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再遇伏擊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 作者:五分音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垕提出就地設伏的想法,這把李通興奮得直楞楞的。
李連李肥等更是大呼絕妙。
無他,設身處地的想想,若自己是張繡,必定中計。
於是李通下令重傷者補刀,輕傷者帶走,留下四千兵馬準備山石於山頂,再次設伏。
卻說張繡出了山穀,花了半日收攏了逃回的殘兵,發現竟少了大半之多。
於是他領著四千殘兵,垂頭喪氣而回,還沒到安眾城,就在半路見到了賈詡。
“哎!悔不聽文和之言,果中曹軍伏擊!”
見張繡一臉懊悔,賈詡道:“將軍可再整軍馬追擊!”
張繡一臉疑惑道:“前番追擊,文和勸阻,為何如今中伏,損兵折將,文和又讓我去?”
賈詡道:“曹操用兵,進退有度,雖說其退軍頗急,但必防後路,是以將軍中伏。此番將軍既敗,其必以為將軍不敢再進,是以可追也!”
張繡一聽,便決定再領兵馬去追,但恐曹軍走遠,便隻領三千精銳騎兵,還按原來道路奮力追趕。
直至天色漸暗,張繡這才趕至前番遭伏處。
還未入穀,張繡便見幾匹傷馬躺在山邊,自己之前的兵士屍體橫七豎八的躺在那裏。
張繡其實怕了這個地方,於是勒馬緩行,隻見前方鎧甲武器散亂不已。
“曹軍應是走得急,連鎧甲和武器都來不及取,現在已經耽擱了半日,再不急追,恐就逃了。”
想到這裏,張繡哪裏還有害怕,隻想著加緊趕路,定要報前番之仇。
於是他領三千騎兵,一路疾馳,再次進入了穀口。
讓他意外的是,曹操的後軍,竟然連穀口的障礙都沒有搬掉,直接從山上繞過去離開的,顯然是急趕時間。
正當張繡也想拍馬繞過障礙時,忽然熟悉的感覺再次襲來。
隻聽得兩邊山上一聲喊,無數滾石順著山體滾落。
有了上次的經曆,再看到這一幕,張繡已成驚弓之鳥,暗道一聲:我命休矣!
身後傳來戰馬驚鳴,待回身時,隻見無數落石砸下,自己的親兵都有幾人被砸落下馬。
他這是最前方,所以落石較多,中軍處,卻是落石夾雜著箭矢,如雨點般落下,自己手下的這些涼州戰士,原本個個都是精英,勇猛異常,但麵對這樣的局麵,也個個鬼哭狼嚎。
張繡心涼了半截,無奈隻能迎著落石,挺槍拍馬上山,遇著冷箭,則以槍撥之。
山頂上的王垕看到張繡上來,無巧不巧,正好是自己這個方向。
“不愧是北地槍王,能幾次殺敗曹老板,讓其铩羽而歸的存在,這麽多箭都能巧妙避開。”
感歎歸感歎,他此刻身邊隻有高宏才等十一名護衛,加上幾名狙擊營的射手,王垕不得不認真對待。
“弓箭手!你們射他的親兵,張繡交給我!”
這回王垕學乖了,一是為了不殺死張繡,二是為了不讓對方跑了,所以他這一箭,直奔張繡的胯下戰馬。
此時的張繡也看到了上方的王垕,他記得這張臉。
隨著王垕一聲令下,十餘支箭飛出,張繡心頭一驚,正想避讓,卻見那人的箭射歪了,低了二尺。
“咻!”
“希律律律~~!”
戰馬痛嘶,卻是被射中了一隻眼睛,立刻在山坡上人立而起。
張繡抓之不住,從馬上摔下,幸虧他槍法了得,立刻將長槍往後一拉,槍尖釘在地麵,勉強穩住身形。
而他身後的親兵,則紛紛悶哼,顯然是中了箭。
“繼續射!”
王垕命弓箭手繼續射擊,僅僅幾個回合,張繡就發現,自己的親兵竟然全部倒地,一個能站著的都沒有。
繡睚眥欲裂,已經沒有退路,那便隻能強行殺上去,若能奪一匹馬,或有逃生希望。
一看到張繡那噴火的眼神,王垕就知道對方想法,當下將弓丟在一旁,從馬背上抄起兩支鐵戟,大喝一聲道:“張繡!給你一個機會,過了我這關,便放你離去!”
張繡一見眼前這文弱書生竟要逞英雄,當下心中一喜,便挺槍往山上衝來。
衝到七八步,張繡挺槍便刺,王垕也往下衝了兩步,右手鐵戟猛地往他槍頭上一拍。
張繡正欲用力,卻忽然耳旁風起,竟是一支冷箭射向自己喉頭。
沒辦法,此時他隻能徹力躲避。
王垕見此,攜地勢優勢,趁其躲避時將張繡的槍頭拍向一旁。
感覺到槍杆上傳來的大力,張繡心中大驚,不想眼前這名不見經傳的文若書生,竟有這般大力。
“不過占得地利優勢,又有小人施放冷箭而已,待我將其擒拿便可走脫,報仇亦在此時!”
想到這裏,張繡抽回長槍再刺,這槍還沒刺出,就見上方弓箭手都搭弓瞄著自己,再次一箭射出。
張繡沒辦法,智能側頭再閃。
就這一走神,王垕鐵戟已經砸中其槍柄,張繡大驚,正欲反應,卻見對方另一支鐵戟脫手而出,朝他麵門飛來。
張繡當然不可能讓一支這麽大的鐵戟砸中,又一側頭,就讓過這一擊,但下一刻,這人手中竟又出現一支小鐵戟。
是的,王垕腰上藏著小戟。
王垕已經在張繡躲避時,猛地再下兩步,二人之間已然極近,這小戟他並沒有丟出,而是架在張繡的脖子上。
“張將軍!失禮了!”
此時高宏才等親兵都已經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們已經跟著王垕下來,見王垕的小戟頂在張繡的脖子,頓時鬆了口氣,立刻七手八腳的去抓張繡。
張繡不敢動彈,隻能任由他們拿走長槍,拉住雙手,按住雙肩。
對麵山頭,李通已經看到了這一幕,當下立刻喊道:“張繡已然被俘,爾等放下武器,否則殺無赦!”
此時穀中本就已然沒多少活人,聽得張繡被俘,自然是放棄抵抗。
王垕見張繡被按住,餘光又看到弓箭手都對準了對方,於是喝道:“放開!張將軍乃當世英雄,爾等豈可如此粗鄙相待。”
高宏才等被厲喝,無奈鬆開張繡。
王垕立刻換了一副笑臉,抱拳拱手躬身道:“鄙人王垕,適才冒犯了將軍,請將軍勿怪!
實在將軍威名,在下不得不小心謹慎,有些勝之不武。”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自己小命還在人家手裏。
但張繡屬實不甘心就這樣敗了,於是把頭偏向一旁,手上也拱手回禮。
華夏古禮可沒這麽簡單。
古禮講究禮無不答。
便是拜師,行禮之時,弟子行四拜,師也需答一拜。
張繡雖不服,但回了一禮,證明他也是出自禮法之家,熟讀《禮記》。
講禮就好辦!
李連李肥等更是大呼絕妙。
無他,設身處地的想想,若自己是張繡,必定中計。
於是李通下令重傷者補刀,輕傷者帶走,留下四千兵馬準備山石於山頂,再次設伏。
卻說張繡出了山穀,花了半日收攏了逃回的殘兵,發現竟少了大半之多。
於是他領著四千殘兵,垂頭喪氣而回,還沒到安眾城,就在半路見到了賈詡。
“哎!悔不聽文和之言,果中曹軍伏擊!”
見張繡一臉懊悔,賈詡道:“將軍可再整軍馬追擊!”
張繡一臉疑惑道:“前番追擊,文和勸阻,為何如今中伏,損兵折將,文和又讓我去?”
賈詡道:“曹操用兵,進退有度,雖說其退軍頗急,但必防後路,是以將軍中伏。此番將軍既敗,其必以為將軍不敢再進,是以可追也!”
張繡一聽,便決定再領兵馬去追,但恐曹軍走遠,便隻領三千精銳騎兵,還按原來道路奮力追趕。
直至天色漸暗,張繡這才趕至前番遭伏處。
還未入穀,張繡便見幾匹傷馬躺在山邊,自己之前的兵士屍體橫七豎八的躺在那裏。
張繡其實怕了這個地方,於是勒馬緩行,隻見前方鎧甲武器散亂不已。
“曹軍應是走得急,連鎧甲和武器都來不及取,現在已經耽擱了半日,再不急追,恐就逃了。”
想到這裏,張繡哪裏還有害怕,隻想著加緊趕路,定要報前番之仇。
於是他領三千騎兵,一路疾馳,再次進入了穀口。
讓他意外的是,曹操的後軍,竟然連穀口的障礙都沒有搬掉,直接從山上繞過去離開的,顯然是急趕時間。
正當張繡也想拍馬繞過障礙時,忽然熟悉的感覺再次襲來。
隻聽得兩邊山上一聲喊,無數滾石順著山體滾落。
有了上次的經曆,再看到這一幕,張繡已成驚弓之鳥,暗道一聲:我命休矣!
身後傳來戰馬驚鳴,待回身時,隻見無數落石砸下,自己的親兵都有幾人被砸落下馬。
他這是最前方,所以落石較多,中軍處,卻是落石夾雜著箭矢,如雨點般落下,自己手下的這些涼州戰士,原本個個都是精英,勇猛異常,但麵對這樣的局麵,也個個鬼哭狼嚎。
張繡心涼了半截,無奈隻能迎著落石,挺槍拍馬上山,遇著冷箭,則以槍撥之。
山頂上的王垕看到張繡上來,無巧不巧,正好是自己這個方向。
“不愧是北地槍王,能幾次殺敗曹老板,讓其铩羽而歸的存在,這麽多箭都能巧妙避開。”
感歎歸感歎,他此刻身邊隻有高宏才等十一名護衛,加上幾名狙擊營的射手,王垕不得不認真對待。
“弓箭手!你們射他的親兵,張繡交給我!”
這回王垕學乖了,一是為了不殺死張繡,二是為了不讓對方跑了,所以他這一箭,直奔張繡的胯下戰馬。
此時的張繡也看到了上方的王垕,他記得這張臉。
隨著王垕一聲令下,十餘支箭飛出,張繡心頭一驚,正想避讓,卻見那人的箭射歪了,低了二尺。
“咻!”
“希律律律~~!”
戰馬痛嘶,卻是被射中了一隻眼睛,立刻在山坡上人立而起。
張繡抓之不住,從馬上摔下,幸虧他槍法了得,立刻將長槍往後一拉,槍尖釘在地麵,勉強穩住身形。
而他身後的親兵,則紛紛悶哼,顯然是中了箭。
“繼續射!”
王垕命弓箭手繼續射擊,僅僅幾個回合,張繡就發現,自己的親兵竟然全部倒地,一個能站著的都沒有。
繡睚眥欲裂,已經沒有退路,那便隻能強行殺上去,若能奪一匹馬,或有逃生希望。
一看到張繡那噴火的眼神,王垕就知道對方想法,當下將弓丟在一旁,從馬背上抄起兩支鐵戟,大喝一聲道:“張繡!給你一個機會,過了我這關,便放你離去!”
張繡一見眼前這文弱書生竟要逞英雄,當下心中一喜,便挺槍往山上衝來。
衝到七八步,張繡挺槍便刺,王垕也往下衝了兩步,右手鐵戟猛地往他槍頭上一拍。
張繡正欲用力,卻忽然耳旁風起,竟是一支冷箭射向自己喉頭。
沒辦法,此時他隻能徹力躲避。
王垕見此,攜地勢優勢,趁其躲避時將張繡的槍頭拍向一旁。
感覺到槍杆上傳來的大力,張繡心中大驚,不想眼前這名不見經傳的文若書生,竟有這般大力。
“不過占得地利優勢,又有小人施放冷箭而已,待我將其擒拿便可走脫,報仇亦在此時!”
想到這裏,張繡抽回長槍再刺,這槍還沒刺出,就見上方弓箭手都搭弓瞄著自己,再次一箭射出。
張繡沒辦法,智能側頭再閃。
就這一走神,王垕鐵戟已經砸中其槍柄,張繡大驚,正欲反應,卻見對方另一支鐵戟脫手而出,朝他麵門飛來。
張繡當然不可能讓一支這麽大的鐵戟砸中,又一側頭,就讓過這一擊,但下一刻,這人手中竟又出現一支小鐵戟。
是的,王垕腰上藏著小戟。
王垕已經在張繡躲避時,猛地再下兩步,二人之間已然極近,這小戟他並沒有丟出,而是架在張繡的脖子上。
“張將軍!失禮了!”
此時高宏才等親兵都已經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們已經跟著王垕下來,見王垕的小戟頂在張繡的脖子,頓時鬆了口氣,立刻七手八腳的去抓張繡。
張繡不敢動彈,隻能任由他們拿走長槍,拉住雙手,按住雙肩。
對麵山頭,李通已經看到了這一幕,當下立刻喊道:“張繡已然被俘,爾等放下武器,否則殺無赦!”
此時穀中本就已然沒多少活人,聽得張繡被俘,自然是放棄抵抗。
王垕見張繡被按住,餘光又看到弓箭手都對準了對方,於是喝道:“放開!張將軍乃當世英雄,爾等豈可如此粗鄙相待。”
高宏才等被厲喝,無奈鬆開張繡。
王垕立刻換了一副笑臉,抱拳拱手躬身道:“鄙人王垕,適才冒犯了將軍,請將軍勿怪!
實在將軍威名,在下不得不小心謹慎,有些勝之不武。”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自己小命還在人家手裏。
但張繡屬實不甘心就這樣敗了,於是把頭偏向一旁,手上也拱手回禮。
華夏古禮可沒這麽簡單。
古禮講究禮無不答。
便是拜師,行禮之時,弟子行四拜,師也需答一拜。
張繡雖不服,但回了一禮,證明他也是出自禮法之家,熟讀《禮記》。
講禮就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