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曾隨王垕封狼居胥,深知大漢百姓對於胡族有多深惡痛絕,盡管他有自己心思,但對於獵奴令,他還是讚成,於是說道:


    “父親!孩兒覺得,獵奴令乃我大漢千百年之良策,隻要一直踐行下去,便於百姓心中築起一條萬裏長城,此策萬不可打破。對於楊德祖之策,孩兒深以為然。”


    眾人聽畢曹丕之言,皆心中驚訝不已。


    不想才十六歲的曹丕,竟有如此遠見。


    角落中的司馬懿眼神微亮,隨即繼續潤筆。


    曹操眼中也甚為欣慰,臉色終於舒展開來:“丕兒甚有遠見,便靜等李典軍中捷報!”


    ~~~


    卻說關平於滄島操練水軍,滄島上卻隱居著一位老者。


    這戶人家說來也怪,很明顯乃讀書人,但卻隻有一人,帶著兩名傭人在島上生活。


    關平與關興兄弟得知此事,便將此事告知了行軍司馬孟建。


    孟建得知其乃博學者,也不知此人身份,於是隨關平、關興來訪。


    一談之下,竟得知此人乃遼東人,前河內太守李敏。


    而關平等也跟他講了當前形勢。


    原來這李敏辭官後,回到遼東。那時公孫度擔任遼東太守,強行任用李敏。李敏在郡中知名,厭惡公孫度所作所為,恐遭其迫害,於是乘輕舟渡海隱居,從此不知所蹤。


    直到此時,李敏還不知道,公孫度得知他為了躲避征召而走,於是大怒,挖開其父親的墳墓,焚燒其父屍體,並誅殺其宗族。


    宗族百餘口已然被滅,隻剩兒子李信逃走。


    當然,關平等人也不知道其遭遇,隻是佩服其不應征召之氣節。


    雙方聊了兩次,互相熟悉之後,李敏忍不住讓關平打聽其家小狀況如何。


    結果僅僅數日後,撫軍校尉部遼東百戶就傳來了消息。


    公孫度挖李敏祖墳,焚燒其父屍體,誅殺其宗族。其子李信屢次跟隨海賊出海,卻始終沒有李敏消息。想著喪服行喪,但又懷疑李敏仍在世。


    李信因此不曾聘娶,燕人徐邈與李信同為幽州人,於是勸之,李信於是娶妻。


    李敏何曾想到公孫度會如此沒有底線,自己隻是逃避征辟,竟夷自己宗族,一口老血沒忍住,當場暈倒。


    關平忙命醫官搶救,人是救回來了,但也極其虛弱。


    沒辦法,關平隻好讓撫軍校尉部找到了其子李信。


    李信得知了父親消息,自然帶著妻子,馬不停蹄就跟著撫軍校尉部探子,來到了滄島。


    李信跪在父親榻前痛哭,父子二人合計了一番,最後決定跟隨關平去東牟縣。


    一家三口跟隨大軍南下,抵達黃縣海邊。


    關平將他們帶到了黃縣煤礦馬車站,命幾名兵士乘坐長途運營馬車,前往東牟縣。


    坐上這八駕馬車,李信還好一點,因為他多少聽說過些傳言,但李敏卻驚奇不已。


    老頭從來沒聽說過馬車可以四輪八駕,而且城與城之間還能定時發車。


    隨行的兵士解釋道:“先生你不知道,此車乃我家將軍親自設計研製,如今車輿禮製亦因我家將軍上表而更改。如今已改為帝十二駕,王公侯士八駕,其餘農工商,不分貴賤,皆可乘坐不超八駕馬車,至於營運車輛,則不在此例。”


    李敏聽了大吃一驚,自己隱居不到十年,外界竟已然發生此等變化。


    而且對於東牟侯能為自己報仇之事,更加有了信心。


    進入東牟縣境,父子二人透過玻璃窗,看到到處都是紅磚黑瓦的房舍,遠處煙囪冒著股股濃煙,機器轟鳴,更是驚奇不已。


    過青陽大橋時,李敏甚至不敢相信自己雙眼,非得下來走走。


    李信夫妻二人扶著自己父親走在橋上,也是驚歎不已。


    他們也隻聽說過,但卻從未真正踏足,此時站在橋頭,看著清陽水自西南而來,水上小船爭渡,大有一種心情舒暢之感。


    早有撫軍校尉部之人將此事報至侯府,王垕親自來迎。


    不過他心中卻有一絲絲古怪閃過。


    不為別的,隻因他想到了一出狗血之事。


    那就是李信之妻,也是牽招之妻。


    具體應該是,李信之子李胤出生後,李信因找不到父親,打算繼續尋找,於是便打發妻子離開,仍然如同居喪,最終承受不了憂鬱,於數年後去世。


    李胤當時年齡還小,母親則帶著李胤,改嫁牽招。


    看著風姿卓越的李信之妻徐氏,王垕也可以理解當時牽招接盤的心情。


    這徐氏也就二十多歲,身段妖嬈豐滿,舉止得體,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大族之家。


    不過這次,曆史已經改寫,牽招的緣分,恐怕也就斷了。


    王垕將這一家人接到府邸,設了小宴,得知李信對於遼東沿海地形極其熟悉,並且還認識不少海賊,王垕果斷拜其為關平軍中行軍司馬,調回了孟建。


    ~~~


    另一邊,東牟縣令趙義匆匆來找王垕,此時王垕正好在視察船塢。


    “侯爺!有一事,屬下不知如何處理,還請侯爺示下。”


    “何事?”


    趙義道:“今日奴市忽多出一處奴棚,核查其申請資料時,屬下發現,其奴隸幾乎皆為烏桓人,屬下不知該如何處置。”


    “烏桓人?數量幾何?”


    “那為首者,乃黃縣安鄉郭氏之人,據其自己所言,其原本為海賊,今已然改邪歸正,聯絡了幾股海賊,有人千餘,船百餘艘。他們於遼西海岸端了幾個烏桓小部落,搶了些牛羊馬匹,目前手中有烏桓人五百餘,欲在我東牟縣開設奴棚。”


    “哦?此人倒是有些想法,或不止他一家,倒是可以見見此人。你傳此人來見我!”


    “喏!”


    很快,一個身高八尺,看上去三十左右,上唇一抹濃密八字胡男子便來到了王垕麵前。


    此人正是安鄉郭氏海賊郭駿。


    這郭駿一路走來,眼睛一直盯著船塢中看,又看到滑道上那艘即將準備下水的七桅帆船,眼睛都直了,根本難以挪開。


    “快些!別讓侯爺久等!”


    趙義催了一嘴,郭駿這才反應過來,果見不遠處一高大俊朗男子也在看著那船,身後親兵數百,證明了那男子身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分音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分音符並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