵與陷陣營在,五千足矣!”
聽到呂布大笑,徐晃這才想起,這位可是曾經的飛將,主公的陷陣營,僅僅隻是其手下兵馬的一小部分。
“呂將軍勇冠當世,自是五千足矣!”
徐晃誇他,呂布反而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搖頭道:
“哎呀!勇冠當世不敢說,子龍不錯,曾與我戰300合,我雖未用全力,但他亦未全使殺招。
至於那小子,毫無道理!毫無道理!”
呂布所說的那小子,徐晃自然知道是誰。
但他卻不敢接話。
主公的是非,呂布可以說,但卻不是他能去隨便說的。
卻說羅馬皇帝親自指揮二十萬大軍,兵臨亞曆山大城下。
他絲毫沒有意識到已經進入了死亡線。
他的意識還停留在轟天雷的認知之中。
實在是雙方之間空間距離太遠了,近兩萬公裏的空間距離,走陸路,任何消息,就算是故意傳送消息,都需要近一年時間才能抵達。
更何況自然傳播。
待羅馬大軍全部進入火炮射程後,呂布這才舉起右手,對傳令兵道:
“傳令!開炮!”
數十門火炮同時開啟,炮彈劃破長空,根本無需精確瞄準,直接在空中形成一張十數公裏長的火力網。
遠處的卡拉卡拉還沒明白發生了什麽,他隻感覺到大地在顫抖,二十萬大軍,各處都在發生爆炸。
“撤!撤退!”
所幸卡拉卡拉也跟隨其父經曆過不少戰爭,在軍隊混亂之後,第一時間指揮後退。
但數十萬大軍後撤,光是傳達命令到全部撤出火炮射程,就花了足足半個小時。
清點之下,隻一個照麵,在亞曆山大城下走了一遭,就損失了兩萬人。
呂布見對方退去,也不出城追擊。
卡拉卡拉並沒有因為亞曆山大城的火炮而退卻,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開始傳令各個城邦,命令各城邦送來物資,並聚奴隸大軍。
他準備發動20萬奴隸大軍,向亞曆山大城進行圍攻。
六月,整個埃乃東部各城在動員,源源不斷的物資和奴兵被送往卡拉卡拉的軍營。
但也就在此時,羅馬大角鬥場被炮轟,弟弟蓋塔當場喪命,元老院損失大半,羅馬城貴族死亡大半的消息,也傳到了卡拉卡拉耳中。
聽到這消息,卡拉卡拉大驚失色。
羅馬貴族是整個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卡拉卡拉正是通過他們,統治著羅馬這個橫跨亞非歐的巨大帝國。
這就相當於大漢帝國的王公貴族,以及他們附屬的世家大族,直接被剿滅了一半。
羅馬麵臨著大亂。
與此同時,羅馬海上艦隊全軍覆沒的消息,也已經傳開。
卡拉卡拉心中驚懼不已,他開始懷疑自己麵對的,到底是一股什麽樣的力量了。
而與此同時,羅馬帝國控製下的各個行省,開始大亂起來。
就在卡拉卡拉還在猶豫,要不要立刻回軍,穩住羅馬的局勢時,波斯灣也發生了令人震驚之事。
七艘鋼鐵巨輪,駛入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乃是波斯灣連接印度洋的出口,僅僅隻有幾十公裏寬度。
如此巨大的船隻進入海峽,自然會被發現。
消息很快便傳入了海峽東岸的帕提亞。
也正是在此時,戰列艦襲擊羅馬的消息,傳到了帕提亞帝國。
七艘巨艦,其中有四艘是巨大的貨輪,三艘為驅逐艦。
但帕提亞帝國卻並不知,他們還以為華夏入侵。
賈詡見時機成熟,便向波爾斯省的真正掌控者阿爾達希爾發下了出使之約。
阿爾達希爾不敢不應,在飛艇和驅逐艦的雙重壓迫之下,與賈詡簽訂了盟約。
雙方約定,以底格裏斯河,阿拉伯河為界,東西劃分地盤。
兩河流域,實際上是西麵的幼發拉底河與東麵的底格裏斯河,匯聚成阿拉伯河,向南注入波斯灣,
至此,華夏名義上擁有了東至兩河流域西麵的幼發拉底河全流域,西至尼羅河,南至霍爾木茲海峽的廣大統治區。
蘇伊士運河正好囊括其中。
當然,此時這還僅僅隻是一廂情願。
畢竟這裏有近600萬平方公裏,比沒有西域的大漢還要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