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關羽已然收服樂安郡,大軍所至,各縣皆降。


    待關羽至齊郡,王垕即刻起兵,準備攻打北海。


    不過就在大軍走了一日,才行軍不到六十裏時,卻有軍來報,言北海國康王劉某求見。


    王垕知道,劉某既然來了,帶來的定然有昌狶頭顱。


    果然不出所料,隨劉某來的,還有昌狶手下數名將校,那日的信使,也在其中。


    昌狶與其十餘名親信頭顱,被康王劉某命人送了過來。


    王垕遂不再去北海,而是道:“傳令!命原北海太守孫觀入主劇縣,依舊為北海相。昌慮太守昌狶,臨時反叛,後果嚴重,命臧霸暫兼昌慮太守,去往昌慮,夷昌狶以及其親信十三人之三族。原昌狶兵馬,由北海孫觀暫領,將校既往不咎。”


    “昌狶及其親信十三人,皆夷三族?”聽到王垕之令,青州刺史李整都不禁脫口而出。


    “能與昌狶蛇鼠一窩者,必為當地豪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等豪強,最善欺淩百姓,不可漏過一人!”


    軍正夏侯蘭可沒這麽多質疑,王垕話音落下,他已經起草好文書,隻等王垕用鎮東大將軍印。


    經此一戰,王垕已經體會到了曹操那種感覺,什麽叫一言而決。


    所有人的生死隻在一念之間,這種權力,這種爽感,難怪這麽多人削尖腦袋往上爬。


    身在高位之人,定然也知道人會因為體會到這種權力而產生心態變化。


    所以才有狡兔死,走狗烹。


    送走康王劉某等人後,王垕則領大軍,直接東進膠東半島。


    ~~~


    東萊郡,太守管統接了急令,四萬餘兵馬要渡海。


    管統一時間哪裏能尋到那麽多船隻,隻好強行於沿海盡量搜集。


    數日之間,沿海百姓大小船隻皆被征集,而且沒有補償,無異於明搶。


    當然,在這個年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的是皇帝的,你的也是皇帝的。


    在這皇權無法觸及之處,郡縣主官就代表王法。


    但盡管如此,管統也不過征集了不到六百艘船,而且九成長度不超過五丈。


    撐死也就能載十幾二十人。


    袁譚帶著接近四萬兵馬來到東萊郡黃縣,聽聞管統隻征集到了漁船六百餘艘,頓時心中大驚。


    管統解釋道:“使君明鑒,我東萊郡口數稀少,沿海皆鹽戶,漁民因懼漁課,所以靠打魚為生者,不過二成。能征集如此多船隻,還因幾十家大戶捐獻。如此,已然斷了許多百姓生路。”


    山河湖海皆屬皇帝,打漁自然也要交稅,稱漁課。


    袁譚不知民間疾苦,平日裏隻顧宴請名士,這些都是交給華彥、孔順二人,直到此時,才知道自己所治理下青州,遠沒想象中美好。


    這時孔順道:“今船隻僅能載一萬二千人,可命將校先領家小上船,精銳皆可隨軍,其餘兵馬,則交於管太守,抵禦王垕大軍。”


    管統聽聞留自己斷後,而且根本沒有後路,竟也不懼,而是傲然道:“使君且去,管統雖非武將,卻也讀過兵書。那王垕遠來,糧草定難供給。我若將其擊退,再命人去渤海請使君。”


    聽這管統之言,袁譚大為感動:“王垕大軍來襲,郡縣皆降,管公卻大義,此時方知,悔之晚矣!”


    說罷掩麵而泣。


    華彥、孔順二人早開始安排自己親信之人,並家小上船。


    一時之間,整個黃縣海灘亂作一團。


    袁譚等人卻不知,就在軍中,也不知道誰將船隻不夠的消息傳開,一股憤怒情緒正在蔓延。


    一處營帳內,幾名兵士正在討論。


    “刺史他們自顧逃命,那華彥、孔順實奸佞小人,也隻顧安排親信,卻留我等為其斷後,如之奈何?”


    “還能如何,不過卻不能等死,幹脆逃命。反正督察營乃那華彥親信,皆已然上船,再無人管束。”


    “好!如此,不如趁亂,出去看看,能走便走。”


    此等類似事件,軍中到處發生。


    也不知道誰發了一聲喊道:“袁刺史棄我等不管,為何還替他賣命?不如奪了船隻,我等自行逃命!”


    這一聲喊,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岸邊的兵馬頓時大亂,誰也控製不住,立刻有靠近海邊的,已經拚命朝淺水處的船隻撲去。


    那發喊的,自然是撫軍校尉部內應。


    早知要收青州,史阿便已然開始在袁譚軍中安插人手,並大肆買通線人。


    “快!快劃!”


    一艘大帆船上,華彥指揮著手下親兵趕緊離開淺水區,小船無船帆,大船船帆此時要打開自然沒這麽快,此處還在弓箭射程之內,他需趕緊離開。


    袁譚在一艘大船上,看著岸邊鬧哄哄的一幕,心中略有些遺憾,但卻也隻能無奈搖頭。


    這可苦了岸上的管統。


    “太守!快!快撤,人多雜亂,請太守快快回城!”


    管統卻並不轉身,而是一挺身軀,看著群情激憤的亂軍,果斷拔出腰間寶劍道:“郡尉衛滄聽令,但有作亂者,殺無赦!”


    管統身後一將縱馬而出,領三千郡兵往岸邊攔截而去。


    亂軍中機靈的早見到了這一幕,哪裏還敢去搶奪船隻,此時隻管有路就走,朝著岸邊其他方向奪路而逃。


    反應慢一拍的也能趕上趟,隻要不往管統這邊送死,總能逃出去。


    這些兵馬本來就是袁譚從各縣強征而來,哪裏有人願意給他們賣命,現在有機會,自然是腳底抹油,紛紛潰散。


    有的見來不及,甚至仗著自己水性好,竟朝著海中遊去。


    一時間,岸邊兵馬亂竄,海裏也是一大片人往深處遊。


    等這邊安定下來,已經是兩個時辰之後。


    袁譚等早已經沿著海岸線往西的萊州灣走。


    他們當然不敢北上,那裏是遼東,雖隻有兩百餘裏,但卻是公孫度地盤。


    公孫度常跨海而來,若非管統經營東萊,要是憑袁譚的話,東萊郡早被公孫度全部占領了。


    另一邊,王垕大軍卻不緊不慢行軍,每到一處,都要先命探子探路,還要派出兵馬收取沿途各縣。


    渡過膠水之後,又走了兩日,大軍這才抵達東萊郡境。


    “宓兒!我們到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分音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分音符並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