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未命名草稿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 作者:五分音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紹長子袁譚被斬,廣陽郡兩萬兵馬大半投降,消息傳回雍奴城,鮮於輔頓覺驚異不已。
想想自己,就算手中同樣領兩萬兵馬,也不敢說能夜襲對方兩萬兵馬大營,並且戰而勝之。
但這陷陣營與玄甲鐵騎營僅六千兵馬,便兩炷香擊潰一支兩萬兵馬營地,且擊斃主將,活捉副將,端的可怖可畏。
齊周被送入醫官營,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不想醫官一頓操作,自己也未感覺到如何疼痛,便被包上了紗布,倒是沒有感覺到有多不適。
不過等他做完手術,高順,早已利用他廣陽郡太守印信,統領了所有兵馬。
數日後,廣陽郡傳來消息,高順已順利接收。
涿郡守將在得知袁譚被斬殺之後,也是立刻打開城門,迎曹仁大軍入城。
僅僅數日之間,漁陽,涿郡,廣陽三郡就已被平。
等袁尚,袁熙兄弟二人接到消息時,高順和牽招已然領本部兵馬,外加兩郡降兵近三萬,又有曹仁領軍三萬,總兵力七萬,於漁陽集結。
漁陽郡府,全軍議事,高順端坐主位。
之所以高順為主將,一來王垕有令,命高順臨時總督此戰。二來,高順因功累遷三品鎮軍將軍,與度遼將軍同級,且曹仁為援軍,不屬於此戰主力。
“諸位,驃騎大將軍命我總督此戰,我便不客氣了。今涿郡,廣陽郡,漁陽郡兵馬皆已然掌控,將軍有令,命我與牽將軍領本部東進,回歸將軍帳下。命曹仁將軍領各郡降兵,以及本部冀州兵馬,屯於挺進上穀,暫不進攻。雍奴糧草,還由鮮於太守鎮守,並於三日後送五百車往右北平。諸位有何其他意見?”
曹仁道:“既為驃騎大將軍將令,自當遵從。”
其實王垕持節總督幽州,青州兵馬,曹仁可不尊令,就算回軍冀州也無可厚非。
但都為曹操信任將領,曹仁自然不會此時拆台。
但這時鮮於輔卻道:“督送糧草乃我分內之事,自不敢怠慢。不過我有一事,或可助驃騎大將軍一臂之力。”
“哦?請言之!”
高順等人知王垕曾誇讚鮮於輔此人知兵,善審時度勢,於是重視其言。
鮮於輔道:
“驃騎大將軍曾欲以烏桓擊鮮卑,挑起二胡相爭。我與烏桓峭王蘇仆延素來交好,曾一同起兵攻公孫瓚,或可由我遣使帶書信一封,送至蘇仆延處,勸其歸順,遵從蹋頓單於令,獵取鮮卑奴,以換烏桓兵馬以及百姓入漢。雖不一定可起到作用,但若高將軍與牽將軍入右北平,其倍感壓力,或可成事亦未可知。”
高順等眼睛一亮,若能真挑起鮮卑與烏桓混戰,那王垕此前之策,便一步步或可實現。
“此事你當去做,此去我亦將此事報於驃騎大將軍,若果能成,當乃大功一件。”
於是鮮於輔自安排使者秘見蘇仆延。
卻說上穀郡,袁熙得知高順等於漁陽集結,驚慌不已,立刻聚集烏桓首領之一能臣氐,鮮卑首領扶羅韓,烏桓校尉閻柔三人一起來商議。
三人得知大漢兵強馬壯至此,皆極為吃驚。
這簡直就是一場幽州大會戰,張繡、曹仁各將軍三萬,王垕號稱十萬大軍,圍剿袁氏、鮮卑與烏桓。
烏桓校尉閻柔間袁熙驚慌失措,遂鼓勵道道:
“上穀乃四險之地,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擁昌平城俯視中原,東扼居庸鎖鑰之險,西有小五台山與代郡毗鄰,匯桑幹、洋河、永定、媯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無懼兵馬多寡,隻需我等齊心協力,必不會有失。”
閻柔說的倒是沒錯,上穀郡其來源,便是北部為抵禦東胡而所修長城起點,造陽縣起,長城橫亙東西,將塞外阻擋於外。
西部有小五台山,將代郡與上穀隔絕。
南部隻需守住昌平城,則曹仁,高順難以北進。
東部隻需守住居庸關,則隔絕漁陽,右北平。
如此一個四險之地,如果鎮守得當,自然不怕。
但袁熙還有一個問題。
“各位,今王垕都督幽州,有兵近二十萬,我若聚各位守上穀,他若不來,直接先取代郡,右北平,掃平幽州,再來攻我,如之奈何?”
袁熙擔心的沒錯啊,西邊張繡根本就不來你上穀郡,他隻要攻下代郡便可。
王垕若攻下右北平,那整個幽州,就隻剩下一個上穀郡,難道全部龜縮上穀不出?
白白棄掉烏桓兩三萬騎兵於右北平?棄掉代郡太守王澤,袁尚於代郡?
袁熙的靈魂拷問,一時間讓閻柔無言以對。
這時鮮卑首領扶羅韓道:“我鮮卑於代郡亦有民數萬,自不可棄之。”
扶羅韓說完,烏桓首領能臣氐頓時臉色一變,但卻並未說話。
能臣氐統領的這支烏桓部落,正是遊牧於代郡,上穀二郡,至於漁陽,右北平等郡烏桓,與他沒有太大關係。
一切不過自身利益而已,生死存亡之際,除了自己,一切皆可拋。
袁熙道:“鮮卑軻比能,步度根部,今屯於塞外,若請其南下右北平,或可救烏桓。”
扶羅韓搖頭道:“不可能,此二部鮮卑既已退回塞外草原,短期內便不會南下,除非大漢再生變故。”
原來軻比能和步度根這兩位,竟然在聽聞王垕殺公孫度,平定後,竟退回了塞外,進入草原,打算蟄伏,待大漢內亂時,再伺機南下。
這也符合東胡各族習慣,一般都是中原王朝衰弱時便南下,強盛時便退回。
這也是塞外遊牧民族的數千年生存之道。
可惜烏桓不明白。
原本曆史也好,王垕重生的曆史也罷,他們已經在水草肥美,氣候溫和的遼西,幽州之地待慣了,舍不得走,就認為此地就是他們的家。
扶羅韓的回答,讓袁熙隻能無奈搖頭。
不出他們所料,三日後南麵傳來消息,曹仁領大軍逼近昌平,高順與牽招領本部兵馬東進,往右北平而去。
這是高順等人接到了王垕將令,命曹仁領冀州兵馬與涿郡,廣陽二郡降兵,坐鎮漁陽。
高順與牽招領陷陣營與玄甲鐵騎,前往土垠縣,王垕一起準備圍殲樓班,蘇仆延與烏延三部。
鮮於輔亦早送密信王蘇仆延處。
想想自己,就算手中同樣領兩萬兵馬,也不敢說能夜襲對方兩萬兵馬大營,並且戰而勝之。
但這陷陣營與玄甲鐵騎營僅六千兵馬,便兩炷香擊潰一支兩萬兵馬營地,且擊斃主將,活捉副將,端的可怖可畏。
齊周被送入醫官營,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不想醫官一頓操作,自己也未感覺到如何疼痛,便被包上了紗布,倒是沒有感覺到有多不適。
不過等他做完手術,高順,早已利用他廣陽郡太守印信,統領了所有兵馬。
數日後,廣陽郡傳來消息,高順已順利接收。
涿郡守將在得知袁譚被斬殺之後,也是立刻打開城門,迎曹仁大軍入城。
僅僅數日之間,漁陽,涿郡,廣陽三郡就已被平。
等袁尚,袁熙兄弟二人接到消息時,高順和牽招已然領本部兵馬,外加兩郡降兵近三萬,又有曹仁領軍三萬,總兵力七萬,於漁陽集結。
漁陽郡府,全軍議事,高順端坐主位。
之所以高順為主將,一來王垕有令,命高順臨時總督此戰。二來,高順因功累遷三品鎮軍將軍,與度遼將軍同級,且曹仁為援軍,不屬於此戰主力。
“諸位,驃騎大將軍命我總督此戰,我便不客氣了。今涿郡,廣陽郡,漁陽郡兵馬皆已然掌控,將軍有令,命我與牽將軍領本部東進,回歸將軍帳下。命曹仁將軍領各郡降兵,以及本部冀州兵馬,屯於挺進上穀,暫不進攻。雍奴糧草,還由鮮於太守鎮守,並於三日後送五百車往右北平。諸位有何其他意見?”
曹仁道:“既為驃騎大將軍將令,自當遵從。”
其實王垕持節總督幽州,青州兵馬,曹仁可不尊令,就算回軍冀州也無可厚非。
但都為曹操信任將領,曹仁自然不會此時拆台。
但這時鮮於輔卻道:“督送糧草乃我分內之事,自不敢怠慢。不過我有一事,或可助驃騎大將軍一臂之力。”
“哦?請言之!”
高順等人知王垕曾誇讚鮮於輔此人知兵,善審時度勢,於是重視其言。
鮮於輔道:
“驃騎大將軍曾欲以烏桓擊鮮卑,挑起二胡相爭。我與烏桓峭王蘇仆延素來交好,曾一同起兵攻公孫瓚,或可由我遣使帶書信一封,送至蘇仆延處,勸其歸順,遵從蹋頓單於令,獵取鮮卑奴,以換烏桓兵馬以及百姓入漢。雖不一定可起到作用,但若高將軍與牽將軍入右北平,其倍感壓力,或可成事亦未可知。”
高順等眼睛一亮,若能真挑起鮮卑與烏桓混戰,那王垕此前之策,便一步步或可實現。
“此事你當去做,此去我亦將此事報於驃騎大將軍,若果能成,當乃大功一件。”
於是鮮於輔自安排使者秘見蘇仆延。
卻說上穀郡,袁熙得知高順等於漁陽集結,驚慌不已,立刻聚集烏桓首領之一能臣氐,鮮卑首領扶羅韓,烏桓校尉閻柔三人一起來商議。
三人得知大漢兵強馬壯至此,皆極為吃驚。
這簡直就是一場幽州大會戰,張繡、曹仁各將軍三萬,王垕號稱十萬大軍,圍剿袁氏、鮮卑與烏桓。
烏桓校尉閻柔間袁熙驚慌失措,遂鼓勵道道:
“上穀乃四險之地,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擁昌平城俯視中原,東扼居庸鎖鑰之險,西有小五台山與代郡毗鄰,匯桑幹、洋河、永定、媯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無懼兵馬多寡,隻需我等齊心協力,必不會有失。”
閻柔說的倒是沒錯,上穀郡其來源,便是北部為抵禦東胡而所修長城起點,造陽縣起,長城橫亙東西,將塞外阻擋於外。
西部有小五台山,將代郡與上穀隔絕。
南部隻需守住昌平城,則曹仁,高順難以北進。
東部隻需守住居庸關,則隔絕漁陽,右北平。
如此一個四險之地,如果鎮守得當,自然不怕。
但袁熙還有一個問題。
“各位,今王垕都督幽州,有兵近二十萬,我若聚各位守上穀,他若不來,直接先取代郡,右北平,掃平幽州,再來攻我,如之奈何?”
袁熙擔心的沒錯啊,西邊張繡根本就不來你上穀郡,他隻要攻下代郡便可。
王垕若攻下右北平,那整個幽州,就隻剩下一個上穀郡,難道全部龜縮上穀不出?
白白棄掉烏桓兩三萬騎兵於右北平?棄掉代郡太守王澤,袁尚於代郡?
袁熙的靈魂拷問,一時間讓閻柔無言以對。
這時鮮卑首領扶羅韓道:“我鮮卑於代郡亦有民數萬,自不可棄之。”
扶羅韓說完,烏桓首領能臣氐頓時臉色一變,但卻並未說話。
能臣氐統領的這支烏桓部落,正是遊牧於代郡,上穀二郡,至於漁陽,右北平等郡烏桓,與他沒有太大關係。
一切不過自身利益而已,生死存亡之際,除了自己,一切皆可拋。
袁熙道:“鮮卑軻比能,步度根部,今屯於塞外,若請其南下右北平,或可救烏桓。”
扶羅韓搖頭道:“不可能,此二部鮮卑既已退回塞外草原,短期內便不會南下,除非大漢再生變故。”
原來軻比能和步度根這兩位,竟然在聽聞王垕殺公孫度,平定後,竟退回了塞外,進入草原,打算蟄伏,待大漢內亂時,再伺機南下。
這也符合東胡各族習慣,一般都是中原王朝衰弱時便南下,強盛時便退回。
這也是塞外遊牧民族的數千年生存之道。
可惜烏桓不明白。
原本曆史也好,王垕重生的曆史也罷,他們已經在水草肥美,氣候溫和的遼西,幽州之地待慣了,舍不得走,就認為此地就是他們的家。
扶羅韓的回答,讓袁熙隻能無奈搖頭。
不出他們所料,三日後南麵傳來消息,曹仁領大軍逼近昌平,高順與牽招領本部兵馬東進,往右北平而去。
這是高順等人接到了王垕將令,命曹仁領冀州兵馬與涿郡,廣陽二郡降兵,坐鎮漁陽。
高順與牽招領陷陣營與玄甲鐵騎,前往土垠縣,王垕一起準備圍殲樓班,蘇仆延與烏延三部。
鮮於輔亦早送密信王蘇仆延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