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歆等人正在替陸凡準備稱帝的前奏。而陸凡在書房接見一位牛人,此人便是陳群,曆史上“九品中正製”,《魏律》創始人。陳群出身世家,大鴻臚陳紀之子。中國曆史上官員品級,就是從他這裏開始。可謂曆史的開拓者,影響後世幾千年。


    現在的陳群還隻有30多歲,可謂年富力強。


    房間隻有兩人,:“長文,請坐,孤找你來,是想跟你幹一件大事,而這件事隻有你才能幹得好。”


    “丞相,不知有何吩咐。”


    陸凡道:“長文,自秦朝以來,一直到現在,一直沿用三公九卿製,但這個製度,也有很多弊端,分工不明確,責任不清楚,越俎代庖的多矣。”


    “孤想創立一個新的製度,簡單說就是內閣六部,九品十八級。”


    陳群道:“丞相,可否說的具體點。”


    陸凡道:“首先,咱們說這九品十八級,咱們現在的官員的官職都靠的是秩比多少石而定,如兩千石,一千石等等,這樣很不好,如郡守兩千石,刺史也兩千石,九卿也兩千石。”


    “而如果按照品級來劃分,就更為清楚了,比如我這丞相,正一品,九卿正二品,或者從二品,刺史正三品,郡守正四品。縣令,六品,七品都可以。每一品,設正跟從,按照相應官位職務來劃分品級,分為九品十八級。這樣更加清晰明了,而官員的俸祿跟著自己的品級來發放,比如正三品,每月俸祿一百錢,四品八十錢,以此類推。當然了,這個具體發放多少俸祿,還要大家一起商議,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總之,品級越高,俸祿就越高。”


    陳群點頭:“群明白丞相的意思,依品級來給官員分官職大小,這確實是個好辦法,比現在這個以秩俸方便多了,更為清晰明了。隻是這如何劃分,還需要經過仔細考量。”


    陸凡道:“這是九品製,另外就是內閣六部製。”


    “孤準備廢除三公,設內閣,內閣外設六部。這六部分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這六部,與現在九卿也著不多,如吏部管理官員調動升遷,戶部管錢稅。兵部管軍事,但兵部沒有軍隊的調動指揮權,隻管訓練跟招聘,俸祿的發放等等。而六部每部設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尚書為正一品或者從一品。左右侍郎為二品。侍郎下設各有司機構,對應相應的品級官員。”


    “六部之外,設大理寺、太常寺,禦史台、國子監,翰林院、太醫院、內務府、都察院等等。”


    陳群道:“丞相,那內閣呢?內閣具體負責什麽?”


    陸凡笑道:“內閣協助皇帝管理國家,是皇帝的幕僚團隊,商議國家政策,決定國家大事,擬定詔書,交皇帝批閱,說白了就是輔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機構,有點類似現在的尚書台,內閣成員都是官居一品或者從一品。”


    “但是內閣也沒有軍隊的調動指揮權,軍隊的指揮權隻有皇帝應有,這一點任何人不能改變。”


    陳群點頭,:“在下有所明白,隻是丞相召在下來何意?”


    陸凡道:“長文,我剛才說的這一套製度,隻是一個初稿,其中很多細節還要你去琢磨。這件事要形成一個製度,還有很多事要做。孤召你來,就是要把這件事交給你去辦。”


    “你要盡快的拿出一個可靠的方案來,並且要把細節分好,並且要做到維護皇權,防範大將擁兵自重,形成一種製度。按照六部,九品十八級,與內閣製這個思路,加上科舉選士製度,整理一套完整可行的治國方略來。”


    “啊……丞相,這太難了,群實在擔不起這個重任。”


    陸凡笑道:“縱觀天下,此事非你莫屬,並且由你出任首任吏部尚書,兼內閣大臣。”


    “啊,丞相,如果按您這個製度方案,那麽吏部尚書就是管理天下官員的首要職務,屬下實在不敢當此重任。再者我的資曆也不足以服眾。”


    陸凡笑道:“長文,孤知道你的能力,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你的才學,孤重用你自有重用你的道理。你不要有心理負擔。凡事有孤支持,你就放心去幹吧,需要什麽人手,自己去挑,你也可以自己征辟一些人協助,爭取盡快的拿出方案過來。”


    陳群想了下,:“丞相,您這套製度與大漢現在的製度完全不同,恕在下直言,您是不是想稱帝,以宋代漢,以新的製度取代舊的製度。”


    陸凡道:“孤就不瞞你了,天下沒有不衰的王朝,辭舊迎新,本就是自然之理,大漢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氣數已盡,以宋代漢乃天意也。希望長文能把眼光看遠一點。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孤希望長文能設置出一套更適合時代發展的製度,能讓百姓豐衣足食,國泰民安。”


    “長文,我知道你出身士族,對漢室特別有感情,希望你能拋去不必要的負擔,抱著對百姓負責的態度,為大宋將來做點實事。也希望你能成為蕭何那樣的一代賢臣。留下一個千古美名。”


    陳群道:“謝丞相直言相告,丞相請放心,在下並非迂腐之輩。丞相如此信任,我盡力而為吧。”


    “嗯,那就拜托你了!”


    “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拯救太後,我做了幾天太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憤怒的撲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憤怒的撲街並收藏三國:拯救太後,我做了幾天太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