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組建遼東騎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 作者:五分音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程萬萬沒想到,王垕會重用自己,讓自己仍然領遼東騎兵。
而且與嫡係並無二致。
一千一百新降兵,加上與自己一同歸附的接近六百人,已然為一支不錯的戰兵了。
他當然不會拒絕,立刻便答應了下來。
讓孫程更沒想到的是王垕接下來的話。
“孟遠,我已然給遝氏縣城射入書信,以公孫康換你在襄平城中家小,你放心,公孫度若不想再死一子,必會老老實實將你家小送來。”
“這!將軍!屬下謝主公恩德,此恩屬下唯有以死相報!”
說著,孫程已然單膝下跪。
王垕趕緊扶起:“孟遠快快請起,無需如此。公孫康於我而言,不過一介廢物,我能擊破其一次,便可將其擊破第二次。孟遠乃良將,以一介廢物換孟遠家小,正好廢物利用而已。”
所謂馭人之道,不過便是以誠相待。
公孫康在手,算是他掌握的一張政治王牌。
正好以此變現,收買人心。
如此一來,孫程不僅能幫自己領遼東騎兵,還能對收服遼東步卒有極大幫助。
果然,接下來,孫程不顧王垕勸阻,毅然決然的出了帳篷,集結騎兵,將騎兵整合之後,帶到了王垕麵前。
此便為君以誠待臣,臣以忠事君。
牽招、李達、高順等看到遼東騎兵,也不禁連連驚歎。
這些遼東騎,展現出來的素質,讓他們刮目相看。
每一名遼東騎兵將士,皆有著堅毅的眼神,極佳的軍事素養,雖然孫程並未上馬,但隻需發號施令,穿插變陣便可做到如臂指使。
對方輸給他們,並非他們比對方強多少。
差距還是在於裝備。
雙邊馬鐙提供的騎兵穩定性,馬蹄鐵提供的戰馬抓地牢固性,高碳鋼戰刀材質的碾壓屬性,讓他們量變達到質變,加上王垕的戰術,這才讓他們短時間內贏得了前期的幾場戰鬥。
閱兵結束,王垕直接拜孫程為遼東輕騎營領軍校尉。
隨後,他又遣陳賢領海運船隻回東牟港,去運甲胄,兵刃以及水泥,紅磚以及建築司團隊。
王垕竟是想直接在此港灣建城!
反正此地距離東牟港不過水路三百多裏,海運成本最低,如今有民夫與近六千餘遼東步卒降兵在手,不如便直接建一座港口城池。
大連港!
在建城之前,他隻需要建三麵城牆,一麵依水。
這注定會成為一座大城。
按照王垕規劃,此城將來會成為整個遼東、三韓、倭島四郡之航運中心。
“報!將軍!海麵出現我黃海水師大船,目測數量約四十艘,右軍師將軍旗號!”
“海旗回應,允許入港!諸位隨我去海邊看看!”
眾人緊跟王垕,孫程亦在其中。
此時孫程心中還以為王垕還要在此增加兵力,以應對接下來公孫度反撲。
他並不清楚王垕黃海水師已然去攻高句麗。
不多時,郭駿的指揮艦率艦隊入港。
“末將參見將軍!”
“句麗國戰事如何?”王垕第一時間想知道的是具體情況。
“回將軍!關將軍原本欲直擊句麗國都城國內城,李晉先生建議,可先取周邊小城,劫掠其民,步步蠶食。引其國中大軍出城來戰。果然不出李晉先生所料,在我劫掠其城四座時,句麗國主伊夷模遂派大軍兩萬來攻,關將軍命屬下領兵伏擊。末將領命,擊敗句麗國兵馬,斬首兩千餘,俘虜精兵一千二,其軍退往丸都城,堅守不出。”
郭駿一說,王垕便已然知道戰況。
句麗國都城為國內城,即後世集安市境內,屬玄菟郡,而這丸都城,為新建之城。
二城之間相距不過數十裏,互為犄角,真要強攻一座城池,則腹背受敵。
王垕命李晉為關羽軍中行軍司馬,就是想要提醒關羽,當以智取勝。
果然,關羽領會其意,聽取了李晉之策,獲得前期大勝。
“我看你領水軍船隻大部來此,是否為送俘虜與擄掠之民而來?”
“回將軍!正是如此,船上現有句麗國之民三萬三千餘,老弱婦孺近半,一千二百精兵亦在其中。關將軍因我軍兵馬本就少,糧草難以支應,便請末將將其送回東牟為奴。不過此事重大,關將軍以為,末將當先至此,稟報將軍,請將軍示下。”
“除精壯勞力外,其餘全部送回東牟,入奴籍,交於縣令趙義處置。順便帶我政令回東牟,命趙義再招納縣兵一萬,交於王雷統領訓練,管理官奴,鎮守東牟。”
“末將領命!”
接下來會有源源不斷的奴隸送回,王垕必須早做準備。
時間很快過去三日,陳賢的海運司再次來到港口,開始了大連港城建設。
而與此同時,陽儀派出的信使,也終於抵達襄平城。
襄平城內,公孫度兩度收到戰報,皆為不利消息。
一份為句麗國敗事,另一份,便是剛剛送達的,子公孫康被擒,其所領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消息。
謀主王烈第一時間火急火燎的趕往公孫度府邸。
公孫度將戰報,以及陽儀所寫親筆書信給其查看。
王烈道:“使君雖前期不利,然句麗國戰力根基未損。遼東也不過敗了一陣。至於大公子,便以孫程家小將其換回即可,使君為何如此著急?”
王烈說完,卻見公孫度臉色難看。
他瞬間想到了什麽,瞬間倒吸一口涼氣。
“使君!莫非那孫程家小已經~~~?若如此,則事大矣!”
公孫度搖頭道:“倒也沒有如此嚴重,孫程老父老母,皆因年事太高,受不得天氣,於昨日紛紛亡於牢中。其妻與子女,倒還在。不過~”
公孫康欲言又止。
王烈當然知道,這受不得天氣而死,絕對是借口。
定然是在牢中缺衣少食,還被獄卒虐待,這才致死。
“不過如何?”
王烈大概猜到什麽。
果然,公孫度吞吞吐吐道:“由於牢獄中管理鬆散,孫程之妻又有些姿容,是以發生了些事。不過,獄卒我已處置。”
聽到這裏,王烈隻能搖頭,但很快他便眼睛一亮。
“使君無需擔憂,此事無人知曉,隻需大公子回至軍中,那時便孫程知曉,那又如何?”
而且與嫡係並無二致。
一千一百新降兵,加上與自己一同歸附的接近六百人,已然為一支不錯的戰兵了。
他當然不會拒絕,立刻便答應了下來。
讓孫程更沒想到的是王垕接下來的話。
“孟遠,我已然給遝氏縣城射入書信,以公孫康換你在襄平城中家小,你放心,公孫度若不想再死一子,必會老老實實將你家小送來。”
“這!將軍!屬下謝主公恩德,此恩屬下唯有以死相報!”
說著,孫程已然單膝下跪。
王垕趕緊扶起:“孟遠快快請起,無需如此。公孫康於我而言,不過一介廢物,我能擊破其一次,便可將其擊破第二次。孟遠乃良將,以一介廢物換孟遠家小,正好廢物利用而已。”
所謂馭人之道,不過便是以誠相待。
公孫康在手,算是他掌握的一張政治王牌。
正好以此變現,收買人心。
如此一來,孫程不僅能幫自己領遼東騎兵,還能對收服遼東步卒有極大幫助。
果然,接下來,孫程不顧王垕勸阻,毅然決然的出了帳篷,集結騎兵,將騎兵整合之後,帶到了王垕麵前。
此便為君以誠待臣,臣以忠事君。
牽招、李達、高順等看到遼東騎兵,也不禁連連驚歎。
這些遼東騎,展現出來的素質,讓他們刮目相看。
每一名遼東騎兵將士,皆有著堅毅的眼神,極佳的軍事素養,雖然孫程並未上馬,但隻需發號施令,穿插變陣便可做到如臂指使。
對方輸給他們,並非他們比對方強多少。
差距還是在於裝備。
雙邊馬鐙提供的騎兵穩定性,馬蹄鐵提供的戰馬抓地牢固性,高碳鋼戰刀材質的碾壓屬性,讓他們量變達到質變,加上王垕的戰術,這才讓他們短時間內贏得了前期的幾場戰鬥。
閱兵結束,王垕直接拜孫程為遼東輕騎營領軍校尉。
隨後,他又遣陳賢領海運船隻回東牟港,去運甲胄,兵刃以及水泥,紅磚以及建築司團隊。
王垕竟是想直接在此港灣建城!
反正此地距離東牟港不過水路三百多裏,海運成本最低,如今有民夫與近六千餘遼東步卒降兵在手,不如便直接建一座港口城池。
大連港!
在建城之前,他隻需要建三麵城牆,一麵依水。
這注定會成為一座大城。
按照王垕規劃,此城將來會成為整個遼東、三韓、倭島四郡之航運中心。
“報!將軍!海麵出現我黃海水師大船,目測數量約四十艘,右軍師將軍旗號!”
“海旗回應,允許入港!諸位隨我去海邊看看!”
眾人緊跟王垕,孫程亦在其中。
此時孫程心中還以為王垕還要在此增加兵力,以應對接下來公孫度反撲。
他並不清楚王垕黃海水師已然去攻高句麗。
不多時,郭駿的指揮艦率艦隊入港。
“末將參見將軍!”
“句麗國戰事如何?”王垕第一時間想知道的是具體情況。
“回將軍!關將軍原本欲直擊句麗國都城國內城,李晉先生建議,可先取周邊小城,劫掠其民,步步蠶食。引其國中大軍出城來戰。果然不出李晉先生所料,在我劫掠其城四座時,句麗國主伊夷模遂派大軍兩萬來攻,關將軍命屬下領兵伏擊。末將領命,擊敗句麗國兵馬,斬首兩千餘,俘虜精兵一千二,其軍退往丸都城,堅守不出。”
郭駿一說,王垕便已然知道戰況。
句麗國都城為國內城,即後世集安市境內,屬玄菟郡,而這丸都城,為新建之城。
二城之間相距不過數十裏,互為犄角,真要強攻一座城池,則腹背受敵。
王垕命李晉為關羽軍中行軍司馬,就是想要提醒關羽,當以智取勝。
果然,關羽領會其意,聽取了李晉之策,獲得前期大勝。
“我看你領水軍船隻大部來此,是否為送俘虜與擄掠之民而來?”
“回將軍!正是如此,船上現有句麗國之民三萬三千餘,老弱婦孺近半,一千二百精兵亦在其中。關將軍因我軍兵馬本就少,糧草難以支應,便請末將將其送回東牟為奴。不過此事重大,關將軍以為,末將當先至此,稟報將軍,請將軍示下。”
“除精壯勞力外,其餘全部送回東牟,入奴籍,交於縣令趙義處置。順便帶我政令回東牟,命趙義再招納縣兵一萬,交於王雷統領訓練,管理官奴,鎮守東牟。”
“末將領命!”
接下來會有源源不斷的奴隸送回,王垕必須早做準備。
時間很快過去三日,陳賢的海運司再次來到港口,開始了大連港城建設。
而與此同時,陽儀派出的信使,也終於抵達襄平城。
襄平城內,公孫度兩度收到戰報,皆為不利消息。
一份為句麗國敗事,另一份,便是剛剛送達的,子公孫康被擒,其所領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消息。
謀主王烈第一時間火急火燎的趕往公孫度府邸。
公孫度將戰報,以及陽儀所寫親筆書信給其查看。
王烈道:“使君雖前期不利,然句麗國戰力根基未損。遼東也不過敗了一陣。至於大公子,便以孫程家小將其換回即可,使君為何如此著急?”
王烈說完,卻見公孫度臉色難看。
他瞬間想到了什麽,瞬間倒吸一口涼氣。
“使君!莫非那孫程家小已經~~~?若如此,則事大矣!”
公孫度搖頭道:“倒也沒有如此嚴重,孫程老父老母,皆因年事太高,受不得天氣,於昨日紛紛亡於牢中。其妻與子女,倒還在。不過~”
公孫康欲言又止。
王烈當然知道,這受不得天氣而死,絕對是借口。
定然是在牢中缺衣少食,還被獄卒虐待,這才致死。
“不過如何?”
王烈大概猜到什麽。
果然,公孫度吞吞吐吐道:“由於牢獄中管理鬆散,孫程之妻又有些姿容,是以發生了些事。不過,獄卒我已處置。”
聽到這裏,王烈隻能搖頭,但很快他便眼睛一亮。
“使君無需擔憂,此事無人知曉,隻需大公子回至軍中,那時便孫程知曉,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