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別小家,走世界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 作者:五分音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牟發生之事以極快速度傳向劉備,孫策處。
各自反應不一,卻並不影響各自規劃。
劉備以孫乾為使,遊說韓遂結盟,韓遂自不會信,但也由此埋下懷疑種子。
這從孫乾未被斬殺便可看出。
孫策這邊,聽到此消息,上上下下也是反應激烈,但卻未有任何改變。
殊不知,王垕出海,對於他們來說乃十死無生之事,對於王垕來說,卻隻相當於一次稍遠些的旅行。
時間終於來到二月初二,四艘鋼鐵巨輪已然下水,並已然準備好物資。
四艘巨輪皆與大東方號同等規格,滿載之下,有四千噸載重。
王垕裝了一萬五千噸煤,武器和一應食物等也裝了五千噸,便帶著萬餘人的隊伍出海。
稍微超載了一點,但這無傷大雅,畢竟船隻滿載之上,還有個超載,一艘船超載五六百噸問題不大。
隻要不遇到大風大浪便可。
這次他出海的路線,是先往南,去看看犀牛島自己的海外領,然後再由犀牛島東行。
由於已然有了幹電池,所以每艘船上皆裝了探照燈,如今晚上也可行船,速度自然會快上許多。
終於到了出發這日,除了家人來海邊相送,東牟高層,甚至許多百姓,皆來到碼頭,跪拜祈禱。
五艘巨輪冒起滾滾濃煙,出了東牟港,直接往南而去。
東牟岸邊,呂玲綺,小喬,甄宓目送巨輪緩緩消失於海麵,良久不回。
王垕船上這些水手,有部分為當初與王黎南下過的,對於航行路線已然熟悉。再加上巨輪速度每小時可近二十公裏,還可日夜續航,每天二十四小時連續航行,可航行四五百公裏。
而從東牟港至犀牛島,直線距離也就四千公裏左右,就算航線,也不過五千餘公裏,隻要十來天,就能抵達犀牛島。
當然,機器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會影響使用壽命,王垕怕出現故障,於是命白天開動蒸汽機,晚上僅僅靠風力緩慢航行,如此則還可降低觸礁風險。
如此晚上就不會太吵,船員們可輪班休息。
五艘巨輪,都刷著黑色船底漆,除了紅色水位線,整體都呈灰黑之色,宛如五座海上城堡。
剛一出海,船上人員就有許多出現了暈船反應。
但這時候可沒有什麽暈船藥給他們吃。
就算是蔡琰,剛開始也是緊張不已,雖然不是第一次出海,但前路渺渺,不緊張才怪。
不過一想到是跟王垕一起出行,蔡琰緊張的心情很快便平複下來,取而代之的便是興奮。
他此行還帶了東牟日報幾名記者,隨行記錄相關事宜。
二月份,北方是比較寒冷的,此時渤海灣北部還屬於冰封狀態。
三日後,過了長江口,天氣溫和起來。
“夫君!為何北方與南方溫差相差如此之大,且越往南溫度越高?”
蔡琰終於問到了事情本質。
王垕抬頭看了看頭上太陽,命趙廣拿來紙筆,在紙上畫了兩個圈。
一個正圓,一個橢圓。
“你看,太陽隻有一個是不?”
“嗯!”
“我們大地上溫度差異,乃同等單位麵積內,所接受之太陽光數量不同,而形成差異。當太陽照射越直時,單位麵積內光線越多,溫度越高。反之斜照,則成橢圓,橢圓麵積比正圓大,但所獲卻還是同等光線,是以溫度便低。”
“哦,我明白了,所以你認為,大地南北當有斜度?”
“然也,但這還不可證明大地為圓,需在時間跨度不大之下,走到一定地點,越往南,溫度越低,則證明為中間高,南北兩邊低,如此延伸,是否總有一日,南北向合?”
聽王垕講到此處,又看著他在圖上畫出效果圖,蔡琰頓時眼睛瞪得老大。
“這?若如你所言,這,這大地,至少南北可交匯。若通過此次航海,證明東西亦可交匯,那豈非?豈非?”
蔡琰小嘴張得老大,王垕忍不住上去啃了一口。
“嗚!光天化日!豈非大地乃是球形?”
想到此種可能,蔡琰都有些驚恐起來。
若大地果為球形,可想而知,這讓人如何接受?
生活在一個大球上,四麵八方皆為無盡虛空?
有些人得知真相,恐怕會抑鬱!
王垕竟不敢刺激蔡琰。
“此事有待證實,不過晚上,我讓你看一件好東西。”
王垕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這讓蔡琰臉一紅。
“你還有何物我沒看過?”
王垕一拍腦門,就知道對方誤會了,但他也不解釋。
到了晚上,天氣清朗,萬裏無雲,此時已然航行了十餘日,輪船過了玉山島海峽,二月十三,月正圓。
王垕神秘兮兮的翻出一個木箱,裏麵正是他準備要給蔡琰看之物。
此物有六十公分長度,看上去比較粗,這可把蔡琰嚇一跳。
“哈哈哈哈!此物名為天文望遠鏡,與軍用望遠鏡不同,可觀察星空。”
“哦!”
接下來的一幕,再次顛覆了蔡琰的認知。
王垕做的這台,乃是物鏡由凸透鏡,目鏡由凹透鏡組成的伽利略式望遠鏡。
蔡琰靠近望遠鏡,在王垕指導之下,看向月亮之後,頓時心髒狂跳起來。
“這,怎會如此?”
原來他看到了月球表麵,不想平時千嬌百媚的銀盤,在此刻卻卻成了一張千瘡百孔、醜陋不堪的大麻臉!
“冷靜,此便為太陰真實樣貌!”
王垕經過好一番安慰,才讓蔡琰冷靜下來。
“你早見過?”
“自然!不敢與你等言說而已,我將其四周邊緣高聳突出之圓狀命名為環形山,至於暗黑區域,卻不知為何物,當為比較低窪之地麵。”
“倒是有些像天池,隻是其中無水,像是被某種重物砸出之坑。”
王垕:你已經道出了真相!
時間又過去十餘日,從東牟出發,抵達犀牛島,竟然僅僅隻用了20餘日。
當岸上的人看到鋼鐵巨輪出現在犀牛島岸邊,盡管是早聽聞過此物,東牟派往此處之人,還是紛紛來到岸邊圍觀。
孟建和郭駿也很快出現在岸邊,看到了大東方號,一年不曾回去的他們,自然是激動不已。
各自反應不一,卻並不影響各自規劃。
劉備以孫乾為使,遊說韓遂結盟,韓遂自不會信,但也由此埋下懷疑種子。
這從孫乾未被斬殺便可看出。
孫策這邊,聽到此消息,上上下下也是反應激烈,但卻未有任何改變。
殊不知,王垕出海,對於他們來說乃十死無生之事,對於王垕來說,卻隻相當於一次稍遠些的旅行。
時間終於來到二月初二,四艘鋼鐵巨輪已然下水,並已然準備好物資。
四艘巨輪皆與大東方號同等規格,滿載之下,有四千噸載重。
王垕裝了一萬五千噸煤,武器和一應食物等也裝了五千噸,便帶著萬餘人的隊伍出海。
稍微超載了一點,但這無傷大雅,畢竟船隻滿載之上,還有個超載,一艘船超載五六百噸問題不大。
隻要不遇到大風大浪便可。
這次他出海的路線,是先往南,去看看犀牛島自己的海外領,然後再由犀牛島東行。
由於已然有了幹電池,所以每艘船上皆裝了探照燈,如今晚上也可行船,速度自然會快上許多。
終於到了出發這日,除了家人來海邊相送,東牟高層,甚至許多百姓,皆來到碼頭,跪拜祈禱。
五艘巨輪冒起滾滾濃煙,出了東牟港,直接往南而去。
東牟岸邊,呂玲綺,小喬,甄宓目送巨輪緩緩消失於海麵,良久不回。
王垕船上這些水手,有部分為當初與王黎南下過的,對於航行路線已然熟悉。再加上巨輪速度每小時可近二十公裏,還可日夜續航,每天二十四小時連續航行,可航行四五百公裏。
而從東牟港至犀牛島,直線距離也就四千公裏左右,就算航線,也不過五千餘公裏,隻要十來天,就能抵達犀牛島。
當然,機器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會影響使用壽命,王垕怕出現故障,於是命白天開動蒸汽機,晚上僅僅靠風力緩慢航行,如此則還可降低觸礁風險。
如此晚上就不會太吵,船員們可輪班休息。
五艘巨輪,都刷著黑色船底漆,除了紅色水位線,整體都呈灰黑之色,宛如五座海上城堡。
剛一出海,船上人員就有許多出現了暈船反應。
但這時候可沒有什麽暈船藥給他們吃。
就算是蔡琰,剛開始也是緊張不已,雖然不是第一次出海,但前路渺渺,不緊張才怪。
不過一想到是跟王垕一起出行,蔡琰緊張的心情很快便平複下來,取而代之的便是興奮。
他此行還帶了東牟日報幾名記者,隨行記錄相關事宜。
二月份,北方是比較寒冷的,此時渤海灣北部還屬於冰封狀態。
三日後,過了長江口,天氣溫和起來。
“夫君!為何北方與南方溫差相差如此之大,且越往南溫度越高?”
蔡琰終於問到了事情本質。
王垕抬頭看了看頭上太陽,命趙廣拿來紙筆,在紙上畫了兩個圈。
一個正圓,一個橢圓。
“你看,太陽隻有一個是不?”
“嗯!”
“我們大地上溫度差異,乃同等單位麵積內,所接受之太陽光數量不同,而形成差異。當太陽照射越直時,單位麵積內光線越多,溫度越高。反之斜照,則成橢圓,橢圓麵積比正圓大,但所獲卻還是同等光線,是以溫度便低。”
“哦,我明白了,所以你認為,大地南北當有斜度?”
“然也,但這還不可證明大地為圓,需在時間跨度不大之下,走到一定地點,越往南,溫度越低,則證明為中間高,南北兩邊低,如此延伸,是否總有一日,南北向合?”
聽王垕講到此處,又看著他在圖上畫出效果圖,蔡琰頓時眼睛瞪得老大。
“這?若如你所言,這,這大地,至少南北可交匯。若通過此次航海,證明東西亦可交匯,那豈非?豈非?”
蔡琰小嘴張得老大,王垕忍不住上去啃了一口。
“嗚!光天化日!豈非大地乃是球形?”
想到此種可能,蔡琰都有些驚恐起來。
若大地果為球形,可想而知,這讓人如何接受?
生活在一個大球上,四麵八方皆為無盡虛空?
有些人得知真相,恐怕會抑鬱!
王垕竟不敢刺激蔡琰。
“此事有待證實,不過晚上,我讓你看一件好東西。”
王垕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這讓蔡琰臉一紅。
“你還有何物我沒看過?”
王垕一拍腦門,就知道對方誤會了,但他也不解釋。
到了晚上,天氣清朗,萬裏無雲,此時已然航行了十餘日,輪船過了玉山島海峽,二月十三,月正圓。
王垕神秘兮兮的翻出一個木箱,裏麵正是他準備要給蔡琰看之物。
此物有六十公分長度,看上去比較粗,這可把蔡琰嚇一跳。
“哈哈哈哈!此物名為天文望遠鏡,與軍用望遠鏡不同,可觀察星空。”
“哦!”
接下來的一幕,再次顛覆了蔡琰的認知。
王垕做的這台,乃是物鏡由凸透鏡,目鏡由凹透鏡組成的伽利略式望遠鏡。
蔡琰靠近望遠鏡,在王垕指導之下,看向月亮之後,頓時心髒狂跳起來。
“這,怎會如此?”
原來他看到了月球表麵,不想平時千嬌百媚的銀盤,在此刻卻卻成了一張千瘡百孔、醜陋不堪的大麻臉!
“冷靜,此便為太陰真實樣貌!”
王垕經過好一番安慰,才讓蔡琰冷靜下來。
“你早見過?”
“自然!不敢與你等言說而已,我將其四周邊緣高聳突出之圓狀命名為環形山,至於暗黑區域,卻不知為何物,當為比較低窪之地麵。”
“倒是有些像天池,隻是其中無水,像是被某種重物砸出之坑。”
王垕:你已經道出了真相!
時間又過去十餘日,從東牟出發,抵達犀牛島,竟然僅僅隻用了20餘日。
當岸上的人看到鋼鐵巨輪出現在犀牛島岸邊,盡管是早聽聞過此物,東牟派往此處之人,還是紛紛來到岸邊圍觀。
孟建和郭駿也很快出現在岸邊,看到了大東方號,一年不曾回去的他們,自然是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