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享已經準備好了一切,吃穿用度全都放在了一個儲物袋中,交給了風紀。
“梓陽,這一路上記得要聽你風紀哥哥的話,風紀哥哥畢竟要比你年長幾歲。”
風紀帶著李梓陽,首先朝著沈道長的逸清觀走去。一路上,風紀小心護著李梓陽,同時也不忘觀察四周的環境。這兩百餘裏的路程,雖說不算太過艱苦,但也讓兩人感到了些許疲憊。
風紀時不時地提醒李梓陽注意腳下的石頭和坑窪,生怕他不小心摔倒。李梓陽則是一臉好奇地四處張望,對這陌生的旅途充滿了期待。
終於,在經過幾天的跋涉後,他們來到了三清觀所在的山峰腳下。抬頭望去,山峰高聳入雲,雲霧繚繞,三清觀宛如一座隱藏在仙境中的神秘殿堂。
風紀終於忍不住了,心裏暗罵,“這老道怕不是什麽歪門邪道吧,道觀建這麽高方便雷劈嗎?”山高路又遠,兩人沿著陡峭的階梯往上爬,風紀還得時刻注意李梓陽的安全,沒見到老道人先掉下去,那就不好交代了。
汗水濕透了兩人的衣衫,費盡千辛萬苦兩人總算是到了逸清觀。
三清觀內,寧靜祥和,香火嫋嫋。沈道長見到他們,微微皺了皺眉頭,似乎對他們的到來並沒有太多的熱情。然而,出於禮節,還是安排他們住下,並開始傳授一些入門的道法。
可是,李梓陽和風紀的活潑好動與三清觀的清幽寧靜顯得格格不入。他們總是忍不住好奇地問這問那,聲音在觀中回蕩。風紀每日帶著李梓陽不是掏鳥窩就是抓野獸,道觀的夥食太差了,而他們倆還處在長身體的黃金階段。
一月剛滿,沈道長便忍無可忍,嫌棄他們太過聒噪,擾亂了觀中的清靜,將他們送走了。
沈道長還有其他的門人弟子,兩人的到來徹底打破了道觀的寧靜清修,弟子總是控訴二人的種種惡行,兩人的行為本就和道觀的修煉理念不和,到了最後沈道長也放棄了收徒的心思。
而這也順了風紀的心思,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要不是為了李梓陽恐怕早就跑了,老道教的東西比影差遠了。
風紀隻好帶著李梓陽前往覺慧法師的悟安寺。這一路,兩人又走了兩百餘裏,風餐露宿,倒也讓他們彼此更加依靠,李梓陽越來越認可風紀哥哥了,沒有血緣卻勝過親人。
他們走過了茂密的森林,穿過了湍急的溪流,還遭遇了幾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但風紀始終緊緊地牽著李梓陽的手,給予他勇氣和安慰。
在一個夜晚,他們在一座破舊的廟宇中歇腳。外麵的風聲呼嘯著,李梓陽有些害怕地依偎在風紀身旁。電閃雷鳴,荒郊野嶺,風紀想起了在清源鎮的一些事,輕輕拍著李梓陽的肩膀,兩人在牆角的幹草堆睡著了。
路途遙遠,兩人總算是到悟安寺了,寺廟看起來比道觀要舍得花錢,金碧輝煌,鍾聲蕩漾。
覺慧法師熱情地迎接了他們,並為他們安排了住處。
沒過幾日,覺慧和尚就要讓風紀和李梓陽剃去頭發,風紀萬般阻攔,“我兄弟倆還不是你佛門弟子,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在我佛門清修就要守我佛門規矩,阿彌陀佛。”
“法師,我兄弟二人就此離去,莫送!”
風紀要帶著李梓陽離開,二人早就受不了佛門不可殺生的戒律清規了,兩人本就生性活潑,而且長身體的階段卻讓他兩每日吃著齋飯沒有一丁點兒的油水,現在要剃發為僧是直接讓風紀火了。
“且慢,二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當我悟安寺是什麽地方了?”
風紀從儲物袋中掏出了一塊低階中品靈石,扔在了蒲團上,對著覺慧和尚開口,“一塊靈石,就當我和梓陽在這吃住的花費,再要攔我二人,日後我必定如實交代給我家家主!”
覺慧和尚自然知道李家的厲害,雖說天坑鎮的李家隻是王朝李氏的分支,財力渾厚,每年為悟安寺捐了不少香火,要是讓風紀找到機會報給李淑享的話,泥人還有三分火氣,這香火錢怕是要少了將近一半了。
“二位施主慢走,日後若覺得其他道門不適合二位,自可以回我悟安寺。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等風紀帶李梓陽走遠了,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什麽鬼和尚,清湯寡水,戒律清規,修心修道,你們自己都做不到,還想剃去我的頭發,我遲早拆了你這破廟!”
“風紀哥哥,你別生氣了,我們去掏鳥窩吧,我想吃鳥蛋。”李梓陽早就饞山珍野味了,悟安寺待了沒半個月可把他倆給饞壞了。
於是,風紀帶著李梓陽再次踏上旅途,前往最後的目的地——幽霜劍宗。又是兩百餘裏的路程,好在兩人最終順利抵達。
幽霜劍宗位於一座險峻的山峰之上,山峰四周劍氣縱橫,讓人望而生畏。金姓男子親自迎接了他們,眼中滿是期待。他帶著他們參觀了劍宗的各個地方,向他們展示了劍宗的強大實力和獨特的劍法。山壁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是劍氣砍得,濃重的劍意,統一的著裝,看著那些年紀大些的老修士亦精神奕奕。
李梓陽被劍宗的氛圍所感染,心中充滿了向往。在這裏,他看到了弟子們刻苦修煉的身影,聽到了劍鳴之聲在空中回蕩。他覺得這裏充滿了活力和激情,最重要的是沒有什麽清規戒律,是他理想中的修行之地。
金姓男子做了自我介紹,“我名為金河,從開始修煉到現在作為本宗掌門,大概百年時間了吧,已快摸到霄宇境的門檻了。”
“二位覺得我這幽霜劍宗如何?”
李梓陽搶著開口,“比道觀和破廟好多了。”
金河有些詫異,轉而一笑,“哈哈,不管是道觀還是寺廟,對你倆而言確實太過拘束了。你倆先在我這劍宗留下吧,一月以後你倆在做決定如何?”
風紀和李梓陽點頭,金河大笑一聲就離開了,身為掌門要處理的事還是很多的,不可能光顧著兩個小屁孩轉圈的。
整個幽霜劍宗的弟子都在修煉一門名為《幽霜劍法》的秘籍,其他功法雖有涉獵,也隻是取其長用以補幽霜劍法之短了。每個人的靈根都不一樣,而這幽霜劍法最適合水靈根修士修煉,其他靈根之人也可修煉,但是日後成就肯定不如水靈根修士。
一月之期很快就要到了,風紀曾問過李梓陽的想法。
“梓陽,你覺得道觀、寺廟還有這劍宗,你更喜歡哪一家?”
“風紀哥哥,我自然更喜歡這兒了,雖然比不上府上,但好在比道觀和寺廟好多了,就連那些師兄師姐們也比那些人好多了,至少不練劍法時他們都對我挺好的。”
風紀點點頭沉默不語,他也想讓李梓陽待在這幽霜劍宗,他現在更重要的事是要盡快離開去尋找青銅球的下落。
“梓陽,這一路上記得要聽你風紀哥哥的話,風紀哥哥畢竟要比你年長幾歲。”
風紀帶著李梓陽,首先朝著沈道長的逸清觀走去。一路上,風紀小心護著李梓陽,同時也不忘觀察四周的環境。這兩百餘裏的路程,雖說不算太過艱苦,但也讓兩人感到了些許疲憊。
風紀時不時地提醒李梓陽注意腳下的石頭和坑窪,生怕他不小心摔倒。李梓陽則是一臉好奇地四處張望,對這陌生的旅途充滿了期待。
終於,在經過幾天的跋涉後,他們來到了三清觀所在的山峰腳下。抬頭望去,山峰高聳入雲,雲霧繚繞,三清觀宛如一座隱藏在仙境中的神秘殿堂。
風紀終於忍不住了,心裏暗罵,“這老道怕不是什麽歪門邪道吧,道觀建這麽高方便雷劈嗎?”山高路又遠,兩人沿著陡峭的階梯往上爬,風紀還得時刻注意李梓陽的安全,沒見到老道人先掉下去,那就不好交代了。
汗水濕透了兩人的衣衫,費盡千辛萬苦兩人總算是到了逸清觀。
三清觀內,寧靜祥和,香火嫋嫋。沈道長見到他們,微微皺了皺眉頭,似乎對他們的到來並沒有太多的熱情。然而,出於禮節,還是安排他們住下,並開始傳授一些入門的道法。
可是,李梓陽和風紀的活潑好動與三清觀的清幽寧靜顯得格格不入。他們總是忍不住好奇地問這問那,聲音在觀中回蕩。風紀每日帶著李梓陽不是掏鳥窩就是抓野獸,道觀的夥食太差了,而他們倆還處在長身體的黃金階段。
一月剛滿,沈道長便忍無可忍,嫌棄他們太過聒噪,擾亂了觀中的清靜,將他們送走了。
沈道長還有其他的門人弟子,兩人的到來徹底打破了道觀的寧靜清修,弟子總是控訴二人的種種惡行,兩人的行為本就和道觀的修煉理念不和,到了最後沈道長也放棄了收徒的心思。
而這也順了風紀的心思,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要不是為了李梓陽恐怕早就跑了,老道教的東西比影差遠了。
風紀隻好帶著李梓陽前往覺慧法師的悟安寺。這一路,兩人又走了兩百餘裏,風餐露宿,倒也讓他們彼此更加依靠,李梓陽越來越認可風紀哥哥了,沒有血緣卻勝過親人。
他們走過了茂密的森林,穿過了湍急的溪流,還遭遇了幾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但風紀始終緊緊地牽著李梓陽的手,給予他勇氣和安慰。
在一個夜晚,他們在一座破舊的廟宇中歇腳。外麵的風聲呼嘯著,李梓陽有些害怕地依偎在風紀身旁。電閃雷鳴,荒郊野嶺,風紀想起了在清源鎮的一些事,輕輕拍著李梓陽的肩膀,兩人在牆角的幹草堆睡著了。
路途遙遠,兩人總算是到悟安寺了,寺廟看起來比道觀要舍得花錢,金碧輝煌,鍾聲蕩漾。
覺慧法師熱情地迎接了他們,並為他們安排了住處。
沒過幾日,覺慧和尚就要讓風紀和李梓陽剃去頭發,風紀萬般阻攔,“我兄弟倆還不是你佛門弟子,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在我佛門清修就要守我佛門規矩,阿彌陀佛。”
“法師,我兄弟二人就此離去,莫送!”
風紀要帶著李梓陽離開,二人早就受不了佛門不可殺生的戒律清規了,兩人本就生性活潑,而且長身體的階段卻讓他兩每日吃著齋飯沒有一丁點兒的油水,現在要剃發為僧是直接讓風紀火了。
“且慢,二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當我悟安寺是什麽地方了?”
風紀從儲物袋中掏出了一塊低階中品靈石,扔在了蒲團上,對著覺慧和尚開口,“一塊靈石,就當我和梓陽在這吃住的花費,再要攔我二人,日後我必定如實交代給我家家主!”
覺慧和尚自然知道李家的厲害,雖說天坑鎮的李家隻是王朝李氏的分支,財力渾厚,每年為悟安寺捐了不少香火,要是讓風紀找到機會報給李淑享的話,泥人還有三分火氣,這香火錢怕是要少了將近一半了。
“二位施主慢走,日後若覺得其他道門不適合二位,自可以回我悟安寺。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等風紀帶李梓陽走遠了,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什麽鬼和尚,清湯寡水,戒律清規,修心修道,你們自己都做不到,還想剃去我的頭發,我遲早拆了你這破廟!”
“風紀哥哥,你別生氣了,我們去掏鳥窩吧,我想吃鳥蛋。”李梓陽早就饞山珍野味了,悟安寺待了沒半個月可把他倆給饞壞了。
於是,風紀帶著李梓陽再次踏上旅途,前往最後的目的地——幽霜劍宗。又是兩百餘裏的路程,好在兩人最終順利抵達。
幽霜劍宗位於一座險峻的山峰之上,山峰四周劍氣縱橫,讓人望而生畏。金姓男子親自迎接了他們,眼中滿是期待。他帶著他們參觀了劍宗的各個地方,向他們展示了劍宗的強大實力和獨特的劍法。山壁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是劍氣砍得,濃重的劍意,統一的著裝,看著那些年紀大些的老修士亦精神奕奕。
李梓陽被劍宗的氛圍所感染,心中充滿了向往。在這裏,他看到了弟子們刻苦修煉的身影,聽到了劍鳴之聲在空中回蕩。他覺得這裏充滿了活力和激情,最重要的是沒有什麽清規戒律,是他理想中的修行之地。
金姓男子做了自我介紹,“我名為金河,從開始修煉到現在作為本宗掌門,大概百年時間了吧,已快摸到霄宇境的門檻了。”
“二位覺得我這幽霜劍宗如何?”
李梓陽搶著開口,“比道觀和破廟好多了。”
金河有些詫異,轉而一笑,“哈哈,不管是道觀還是寺廟,對你倆而言確實太過拘束了。你倆先在我這劍宗留下吧,一月以後你倆在做決定如何?”
風紀和李梓陽點頭,金河大笑一聲就離開了,身為掌門要處理的事還是很多的,不可能光顧著兩個小屁孩轉圈的。
整個幽霜劍宗的弟子都在修煉一門名為《幽霜劍法》的秘籍,其他功法雖有涉獵,也隻是取其長用以補幽霜劍法之短了。每個人的靈根都不一樣,而這幽霜劍法最適合水靈根修士修煉,其他靈根之人也可修煉,但是日後成就肯定不如水靈根修士。
一月之期很快就要到了,風紀曾問過李梓陽的想法。
“梓陽,你覺得道觀、寺廟還有這劍宗,你更喜歡哪一家?”
“風紀哥哥,我自然更喜歡這兒了,雖然比不上府上,但好在比道觀和寺廟好多了,就連那些師兄師姐們也比那些人好多了,至少不練劍法時他們都對我挺好的。”
風紀點點頭沉默不語,他也想讓李梓陽待在這幽霜劍宗,他現在更重要的事是要盡快離開去尋找青銅球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