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石韜、孟建加盟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 作者:五分音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石韜與孟建一路震驚無比,當策馬到居民區時,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驚掉了下巴。
從高處放眼望去,隻見那一大片的紅磚房,排列整整齊齊,中間一條主街道,穿過,綿延二三裏,上麵行人來往,好不悠閑。
走入主街道,卻見各種米麵肉菜店鋪,應有盡有。
這竟然是城外,也就是說,還沒到東牟城!
此時一個小區生活近十萬人,其規模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
二人在一間食鋪要了四個烤餅,一份燉豬肉,卻見一伍縣兵剛剛從店內出去。
“一共五銅元零三銖,軍爺給五銅元便可。”
店主說著,結果讓石韜和孟建意外的是,那伍長模樣縣兵道:“可不敢,三銖不敢少,到時你一舉報,我等便有大麻煩。再說,都不易,咱不敢壞了侯爺定下規矩。”
“哪裏哪裏,草民哪敢舉報。”
“便是不敢,我等亦同樣不敢。”
說著,那伍長竟真如數給了五個銅元再加三枚五銖錢。
這一幕,讓石韜和孟建簡直不敢置信。
竟然還有縣兵吃飯如數給錢的,這簡直奇跡。
二人拉著店主一聊,這才知道原因,知道有匿名舉報一事。
而他們也知道,此種店鋪也需交稅,不過卻並非按營業額交稅,乃是按照月份交定額稅。
餐飲按鋪麵數量,一方鋪麵月稅二百錢。
石韜和孟建被顛覆了認知,迫不及待的入了東牟城,這才打聽到諸葛瑾所在地,前往海邊船塢。
二人手裏除了諸葛亮的介紹信,還有其家書在身,必須當麵交給諸葛瑾。
船塢正處於春假期間,但諸葛瑾卻提前三日自琅琊回了東牟。
見到石韜和孟建,看了書信,知二人乃二弟諸葛亮所薦,遂不敢怠慢。
一番交談之後,石韜和孟建被其帶到了王垕的侯府。
二人自報了姓名,諸葛瑾也介紹了二人乃其弟諸葛亮所薦,王垕已經大概明白了事情經過。
但他著實沒想到,這兩個人會來投自己。
諸葛四友啊!
一下來了倆!
這兩個人之中的孟建孟公威,後來官拜涼州刺史、征東將軍。
石韜後來也是官拜典農校尉、一郡太守。
雖然知道二人有才,但王垕卻並不動聲色。
現在二人還年輕,年歲跟自己差不多,得慢慢培養到自己陣營,一步步來。
“二位有何誌向?”他先是問了一個籠統問題。
石韜先說道:“回東牟侯,在下自幼讀書,每每想以天下為己任,但自知才疏學淺,又無門路,如今必生之願,為一郡主官,可為一方百姓謀福利足矣!”
聽到石韜這麽說,王垕點點頭,覺得此人倒也實在。
他們這種寒門,能為一郡太守,已經是天花板,除非真是司馬懿、諸葛亮那種大才。
孟建道:“在下卻無廣元兄那等大誌,若能為將,能為國安定一處邊疆,若能為官,則教化一方之民。至於走多遠,似我等出身,便也隻能看造化。”
孟建看似無所欲求,但王垕知道,此人之才,於諸葛四友中,當不下於徐庶。
“二位皆有大才之人,想必亦看到,我東牟縣不過一彈丸之地。本侯亦非一方諸侯,給不了二位太多。若二位願留於此,本侯自及歡迎。但本侯有一句,此前當先言明。”
“東牟侯但請言之,我等自當考慮。”
王垕正色道:“本侯有一念,我等執掌一方,非是為自己獲特權,非是為淩駕於百姓之上,而是為實現公平與正義,你二人若能接受我之理念,則歡迎二位與我攜手,共建一方理想樂土。”
他還不能說的太深,隻要表達自己意思就行。
什麽自由、平等,這時候提出來,讀聖賢書之人,誰接受得了?
但若不改變思想,就算取得天下,也不過是以一群人擊敗原來的特權階層,最後自己變成新的特權階層,如此周而複始。
果然,這樣表述,二人反而臉上肅然起敬。
石韜率先表態道:“在下深感東牟侯大義,願出綿薄之力!”
孟建似乎是微微理解了一下,也當即表態。
王垕大喜,立刻便設宴,為二人接風洗塵。
酒過三巡,王垕道:“我欲於封地增設學官署,於東牟七區各設一所學堂,並於居民區劃定一處千畝學區,建一所大學,名東牟大學,二位誰願為學官長兼東牟大學院長?”
為了吸引人口,王垕舍得花錢。
免費的醫療和教育,加上接下來要實行的鼓勵生育,他不信三年人口達不到五十萬。
春假完成,他所要頒布的第一道政令,便是鼓勵生育,凡縣民產子,無論男女,皆補貼十萬錢,分十年支付。
十多萬人口,就算每年增長百分之二十,兩年也有六七萬新生兒。
更何況現在每日都有不少人口從渤海郡和遼東逃來,到時候人口基數增大,增長更加可觀。
卻說王垕說出了自己想法,孟建略一猶豫,石韜卻舉起酒杯道:“若侯爺不棄,在下願任此職司。”
王垕立刻端起酒樽:“好!廣元願做此事,那本侯便將百年大計交付於你。”
二人碰了杯,王垕又對孟建道“公威!我軍中尚需一名倉曹掾,你可願領此職?”
倉曹掾便是倉曹從事,主管將軍府糧草、輜重,也出謀劃策,屬幕僚,比主簿低一級。
孟建正想入軍,這是第一份職司,自然樂意,於是欣然接了。
既然決定留在東牟縣,二人這時也不再隱瞞,將蒯良諫言劉表清君側之事說了。
讓二人疑惑的是,王垕聽到消息,臉色竟無絲毫變化。
二人不知道,如今的撫軍校尉部,早滲透到了荊州,甚至劉表軍中與一些世家內部,也有收買下人。
此事王垕在三日前就已然知曉。
隻見王垕絲毫不以為意道:
“廣元!公威!你二人隻管放心,東牟縣狀況,你等想必已然見過一二。劉表不過考慮以攻為守,若他真有此意,以許都如今實力,也不過徒勞而已。”
王垕不知道曹操如何想,反正自己現在,哪怕是天下共討,他也不懼。
基礎已經打好,大不了先稱霸海域,再謀攻天下。
從高處放眼望去,隻見那一大片的紅磚房,排列整整齊齊,中間一條主街道,穿過,綿延二三裏,上麵行人來往,好不悠閑。
走入主街道,卻見各種米麵肉菜店鋪,應有盡有。
這竟然是城外,也就是說,還沒到東牟城!
此時一個小區生活近十萬人,其規模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
二人在一間食鋪要了四個烤餅,一份燉豬肉,卻見一伍縣兵剛剛從店內出去。
“一共五銅元零三銖,軍爺給五銅元便可。”
店主說著,結果讓石韜和孟建意外的是,那伍長模樣縣兵道:“可不敢,三銖不敢少,到時你一舉報,我等便有大麻煩。再說,都不易,咱不敢壞了侯爺定下規矩。”
“哪裏哪裏,草民哪敢舉報。”
“便是不敢,我等亦同樣不敢。”
說著,那伍長竟真如數給了五個銅元再加三枚五銖錢。
這一幕,讓石韜和孟建簡直不敢置信。
竟然還有縣兵吃飯如數給錢的,這簡直奇跡。
二人拉著店主一聊,這才知道原因,知道有匿名舉報一事。
而他們也知道,此種店鋪也需交稅,不過卻並非按營業額交稅,乃是按照月份交定額稅。
餐飲按鋪麵數量,一方鋪麵月稅二百錢。
石韜和孟建被顛覆了認知,迫不及待的入了東牟城,這才打聽到諸葛瑾所在地,前往海邊船塢。
二人手裏除了諸葛亮的介紹信,還有其家書在身,必須當麵交給諸葛瑾。
船塢正處於春假期間,但諸葛瑾卻提前三日自琅琊回了東牟。
見到石韜和孟建,看了書信,知二人乃二弟諸葛亮所薦,遂不敢怠慢。
一番交談之後,石韜和孟建被其帶到了王垕的侯府。
二人自報了姓名,諸葛瑾也介紹了二人乃其弟諸葛亮所薦,王垕已經大概明白了事情經過。
但他著實沒想到,這兩個人會來投自己。
諸葛四友啊!
一下來了倆!
這兩個人之中的孟建孟公威,後來官拜涼州刺史、征東將軍。
石韜後來也是官拜典農校尉、一郡太守。
雖然知道二人有才,但王垕卻並不動聲色。
現在二人還年輕,年歲跟自己差不多,得慢慢培養到自己陣營,一步步來。
“二位有何誌向?”他先是問了一個籠統問題。
石韜先說道:“回東牟侯,在下自幼讀書,每每想以天下為己任,但自知才疏學淺,又無門路,如今必生之願,為一郡主官,可為一方百姓謀福利足矣!”
聽到石韜這麽說,王垕點點頭,覺得此人倒也實在。
他們這種寒門,能為一郡太守,已經是天花板,除非真是司馬懿、諸葛亮那種大才。
孟建道:“在下卻無廣元兄那等大誌,若能為將,能為國安定一處邊疆,若能為官,則教化一方之民。至於走多遠,似我等出身,便也隻能看造化。”
孟建看似無所欲求,但王垕知道,此人之才,於諸葛四友中,當不下於徐庶。
“二位皆有大才之人,想必亦看到,我東牟縣不過一彈丸之地。本侯亦非一方諸侯,給不了二位太多。若二位願留於此,本侯自及歡迎。但本侯有一句,此前當先言明。”
“東牟侯但請言之,我等自當考慮。”
王垕正色道:“本侯有一念,我等執掌一方,非是為自己獲特權,非是為淩駕於百姓之上,而是為實現公平與正義,你二人若能接受我之理念,則歡迎二位與我攜手,共建一方理想樂土。”
他還不能說的太深,隻要表達自己意思就行。
什麽自由、平等,這時候提出來,讀聖賢書之人,誰接受得了?
但若不改變思想,就算取得天下,也不過是以一群人擊敗原來的特權階層,最後自己變成新的特權階層,如此周而複始。
果然,這樣表述,二人反而臉上肅然起敬。
石韜率先表態道:“在下深感東牟侯大義,願出綿薄之力!”
孟建似乎是微微理解了一下,也當即表態。
王垕大喜,立刻便設宴,為二人接風洗塵。
酒過三巡,王垕道:“我欲於封地增設學官署,於東牟七區各設一所學堂,並於居民區劃定一處千畝學區,建一所大學,名東牟大學,二位誰願為學官長兼東牟大學院長?”
為了吸引人口,王垕舍得花錢。
免費的醫療和教育,加上接下來要實行的鼓勵生育,他不信三年人口達不到五十萬。
春假完成,他所要頒布的第一道政令,便是鼓勵生育,凡縣民產子,無論男女,皆補貼十萬錢,分十年支付。
十多萬人口,就算每年增長百分之二十,兩年也有六七萬新生兒。
更何況現在每日都有不少人口從渤海郡和遼東逃來,到時候人口基數增大,增長更加可觀。
卻說王垕說出了自己想法,孟建略一猶豫,石韜卻舉起酒杯道:“若侯爺不棄,在下願任此職司。”
王垕立刻端起酒樽:“好!廣元願做此事,那本侯便將百年大計交付於你。”
二人碰了杯,王垕又對孟建道“公威!我軍中尚需一名倉曹掾,你可願領此職?”
倉曹掾便是倉曹從事,主管將軍府糧草、輜重,也出謀劃策,屬幕僚,比主簿低一級。
孟建正想入軍,這是第一份職司,自然樂意,於是欣然接了。
既然決定留在東牟縣,二人這時也不再隱瞞,將蒯良諫言劉表清君側之事說了。
讓二人疑惑的是,王垕聽到消息,臉色竟無絲毫變化。
二人不知道,如今的撫軍校尉部,早滲透到了荊州,甚至劉表軍中與一些世家內部,也有收買下人。
此事王垕在三日前就已然知曉。
隻見王垕絲毫不以為意道:
“廣元!公威!你二人隻管放心,東牟縣狀況,你等想必已然見過一二。劉表不過考慮以攻為守,若他真有此意,以許都如今實力,也不過徒勞而已。”
王垕不知道曹操如何想,反正自己現在,哪怕是天下共討,他也不懼。
基礎已經打好,大不了先稱霸海域,再謀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