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衣帶詔事發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 作者:五分音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操定於元宵節後一日,由左將軍劉備起三萬兵馬,大將朱靈、路昭領中軍,王垕為先鋒,開拔徐州。
中牟縣,高順領陷陣營南下,至許都與王垕匯合。
正月十六,操親送左將軍劉備,王垕領兵先出,關羽隨後都督糧草輜重,朱靈、路昭與劉備督中軍,大軍三萬出許,望徐州而來。
劉備掛左將軍印,不敢有絲毫停留,催促大軍星夜趕路,日行百裏。
許都。
董承因劉備領軍離許,覺得自己力量再次削弱,於是與王子服等心腹商議。
越騎校尉種輯道:“國舅無需憂慮,劉玄德乃大漢皇叔,常思報國,必不至棄我等不顧。如今其有兵馬在手,我等便更能裏應外合。”
董承歎道:“我已請玄德公至徐州後,便殺徐州刺史車胄,掌徐州兵馬,反來取許都。然而卻忽然殺出個王垕,更不想那王垕驍勇至此,今玄德公出徐州,那王垕又是呂布女婿,徐州皆呂布舊部,那時勝負尚且難料也。”
議郎吳碩道:“聽聞冀州袁紹有意來取許都,今公孫瓚被圍,被破隻在旦夕之間,不如寫書一封,交於袁紹,並示天子詔書,請其南下,與玄德公上下舉兵,我等又於許都接應,其事可成!”
於是董承呐其言,當即將書信一封,命人送往冀州。
董承等卻不知,他的府邸早被盯死,早有探子將其所為上報刺奸官。
正月二十三,曹操剛下朝,便有刺奸令史入司空府,呈報董承書信一封,操閱之大怒,同時心中擔心不已,於是單請郭嘉議事。
郭嘉看了書信,二人陷入沉思。
“錯已鑄成,仲謀危矣,如之奈何?”曹操此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剛得徐州,就又拱手送人,還反送兵馬於劉備。
而他此時更擔心的是王垕安危。
也不知從何時起,曹操自己都沒發覺,對於這個義子,他是越發喜愛。
而這種事,他也就跟郭嘉能談,其他人,甚至荀彧等,曹操都不會敞開。
郭嘉自知曹操心思,徐州危在旦夕卻不提,竟隻提王垕。
“主公!仲謀足智多謀,且勇冠三軍,當無大礙,主公無需掛心。事已至此,當務之急,乃穩住徐州局勢,令賊不能得逞才好。”
於是主屬二人開始分析徐州局勢。
郭嘉道:
“朱靈、路昭二位將軍雖掌兵權,然劉備乃天下梟雄,且有關張二人相助,朱路二人恐不是對手,軍必落入劉備之手。
當年陶謙將死,推舉劉備為徐州牧,其中更有陳登極力推舉,劉備方穩定徐州軍民,是以陳登與劉備,定早暗通款曲,此人亦不可信矣。
今所能依仗者,唯徐州刺史車胄,彭城相張遼,東海太守魏續。
車胄於徐州並無根基,且劉備既反,必除車胄,如此便隻剩張遼與魏續。
此二人自保或可,然要擊敗劉備,穩定徐州,卻又不足,此時,主公若不急送信於二人與車刺史,命其小心堤防,必為所害。若送信及時,便命張遼與魏續聽仲謀調度,勝負或未可知,遲恐仲謀孤軍在彼,陷入重圍,救之不及。”
以曹操之能,自是想到了這些,聽郭嘉一說,立刻更加確定。
“奉孝所言,與我之所想相合。此去徐州千裏,便是快馬亦需二日,為防信件被截,需分四路送信四封,一封至彭城張文遠,一封至途中尋仲謀,一封往東海至魏續,一封至下邳尋車胄,四人一人得信,則事方有轉機。”
於是曹操當即下令抓捕董承,並將其同謀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等歸案,皆夷三族,董貴妃亦同被處死。
同時,又送信往徐州,拜王垕為輔國將軍,節製徐州兵馬諸事。
卻說劉備這一路看似雲淡風輕,但其實卻每日緊張不已。
原本他向曹操請軍五萬,結果曹操卻隻給了三萬。
而這三萬大軍,還有先鋒王垕所督三千七百人和關羽所督那一萬多運糧兵。
他不知道王垕為何會單選徐晃領三千兵馬跟隨,是不是對方發現了什麽。
所以隻有盡快抵達徐州,他才能徹底放心下來。
徐州有陳登為內應,陳登有兵兩萬,有四萬餘兵馬在手,又有關張二人統兵,他自信,對付王垕,應是綽綽有餘。
眼看著再有一兩日便要進入徐州境內,簡雍與孫乾二人秘見劉備,孫乾道:“主公既已決定不複歸許都,還請命朱靈、路昭二人來議事,後伏兵於帳外,襲殺朱、路,奪其兵權,再去信陳元龍,請其領兵接應。”
劉備一聽要殺死朱靈路昭,頓時臉色一變道:“彼並無錯,皆操之過也,不忍殺無辜者。”
孫乾其實早知結果,但身為人臣,當盡力謀劃。
見劉備不聽,簡雍說道:“主公將二人誘至大帳勸降,若不聽,則奪其兵馬,將其遣回許都,主公有兵馬糧草,便可與陳元龍合兵一處,奪了下邳。那張遼與魏續,皆呂布舊將,可誘殺之,成則徐州定,敗則以下邳與廣陵二郡為基,徐徐圖之亦無不可。”
劉備覺得如此甚好,但簡雍卻又說道:“至於那王垕,此人乃操義子,頗得器重,亦可以將軍名義誘其入帳,卻萬萬不可放過。此子不死,若至徐州,定惹出禍端。更不可放其離開,需殺之以除後患。”
劉備眉頭緊鎖,他當然不知道王垕早洞悉了他的事,隻是覺得這王垕似乎有些難纏,若收歸己用,自是再好不過,但單看此人與曹操關係,便知不可能。
見劉備猶豫不決,孫乾這時也道:“主公斷不可放此人離開,須知敵之英雄,我之仇寇,王垕此人有奇謀,又有萬夫不當之勇,若不早除,恐成大敵,壞主公大事。”
略一思考後,劉備決定采用簡雍之計,於是道:“便先請朱靈、路昭二位將軍來議事,事成之後,再誘那王垕,將其降服。”
如降不服,劉備的後半段話沒說。
中牟縣,高順領陷陣營南下,至許都與王垕匯合。
正月十六,操親送左將軍劉備,王垕領兵先出,關羽隨後都督糧草輜重,朱靈、路昭與劉備督中軍,大軍三萬出許,望徐州而來。
劉備掛左將軍印,不敢有絲毫停留,催促大軍星夜趕路,日行百裏。
許都。
董承因劉備領軍離許,覺得自己力量再次削弱,於是與王子服等心腹商議。
越騎校尉種輯道:“國舅無需憂慮,劉玄德乃大漢皇叔,常思報國,必不至棄我等不顧。如今其有兵馬在手,我等便更能裏應外合。”
董承歎道:“我已請玄德公至徐州後,便殺徐州刺史車胄,掌徐州兵馬,反來取許都。然而卻忽然殺出個王垕,更不想那王垕驍勇至此,今玄德公出徐州,那王垕又是呂布女婿,徐州皆呂布舊部,那時勝負尚且難料也。”
議郎吳碩道:“聽聞冀州袁紹有意來取許都,今公孫瓚被圍,被破隻在旦夕之間,不如寫書一封,交於袁紹,並示天子詔書,請其南下,與玄德公上下舉兵,我等又於許都接應,其事可成!”
於是董承呐其言,當即將書信一封,命人送往冀州。
董承等卻不知,他的府邸早被盯死,早有探子將其所為上報刺奸官。
正月二十三,曹操剛下朝,便有刺奸令史入司空府,呈報董承書信一封,操閱之大怒,同時心中擔心不已,於是單請郭嘉議事。
郭嘉看了書信,二人陷入沉思。
“錯已鑄成,仲謀危矣,如之奈何?”曹操此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剛得徐州,就又拱手送人,還反送兵馬於劉備。
而他此時更擔心的是王垕安危。
也不知從何時起,曹操自己都沒發覺,對於這個義子,他是越發喜愛。
而這種事,他也就跟郭嘉能談,其他人,甚至荀彧等,曹操都不會敞開。
郭嘉自知曹操心思,徐州危在旦夕卻不提,竟隻提王垕。
“主公!仲謀足智多謀,且勇冠三軍,當無大礙,主公無需掛心。事已至此,當務之急,乃穩住徐州局勢,令賊不能得逞才好。”
於是主屬二人開始分析徐州局勢。
郭嘉道:
“朱靈、路昭二位將軍雖掌兵權,然劉備乃天下梟雄,且有關張二人相助,朱路二人恐不是對手,軍必落入劉備之手。
當年陶謙將死,推舉劉備為徐州牧,其中更有陳登極力推舉,劉備方穩定徐州軍民,是以陳登與劉備,定早暗通款曲,此人亦不可信矣。
今所能依仗者,唯徐州刺史車胄,彭城相張遼,東海太守魏續。
車胄於徐州並無根基,且劉備既反,必除車胄,如此便隻剩張遼與魏續。
此二人自保或可,然要擊敗劉備,穩定徐州,卻又不足,此時,主公若不急送信於二人與車刺史,命其小心堤防,必為所害。若送信及時,便命張遼與魏續聽仲謀調度,勝負或未可知,遲恐仲謀孤軍在彼,陷入重圍,救之不及。”
以曹操之能,自是想到了這些,聽郭嘉一說,立刻更加確定。
“奉孝所言,與我之所想相合。此去徐州千裏,便是快馬亦需二日,為防信件被截,需分四路送信四封,一封至彭城張文遠,一封至途中尋仲謀,一封往東海至魏續,一封至下邳尋車胄,四人一人得信,則事方有轉機。”
於是曹操當即下令抓捕董承,並將其同謀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等歸案,皆夷三族,董貴妃亦同被處死。
同時,又送信往徐州,拜王垕為輔國將軍,節製徐州兵馬諸事。
卻說劉備這一路看似雲淡風輕,但其實卻每日緊張不已。
原本他向曹操請軍五萬,結果曹操卻隻給了三萬。
而這三萬大軍,還有先鋒王垕所督三千七百人和關羽所督那一萬多運糧兵。
他不知道王垕為何會單選徐晃領三千兵馬跟隨,是不是對方發現了什麽。
所以隻有盡快抵達徐州,他才能徹底放心下來。
徐州有陳登為內應,陳登有兵兩萬,有四萬餘兵馬在手,又有關張二人統兵,他自信,對付王垕,應是綽綽有餘。
眼看著再有一兩日便要進入徐州境內,簡雍與孫乾二人秘見劉備,孫乾道:“主公既已決定不複歸許都,還請命朱靈、路昭二人來議事,後伏兵於帳外,襲殺朱、路,奪其兵權,再去信陳元龍,請其領兵接應。”
劉備一聽要殺死朱靈路昭,頓時臉色一變道:“彼並無錯,皆操之過也,不忍殺無辜者。”
孫乾其實早知結果,但身為人臣,當盡力謀劃。
見劉備不聽,簡雍說道:“主公將二人誘至大帳勸降,若不聽,則奪其兵馬,將其遣回許都,主公有兵馬糧草,便可與陳元龍合兵一處,奪了下邳。那張遼與魏續,皆呂布舊將,可誘殺之,成則徐州定,敗則以下邳與廣陵二郡為基,徐徐圖之亦無不可。”
劉備覺得如此甚好,但簡雍卻又說道:“至於那王垕,此人乃操義子,頗得器重,亦可以將軍名義誘其入帳,卻萬萬不可放過。此子不死,若至徐州,定惹出禍端。更不可放其離開,需殺之以除後患。”
劉備眉頭緊鎖,他當然不知道王垕早洞悉了他的事,隻是覺得這王垕似乎有些難纏,若收歸己用,自是再好不過,但單看此人與曹操關係,便知不可能。
見劉備猶豫不決,孫乾這時也道:“主公斷不可放此人離開,須知敵之英雄,我之仇寇,王垕此人有奇謀,又有萬夫不當之勇,若不早除,恐成大敵,壞主公大事。”
略一思考後,劉備決定采用簡雍之計,於是道:“便先請朱靈、路昭二位將軍來議事,事成之後,再誘那王垕,將其降服。”
如降不服,劉備的後半段話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