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風紀的條件,李淑享很快就命人準備好了靈石,現在風紀已經拿在手中了,經過這些天的修養,風紀的境界已經完全和靈海的大小匹配上了。
“這低階中品靈石就是不一樣,內部蘊含的靈力確實和下品的量差距巨大,絕對超過不止三倍之數,也不知道現在馬大哥過得怎麽樣了。”
馬樵夫在李淑享找過風紀之後第二天就被趕馬車的年輕男子送到聚韻閣了,成了店裏的一位夥計,跟著掌櫃的學經商了,其實他並不適合經商,人過於老實憨厚,不知道能不能學到掌櫃的一半本事。
沒過幾日李府大門口站了兩個人,還沒進大門就爭吵不休。
“牛鼻子,原來就是你想與我奪此子日後從何道之歸屬嗎?”老和尚身材微胖,身著金絲紅布袈裟,一手持念珠,另一手握著禪杖,看起來挺麵善的。
“呔,老禿驢,少說廢話也別囉嗦,此子必將歸入我門下!天生道骨,隨我入道日後定為一代名修士。”老道士一手握著浮塵,一手背在身後,臉上無肉,瘦骨嶙峋的樣子,可卻又有一股莫名的精神氣在流轉。
李淑享聽到門口的爭吵,連忙將兩人請進了府內。風紀過了一會兒就帶著小少爺進了大廳中,道士和和尚仔細打量著李梓陽。
“此子與我佛有緣,當入我佛門,修得無上正果。”
“這孩子天生道骨,理應隨我入道,追求長生真諦,不見得不能得大道道果。李兄,你難道想讓孩子和這老禿驢一樣,得道之後不給府上續香火了嗎?”
“你這老牛鼻子休要胡說,難道入你道門就能讓此子再續李府香火嗎?李施主,還請慎重三思,善哉、善哉!”
兩人互不相讓,爭論不休,局麵一時僵持不下。
風紀有些看不下去了,“二位前輩,你們自有要修的道法,何不如讓我家少爺自己抉擇呢?”
老道士瞪了一眼風紀,“你算什麽?修為不過靈海境中期,在我們之間插話,嫌自己壽元通天嗎?”
老和尚依舊慈眉善目的樣子,緩緩開口,“牛鼻子,一把年紀了說話還是這麽不客氣,多少年沒有突破了,此子小小年紀就有如此修為,日後要是超過你的修為,你怕是……小施主所說也有道理。”
李淑享不得不給風紀找個台階,雖然風紀的話說出來確實有些唐突,也並非毫無道理。“哈哈,二位莫要生氣,他是鄙人的義子,他叫李風紀。風紀還不快快見過二位前輩。”
風紀連忙施禮,李淑享接著說,“你二位道高位重,沒必要和他這個小輩一般見識,給鄙人個薄麵如何,日後他還得跟著犬子去修道呢。”
此時,一位黑袍青衫束發男子出現在大廳外,目光淩厲,劍眉星目,看起來比前麵來的兩人年輕多了。
“嗬嗬,我看貴子還是適合入我劍宗,天資不凡,天生道骨,日後必將隨王朝開疆拓土,留名青史。”
老道和和尚對了一下眼神,“哼,莽夫,凡事都有先來後到,你莫非要搶不成?”
“就算我明搶,你二人拿我有什麽辦法?我輩修士不就以修為論高下與機緣之事的嗎?今日李兄之子我必將收入門下,你倆聯手也不見得能搶走他吧。”
黑袍青衫男子看了看站在李梓陽旁邊的風紀,“噫,李兄,你這義子倒是卓越不凡,我最近修煉了一些神目神通都看不清這孩子修煉的是什麽法門,梓陽拜入我門下我將竭力培養他兄弟倆,李兄,你可得慎重考慮一番了。”
風紀心想壞了,他原本並不想摻入他們之中的,這下看來想跑都跑不了了。這黑袍男子不知道什麽來曆,竟然修煉了神目神通,而且看他的氣勢似乎還要比之前兩人強上很多。觀其口吻,大概率那兩人還不是他的對手,兩人聯手恐怕也隻能和他打個平手,怕是難以占得上風,實力絕對恐怖。
“哈哈,幾位莫要生氣,和氣生財嘛。沈兄的逸清觀和覺慧法師的悟安寺曆史甚至比這天坑鎮還要久遠的多,而金兄的幽霜劍宗曆史亦是悠久,不知門下弟子輔佐了多少帝王,鄙人真是很難抉擇啊。”
李淑享撚著山羊胡,看著這三人有看了看風紀和李梓陽,又繼續開口,“我也實在難以替孩子做出抉擇,你們看這樣如何?”
“哈哈,李兄但說無妨,我看他二人也不會阻攔。”黑袍金姓男子給李淑享搬了台階,他確實想將李梓陽收入門下。
“那我就直言不諱了,犬子能得到你們的重視,鄙人實屬榮幸,可犬子年紀尚小,恐怕還沒有什麽獨斷是非的能力,我看不如讓我之義子帶著犬子在三位門下各自修煉月餘如何?”
金姓男子率先開口,“哈哈,李兄所言極是,我甚是同意李兄,不如先讓公子隨他二人修煉,最後再來我這幽霜劍宗,想必到時梓陽也能有所選擇了。”
和尚和道士相視一眼也覺得有道理,至於讓給李府續香火之事,那就更簡單了,還俗比入道容易多了,況且道觀並不反對道侶之事,而悟安寺內葷素和尚也不少。
每一人都留下了一塊令牌,李梓陽不管先去哪一家上麵都留了信息,沒有令牌李梓陽也不能輕易進去三家任何一家。
“那就如此說好了,李兄,我就先走了。”金姓男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似乎又一點兒不關心李梓陽到底會拜在誰的門下。
其實他早就做好了打算,估計一般人很難適應道觀和寺廟的生活,最後大概率還是他這劍宗要撿便宜了。
和尚和道士等金姓男子離開之後,短暫的聯盟也就破裂了,分別給李淑享托付了一些話就告辭離開了。
“風紀,你怎麽看這三人。”李淑享目光深邃的看著離去的三人,問了一下風紀的意見,他也有些琢磨不清自己兒子有什麽特殊會讓這三人同時來收徒。
“前輩,我沒什麽看法,畢竟我來這天坑鎮還時間不長呢。”
“大膽直說就行了,除了你我也沒有什麽外人了。”
“那我就明言了,前輩。這老道士看似心胸狹隘,但似乎入道已久,算是位得道高人了;而那和尚,我實在有些看不清,麵容和善,不知道是不是笑麵虎;至於劍宗之人,為人看似豪爽灑脫,打的什麽心思我也就不得而知了。但怎麽說,無事獻應勤……”
李淑享認真思考了風紀的話,確實不無道理,至於如何選擇就看李梓陽了,就算以後他不想待在任何一家門下,他也有辦法將其帶走的。
天坑鎮的李府隻是一個小分支,真正的李府在王朝的都城,隻要他不願意完全可以借助家族將孩子帶回來,而在這天坑鎮的產業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一點兒輿論的風波沒過多少日子就能煙消雲散了。
至於風紀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最重要的目的是盡快找到另一個青銅球,族人、父母長輩和師門之人同等重要,要找個機會離開也不是很容易,邊走邊瞧吧。
“這低階中品靈石就是不一樣,內部蘊含的靈力確實和下品的量差距巨大,絕對超過不止三倍之數,也不知道現在馬大哥過得怎麽樣了。”
馬樵夫在李淑享找過風紀之後第二天就被趕馬車的年輕男子送到聚韻閣了,成了店裏的一位夥計,跟著掌櫃的學經商了,其實他並不適合經商,人過於老實憨厚,不知道能不能學到掌櫃的一半本事。
沒過幾日李府大門口站了兩個人,還沒進大門就爭吵不休。
“牛鼻子,原來就是你想與我奪此子日後從何道之歸屬嗎?”老和尚身材微胖,身著金絲紅布袈裟,一手持念珠,另一手握著禪杖,看起來挺麵善的。
“呔,老禿驢,少說廢話也別囉嗦,此子必將歸入我門下!天生道骨,隨我入道日後定為一代名修士。”老道士一手握著浮塵,一手背在身後,臉上無肉,瘦骨嶙峋的樣子,可卻又有一股莫名的精神氣在流轉。
李淑享聽到門口的爭吵,連忙將兩人請進了府內。風紀過了一會兒就帶著小少爺進了大廳中,道士和和尚仔細打量著李梓陽。
“此子與我佛有緣,當入我佛門,修得無上正果。”
“這孩子天生道骨,理應隨我入道,追求長生真諦,不見得不能得大道道果。李兄,你難道想讓孩子和這老禿驢一樣,得道之後不給府上續香火了嗎?”
“你這老牛鼻子休要胡說,難道入你道門就能讓此子再續李府香火嗎?李施主,還請慎重三思,善哉、善哉!”
兩人互不相讓,爭論不休,局麵一時僵持不下。
風紀有些看不下去了,“二位前輩,你們自有要修的道法,何不如讓我家少爺自己抉擇呢?”
老道士瞪了一眼風紀,“你算什麽?修為不過靈海境中期,在我們之間插話,嫌自己壽元通天嗎?”
老和尚依舊慈眉善目的樣子,緩緩開口,“牛鼻子,一把年紀了說話還是這麽不客氣,多少年沒有突破了,此子小小年紀就有如此修為,日後要是超過你的修為,你怕是……小施主所說也有道理。”
李淑享不得不給風紀找個台階,雖然風紀的話說出來確實有些唐突,也並非毫無道理。“哈哈,二位莫要生氣,他是鄙人的義子,他叫李風紀。風紀還不快快見過二位前輩。”
風紀連忙施禮,李淑享接著說,“你二位道高位重,沒必要和他這個小輩一般見識,給鄙人個薄麵如何,日後他還得跟著犬子去修道呢。”
此時,一位黑袍青衫束發男子出現在大廳外,目光淩厲,劍眉星目,看起來比前麵來的兩人年輕多了。
“嗬嗬,我看貴子還是適合入我劍宗,天資不凡,天生道骨,日後必將隨王朝開疆拓土,留名青史。”
老道和和尚對了一下眼神,“哼,莽夫,凡事都有先來後到,你莫非要搶不成?”
“就算我明搶,你二人拿我有什麽辦法?我輩修士不就以修為論高下與機緣之事的嗎?今日李兄之子我必將收入門下,你倆聯手也不見得能搶走他吧。”
黑袍青衫男子看了看站在李梓陽旁邊的風紀,“噫,李兄,你這義子倒是卓越不凡,我最近修煉了一些神目神通都看不清這孩子修煉的是什麽法門,梓陽拜入我門下我將竭力培養他兄弟倆,李兄,你可得慎重考慮一番了。”
風紀心想壞了,他原本並不想摻入他們之中的,這下看來想跑都跑不了了。這黑袍男子不知道什麽來曆,竟然修煉了神目神通,而且看他的氣勢似乎還要比之前兩人強上很多。觀其口吻,大概率那兩人還不是他的對手,兩人聯手恐怕也隻能和他打個平手,怕是難以占得上風,實力絕對恐怖。
“哈哈,幾位莫要生氣,和氣生財嘛。沈兄的逸清觀和覺慧法師的悟安寺曆史甚至比這天坑鎮還要久遠的多,而金兄的幽霜劍宗曆史亦是悠久,不知門下弟子輔佐了多少帝王,鄙人真是很難抉擇啊。”
李淑享撚著山羊胡,看著這三人有看了看風紀和李梓陽,又繼續開口,“我也實在難以替孩子做出抉擇,你們看這樣如何?”
“哈哈,李兄但說無妨,我看他二人也不會阻攔。”黑袍金姓男子給李淑享搬了台階,他確實想將李梓陽收入門下。
“那我就直言不諱了,犬子能得到你們的重視,鄙人實屬榮幸,可犬子年紀尚小,恐怕還沒有什麽獨斷是非的能力,我看不如讓我之義子帶著犬子在三位門下各自修煉月餘如何?”
金姓男子率先開口,“哈哈,李兄所言極是,我甚是同意李兄,不如先讓公子隨他二人修煉,最後再來我這幽霜劍宗,想必到時梓陽也能有所選擇了。”
和尚和道士相視一眼也覺得有道理,至於讓給李府續香火之事,那就更簡單了,還俗比入道容易多了,況且道觀並不反對道侶之事,而悟安寺內葷素和尚也不少。
每一人都留下了一塊令牌,李梓陽不管先去哪一家上麵都留了信息,沒有令牌李梓陽也不能輕易進去三家任何一家。
“那就如此說好了,李兄,我就先走了。”金姓男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似乎又一點兒不關心李梓陽到底會拜在誰的門下。
其實他早就做好了打算,估計一般人很難適應道觀和寺廟的生活,最後大概率還是他這劍宗要撿便宜了。
和尚和道士等金姓男子離開之後,短暫的聯盟也就破裂了,分別給李淑享托付了一些話就告辭離開了。
“風紀,你怎麽看這三人。”李淑享目光深邃的看著離去的三人,問了一下風紀的意見,他也有些琢磨不清自己兒子有什麽特殊會讓這三人同時來收徒。
“前輩,我沒什麽看法,畢竟我來這天坑鎮還時間不長呢。”
“大膽直說就行了,除了你我也沒有什麽外人了。”
“那我就明言了,前輩。這老道士看似心胸狹隘,但似乎入道已久,算是位得道高人了;而那和尚,我實在有些看不清,麵容和善,不知道是不是笑麵虎;至於劍宗之人,為人看似豪爽灑脫,打的什麽心思我也就不得而知了。但怎麽說,無事獻應勤……”
李淑享認真思考了風紀的話,確實不無道理,至於如何選擇就看李梓陽了,就算以後他不想待在任何一家門下,他也有辦法將其帶走的。
天坑鎮的李府隻是一個小分支,真正的李府在王朝的都城,隻要他不願意完全可以借助家族將孩子帶回來,而在這天坑鎮的產業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一點兒輿論的風波沒過多少日子就能煙消雲散了。
至於風紀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最重要的目的是盡快找到另一個青銅球,族人、父母長輩和師門之人同等重要,要找個機會離開也不是很容易,邊走邊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