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南匈奴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 作者:五分音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垕其實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利用酒廠這條線,布局南匈奴。
通過探報,他已經了解,南匈奴大部分處於並州,所以高幹並沒有完全掌控並州,或者說,並州刺史高幹與南匈奴之間,力量幾乎持平,甚至還稍有不如。
在劉協入許之前,南匈奴便參與了中原軍閥混戰,沿黃河而下,占據黃河流域諸多郡縣。
原本曆史線,曹操也是在擊敗袁紹之後,才逐步收複南匈奴,後來南匈奴首領呼廚泉歸附曹操,曹操將南匈奴分為五部,每部擇立貴族為帥,另選漢人為司馬,對其進行監督。
其實後漢初南匈奴單於入居五原郡西部都尉塞之時,其部眾總人口才八至九萬人。
但經過一百多年,此時的南匈奴,已經有口四五十萬。其單於庭的直屬部眾在西河郡美稷縣,呼廚泉以五口一兵,其能戰之兵就有一萬五,而其他七部大人,也落實五口一兵,各有數千甚至上萬兵馬。
也就是說,總口五十萬,就有十萬可戰之兵,拋開經濟實力不說,高幹這並州刺史手中,若有這麽強的力量,跟曹操對戰時,袁紹就不會敗了。
一百多年,人口翻了數倍,王垕一直覺得,這些都是中原的統治者欺軟怕硬造成的。往往這種強硬的異族,哪怕是他們已經被打殘了,已經投降了,還采取懷柔政策,任其發展,以至於最後又卷土重來。
他們對於中原溫順的百姓,卻能下死手,主要原因是,他們不反抗。
在漢末這樣的環境下,南匈奴反而還能獲得發展,這讓王垕有點咬牙切齒,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不遺餘力,將其徹底鏟除。
“烏桓,鮮卑,一個不留!”
探子跟王垕繼續匯報著南匈奴具體情況:
“將軍,南匈奴八部,我們僅探得為數不多的一些情況,隻因我們的探子很難融入匈奴,光靠於匈奴腹地開設酒肆,也隻能探聽到一些不具體數據。目前所得情況是,韓氏骨都侯部在北地郡,騎兵六千,右賢王部在朔方郡,有騎兵一萬,當於骨都侯部分布在雲中郡,有騎兵五千,郎氏骨都侯部在定襄郡,有騎兵四千,左南將軍部分布在雁門郡域,有騎兵六千,栗籍骨都侯部在代郡,有兵一萬。”
“左賢王部尚未探明,我們曾最早派探子去往五原,據說左賢王遊牧到了那裏,但兩次派人,皆被劫掠,並未建立聯絡線。”
王垕聽到這裏,想到了一件事。
左賢王擄走了蔡文姬。
距離蔡文姬被擄走,已經四年多接近五年。
曹操是七年後以重金將蔡文姬贖回,那時候還是因為單於呼廚泉已經依附於曹操。
當然,匈奴的依附,基本就相當於大家和平共處,相安無事,他們隨時又會反叛。
就在王垕把所有資料都看了一遍後,忽然王雷進來道:
“公子!司空傳公子立刻去司空府!”
“好!”
很快,王垕便到了司空府,隻見賈詡、郭嘉、荀攸三人已至。
王垕知道,現在自己也算是曹操謀士團一員了,程昱在兗州,荀彧肯定會來,隻是因為他在可能在景福殿三十二官署中處理公務,距離較遠,所以慢一些。
果然,半刻鍾之後,荀彧也出現在司空府門口,有些風塵仆仆之意。
王垕照樣跟他打招呼,似乎完全不知道荀彧布局了營救孔融之事一般。
而荀彧明明知道是王垕斬了荀諶一家上百口,但此時也並未有任何異樣表情,甚至好像事不關己。
王垕以前看電視劇時,對政治家的隱忍,有些難以理解,現在卻已經完全能夠體會。
這才是政治家。
進入司空府,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曹操竟躺在榻上,見眾人進來,這才被扶起。
“義父!”
王垕作為義子,見此一幕,自然要比別人表現激動一些。
“無妨,仲謀!大事矣!大事矣!”
“義父,任何大事,亦當保重身體!”
其他人聽到曹操說出大事了,皆紛紛相問。
曹操這才將桌上文書交給荀彧道:“你等且看,子孝兵敗,退回河內,丕兒被匈奴單於呼廚泉擄走。”
“啊?”
眾人皆麵麵相覷。
如果是其他兒子還好,可以直接提議立刻出兵,北伐匈奴,但被擄走的是曹丕,所有人都不敢說話了。
曹昂死後,這就是嫡長子!
嫡長子什麽概念?
曹丕要是死了,曹操都要為其穿斬衰。
斬衰是“五服”中最重的喪服,用最粗的生麻布製作,斷處外露不緝邊,喪服上衣叫“衰”,因稱“斬衰”。表示毫不修飾以盡哀痛,服期三年。
服斬衰是宗族製度中唯一的長幼顛倒特例,可見嫡長子的家庭地位。
曹昂剛死了三年,如果曹丕接著來,那曹操又要繼續服斬衰三年。
哀痛無窮盡也。
曹操不犯頭痛才怪。
沉默了片刻,這時終於有郭嘉道:“主公,呼廚泉可有信至?”
曹操搖頭。
荀彧道:“呼廚泉定不敢害丕公子,可遣使去往單於庭與其商談,許以錢糧,當可贖回。”
曹操精神極其萎靡,但大腦一直在快速運轉,想到很多可能:“若其將丕兒交於袁紹,卻不應我,該當如何?”
這個也不是沒可能,荀彧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就在這時,王垕收到了係統提示。
“叮!第七關,救出曹丕,蔡琰。全部完成,獎勵自由屬性點+10,聲望+10.任何一項未完成,無獎勵。”
這一次的係統任務,王垕不吐槽了。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隻有自己挺身而出。
見所有人都沒有辦法,王垕便道:“義父!孩兒願為使,去往匈奴單於庭,贖回丕弟。若呼廚泉不允,或條件過於苛刻,孩兒也要拚死將丕弟帶回。”
“不!你不能去,此非征戰沙場,我可另遣一使。”
曹操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就在這時,荀攸道:“主公!此事,非東牟侯不可,便是萬一談判不成,以東牟侯之勇,隻需數百親衛,小心應對,逃出當無問題。若換他人,恐十死無生。”
通過探報,他已經了解,南匈奴大部分處於並州,所以高幹並沒有完全掌控並州,或者說,並州刺史高幹與南匈奴之間,力量幾乎持平,甚至還稍有不如。
在劉協入許之前,南匈奴便參與了中原軍閥混戰,沿黃河而下,占據黃河流域諸多郡縣。
原本曆史線,曹操也是在擊敗袁紹之後,才逐步收複南匈奴,後來南匈奴首領呼廚泉歸附曹操,曹操將南匈奴分為五部,每部擇立貴族為帥,另選漢人為司馬,對其進行監督。
其實後漢初南匈奴單於入居五原郡西部都尉塞之時,其部眾總人口才八至九萬人。
但經過一百多年,此時的南匈奴,已經有口四五十萬。其單於庭的直屬部眾在西河郡美稷縣,呼廚泉以五口一兵,其能戰之兵就有一萬五,而其他七部大人,也落實五口一兵,各有數千甚至上萬兵馬。
也就是說,總口五十萬,就有十萬可戰之兵,拋開經濟實力不說,高幹這並州刺史手中,若有這麽強的力量,跟曹操對戰時,袁紹就不會敗了。
一百多年,人口翻了數倍,王垕一直覺得,這些都是中原的統治者欺軟怕硬造成的。往往這種強硬的異族,哪怕是他們已經被打殘了,已經投降了,還采取懷柔政策,任其發展,以至於最後又卷土重來。
他們對於中原溫順的百姓,卻能下死手,主要原因是,他們不反抗。
在漢末這樣的環境下,南匈奴反而還能獲得發展,這讓王垕有點咬牙切齒,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不遺餘力,將其徹底鏟除。
“烏桓,鮮卑,一個不留!”
探子跟王垕繼續匯報著南匈奴具體情況:
“將軍,南匈奴八部,我們僅探得為數不多的一些情況,隻因我們的探子很難融入匈奴,光靠於匈奴腹地開設酒肆,也隻能探聽到一些不具體數據。目前所得情況是,韓氏骨都侯部在北地郡,騎兵六千,右賢王部在朔方郡,有騎兵一萬,當於骨都侯部分布在雲中郡,有騎兵五千,郎氏骨都侯部在定襄郡,有騎兵四千,左南將軍部分布在雁門郡域,有騎兵六千,栗籍骨都侯部在代郡,有兵一萬。”
“左賢王部尚未探明,我們曾最早派探子去往五原,據說左賢王遊牧到了那裏,但兩次派人,皆被劫掠,並未建立聯絡線。”
王垕聽到這裏,想到了一件事。
左賢王擄走了蔡文姬。
距離蔡文姬被擄走,已經四年多接近五年。
曹操是七年後以重金將蔡文姬贖回,那時候還是因為單於呼廚泉已經依附於曹操。
當然,匈奴的依附,基本就相當於大家和平共處,相安無事,他們隨時又會反叛。
就在王垕把所有資料都看了一遍後,忽然王雷進來道:
“公子!司空傳公子立刻去司空府!”
“好!”
很快,王垕便到了司空府,隻見賈詡、郭嘉、荀攸三人已至。
王垕知道,現在自己也算是曹操謀士團一員了,程昱在兗州,荀彧肯定會來,隻是因為他在可能在景福殿三十二官署中處理公務,距離較遠,所以慢一些。
果然,半刻鍾之後,荀彧也出現在司空府門口,有些風塵仆仆之意。
王垕照樣跟他打招呼,似乎完全不知道荀彧布局了營救孔融之事一般。
而荀彧明明知道是王垕斬了荀諶一家上百口,但此時也並未有任何異樣表情,甚至好像事不關己。
王垕以前看電視劇時,對政治家的隱忍,有些難以理解,現在卻已經完全能夠體會。
這才是政治家。
進入司空府,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曹操竟躺在榻上,見眾人進來,這才被扶起。
“義父!”
王垕作為義子,見此一幕,自然要比別人表現激動一些。
“無妨,仲謀!大事矣!大事矣!”
“義父,任何大事,亦當保重身體!”
其他人聽到曹操說出大事了,皆紛紛相問。
曹操這才將桌上文書交給荀彧道:“你等且看,子孝兵敗,退回河內,丕兒被匈奴單於呼廚泉擄走。”
“啊?”
眾人皆麵麵相覷。
如果是其他兒子還好,可以直接提議立刻出兵,北伐匈奴,但被擄走的是曹丕,所有人都不敢說話了。
曹昂死後,這就是嫡長子!
嫡長子什麽概念?
曹丕要是死了,曹操都要為其穿斬衰。
斬衰是“五服”中最重的喪服,用最粗的生麻布製作,斷處外露不緝邊,喪服上衣叫“衰”,因稱“斬衰”。表示毫不修飾以盡哀痛,服期三年。
服斬衰是宗族製度中唯一的長幼顛倒特例,可見嫡長子的家庭地位。
曹昂剛死了三年,如果曹丕接著來,那曹操又要繼續服斬衰三年。
哀痛無窮盡也。
曹操不犯頭痛才怪。
沉默了片刻,這時終於有郭嘉道:“主公,呼廚泉可有信至?”
曹操搖頭。
荀彧道:“呼廚泉定不敢害丕公子,可遣使去往單於庭與其商談,許以錢糧,當可贖回。”
曹操精神極其萎靡,但大腦一直在快速運轉,想到很多可能:“若其將丕兒交於袁紹,卻不應我,該當如何?”
這個也不是沒可能,荀彧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就在這時,王垕收到了係統提示。
“叮!第七關,救出曹丕,蔡琰。全部完成,獎勵自由屬性點+10,聲望+10.任何一項未完成,無獎勵。”
這一次的係統任務,王垕不吐槽了。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隻有自己挺身而出。
見所有人都沒有辦法,王垕便道:“義父!孩兒願為使,去往匈奴單於庭,贖回丕弟。若呼廚泉不允,或條件過於苛刻,孩兒也要拚死將丕弟帶回。”
“不!你不能去,此非征戰沙場,我可另遣一使。”
曹操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就在這時,荀攸道:“主公!此事,非東牟侯不可,便是萬一談判不成,以東牟侯之勇,隻需數百親衛,小心應對,逃出當無問題。若換他人,恐十死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