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個時辰後,那枯瘦老者站在門口,看著此時空空蕩蕩的傳送殿,麵色甚是難看。
在其身側,則站立著那四名築基初期的守衛,一個個都低著頭,不敢看麵前那老者,皆是一副心虛的模樣。
“那人修為不過才築基初期,與你們四人皆在伯仲之間,老夫這才離開多長時間,你們幾人竟還能讓他走脫了?!”枯瘦老者瞥了一眼身旁四人,有些慍怒道。
“袁執事,是我等失職了~不過當時殿外確有異樣,似是有窺探挑釁之輩,我們便追……”那四人之中一個吊眉漢子方解釋一半,卻被那枯瘦老者打斷。
“那人呢?可曾追到?”那老者語氣嚴肅又略帶嫌棄,而後看了一眼目光躲閃的眾人,不禁有些無奈道:
“你們這分明是中了人家調虎離山的計了!也罷了,雖說那人著實有些古怪,不過他所言倒是非虛的,適才我去將那人之言呈報城主,城主竟也剛剛不知從何處獲悉了磐陽城遭遇魔襲的情報,隻是具體情況還未知的。看來眼下封鎖住此處傳送陣,確實也算是明智之舉了。”
“那我們還要去緝拿那名傳送而來的修士嗎?”那吊眉漢子抬眼試探問道。
“罷了,由他去吧,那人身上也沒什麽魔族修士的氣息,而且看樣子也沒有欺瞞我等什麽。況且,即便對方真有什麽異樣,一介築基初期修士而已,也絕翻不起什麽風浪的。我們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守好這間傳送殿就行了。”老者輕撚胡須,麵容也緩和了幾分,平靜道。
……
而此時的李元,卻是未曾停怠任何,已經火速出了城去。
因為怕殿中之人反應過來追捕自己,李元方一出城便駕起飛劍,全力往西飛遁而去。
就這樣,一連飛遁了兩個時辰,足足飛遁了三四百裏的路程,還沒有要停下的態勢。
“行了行了,別再跑了,後麵沒有人追來,你真當人家都閑嗎?你這樣一個築基初期的小修士,名不見經傳的,又沒有傷及他們任何利益,誰會為了你追出四百裏路啊!而且馭駛飛劍行了如此久,即便你的法力比一般初期修士高上幾籌,也應當吃不太消的,還是落下去好好休整一下吧!也省的遇上什麽麻煩事無力應對~”
李元聞言,當即兩頰一紅,這才收起飛劍,慢悠悠降落在身下一處不大不小的山丘之上。
“此處離大易應當不遠了,估計再行二三百裏,就是八百裏界山,越過界山,應當就是大易的地界了!”李元喘了口氣道。
“不忙,你身上還有傷,還是先在此地找個地方歇腳,待你養好傷了再行也不遲。本尊當時在磐陽城傳送殿為幫你攔擋那一眾修士,透支了不少魂力,眼下也需要在這天衍珠中休眠一陣,好好恢複一番。”
李元聞言,也覺得那玄道人所言甚是有理。
隨即李元便在周邊尋了一座隱蔽些的山峰,簡單開辟出一個臨時洞府,在門口及周邊設下禁製後,就潛入了其中。
李元方在洞府之中盤膝坐下,旋即單手往腰間一攝,一隻小巧的白色儲物袋便被其握在了手中,正是其在磐陽城傳送殿擊殺那殷姓美婦所得。
“可惜的就是,那白石臨終自爆,倒是沒機會收取他的儲物袋,白白浪費了我那幾百靈石和那件法器了。不過好在這棵價值最高的五百年七星草在這殷夫人儲物袋裏,加上這其中的百餘塊靈石和幾種靈材,也算是挽回一些損失吧~”李元微微一撇嘴,心中暗道。
隨即李元收起那白色儲物袋,又單手一引,立時三冊書卷從其腰間灰色儲物袋中飛出,並排懸浮在其麵前。
“途經磐陽城一趟,倒也不算是完全沒有收獲的,這三門功法都有些意思,那混元罡氣和魔元功雖然現在無法修煉,但往後的日子還長,也不急於一時。倒是這元合訣嘛~這幾日將傷養好,便可以嚐試修煉一二了~”
隨即李元收起麵前懸浮的一黑一黃兩冊書卷,另一隻手輕輕取過那枚留下的白色書卷,緩緩翻了開來。
“五行之氣,流轉於天地,無形而有質,無質而有象。修士煉之,當以心合道,以意引氣,以神禦形,以形納神。
元合之境,乃五行歸元,陰陽合一,內外兼修,動靜相宜。修至此境,可禦五行之氣,化為己用,或攻或守,隨心所欲。然此道非易,須臾不可離道心,須臾不可失定力,此乃元合之要義也。
此法共合一十三層,望後輩修士勤修不輟,以期終成大道。”
觀罷這白色書卷的總綱,李元自覺受益匪淺,不禁嘖嘖稱歎道:
“隻是寥寥幾句,便將此功法的核心要義與神妙之處講了個明白,創立此門元合訣功法的前輩應當也是一位驚世豔豔的大修才是~”
李元一邊讚歎,一邊往後翻看。
“怪不得此功法如此被人冷落,在那萬寶樓中也隻是能賣十幾靈石的低價。原來這元合訣說是任何靈根都可修煉,但也隻是局限於前三層而已。三層之後,便要同修五種屬性靈氣的修士才可修煉,這一般修士哪裏肯花費時間去修五種屬性靈氣的,恐怕也隻有五靈根修士才有機會做到。而修煉第四層則需要至少金丹期的法力,尋常五靈根又哪裏有機會修至金丹期呢?此功法自然便無甚大用了。”
想到此處,李元不禁輕輕搖頭,同時又暗自慶幸。
“不過我如今的靈根與尋常五靈根相比,自是天差地別,修煉速度與天靈根也無甚差異,看來這門功法倒是與我甚是適配!也不知創立此法的前輩是否也是一名五靈根修士,還是說用了其他方法突破了靈根與功法屬性相配的限製,齊修了五行靈氣。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可稱得上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欲窺元合,必先明五行之變,調和陰陽之極。金銳而藏鋒,木曲而藏直,水柔而藏形,火烈而藏焰,土厚而藏物。”
“咦?這裏對五行之氣的描述,怎麽……”
李元眉頭一皺,而後從懷中取出一本泛黃的書冊,連忙翻了開來,隻見其上所言:
“金,銳而無鋒,藏鋒於無形,其道在斂。木,曲而能直,藏直於曲,其道在伸。水,柔而無形,藏形於柔,其道在變。火,烈而無焰,藏焰於烈,其道在隱。土,厚而載物,藏物於厚,其道在容。”
“竟真是與我所修的這五行訣總綱如出一轍!”
“莫非這位創立元合訣的前輩,就是以五行訣為基礎,創立的這門功法嗎?還是說,這兩門功法本就是出自一人之手?”李元雙眼瞪得老大,不由得驚歎道。
“既如此的話,那說不得在修煉此門功法時,還會另有所獲的!”
在其身側,則站立著那四名築基初期的守衛,一個個都低著頭,不敢看麵前那老者,皆是一副心虛的模樣。
“那人修為不過才築基初期,與你們四人皆在伯仲之間,老夫這才離開多長時間,你們幾人竟還能讓他走脫了?!”枯瘦老者瞥了一眼身旁四人,有些慍怒道。
“袁執事,是我等失職了~不過當時殿外確有異樣,似是有窺探挑釁之輩,我們便追……”那四人之中一個吊眉漢子方解釋一半,卻被那枯瘦老者打斷。
“那人呢?可曾追到?”那老者語氣嚴肅又略帶嫌棄,而後看了一眼目光躲閃的眾人,不禁有些無奈道:
“你們這分明是中了人家調虎離山的計了!也罷了,雖說那人著實有些古怪,不過他所言倒是非虛的,適才我去將那人之言呈報城主,城主竟也剛剛不知從何處獲悉了磐陽城遭遇魔襲的情報,隻是具體情況還未知的。看來眼下封鎖住此處傳送陣,確實也算是明智之舉了。”
“那我們還要去緝拿那名傳送而來的修士嗎?”那吊眉漢子抬眼試探問道。
“罷了,由他去吧,那人身上也沒什麽魔族修士的氣息,而且看樣子也沒有欺瞞我等什麽。況且,即便對方真有什麽異樣,一介築基初期修士而已,也絕翻不起什麽風浪的。我們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守好這間傳送殿就行了。”老者輕撚胡須,麵容也緩和了幾分,平靜道。
……
而此時的李元,卻是未曾停怠任何,已經火速出了城去。
因為怕殿中之人反應過來追捕自己,李元方一出城便駕起飛劍,全力往西飛遁而去。
就這樣,一連飛遁了兩個時辰,足足飛遁了三四百裏的路程,還沒有要停下的態勢。
“行了行了,別再跑了,後麵沒有人追來,你真當人家都閑嗎?你這樣一個築基初期的小修士,名不見經傳的,又沒有傷及他們任何利益,誰會為了你追出四百裏路啊!而且馭駛飛劍行了如此久,即便你的法力比一般初期修士高上幾籌,也應當吃不太消的,還是落下去好好休整一下吧!也省的遇上什麽麻煩事無力應對~”
李元聞言,當即兩頰一紅,這才收起飛劍,慢悠悠降落在身下一處不大不小的山丘之上。
“此處離大易應當不遠了,估計再行二三百裏,就是八百裏界山,越過界山,應當就是大易的地界了!”李元喘了口氣道。
“不忙,你身上還有傷,還是先在此地找個地方歇腳,待你養好傷了再行也不遲。本尊當時在磐陽城傳送殿為幫你攔擋那一眾修士,透支了不少魂力,眼下也需要在這天衍珠中休眠一陣,好好恢複一番。”
李元聞言,也覺得那玄道人所言甚是有理。
隨即李元便在周邊尋了一座隱蔽些的山峰,簡單開辟出一個臨時洞府,在門口及周邊設下禁製後,就潛入了其中。
李元方在洞府之中盤膝坐下,旋即單手往腰間一攝,一隻小巧的白色儲物袋便被其握在了手中,正是其在磐陽城傳送殿擊殺那殷姓美婦所得。
“可惜的就是,那白石臨終自爆,倒是沒機會收取他的儲物袋,白白浪費了我那幾百靈石和那件法器了。不過好在這棵價值最高的五百年七星草在這殷夫人儲物袋裏,加上這其中的百餘塊靈石和幾種靈材,也算是挽回一些損失吧~”李元微微一撇嘴,心中暗道。
隨即李元收起那白色儲物袋,又單手一引,立時三冊書卷從其腰間灰色儲物袋中飛出,並排懸浮在其麵前。
“途經磐陽城一趟,倒也不算是完全沒有收獲的,這三門功法都有些意思,那混元罡氣和魔元功雖然現在無法修煉,但往後的日子還長,也不急於一時。倒是這元合訣嘛~這幾日將傷養好,便可以嚐試修煉一二了~”
隨即李元收起麵前懸浮的一黑一黃兩冊書卷,另一隻手輕輕取過那枚留下的白色書卷,緩緩翻了開來。
“五行之氣,流轉於天地,無形而有質,無質而有象。修士煉之,當以心合道,以意引氣,以神禦形,以形納神。
元合之境,乃五行歸元,陰陽合一,內外兼修,動靜相宜。修至此境,可禦五行之氣,化為己用,或攻或守,隨心所欲。然此道非易,須臾不可離道心,須臾不可失定力,此乃元合之要義也。
此法共合一十三層,望後輩修士勤修不輟,以期終成大道。”
觀罷這白色書卷的總綱,李元自覺受益匪淺,不禁嘖嘖稱歎道:
“隻是寥寥幾句,便將此功法的核心要義與神妙之處講了個明白,創立此門元合訣功法的前輩應當也是一位驚世豔豔的大修才是~”
李元一邊讚歎,一邊往後翻看。
“怪不得此功法如此被人冷落,在那萬寶樓中也隻是能賣十幾靈石的低價。原來這元合訣說是任何靈根都可修煉,但也隻是局限於前三層而已。三層之後,便要同修五種屬性靈氣的修士才可修煉,這一般修士哪裏肯花費時間去修五種屬性靈氣的,恐怕也隻有五靈根修士才有機會做到。而修煉第四層則需要至少金丹期的法力,尋常五靈根又哪裏有機會修至金丹期呢?此功法自然便無甚大用了。”
想到此處,李元不禁輕輕搖頭,同時又暗自慶幸。
“不過我如今的靈根與尋常五靈根相比,自是天差地別,修煉速度與天靈根也無甚差異,看來這門功法倒是與我甚是適配!也不知創立此法的前輩是否也是一名五靈根修士,還是說用了其他方法突破了靈根與功法屬性相配的限製,齊修了五行靈氣。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可稱得上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欲窺元合,必先明五行之變,調和陰陽之極。金銳而藏鋒,木曲而藏直,水柔而藏形,火烈而藏焰,土厚而藏物。”
“咦?這裏對五行之氣的描述,怎麽……”
李元眉頭一皺,而後從懷中取出一本泛黃的書冊,連忙翻了開來,隻見其上所言:
“金,銳而無鋒,藏鋒於無形,其道在斂。木,曲而能直,藏直於曲,其道在伸。水,柔而無形,藏形於柔,其道在變。火,烈而無焰,藏焰於烈,其道在隱。土,厚而載物,藏物於厚,其道在容。”
“竟真是與我所修的這五行訣總綱如出一轍!”
“莫非這位創立元合訣的前輩,就是以五行訣為基礎,創立的這門功法嗎?還是說,這兩門功法本就是出自一人之手?”李元雙眼瞪得老大,不由得驚歎道。
“既如此的話,那說不得在修煉此門功法時,還會另有所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