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見朝廷大軍到了,隻敢守城哪敢迎戰?你所擔心的四麵夾擊根本不存在。你就放心好了。”


    黃忠無語,這老東西打仗怎麽這麽詭異?隻好硬著頭皮跟他一起瘋。


    大軍繼續趕路,真是跑斷了腿,第2天下午,終於到達薊縣城下(北京)。


    劉虞見朝廷大軍到了,主將居然是皇甫嵩跟盧植,差點被嚇尿了。


    盧植打馬來到薊縣城下,高喊道:“伯安,幾年不見,別來無恙乎?”


    劉虞道:“子幹兄,你怎麽也做起了陸凡的爪牙?”


    盧植道:“伯安兄,可否開城,老夫想當麵跟你談談。”


    “你放心,老夫以人格擔保,絕對不會乘機攻城。”


    劉虞看盧植身後沒人,大軍還離得遠遠的。


    “也好,老夫也想跟你談談,老夫在府上等你。”


    “開門。”


    城門打開了一條縫隙,吊橋放下,盧植一個人進入城中。


    來到州牧府。


    拱手拜道:“見過伯安兄。”


    劉虞道:“子幹,你為何也要助紂為虐?”


    盧植道:“伯安,你是漢室宗親,應該明白一個道理,朝廷衰落,則天下必亂。如今陸子衿雖然權傾朝野,但代表的是大漢朝廷。”


    “自董卓入京以來,朝廷威嚴掃地,天子蒙塵,如今朝廷好不容易遷回洛陽,正是樹立朝廷威信的時候,兄身為漢室宗親?怎能與朝廷作對?莫非你真的想裂土封王,成就帝業?”


    劉虞道:“老夫豈敢?老夫隻是不願意見這大漢天下落入逆賊之手。”


    盧植道:“伯安言重了,就目前來看陸凡對大漢還是忠心的,並沒有什麽越軌的行動。”


    “我說一句題外話,即便陸凡將來有異心,想從莽事,伯安也不應該現在跟朝廷對抗,而應該觀其行,等待時機,如今明著反抗朝廷,除了徒增傷亡,又能得到什麽呢?”


    “天子還年幼,董卓囂張跋扈,王允剛愎自用,以至朝廷威嚴掃地,要想重塑朝廷,必須有一個權臣,否則怎能壓服眾諸侯?”


    “老夫問你,霍光是不是權臣?他有沒有篡漢謀逆?”


    “我大漢立國快400年,權臣那麽多,可王莽的有幾個?所以說陸凡就是王莽還為時尚早。”


    “陸凡還年輕,為人也不像董卓那麽囂張,還是比較聽勸的,蔡邕現在還是他的嶽丈,這都是漢室忠臣。”


    劉虞道:“子幹,陸凡人呢?”


    盧植道:“不瞞伯安,陸凡還在後麵,估計現在在中山,我跟義真兄快速來薊縣,是怕你犯傻,我知道你跟烏桓人關係不錯。怕你把胡人給引到中原來,要真是那樣,誰都救不了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你要是犯了這個傻,那就真的沒救了,天下人都會唾棄,陸凡跟天子都不會放過你。”


    劉虞心想,差一點就請烏桓人了。


    “子幹,你不會是來勸降我的吧?”


    盧植道:“怎麽?伯安不投降還有第2條路嗎?你不會以為能守得住薊縣吧?你從政多年,知道百姓疾苦,何必死傷太多呢?”


    “目前中原都已經定了,劉表也已經死了,幽州還能偏安一隅嗎?”


    劉虞想了下,:“我若投降陸凡會怎麽對待我?”


    盧植道:“別的我不敢保證,這得去問陸凡,但是老夫敢以腦袋擔保,他不會傷害你。你是天子的皇叔,不會剝奪你的爵位。可能會調你去洛陽任職吧。”


    “陸凡也沒你想的那麽小氣,徐州刺史陶謙,不也好好的嗎?”


    “要不你去跟手下將領談談,問問他們還有沒有勇氣打下去?”


    劉虞想了下,:“唉,我劉虞治理幽州十餘年,無福恩加於百姓,怎忍百姓為我受苦?”


    “罷了,既然子幹都勸我投降,真義兄又親自率軍,我豈有不降之理?唉,我投降便是,是死是活,全憑陸子衿裁決了。”


    劉虞喊道:“來人,召眾將議事。”


    “諾!”


    不一會,閻柔,鮮於輔,魏攸,加上他兒子劉和等人都到了。


    劉虞道:“諸位,朝廷大軍已經到了,為了幽州的安寧,為了不徒增百姓與士兵傷亡,孤決定,投降朝廷。”


    “啊,爹……朝廷也就2萬人馬,我們……”


    “閉嘴!”


    “皇甫嵩,盧植,乃世之名將,城外隻有2萬人馬,可後麵還有主力大軍未到。盧子幹急著來見老夫,是怕老夫引狼入室,乃是出於好意。”


    “我問你們,你們有誰打得過皇甫嵩?誰有信心守住幽州?”


    眾人都不出聲。


    “好了,此事就這麽定了吧,是生是死,由朝廷決斷,不過你們放心,是罪是過由老夫一力承擔,朝廷不會怪罪你們,朝廷還會用你們的。”


    “魏攸,傳老夫的命令,打開城門!”


    “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拯救太後,我做了幾天太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憤怒的撲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憤怒的撲街並收藏三國:拯救太後,我做了幾天太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