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儀並不相信公孫度已敗亡。


    這極正常,畢竟公孫度一代梟雄,統兵征戰四方,先後戰敗多少對手,其中更是有烏桓、扶餘此種以騎兵縱橫的東胡遊牧民族。


    在兵精糧足之下,王垕看上去並不占優勢,怎麽可能一日之間便直接敗亡被斬?


    就在陽儀大為震驚時,岸上卻傳來齊聲呼喊。


    “公孫度敗亡,驃騎將軍有令,遼東兵降者不殺!”


    “公孫度敗亡,驃騎將軍有令,遼東兵降者不殺!”


    喊聲震天,陽儀大驚。


    “傳令!此為敵軍傳謠,將士勿信!”


    數百艘船占了方圓數裏海域,但岸邊喊聲不斷,所有人都驚懼不已,陽儀也是進退兩難。


    岸邊,郡尉衛滄道:“使君!遼東兵定是不信。”


    管統卻笑道:“不信,可命其派人來看!傳令,齊聲高喊,請陽將軍派人查看!”


    隨著管統軍令下達,全軍又換口號,變成請陽將軍派人查看。


    陽儀聽到岸邊口號,心中已然信了七成。


    若為假,必不敢如此。


    此時他心中震驚自是無以複加,但左右欲提議派人查看時,陽儀卻道:“此為惑敵之計,決不可信。傳令,全軍後撤,回遝氏縣域。”


    陽儀得知公孫度已死,竟還不肯投降,堅持撤軍。


    眼見著遼東兵馬開始後撤,管統也不著急,而是下令道:“三艘巡邏艦緊跟其後,但有情況,即刻回報!”


    衛滄道:“使君!若其果然順利退回遼東,卻該如何是好?”


    “哼!且不說陽儀能否退回遼東,便是退回,隻需派出一艘巡邏船通報將軍,將軍自有處置。”


    實際上公孫度之死消息,遼東將士起初還不信,但既然對方允許靠近查看,但陽儀卻堅持不去,那便已然坐實。


    人心難測,公孫度這主公都死了,他手下自然樹倒狐孫散,陽儀倒行逆施,置兩萬將士性命不顧,船多人雜,指不定會發生何事。


    這時王雷也道:“依使君之意,遼東軍極有可能會有變故?”


    對於王雷,管統也不敢怠慢,當下直接道:“公孫度既死,遼東局勢已成定局。遼東軍中,定不乏能看清局勢者,陽儀危矣!”


    王雷、衛滄聽管統解釋,皆心下大定。


    衛滄甚至拍著馬屁道:“使君不費一兵一卒,便令遼東軍土崩瓦解,當真乃神機妙算。”


    “此非我之謀劃,皆驃騎將軍之計也!”


    王垕雖然隻是送來公孫度人頭,命管統見機行事,並未說具體如何操作,但管統不敢居功。


    三人等了半個時辰。


    海麵上幾乎已然看不到船影,管統拿著望遠鏡查看,隻見那數百條船似乎發生混亂。


    “有情況,你等且看!”


    管統沒有第一時間將望遠鏡交給衛滄,而是交給王雷。


    王雷一看,頓時驚呼道:“為何自相殘殺?”


    管統道:“其軍中必有陽儀親信心腹,欲降者自知曉,是以必有一戰。不過此戰陽儀陷入四麵楚歌,恐屍骨難全!”


    王垕若在此看到情況,一定會將管統歸入二流謀士之列,甚至可能歸入一流。


    畢竟能將人心拿捏到此境界,不是一流也相差不遠。


    曆史上若非管統不降曹操,該會得到重用,最終成為曹魏重臣。


    但人之際遇便是如此,曹操雖最後在王修勸說之下,並未將管統斬首,卻也並未重用。


    卻說管統等人就這樣站在岸邊等候,一個時辰之後,數百艘船緩緩靠近,為首者為一名叫張緒的校尉。


    至於陽儀,則早被亂箭射死,葬身魚腹。


    管統準備了水和食物,一切順理成章。


    ~~~


    建安八年三月,就在孫策大軍攻黃祖時,江東鄱陽等地山越大起。


    山越指當時居於山穀間的土著居民。


    孫策以孫權往平山越,孫權命征虜中郎將呂範、蕩寇中郎將程普、建昌都尉太史慈分頭進討山越,又派別部司馬黃蓋、韓當等人扼守山越經常出沒的郡縣,山越遂平。


    孫權乃獲山越兵眾萬餘。


    四月,孫策、周瑜領水軍攻夏口,三艘樓船,二十餘艘沒有安裝明輪的明輪步步緊逼。


    漢口守將甘寧船雖多,但船隻性能不能與孫策可逆風而行船相比。


    結果甘寧部將被逼與孫策大船相撞,竟將一艘三桅帆船撞翻於江上,落水者二三百人。


    於是甘寧率軍親自於江上衝殺,以艨艟撞擊孫策大船。


    孫策十餘艘三桅帆船被撞翻,水軍損失慘重,退回沙羨縣。


    邾縣,劉備聽到甘寧大敗孫策於夏口,全軍振奮,遂準備擺大宴慶祝。


    但諸葛亮、龐統與徐庶卻各有心思。


    按照三人預料,甘寧卻如何能阻擋孫策,若甘寧敗,則孫策必攻黃祖,那時主公領兵,這其中便大有可為,甚至黃祖敗,主公占據江夏也未可知。


    至少到時黃祖無人可用,隻好派主公去奪夏口,主公便可乘機訓練水軍,徐徐發展。


    不想那不中用的孫策和周瑜,竟敗於一賊之手。


    眼看著張飛和劉備不在,三人便聚到一處。


    徐庶道:“二位,今孫策敗走,黃祖穩坐江夏,主公隻領五千兵馬,坐鎮半縣之地,如之奈何?”


    邾縣境域跨江而治,長江對岸還有一半多,但那是孫策地盤。


    所以劉備現在僅半縣之地。


    徐庶著急,龐統也著急,正要說話,卻見諸葛亮無動於衷。


    龐統忙問:“孔明!可是已有良策?”


    諸葛亮緩緩搖頭道:“我無良策,不過江東必有,你我隻需耐心等待即可。”


    龐統和徐庶一頭霧水,又問詳細,諸葛亮也隻好不賣關子。


    “二位可細想,那明輪船,為何東牟所產,可揚帆千裏於海域,江東之船,雖可逆風而行,卻一碰便翻?”


    兩人經諸葛亮一提醒,立刻有所明悟。


    龐統道:“此船定為奸細盜取技術,然而卻中那王垕之計矣!定是於關鍵處有所更改!”


    徐庶是聰明人,也已然想到。


    諸葛亮繼續道:“江東多才俊,技術不過多多實踐,便可改進。至於那明輪,諸位請看!”


    三人站於城樓,諸葛亮羽扇所指之處,乃一處小河,小河之側,一台兩丈餘高水車正緩緩轉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分音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分音符並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