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盧被三名丹陽兵圍住,隻一個回合,就被砍中一刀。


    而他隻是念頭一閃,就覺脖頸又一痛,被那刀盾兵一刀砍斷了脖頸。


    可憐公孫盧,這是他出膠州的第一戰,就直接身死。


    公孫盧臨死前,看到了殺死自己的三個兵,肩頭有三條白色繡杠。


    這是三級兵。


    主將身死,部曲潰敗,丹陽兵就像一群猛虎,所過之處,衝入敵軍之中,隻需一伍,便可在伍長帶領之下,直接殺出一片空地。


    這就是王垕一直追求的兵貴精,不貴多。


    他寧願在一個兵身上花兩倍錢糧,也不願多招三個弱兵。


    所以他不會去攻城,攻城的性價比太低了。


    攻城方占據地理劣勢,單兵能力便被削弱許多,王垕絕對不會這麽幹。


    對於士兵來說,其實與王垕有著共同利益。


    他們自然寧願拿雙倍軍餉,吃雙倍的食物,多出一點力也沒關係。


    所以王垕早在從匈奴回來之後,就給手下的幾名將領下了將令,進行過一次軍中考核。


    普通精銳為一條杠,是為一級兵,拿標準軍餉。


    中級精銳為二條杠,是為二級兵,拿一倍半軍餉。


    至於公孫盧遇到的,是三名拿二倍軍餉的三級兵,他不死才怪。


    自從上次軍中考核之後,王垕就不再進行武將考取,而是直接采取級別和軍功雙重晉升機製。


    目前陷陣營補足三千之後,最次都是二級兵,而且數量已經越來越少,整個軍中不足三成。


    盧堂的三千兵馬,三級兵也超過六百之數,兵團戰力也相當恐怖。


    至於關羽所領中軍,則隻有一成三級兵。


    當然,這也不是關羽練兵不如高順和盧堂,而是他的兵馬底子差,跟凶猛的丹陽兵,久經訓練的陷陣營,的確還有一段差距。


    卻說公孫盧被殺,其軍潰敗,但卻被圍堵在穀中,逃無可逃,最後隻能選擇投降。


    盧堂清點之下,竟然發現已經隻剩下千餘活口。


    僅僅一炷香功夫,兩千多兵馬就被殺了一半。


    而且剩下的也幾乎個個帶傷。


    等他打掃完戰場,正好遇到牽招也帶著騎兵趕到,於是兩支兵馬合為一軍,往曆城而去。


    此時王垕早已經在曆城外等候,李典與關羽所領兵馬皆在打造攻城錐和雲梯。


    卻還不見陷陣營返回。


    直到半個時辰後,高順才垂頭喪氣的出現。


    王垕一看,就知道怎麽回事,隻聽牽招哈哈大笑道:


    “高將軍!難得看你吃癟,今日拿下曆城,我請你喝酒,痛快!哈哈哈哈!”


    高順一言不發,根本不看牽招一眼。


    盧堂作為後輩將領,軍職比二人低一級,大佬說話,他隻能傻笑。


    王垕知高順沒有真的生氣,於是道:“夏侯蘭,先登記軍功。高順,別喪氣,曆城還未攻下,那時才是陷陣營表現時。”


    聽到攻曆城,高順臉色好看了些。


    攻城戰,他陷陣營要甩騎兵幾條街。


    一個時辰後,王垕命大軍將曆城團團圍住,送出公孫盧人頭,高掛於杆,命人送至城外。


    高順領陷陣營列陣。


    隻見高順縱馬往前,朝城樓上大喊道:“我乃鎮東大將軍座下大將高順,領陷陣營來取爾等城池。今公孫盧已被梟首,爾等還不快快開城,若等我殺入城門,定叫爾等雞犬不留!”


    高順也隻不過嚇唬嚇唬對方,結果對方一聽到陷陣營高順,再看那陷陣刀,在陽光下閃著白光,城樓上守軍頓時紛紛放下盾牌弓箭,城上哐當哐當之聲不絕於耳。


    更是有一名小校大叫道:“高將軍且勿攻城,我等願降!”


    馬上就有人打開了城門。


    曆城縣令帶著十餘名官員,還有幾名將校,就這樣出城來降了。


    “曆城令李舒,領城內兵馬五千,歸順鎮東大將軍,請將軍入城主持事務!”


    高順都有點目瞪口呆,心中卻竊喜。


    “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曆城,看你怎麽說!”


    他還沒意識到,陷陣營在外人看來,乃王垕真正嫡係,其戰績已經名震天下,就連說書人每次表演,都帶上陷陣營和他高順名字的。


    “隻見鎮東將軍身後飛出一將,卻乃陷陣營統兵將軍高順,那高順騎一匹黃驃透骨龍,生得身高九尺,一對雙手斧舞將起來,頓時馬下飛沙走石,那砂石飛起數丈,砸得敵軍人仰馬翻!———”


    還有的版本傳他乃是王垕手下第一猛將,使一把古惑刀,一刀可開山裂石。


    當然,說書的自然要誇張點,但那戰績,卻是實打實。


    曆城令李舒乃袁譚所派,對於濟南各縣布置熟悉。


    王垕問了李舒各縣情況,李舒道:“此時郡治東平陵尚有三千郡兵,無大將鎮守,台縣,著縣,宜城,朝陽各有一千兵馬駐守,皆非精銳,還有梁鄒等縣,則隻數百縣內臨時征調勞役,並無真正守軍。”


    聽到李舒的講述,王垕發現,這與撫軍校尉部情報大差不差。


    於是王垕命李整、李典兄弟先領本部鎮守曆城,自己則領其他兵馬去往濟南郡治東平陵。


    李整、李典兄弟本部有五千兵馬,加上曆城降兵五千,要守住王垕大後方,自然沒有問題。


    而此時,拿下曆城的消息也傳到了兗州程昱處。


    程昱立刻便領甄城五千兵馬出城,守護糧道同時,還命民夫繼續往前,開始修築聊城至曆城水泥路。


    王垕大軍來到東平陵,遂命大軍圍住城池,並不攻城,也不到城下搦戰,更不勸降。


    關羽道:“將軍,城內隻有三千兵馬,末將願為先鋒,奪下城池!”


    然後王垕卻搖頭道:


    “城內才三千守軍,我若攻擊,可隨便拿下城池。但你們且看地圖,濟南位於濟水之南,若我奪東平陵,則控東西交通,斷絕平原國與袁譚聯絡,也幾乎斷絕袁譚自北撤之路,袁譚必定不敢有失,會來救援。


    但我攻下東平陵,他必懼怕而不來,恐直接自東麵樂安郡渡河而走,逃回渤海。”


    他圍而不攻,目的並不是為了拿下城池,而是為了圍點打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分音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分音符並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