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至鄴城的兩日後,王垕便領陷陣營與丹陽兵營,共六千人,戰馬三千餘匹,糧十萬石,浩浩蕩蕩南下,渡河回至白馬。


    此時白馬城早城門大開,迎接凱旋之師。


    城中百姓還不知道王垕已經遷鎮東將軍,隻知軍中傳左將軍回軍,竟自發全部出城十餘裏相迎。


    王垕鎮守白馬這半年,大戰不斷,但百姓竟未餓死。雖說是允許他們以敵屍做人脯,這才活下來,但軍隊不曾拿百姓一針一線,也不曾出現任何欺壓百姓之事,此點已經算是做到極好。


    關羽、牽招、李典、李整、陳群、劉延六人,以及白馬縣衙十餘名官員,早於城北十裏處相迎。


    此時這些將領,早聽到王垕於鄴城戰敗袁紹三十萬大軍消息,個個都麵露崇拜之色,甚至連關羽都一臉莊重,不敢有絲毫輕視。


    雖說當時關羽是迫於無奈,才選擇賣身於王垕,但經過淮南,輾轉白馬,關羽對於王垕,已經是全方位拜服。


    論武藝,王垕不在他之下,論謀略,王垕盡得兵形勢家真髓,論功績,早已當世無二。


    百姓和普通將士不知道,關羽他們卻已經知曉,王垕已經將要遷鎮東將軍,這在曹軍,已經僅次於曹操。甚至王垕當場拒絕輔國大將軍位的消息,他們都清清楚楚。


    關鍵是,他現在還剛剛二十,若一直保持穩定,將來恐怕封狼居胥,勝過古冠軍侯都有可能。


    便是此前對於王垕決策屢屢質疑的劉延,此時也臉上滿是敬服。


    眾將之間也是多日不見,大有一種死後餘生再相逢之感,於是湊在一起互相寒暄。


    而關羽卻還意外看到了趙雲,他雖然早聞趙雲一挑七事跡,卻並不知道趙雲怎麽加入王垕麾下,趙雲也沒隱瞞,直接一一細說。


    關羽嚴重懷疑,自己落入王垕手中,也是中了某種圈套,但卻並未在意。


    回到白馬城,王垕將給留守白馬的各將也做了一番調整。


    “雲長,你此前違反軍令被降,今留守白馬有功,便加你為鎮東將軍府中軍領軍將軍。”


    “謝將軍!”


    “子經!你領騎兵營功不可沒,我已稟明司空,正式拜你為玄騎將軍,從此以後,我鎮東將軍府直領騎兵,正式命名為玄甲騎。”


    “末將領命!”


    這是王垕早報給曹操通過的,他準備打造一支玄甲騎兵。


    至於玄甲,曹操自然不管這麽多,他隻管軍餉,裝備靠自己去打造。


    “曼成!你還領部曲,回離狐郡,我已向司空推薦你為離狐太守。”


    “啊?”李典有些懵。


    “將軍!我,屬下願追隨將軍左右!”


    王垕擺擺手道:


    “曼成,當初我救你兄長,乃理之所在,無需如此。且你兄長為司空所任青州刺史,他日往征青州,你還得提兵相助,你我兄弟,自有並肩作戰之機。”


    “喏!”


    王垕放出李典,其實跟張遼,張合等一個套路。


    自己的老部下,有些可以放出去,將來自有用處。


    想想,當曹操下野之後,放眼望去,整個天下重要位置皆為自己舊部,那時還不拿捏朝野?


    “子龍!”


    “屬下在!”


    “你為牙門將軍,統領親衛營,目前親衛營隻三百騎兵,外加許都兩百親衛。”


    “末將領命!”


    都知道趙雲履曆,這是屬於有工作經驗的高層管理空降。


    看到趙雲都成了牙門將軍,夏侯蘭有些緊張起來。


    難道自己又要回到牽招的騎兵營中做一名小校?


    正當他有些失落時,王垕點到了他。


    “正青!你明於律法,等我鎮東將軍正式上任之後,你便為將軍府軍正,掌全軍軍法,都督軍務,位同四品武將。”


    “喏!”


    夏侯蘭大喜。


    “諸將手下各將校,各有封賞,請軍司馬將功勞呈交司空府,待我回許都之後,自會命人送回你們的任命文書。”


    眾將領命,皆大歡喜。


    陳群這個行軍司馬,自然也是喜不自勝,這次來王垕軍中,本以為此戰凶多吉少,不想卻刷了一波功績,回去之後,就肯定不是一個縣令了。


    唯有東郡太守劉延有些失落,但這也沒辦法。


    實際上,王垕大軍出現在白馬,本來就是來援助他,現在守住白馬,他也隻是東郡太守而已。而且他的兩千東郡郡兵,損失超六成,可謂是傷筋動骨。


    議事完畢,王垕第一時間便領全部將領來到醫官營。


    此時的醫官營中,輕傷的將士已經歸營,但還是有五六百重傷者。


    這些重傷者,大部分都是斷了胳膊腿,無法再入軍中。


    王垕在一番安撫之後,告訴他們,以後他們的生活,都將由將軍府供養。


    而且他們所有人,都會隨軍一起,回到許都,另行安排。


    數日後,袁紹與曹操達成條件,袁紹每年進貢糧草十萬石,戰馬一千匹,直到三十萬石糧和戰馬三千匹賠款給完為止。


    而曹操也不怕袁紹食言,在收到第一批賠款後,便直接讓袁紹接走了其家小。


    至於甄宓,自然早就已經隨王垕到了白馬城。


    在城牆上看著城外列陣的陷陣營,曹操眼中絲毫不掩飾羨慕之意。


    “仲謀!你可知鄭玄?”


    本在閱兵,曹操卻問了一個毫不相幹的問題。


    “鄭玄?是否北海高密之康成先生?”


    “然也,你知康成先生,那便無需為父多言。前日我收到許都來信,康成先生已至許都,特意為來收你為徒。”


    “啊?義父,孩兒若是沒算錯,康成先生今歲年已七十有三,自北海跨數千裏而來,隻為收孩兒為徒?”


    王垕一時間都懵了。


    這鄭玄是真正的大儒,經學家,先學今文經學,後習古文經學,網羅眾家,通融為一,為漢代最大的通儒,可以說是兩漢經學之集大成者。


    他不僅是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經籍文獻專家,沒有之一,也是此時傑出的教育家、訓詁學家,並兼容校勘、語言等多方麵學科,並且於《九章算術》等算學也功績斐然,頗多建樹,世稱“鄭學”、“通學”,或“綜合學派”。


    這鄭玄常年有數百學生追隨,數十年來來去去,恐怕學生超過萬眾。


    可以說,他的學生,存在於此時大漢的各個郡縣,就是孔融,也不敢直稱其名,得行弟子禮。


    這種大儒,特意到許都來收自己,這其中絕對有貓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分音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分音符並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