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解燃眉之急
並蒂黑蓮花殺瘋甄嬛傳 作者:一條酥小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蔣淑見此說道“周公公起來吧,可是要去清掃西六宮?”
周寧海聞言說道“娘娘說的極是,想來方才太醫院也將所需的艾草和藥材送到娘娘宮中了,華妃娘娘讓奴才與娘娘說一聲,咱們翊坤宮和永壽宮都要指些人出來,一同每日清掃西六宮各處。”
蔣淑聞言緩緩道“本宮知曉了,李興濟你在咱們宮挑幾個人,隨周公公一同去吧,你們身上多掛上兩個藥包,以免過上病氣。”
李興濟聽後回道“嗻,奴才謝娘娘,奴才等即刻去辦。”
周寧海見此說道“那昭妃娘娘,奴才就到殿外等候李公公。”
第二日,李興濟與周寧海一同每日清掃回來後,急忙來見了自家娘娘,“娘娘,奴才有要事稟報!”
蔣淑見李興濟這般,於是就讓殿中侍候之人都出去等候。
李興濟見殿中無人後才道“娘娘,昨日和今日周寧海都沒有讓咱們宮進去清掃延慶殿,奴才心中生疑於是偷摸留意,奴才今日發現周寧海在清掃端妃娘娘所居住的延慶殿時,往裏送了一套茶具,奴才見周寧海那小心的樣子,猜想應不是什麽好東西。”
蔣淑聽後才想起這位端妃,險些都要把這久居不出門的這位端妃娘娘給忘記了。
她心中思量著端妃此人對於自己毫無用處,且不說她平日裏深居簡出,極少與人往來,單是她那深沉的心機和城府就讓蔣淑心生忌憚,這樣一個難以捉摸的人物留在宮中,也難保將來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再者華妃與端妃結怨已久,這是滿宮人盡皆知的,就算是出了事,也不會算到自己身上,既然如此,那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於是蔣淑便對李興濟說道“她們之間的恩怨,與咱們永壽宮無關,左右不讓咱們宮管延慶殿,你們就當做不知情,你也從未與本宮提起過...”
……
兩日後,養心殿內一片靜謐,皇上坐在書桌前神情凝重地翻閱著比往日多上幾倍的奏折,原是奏折上提到,宮外此時也有時疫橫行的苗頭了,見此皇上愁眉不展,將奏折摔在了書桌上。
就在這時,蘇培盛邁著小心翼翼的步伐緩緩走進殿來,他微微躬身行禮後,輕聲進言道“皇上,方才昭妃娘娘特意讓永壽宮小廚房製了爽口的膳食送來,現也到了用膳的時辰,皇上可要用膳。”
皇上歎了口氣,擺手說道“朕不餓,先拿下去吧。”言語之中難掩憂慮之情。
蘇培盛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也跟著發起愁來,於是說道“奴才明白皇上憂心,可不能不用膳啊,如今這個時節您可千萬要保重龍體,華妃娘娘那邊也派人送來了她親手熬製的鱉魚皮雞汁羹,那可是滋補身子的佳品呢,皇上您哪怕稍微用一點也好啊。”
皇上坐在禦案前,右手輕輕揉著眉心,眉頭微微皺起,目光有些不悅地看向一旁的蘇培盛,略帶責備地道“你囉嗦了!”
嚇得蘇培盛跪了下去,說道“就算皇上您懲治奴才,奴才也得盡心盡力伺候好皇上的龍體啊。”說完,頭重重地磕在了地上。
就在這時,小夏子走了進來,恭敬欠身行禮通傳道“啟稟皇上,劉太醫求見。”
皇上聽聞是太醫前來覲見,心中不禁一動,連忙道“傳!”
話音剛落,小夏子便應了聲“遵旨”,而後轉身退出了大殿。
趁著這個空當兒,皇上轉頭看向仍跪在地上的蘇培盛,語氣稍稍緩和了一些,道“你先起來吧!”
“奴才,謝皇上”
不多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緊接著,劉裕走了進來,隻見他步履穩健,來到禦前之後,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然後俯身請安道“微臣劉裕見過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皇上微微頷首,示意其平身,隨後緩聲道“今日來可是治療時疫一事有了進展?”
劉裕回道“皇上說的是,兩日前,微臣依據時疫所呈現出來的各種症狀,還有引發時疫的關鍵特征,終於想到一個可以采用藥病相抵的法子。
劉裕頓了頓想到了太後,也要提前為皇上鋪墊,於是繼續說道“另由於時疫一旦發作起來,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害和消耗,為了盡量減少損害患病者身體損害,所以微臣又特意在這個方子裏麵添加了一些能夠固本養元的藥材,經過反複試驗和調配,最終成功研製出了一張完整的藥方,經過實際試用,已經完全確認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故而微臣今日特地前來向皇上稟報此事。”
皇上聽完劉裕這番話之後,原本緊繃著的神情漸漸舒緩開來,他微微頷首,表示滿意,並接著問道“聽你所言,應是將此藥給患病之人用了,如今如何了?”
劉裕道“回皇上,這藥方已讓多名太醫瞧過後,在他們都表示認可之後,便迅速將這份藥方送到了專門用於隔離病患宮人的地方,目前,已經有兩名負責試藥的太監開始按照要求每天早晚按時服用此藥,令人欣喜的是,截至目前為止,這兩名太監均已成功退燒,而且從種種跡象來看,他們的病情正在逐漸好轉,甚至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病愈征兆。”
皇上聽到這裏,臉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連連點頭稱讚道“好,好,好,既然如此,那你即刻就將這藥方仔細地謄抄下來,眼下不僅僅是宮內發生了時疫,就連宮外也同樣受到了影響,若能盡早公布這個藥方,也好盡早造福百姓。”
劉裕聞言回道“是,微臣遵旨。”
皇上微微眯起雙眸,目光如炬地凝視著劉裕,緩聲道“你叫劉裕是吧?”
劉裕不敢有絲毫怠慢,再次躬身行禮,回應道“回陛下,正是微臣,微臣乃太醫院劉裕。”言語之間,盡顯謙卑之態。
皇上聽罷,滿意地點了點頭,沉聲道“你很好,太後近來一直都由你照料,朕也有所耳聞。太後身子一向孱弱,待你將相關事宜謄寫完畢之後,即刻動身前往壽康宮,全心全意地負責照看太後,至於宮中其餘的病患,則交由其他太醫去處理便是。”
“微臣遵旨。”
劉裕走後,皇上在呈上來的奏折上提筆批注,治療時疫的藥方,不日便下發至各地,以解百姓之苦。批寫完之後,皇上輕輕鬆了一口氣,心中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此時,皇上的心情明顯輕鬆了許多,就連看到一旁西北地區遞上來的那些折子,也覺得沒有之前那般令人心煩意亂了。
隨後合上奏折,笑著說道“蘇培盛!”
蘇培盛小跑著過來道“奴才在。”
皇上看向蘇培盛說道“朕有點餓了。”
蘇培盛貫是會察言觀色的,於是笑嗬嗬的道“哎,那奴才這就去將華妃娘娘和昭妃娘娘送來的呈上來。”
見皇上頷首同意,蘇培盛就去傳膳去了。
皇上喝著華妃送來的羹湯,想起了西北年羹堯遞上來的折子,又想到華妃那日在壽康宮門口的情真意切,不由得想去看看她了,於是說道“華妃送來的鱉魚皮雞汁羹不錯!”
一旁為皇上布菜蘇培盛也看出了皇上的心思,緊接著說道“哎呦,華妃娘娘這要是聽到了,這得多高興啊,這幾日聽說皇上茶飯不思,華妃娘娘每日換著花樣的往養心殿送,就盼著讓皇上吃上幾口。”
皇上聽後眉眼處都是滿意之情說道“既然如此,等下就同華妃去說朕今日去她翊坤宮用晚膳。”
“嗻,等下奴才就去辦。”
就在這時,外麵傳來哭求聲,皇上聽後皺了皺眉,放下了手中的湯匙,說道“殿外吵吵嚷嚷的所為何事?”
話音剛落,殿外的小夏子走了進來道“回稟皇上,延慶殿的宮女前來求見皇上,說端妃娘娘她發了時疫。”
皇上聞言眉頭一緊道“端妃?即刻去太醫院找太醫去為端妃醫治。”
“嗻,奴才即刻就去。”
小夏子走後,皇上思索著說道“端妃,她久居不出怎會得了時疫?”
蘇培盛見此說道“皇上,太醫說過這時疫,不僅是染病,還有身體孱弱之人,病氣更為容易入體,想是端妃娘娘身子一向不好的緣故。”
皇上聽後神情上有了些許鬆緩,但看到自己麵前碗中的羹湯問道“皇後說太醫當日給了預防時疫的法子,端妃居住的西六宮是誰負責清掃的?”
蘇培盛聞言思索了一瞬說道“回皇上,西六宮是華妃娘娘與昭妃娘娘照看,東六宮是皇後娘娘和敬妃娘娘。”
皇上心中思忖著,華妃和端妃一向不合,其中難免有蹊蹺...
皇上思索一瞬才道“朕也有些日子,沒去瞧昭妃和兩個孩子了,去瞧瞧她們。”
蘇培盛見皇上變了卦,醞釀一番開口道“那皇上,晚膳奴才還通知翊坤宮嗎?”
隻見皇上微微側頭,以一種略帶審視的目光斜睨了蘇培盛一眼,然後沉聲說道“此時到了用晚膳的時辰了?”
蘇培盛被皇上這麽一看,心中不禁一緊,趕忙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皇上的臉色,然後誠惶誠恐地回答道“回皇上,還未曾到呢,都是奴才多嘴亂問,擾了皇上清淨,請皇上恕罪。”
皇上聽後,麵色稍緩,語氣也變得和緩起來說道“既然沒有就先不用去通知。”
蘇培盛如蒙大赦一般,連連點頭應是,同時還不忘彎腰鞠躬,諂媚地說道“奴才多謝皇上指點。”
這時,皇上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稍稍沉思了片刻之後方才開口道“哦,對了!朕依稀記得前段時日有外國使臣進獻了幾枚鑽石戒指,昭妃一向不喜耀目鮮豔的首飾物件,想來會喜歡,你去取來朕都瞧瞧。”
蘇培盛聞得此言,忙不迭地應聲道“哎,奴才這就去。”說罷,便轉身匆匆離去,不敢有絲毫耽擱。
沒一會兒,蘇培盛端了一個托盤上麵放置著幾個白金鑲嵌鑽石的戒指,皇上瞧著托盤中的戒指,思量著昭妃那雙白玉柔荑,脂如羊脂的手,於是打定了主意,用手指了指道“就那一枚吧。”
永壽宮中...
多日未曾親眼見到兩個孩子的蔣淑,心中思念難耐,於是,她步履匆匆地來到了弘熠和清菡所居住的寢殿窗前,巧珍帶著兩個孩子在裏麵向蔣淑回稟著近況,蔣淑也隔著窗子在跟兩個孩子說話互動。
就在這時,機靈的清菡似乎聽到了自己額娘熟悉的聲音,小家夥興奮極了,發出一陣清脆悅耳的咯咯笑聲,透過窗子聽到女兒天真無邪的笑聲,蔣淑的心都要化了,她笑得眼睛都彎成了月牙兒,恨不能立刻推開窗戶,將這兩個粉雕玉琢的小團子緊緊擁入懷中,好好疼愛一番。
就在此刻,皇上悄然來到了永壽宮。他並未讓侍從提前通傳,心中存了一絲好奇,想要親眼看看昭妃此時此刻正在忙些什麽。
未曾料到,剛剛抬腳準備邁入主殿時,便聽到一名永壽宮的小宮女恭敬地回稟“皇上,娘娘這會兒並不在殿中呢,煩請皇上稍作歇息,奴婢這就前去將娘娘請回來。”
皇上聽後不由得好奇,眼下這個時候,昭妃應是不會出去,於是問道“哦?昭妃去何處了?”
小宮女回道“回皇上,昭妃娘娘方才去小阿哥,小公主的寢殿去了。”
皇上聞言頷首,於是對蘇培盛說道“你們都在此處候著,朕去瞧瞧。”
不多時,皇上便抵達了小阿哥和小公主的寢殿外,恰好在此時,他瞧見了方才蔣淑正隔著窗子與殿內的弘熠和清菡親切交談的溫馨場景,皇上見狀,輕聲呼喚了一句“淑兒。”
蔣淑聽到聲音,立刻循聲望去,發現原來是皇上來了,臉上頓時浮現出驚喜交加的神情,她連忙屈膝行禮,口中說道“臣妾見過皇上,皇上萬安。”
皇上笑了笑伸出手來道“起來吧。”
周寧海聞言說道“娘娘說的極是,想來方才太醫院也將所需的艾草和藥材送到娘娘宮中了,華妃娘娘讓奴才與娘娘說一聲,咱們翊坤宮和永壽宮都要指些人出來,一同每日清掃西六宮各處。”
蔣淑聞言緩緩道“本宮知曉了,李興濟你在咱們宮挑幾個人,隨周公公一同去吧,你們身上多掛上兩個藥包,以免過上病氣。”
李興濟聽後回道“嗻,奴才謝娘娘,奴才等即刻去辦。”
周寧海見此說道“那昭妃娘娘,奴才就到殿外等候李公公。”
第二日,李興濟與周寧海一同每日清掃回來後,急忙來見了自家娘娘,“娘娘,奴才有要事稟報!”
蔣淑見李興濟這般,於是就讓殿中侍候之人都出去等候。
李興濟見殿中無人後才道“娘娘,昨日和今日周寧海都沒有讓咱們宮進去清掃延慶殿,奴才心中生疑於是偷摸留意,奴才今日發現周寧海在清掃端妃娘娘所居住的延慶殿時,往裏送了一套茶具,奴才見周寧海那小心的樣子,猜想應不是什麽好東西。”
蔣淑聽後才想起這位端妃,險些都要把這久居不出門的這位端妃娘娘給忘記了。
她心中思量著端妃此人對於自己毫無用處,且不說她平日裏深居簡出,極少與人往來,單是她那深沉的心機和城府就讓蔣淑心生忌憚,這樣一個難以捉摸的人物留在宮中,也難保將來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再者華妃與端妃結怨已久,這是滿宮人盡皆知的,就算是出了事,也不會算到自己身上,既然如此,那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於是蔣淑便對李興濟說道“她們之間的恩怨,與咱們永壽宮無關,左右不讓咱們宮管延慶殿,你們就當做不知情,你也從未與本宮提起過...”
……
兩日後,養心殿內一片靜謐,皇上坐在書桌前神情凝重地翻閱著比往日多上幾倍的奏折,原是奏折上提到,宮外此時也有時疫橫行的苗頭了,見此皇上愁眉不展,將奏折摔在了書桌上。
就在這時,蘇培盛邁著小心翼翼的步伐緩緩走進殿來,他微微躬身行禮後,輕聲進言道“皇上,方才昭妃娘娘特意讓永壽宮小廚房製了爽口的膳食送來,現也到了用膳的時辰,皇上可要用膳。”
皇上歎了口氣,擺手說道“朕不餓,先拿下去吧。”言語之中難掩憂慮之情。
蘇培盛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也跟著發起愁來,於是說道“奴才明白皇上憂心,可不能不用膳啊,如今這個時節您可千萬要保重龍體,華妃娘娘那邊也派人送來了她親手熬製的鱉魚皮雞汁羹,那可是滋補身子的佳品呢,皇上您哪怕稍微用一點也好啊。”
皇上坐在禦案前,右手輕輕揉著眉心,眉頭微微皺起,目光有些不悅地看向一旁的蘇培盛,略帶責備地道“你囉嗦了!”
嚇得蘇培盛跪了下去,說道“就算皇上您懲治奴才,奴才也得盡心盡力伺候好皇上的龍體啊。”說完,頭重重地磕在了地上。
就在這時,小夏子走了進來,恭敬欠身行禮通傳道“啟稟皇上,劉太醫求見。”
皇上聽聞是太醫前來覲見,心中不禁一動,連忙道“傳!”
話音剛落,小夏子便應了聲“遵旨”,而後轉身退出了大殿。
趁著這個空當兒,皇上轉頭看向仍跪在地上的蘇培盛,語氣稍稍緩和了一些,道“你先起來吧!”
“奴才,謝皇上”
不多時,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緊接著,劉裕走了進來,隻見他步履穩健,來到禦前之後,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然後俯身請安道“微臣劉裕見過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皇上微微頷首,示意其平身,隨後緩聲道“今日來可是治療時疫一事有了進展?”
劉裕回道“皇上說的是,兩日前,微臣依據時疫所呈現出來的各種症狀,還有引發時疫的關鍵特征,終於想到一個可以采用藥病相抵的法子。
劉裕頓了頓想到了太後,也要提前為皇上鋪墊,於是繼續說道“另由於時疫一旦發作起來,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害和消耗,為了盡量減少損害患病者身體損害,所以微臣又特意在這個方子裏麵添加了一些能夠固本養元的藥材,經過反複試驗和調配,最終成功研製出了一張完整的藥方,經過實際試用,已經完全確認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故而微臣今日特地前來向皇上稟報此事。”
皇上聽完劉裕這番話之後,原本緊繃著的神情漸漸舒緩開來,他微微頷首,表示滿意,並接著問道“聽你所言,應是將此藥給患病之人用了,如今如何了?”
劉裕道“回皇上,這藥方已讓多名太醫瞧過後,在他們都表示認可之後,便迅速將這份藥方送到了專門用於隔離病患宮人的地方,目前,已經有兩名負責試藥的太監開始按照要求每天早晚按時服用此藥,令人欣喜的是,截至目前為止,這兩名太監均已成功退燒,而且從種種跡象來看,他們的病情正在逐漸好轉,甚至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病愈征兆。”
皇上聽到這裏,臉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連連點頭稱讚道“好,好,好,既然如此,那你即刻就將這藥方仔細地謄抄下來,眼下不僅僅是宮內發生了時疫,就連宮外也同樣受到了影響,若能盡早公布這個藥方,也好盡早造福百姓。”
劉裕聞言回道“是,微臣遵旨。”
皇上微微眯起雙眸,目光如炬地凝視著劉裕,緩聲道“你叫劉裕是吧?”
劉裕不敢有絲毫怠慢,再次躬身行禮,回應道“回陛下,正是微臣,微臣乃太醫院劉裕。”言語之間,盡顯謙卑之態。
皇上聽罷,滿意地點了點頭,沉聲道“你很好,太後近來一直都由你照料,朕也有所耳聞。太後身子一向孱弱,待你將相關事宜謄寫完畢之後,即刻動身前往壽康宮,全心全意地負責照看太後,至於宮中其餘的病患,則交由其他太醫去處理便是。”
“微臣遵旨。”
劉裕走後,皇上在呈上來的奏折上提筆批注,治療時疫的藥方,不日便下發至各地,以解百姓之苦。批寫完之後,皇上輕輕鬆了一口氣,心中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此時,皇上的心情明顯輕鬆了許多,就連看到一旁西北地區遞上來的那些折子,也覺得沒有之前那般令人心煩意亂了。
隨後合上奏折,笑著說道“蘇培盛!”
蘇培盛小跑著過來道“奴才在。”
皇上看向蘇培盛說道“朕有點餓了。”
蘇培盛貫是會察言觀色的,於是笑嗬嗬的道“哎,那奴才這就去將華妃娘娘和昭妃娘娘送來的呈上來。”
見皇上頷首同意,蘇培盛就去傳膳去了。
皇上喝著華妃送來的羹湯,想起了西北年羹堯遞上來的折子,又想到華妃那日在壽康宮門口的情真意切,不由得想去看看她了,於是說道“華妃送來的鱉魚皮雞汁羹不錯!”
一旁為皇上布菜蘇培盛也看出了皇上的心思,緊接著說道“哎呦,華妃娘娘這要是聽到了,這得多高興啊,這幾日聽說皇上茶飯不思,華妃娘娘每日換著花樣的往養心殿送,就盼著讓皇上吃上幾口。”
皇上聽後眉眼處都是滿意之情說道“既然如此,等下就同華妃去說朕今日去她翊坤宮用晚膳。”
“嗻,等下奴才就去辦。”
就在這時,外麵傳來哭求聲,皇上聽後皺了皺眉,放下了手中的湯匙,說道“殿外吵吵嚷嚷的所為何事?”
話音剛落,殿外的小夏子走了進來道“回稟皇上,延慶殿的宮女前來求見皇上,說端妃娘娘她發了時疫。”
皇上聞言眉頭一緊道“端妃?即刻去太醫院找太醫去為端妃醫治。”
“嗻,奴才即刻就去。”
小夏子走後,皇上思索著說道“端妃,她久居不出怎會得了時疫?”
蘇培盛見此說道“皇上,太醫說過這時疫,不僅是染病,還有身體孱弱之人,病氣更為容易入體,想是端妃娘娘身子一向不好的緣故。”
皇上聽後神情上有了些許鬆緩,但看到自己麵前碗中的羹湯問道“皇後說太醫當日給了預防時疫的法子,端妃居住的西六宮是誰負責清掃的?”
蘇培盛聞言思索了一瞬說道“回皇上,西六宮是華妃娘娘與昭妃娘娘照看,東六宮是皇後娘娘和敬妃娘娘。”
皇上心中思忖著,華妃和端妃一向不合,其中難免有蹊蹺...
皇上思索一瞬才道“朕也有些日子,沒去瞧昭妃和兩個孩子了,去瞧瞧她們。”
蘇培盛見皇上變了卦,醞釀一番開口道“那皇上,晚膳奴才還通知翊坤宮嗎?”
隻見皇上微微側頭,以一種略帶審視的目光斜睨了蘇培盛一眼,然後沉聲說道“此時到了用晚膳的時辰了?”
蘇培盛被皇上這麽一看,心中不禁一緊,趕忙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皇上的臉色,然後誠惶誠恐地回答道“回皇上,還未曾到呢,都是奴才多嘴亂問,擾了皇上清淨,請皇上恕罪。”
皇上聽後,麵色稍緩,語氣也變得和緩起來說道“既然沒有就先不用去通知。”
蘇培盛如蒙大赦一般,連連點頭應是,同時還不忘彎腰鞠躬,諂媚地說道“奴才多謝皇上指點。”
這時,皇上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稍稍沉思了片刻之後方才開口道“哦,對了!朕依稀記得前段時日有外國使臣進獻了幾枚鑽石戒指,昭妃一向不喜耀目鮮豔的首飾物件,想來會喜歡,你去取來朕都瞧瞧。”
蘇培盛聞得此言,忙不迭地應聲道“哎,奴才這就去。”說罷,便轉身匆匆離去,不敢有絲毫耽擱。
沒一會兒,蘇培盛端了一個托盤上麵放置著幾個白金鑲嵌鑽石的戒指,皇上瞧著托盤中的戒指,思量著昭妃那雙白玉柔荑,脂如羊脂的手,於是打定了主意,用手指了指道“就那一枚吧。”
永壽宮中...
多日未曾親眼見到兩個孩子的蔣淑,心中思念難耐,於是,她步履匆匆地來到了弘熠和清菡所居住的寢殿窗前,巧珍帶著兩個孩子在裏麵向蔣淑回稟著近況,蔣淑也隔著窗子在跟兩個孩子說話互動。
就在這時,機靈的清菡似乎聽到了自己額娘熟悉的聲音,小家夥興奮極了,發出一陣清脆悅耳的咯咯笑聲,透過窗子聽到女兒天真無邪的笑聲,蔣淑的心都要化了,她笑得眼睛都彎成了月牙兒,恨不能立刻推開窗戶,將這兩個粉雕玉琢的小團子緊緊擁入懷中,好好疼愛一番。
就在此刻,皇上悄然來到了永壽宮。他並未讓侍從提前通傳,心中存了一絲好奇,想要親眼看看昭妃此時此刻正在忙些什麽。
未曾料到,剛剛抬腳準備邁入主殿時,便聽到一名永壽宮的小宮女恭敬地回稟“皇上,娘娘這會兒並不在殿中呢,煩請皇上稍作歇息,奴婢這就前去將娘娘請回來。”
皇上聽後不由得好奇,眼下這個時候,昭妃應是不會出去,於是問道“哦?昭妃去何處了?”
小宮女回道“回皇上,昭妃娘娘方才去小阿哥,小公主的寢殿去了。”
皇上聞言頷首,於是對蘇培盛說道“你們都在此處候著,朕去瞧瞧。”
不多時,皇上便抵達了小阿哥和小公主的寢殿外,恰好在此時,他瞧見了方才蔣淑正隔著窗子與殿內的弘熠和清菡親切交談的溫馨場景,皇上見狀,輕聲呼喚了一句“淑兒。”
蔣淑聽到聲音,立刻循聲望去,發現原來是皇上來了,臉上頓時浮現出驚喜交加的神情,她連忙屈膝行禮,口中說道“臣妾見過皇上,皇上萬安。”
皇上笑了笑伸出手來道“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