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功高蓋主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 作者:五分音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卻說曹操聽到王垕斬殺二十三家一千多口,一個頭兩個大。
打擊豪強士族,是他想幹,卻不敢幹之事。
郭嘉卻隻是微微一愣,似乎想到了什麽。
“奉孝!此事,你如何看?”
曹操知郭嘉善於洞察人心,方有此問。
郭嘉接下來之言,連曹操都有些詫異。
“主公!在下懷疑,仲謀實乃故意樹敵。”
“此話怎講?”
“主公!仲謀非好殺之人,此前徐州之事,其提出約法三章,如今想來,恐主公殺百姓以泄憤也。然其自平徐州後,立殺東海郡大族兩千餘口。此番奪鄴城,又殺一千餘口,更有數家乃當世望族。此舉,當為寬主公之心。”
曹操聽到此處,立刻明白郭嘉之意。
“仲謀何必如此。”
“主公!仲謀天賦異稟,洞察人性,常知進退,雖半道讀書,卻能借古於今。古有功高蓋主者,皆難全身而退。仲謀自南陽起,二曆徐州,再至淮南,此番更是白馬屢立大功,奇襲鄴城,功足以位極人臣。然其一路走來,不結黨朋,故意樹敵,乃為讓主公以為,其甘當主公之利劍,不為個人之得失也。”
“哎!仲謀忠心,我實知之,然其如此樹敵,將己立於危牆之下,稍有不慎,我當失寶劍,卻讓人擔心。罷了,此番回許,我自表其功績,定不負我兒一片赤誠。”
“主公萬萬不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主公試想,此次病屍之事,可合常理?”
聽到這裏,曹操倒是一臉疑惑。
“奉孝,莫非這病屍,還有內情?”
郭嘉一臉凝重道:“主公,鄴城內有袁紹及其眾將家小,若以常理度之,袁紹斷不可能行此絕戶之計。便是其身邊謀主,也無任何理由出此下策。而那蘇仆延,不過與紹同盟而已,為何犯險,行此不義之舉?此間或另有隱情。”
曹操細思,頓覺惶恐。
這時,奸刺官道:“主公!屬下倒是聽聞,此計乃袁熙所征隨軍長史田豫未經允許,私自為蘇仆延所謀。而那田豫,已於亂軍中被裨將軍高順所斬。”
“田豫?”
二人對視一眼,立刻明白此事果不簡單。
曹操最後隻能道:“此事可暫不與仲謀說,隻需提醒其多加小心,無論何時何地,皆不可放鬆。其家人所遇之事,亦當謹慎處理。”
待奸刺官退出,曹操心情卻有些沉重。
王垕這等退可賺取錢糧,進可攻城略地,且對他忠心耿耿之才,曹操是萬萬不敢讓其有半分損傷的。
但他深知,天下世家,如淵似海,有時就連他都需小心應付,更何況王垕年輕氣盛,又功成名就,難免有時大意。
就在這時,又有左右來報,說王垕已經入城,來迎他往鄴城。
曹操一聽王垕已入黎陽,忙問其帶了多少兵馬。
結果探子道:“主公!左將軍僅帶十名親衛!”
聽了探子之言,曹操頓時臉色更為凝重,遂又問道:“可是兵馬屯駐城外?”
“回主公!左將軍此番並未領軍隨行。”
郭嘉知曹操擔心,於是道:“仲謀武藝高強,鄴城至黎陽,不過百餘裏,仲謀快馬,當無人能預知其事。”
曹操卻搖頭道:“不可大意,我前番早考慮到此事,許其親衛五百,不想他卻隻招二百,且全留於許都家中。往後若常如此,豈不被有心之人利用?罷了,先讓其來見。”
很快,曹操便再次見到了王垕,隻見此時的王垕,又長高了半寸,足八尺身長。王垕任務已經完成,但卻並未使用經驗點,這兩三公分,是這幾個月自然生長。
王垕參拜,曹操自是大喜,親自扶起之後,便聚齊眾文武設宴, 並問了一些有關鄴城之戰經過。
結果王垕從白馬守城開始說起,直講了半個時辰,等到太守府中文武越聚越多,足數十人聽他表演。
曹操全程看王垕表演,眼中滿是歡喜。
王垕自然也看出曹操心情,不過他卻還是隱瞞了不少事情。
比如那封書信。
他現在還不能完全跟士族撕破臉,欲速則不達。
若此時拿出書信,曹操便必須表態,那對於整個曹操集團,都將是一場重大抉擇。
王垕知道,此時別說是他沒有對抗天下士族的實力,就連曹操也沒有。
其實他在入駐袁紹大營時,還搜出了一箱書信,有數十封之多。這些都是許都官員,甚至有各地太守寫給袁紹的書信。
這幾十封書信,王垕都已經秘藏,不打算讓曹操知曉。
曹操若是拿到這些書信,大概率也不敢追究,最後還是燒毀。
這一頓宴,皆大歡喜,唯荀攸看不出任何情緒。
其實荀攸一直在觀察王垕,但見對方似乎並不知曉書信之事,於是也慢慢放下心來。
他的心一直吊著,書信如果敗露,可想而知,他和他的家族將會麵臨什麽。
可以說整個荀氏的名聲,將會毀於一旦。
至於他自己,不用說,定然乃身敗名裂結局。
他身在局中,自然知道名門望族意味著什麽,隻要自己出了這種錯漏,絕對會立刻被天下士人口誅筆伐,就連荀氏,也會立刻將他掃地出門。
更是會迎來河北士族的集體圍攻,全家死無葬身之地。
荀攸卻不知道,王垕早已經將他看做自己人。
沒錯,就是自己人。
有那封信在手,荀攸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就在宴會過半時,卻有軍來報,言有袁紹謀士許攸來訪。
“快傳!左右,搬一張案幾,我正好與許子遠敘舊。”
許攸到來,曹操就知道,應是袁紹所遣說客。
原來許攸本被袁紹收押,關於黎陽大牢之中。但袁紹撤走時,也命蔣義渠將其一起帶走。
此時遣許攸來曹營,自然是來談判,或者說,是來要其家小的。
果然,在一陣寒暄之後,許攸直接便將話題拉到了正題。
袁紹願自削大將軍之位,讓於曹操,請操歸還其家小。
曹操聽到許攸之言,當即哈哈大笑,將手中之酒一飲而盡道:“子遠,我若要進位大將軍,何需他袁本初自降?他若有意,便送來糧三十萬石,戰馬三千匹,我自當考慮一二。”
聽到曹操提出的條件,別說許攸,在場眾人皆驚愕不已。
他袁紹若能隨便送出糧三十萬石,哪裏還需要退軍?
還戰馬三千匹,那就等於直接送一支騎兵了。
打擊豪強士族,是他想幹,卻不敢幹之事。
郭嘉卻隻是微微一愣,似乎想到了什麽。
“奉孝!此事,你如何看?”
曹操知郭嘉善於洞察人心,方有此問。
郭嘉接下來之言,連曹操都有些詫異。
“主公!在下懷疑,仲謀實乃故意樹敵。”
“此話怎講?”
“主公!仲謀非好殺之人,此前徐州之事,其提出約法三章,如今想來,恐主公殺百姓以泄憤也。然其自平徐州後,立殺東海郡大族兩千餘口。此番奪鄴城,又殺一千餘口,更有數家乃當世望族。此舉,當為寬主公之心。”
曹操聽到此處,立刻明白郭嘉之意。
“仲謀何必如此。”
“主公!仲謀天賦異稟,洞察人性,常知進退,雖半道讀書,卻能借古於今。古有功高蓋主者,皆難全身而退。仲謀自南陽起,二曆徐州,再至淮南,此番更是白馬屢立大功,奇襲鄴城,功足以位極人臣。然其一路走來,不結黨朋,故意樹敵,乃為讓主公以為,其甘當主公之利劍,不為個人之得失也。”
“哎!仲謀忠心,我實知之,然其如此樹敵,將己立於危牆之下,稍有不慎,我當失寶劍,卻讓人擔心。罷了,此番回許,我自表其功績,定不負我兒一片赤誠。”
“主公萬萬不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主公試想,此次病屍之事,可合常理?”
聽到這裏,曹操倒是一臉疑惑。
“奉孝,莫非這病屍,還有內情?”
郭嘉一臉凝重道:“主公,鄴城內有袁紹及其眾將家小,若以常理度之,袁紹斷不可能行此絕戶之計。便是其身邊謀主,也無任何理由出此下策。而那蘇仆延,不過與紹同盟而已,為何犯險,行此不義之舉?此間或另有隱情。”
曹操細思,頓覺惶恐。
這時,奸刺官道:“主公!屬下倒是聽聞,此計乃袁熙所征隨軍長史田豫未經允許,私自為蘇仆延所謀。而那田豫,已於亂軍中被裨將軍高順所斬。”
“田豫?”
二人對視一眼,立刻明白此事果不簡單。
曹操最後隻能道:“此事可暫不與仲謀說,隻需提醒其多加小心,無論何時何地,皆不可放鬆。其家人所遇之事,亦當謹慎處理。”
待奸刺官退出,曹操心情卻有些沉重。
王垕這等退可賺取錢糧,進可攻城略地,且對他忠心耿耿之才,曹操是萬萬不敢讓其有半分損傷的。
但他深知,天下世家,如淵似海,有時就連他都需小心應付,更何況王垕年輕氣盛,又功成名就,難免有時大意。
就在這時,又有左右來報,說王垕已經入城,來迎他往鄴城。
曹操一聽王垕已入黎陽,忙問其帶了多少兵馬。
結果探子道:“主公!左將軍僅帶十名親衛!”
聽了探子之言,曹操頓時臉色更為凝重,遂又問道:“可是兵馬屯駐城外?”
“回主公!左將軍此番並未領軍隨行。”
郭嘉知曹操擔心,於是道:“仲謀武藝高強,鄴城至黎陽,不過百餘裏,仲謀快馬,當無人能預知其事。”
曹操卻搖頭道:“不可大意,我前番早考慮到此事,許其親衛五百,不想他卻隻招二百,且全留於許都家中。往後若常如此,豈不被有心之人利用?罷了,先讓其來見。”
很快,曹操便再次見到了王垕,隻見此時的王垕,又長高了半寸,足八尺身長。王垕任務已經完成,但卻並未使用經驗點,這兩三公分,是這幾個月自然生長。
王垕參拜,曹操自是大喜,親自扶起之後,便聚齊眾文武設宴, 並問了一些有關鄴城之戰經過。
結果王垕從白馬守城開始說起,直講了半個時辰,等到太守府中文武越聚越多,足數十人聽他表演。
曹操全程看王垕表演,眼中滿是歡喜。
王垕自然也看出曹操心情,不過他卻還是隱瞞了不少事情。
比如那封書信。
他現在還不能完全跟士族撕破臉,欲速則不達。
若此時拿出書信,曹操便必須表態,那對於整個曹操集團,都將是一場重大抉擇。
王垕知道,此時別說是他沒有對抗天下士族的實力,就連曹操也沒有。
其實他在入駐袁紹大營時,還搜出了一箱書信,有數十封之多。這些都是許都官員,甚至有各地太守寫給袁紹的書信。
這幾十封書信,王垕都已經秘藏,不打算讓曹操知曉。
曹操若是拿到這些書信,大概率也不敢追究,最後還是燒毀。
這一頓宴,皆大歡喜,唯荀攸看不出任何情緒。
其實荀攸一直在觀察王垕,但見對方似乎並不知曉書信之事,於是也慢慢放下心來。
他的心一直吊著,書信如果敗露,可想而知,他和他的家族將會麵臨什麽。
可以說整個荀氏的名聲,將會毀於一旦。
至於他自己,不用說,定然乃身敗名裂結局。
他身在局中,自然知道名門望族意味著什麽,隻要自己出了這種錯漏,絕對會立刻被天下士人口誅筆伐,就連荀氏,也會立刻將他掃地出門。
更是會迎來河北士族的集體圍攻,全家死無葬身之地。
荀攸卻不知道,王垕早已經將他看做自己人。
沒錯,就是自己人。
有那封信在手,荀攸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就在宴會過半時,卻有軍來報,言有袁紹謀士許攸來訪。
“快傳!左右,搬一張案幾,我正好與許子遠敘舊。”
許攸到來,曹操就知道,應是袁紹所遣說客。
原來許攸本被袁紹收押,關於黎陽大牢之中。但袁紹撤走時,也命蔣義渠將其一起帶走。
此時遣許攸來曹營,自然是來談判,或者說,是來要其家小的。
果然,在一陣寒暄之後,許攸直接便將話題拉到了正題。
袁紹願自削大將軍之位,讓於曹操,請操歸還其家小。
曹操聽到許攸之言,當即哈哈大笑,將手中之酒一飲而盡道:“子遠,我若要進位大將軍,何需他袁本初自降?他若有意,便送來糧三十萬石,戰馬三千匹,我自當考慮一二。”
聽到曹操提出的條件,別說許攸,在場眾人皆驚愕不已。
他袁紹若能隨便送出糧三十萬石,哪裏還需要退軍?
還戰馬三千匹,那就等於直接送一支騎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