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王垕,孫策二人互報姓名,再無廢話,隻因二人都想與對方正麵一戰。


    一個是中原傳聞中項羽兵形勢當代戰神,一個是江東號稱堪比西楚霸王正宗傳承者。


    兩人名號皆與古之項羽有關,而且似乎為將風格也極其相似。


    行軍打仗皆雷動風舉,所向披靡。


    孫策見王垕倒拖方天畫戟,並不打算占先手,於是率先提霸王槍,策馬刺向王垕。


    王垕方天畫戟往前一拉,起手撩起,將孫策霸王槍蕩開。


    一個先發製人,一個後發先至,金鐵交鳴,錯身而過。


    此時二人都知對方實力,至少力量上旗鼓相當。


    一個回合之後,二人又調轉馬頭,朝對方縱馬飛奔,一槍一戟在空中飛舞,發出的叮當之聲,交織成密密麻麻的打擊樂曲。


    孫策霸王槍大開大合,滴水不漏,速度也是極快,變化多端,王垕也不得不小心應對。


    而王垕的霸王戟法,也如排山倒海,似遊龍盤旋,每一擊都勢大力沉,以靜製動,無懈可擊。


    二人戰三十餘合,完全看不出誰能占半點便宜。


    “我就不信了,我每天以科學訓練方式煉體,又會搭配營養,體脂率應該已經達到最佳水平,還幹不過你!”


    現在王垕身高已經足八尺餘,186公分,戟法105,體能也是達到人類巔峰年齡段。


    而孫策目測大概176公分左右,身材並沒有王垕寬大,槍法是以速度,變化見長。


    所以單論綜合戰力,王垕要比孫策強那麽一分。


    果然,二人戰五十合後,孫策體能已經開始下降,槍法沒有此前圓潤。


    王垕卻以逸待勞,戟法越發凶猛。


    孫策明顯感覺到,對手力量似乎變得更加剛猛。


    他知道,不是王垕越戰越強,是而自己狀態下滑。


    頂級強者之間,哪怕有絲毫差距,也會在關鍵時刻被放大。


    但事已至此,退縮是不可能的。


    孫策把心一橫,體內肌肉力量仿佛激發了潛能,速度也開始爆發,狀態似乎立刻提升了一個層次。


    “來得好!你使霸王槍,我使霸王戟!吃我一戟吧!”


    孫策:還帶這樣罵人?


    王垕見孫策爆發,自己也全力揮動方天畫戟,應對自如。


    二人戰至八十餘合,這時雙方座下戰將們都緊張起來。


    至此時,孫策方感覺到壓力,自己體力快速下降,王垕雖然也汗流浹背,但狀態比他強上些許。


    “既然有這機會,那我便先斬小霸王,將曆史線更正。”


    王垕還沒用自己絕招。


    雙邊馬鐙!


    孫策意識到事情嚴重,他雖勇猛,但也識時務。


    在猛攻一陣後,調轉馬頭,回手一槍,想要脫離戰場。


    但他這回手向後刺出的一槍,卻正好被王垕左手抓住槍柄,回頭望時,頓時大吃一驚。


    隻見此時王垕左手抓住其槍柄,不讓孫策走脫,整個身體卻似乎一尊天神,筆直站立而起,右手緊握方天畫戟,將畫戟高舉,快速砸落。


    這一幕,就是渾身是膽的孫策,也知道自己躲無可躲。


    沒辦法,他隻能棄了手中長槍,立刻拔出腰間寶劍,斬向方天畫戟,以期能將畫戟下落之力卸掉一二。


    “當”的一聲。


    畫戟和寶劍撞在一處,孫策隻覺得一股大力從天而降,震動了五髒六腑,口中一甜,一口鮮血噴出。


    而那股大力還未消散,直接將他整個身體從馬上掀下。


    情急之中,他隻好丟掉寶劍,右手抓住寶馬背脊,整個人攀附在戰馬左側。


    但王垕已經奪了他霸王槍,方天畫戟用老,左手握著的槍柄卻正好一拉一戳,準備以槍杆把孫策從馬上戳下來。


    隻要孫策落馬,那就必死無疑。


    因此刻他已經受傷,沒了戰馬,他要逃回本陣,絕無可能。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王垕卻猛然瞳孔一縮。


    遠處孫策戰陣之中,一雙眼睛跨越空間,讓他頭皮發麻。


    果然下一刻,一支冷箭自孫策戰陣中飛來,目標直指他持槍左手。


    “太史慈!”


    王垕眼神一冷,立刻將槍抽回。


    冷箭飛過,孫策卻附著在戰馬上,戰馬跑出數步,身體用力,翻身回到馬上,跑回了本陣。


    “哈哈哈哈!本將手下又多一手下敗將!孫策!你這霸王槍,我便收下了。”


    其實王垕一直在小心堤防著對方冷箭,畢竟對方軍中有個太史慈。


    這也是他戰孫策要百餘合的真正原因。


    說實話,有雙邊馬鐙,他馬上穩定性大大提高,按照他的測算,在三十合時就已經預料,斬孫策於馬下,最多八十合。


    不過太史慈還算講武德,沒有射要害,這一箭,純粹為了解救孫策而已。


    孫策臉上火辣辣的疼,幸虧太史慈一箭,要不然這次他很有可能就回不來。


    但戰事還未結束,這隻是雙方鬥將,王垕既然來此,想的定然是破他的大軍。


    果然,就在孫策逃回本陣時,對麵大軍已然趁機向前推進。


    “放箭!”


    箭雨朝著王垕這邊軍陣激射而去,但卻並無多少作用。


    一陣叮叮當當在王垕軍中響起,陷陣營皆鎧甲精良,雖沒有玄甲騎兵那種全方位重甲,但竟然也弓箭難傷。


    原來陷陣營鎧甲已經全部更新換代。


    由以前的片甲,換成了現在的魚鱗甲。


    此時普遍用的片甲,是一片片四方貼片,以麻繩串起,每片甲片之間有一個縫隙,箭支如果射中甲片自然沒事,但也有一定概率恰好射在甲片之間的縫隙。


    若是如此,則箭矢可以穿透鎧甲,傷到將士。


    王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自創魚鱗甲。


    現在有了鑄模工藝,甲片可以量產,就完全可以實現。


    魚鱗甲的每一片甲片就像魚鱗,上方一排甲片的末端會變薄,覆蓋在下方甲片的上部,如此,則解決了甲片之間空隙問題。


    打造魚鱗甲,隻需將士們將自己老式鎧甲上的甲片換下,更換魚鱗甲片即可,但保命能力卻直接提升了一個級別。


    再加上頭盔照樣有減震功能,孫策的兵馬便是再怎麽精銳,麵對刀箭不入的陷陣營,也絕對難以抵擋。


    更何況陷陣營還有一千刀盾兵。


    刀盾兵又是著甲,又是持盾,在冷兵器時代,就已經屬於絕對的頂級防禦。


    僅僅射了一陣箭雨,雙方兵馬便衝殺到了一起。


    王垕領三百輕騎,也朝著對方軍陣中殺去,直取孫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分音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分音符並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