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不能相信一位政治家。


    曹操就是。


    對於王垕,他更多的當然是利用。


    為了獲得更多好處,或者說因為明麵上還有父子、臣屬關係,所以曹操能忍。


    但是如果王垕想要完全超出他的掌控,那便絕對不能容忍。


    目前來看,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


    當他提出解決之法,所有人皆不敢作聲。


    反倒是平時反對王垕的政敵荀彧道:“此事斷不可衝動行事,一旦雙方撕破臉皮,卻又未達效果,後果不堪設想。”


    “可否找個緣由將其誘入許都?”


    曹操竟主動發問,看來是覺得迫在眉睫。


    荀彧道:


    “主公!以仲謀之智,定知此舉凶險。若其不來,便再無轉圜餘地,那時江東,荊州,關中兵馬與其遙相呼應,後果可想而知。為今之計,當以穩定為主,切不可過激。況且仲謀並無反叛之心,隻不過見解之爭,主公切勿因一時之氣而自毀根基。”


    荀彧是明白人,他與王垕之間,也並非仇怨,而是立場之爭。


    一個要維護製度運轉,一個要打破陳舊製度。


    但這中間,在有外敵時,便為次要,可緩圖之。


    一旦無外敵,則雙方全力以赴。


    說白了,荀彧也知道,王垕乃曹操肱骨之將。


    曹操失王垕,說好聽點乃自毀長城,說不好聽點,便是找死!


    郭嘉當然也心知肚明,但他不好發表意見,此時荀彧說出來,他倒是鬆了口氣。


    其他人也讚同荀彧觀點,就連曹丕,此時都不發一言,知道事有輕重緩急。


    權柄之爭與生死存亡之間,他還是一眼便知。


    曹操自己又何嚐不知。


    “我今日頭痛欲裂,改日再議!”


    眾人皆知曹操需要冷靜。


    待眾人走後,曹丕這才關心曹操身體,一番好言相勸,讓其先把心放寬,然後道:


    “父親!孩兒以為,義兄僅僅隻是擁有一種能夠摧毀城門之武器而已,父親可反過來想,擁有此物之人,乃是義兄,並非他人。”


    曹丕之言,讓曹操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道:“丕兒!你所言極是,至少我為其義父。此物在仲謀手中,總比在江東,荊州要好。正好可利用其征討四方之敵。至於事後,則論情況而定。”


    曹操豁然開朗。


    竟被曹丕一語點破,知自己此前乃身在局中,被一葉障目。


    現在想來,先不說以後,且說現在。


    若能以此利器橫掃四方之敵,內部之事,容將來再議也不遲。


    倒是此事,還轉移了荀彧等士族視線,就連他們,也反而再次向自己靠攏,此前幾乎離心離德之態勢,竟快速反轉。


    而曹丕其實並沒有這般輕鬆。


    此時,他心中五味雜陳。


    作為嫡長子,他自然是整個集團下一代最重要的人物,目前看來,有資格繼承父親事業的,也隻有自己。


    但這是從法理上而言,目前實際上,王垕已經擁有整個集團幾乎近半數的話語權,這讓他的將來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離開丞相府,曹丕來到了另一處府邸。


    此處環境優雅,後院有一小湖,司馬懿正在垂釣。


    見曹丕到來,司馬懿這才放下釣竿。


    “見過丕公子。”


    此時的司馬懿,越發深沉,顯得謙遜有禮。


    “仲達!今日之事,你有何感想?”


    司馬懿雙手攏在袖子裏,轉頭看向水麵。


    “對於主公而言,其實根本無需擔心。東牟侯若有二心,擔心亦無用。放眼天下,能征善戰者幾人?又有誰人能與之匹敵?若其要反,以其當下實力,隨時可也。據在下觀察,主公在時,其必不反。”


    曹丕聽聞,心下鬆了口氣。


    但轉念一想,卻又覺得哪裏不對。


    想通時,頓時臉色一變。


    “仲達!你說父親在時,他必不反,若父親不在,豈非~?這可如何是好?”


    司馬懿搖頭道:“自古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曹丕眼睛一亮,但隨即搖頭:“哪來的風?哪來的風?哪來的風啊?若尋常大風,又何以能摧參天巨木?”


    “丕公子,風起時,天地自有助力,然此巨木已成,非有根之風不可動也!”


    曹丕知道司馬懿之意。


    這有根之風,恐怕得落到自己頭上,別人隻能協助,自己才是主角。


    遂深施一禮道:


    “還請仲達教我!”


    司馬懿這才轉身,一甩大袖,大步走向旁邊亭子,坐於石凳。


    曹丕也跟著坐於對麵。


    “我隨主公去往東牟時,仔細觀察東牟侯言行,發現其平日裏身邊多有親衛,侯府以保護嚴密,唯有看足球賽時,隻數人跟隨。”


    聽到此處,曹丕眼睛猛地一亮,但隨即又暗淡下去道:


    “以其實力,普通劍士三步之內,立有警覺。”


    “綠林之中,強者眾多,我聽聞平原郡有一人,名曰劉平,極好結交於江湖。多年前,劉備為平原相時,此人因不滿劉備,曾雇人殺之。刺客本已成功,但因劉備巧舌如簧,刺客遂未動手。丕公子若有意,在下可為引薦。”


    此事江湖有傳,曹丕作為劍道高手,自是有所耳聞。


    原來劉備為平原相時,以仁義拉攏人心,樂善好施,平原縣即使普通百姓,都可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會有所揀擇。


    當地百姓遂喜愛推崇劉備,因其深得民心,這讓平原當地同樣樂善好施之人劉平產生怨恨。此人也為漢室宗親,在平原乃世家大族,以前平原縣乃他地盤,同郡才俊皆來投靠。


    劉備來後,一切都出現變化,劉備乃官,這讓同郡的豪傑紛紛依附。


    劉平眼見自己宗族影響力被劉備超越,遂招募刺客刺殺劉備。


    誰知刺客順利見到劉備,卻反被劉備真誠接待,並無一分官架子,這讓刺客很是感動,於是和盤托出了自己受人指使計劃擊殺劉備之事。


    劉備聽後,後怕不已,好在自己仁義,無形中救了自己的性命。


    此事後被江湖傳為美談,曹丕自然不可能不知。


    聽司馬懿說,介紹劉平給自己,曹丕遂不猶豫,命其早日將人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分音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分音符並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