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頭腦聚會
扶你登基要殺我,卸甲歸田你慌啥 作者:不吃番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羅葳蕤對北境三城的地理環境也做過研究。
她知道,三城周圍的北連山,就連綿數百裏。
林朝天想要在上麵修建這長達數百裏的長城?
那耗費的人力物力會有多大?
值得嗎?
她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周白陌,發現對方同樣也是如此。
“看來這林朝天,也不怎樣嘛。”周白陌不以為然道,“明年開春,我們就要把蠻族拿下,他修了這長城,豈不是白費力氣?
勞民傷財不說,自己的口碑也徹底壞掉了。
葳蕤,你說,他不會是借著這個大工程,中飽私囊吧?”
羅葳蕤聽到周白陌的猜測,覺得確實很有道理,點了點頭。
這段時間的相處,兩人想法的同步率也高了很多。
不過,她還是有點腦子的。
畢竟那本《林子兵法》,羅葳蕤作為將門之後,也是第一時間拜讀了。
這還是托皇帝陛下的福。
周秉天認為,二皇子在二皇妃的鼓勵下,想要建立軍功,他自然也要表示支持。
而林朝天的這本《林子兵法》,已經被收入國庫,並且沒有他的批準,不準傳閱。
由此可見,他對這本兵法的重視。
而支持二皇子,自然也就把這本兵書分享給了他。
羅葳蕤也因此見識到了,當世最強的兵書,到底是什麽樣子。
此時,她也意識到,林朝天即使想要中飽私囊,也不會做出太過失智的事情,
“隻是這長城,或許也有幾分道理,我們靜觀其變即可。”
羅葳蕤提議道。
“好!”
周白陌現在對自家這位皇妃,也是順從不少,當即同意。
……
五倫城,劉家。
此時,北境三城,四大世家,兩大商會的頭腦,都聚集在這裏。
“林知府好大的官威,我們王家的夥計,被他征調了一半不說,還要我們出錢出物資,資助這勞什子長城的修建,說實在,我都想去京城告禦狀了。”
王家族長王玉安怒氣衝衝說道。
他身著紫灰的貂皮襖子,帶著貂皮小帽,手上一個碩大的白玉扳指,五十上下的年紀,臉上竟然和二十對歲的小夥子一樣。
隻能說保養得確實不錯。
“消消氣,王老板。林知府可是林紫焉公主的大紅人,武帝陛下將這北境三城賞賜給公主。
她想都沒想,就直接交給了這位前大商的戶部侍郎。
你說錯了花了,小心項上人頭不保。”
勸解王玉安的,是四大世家張家的族長,張榮。
他大概四十上下,是這幾人中最年輕的。
不過麵相卻是最老的。
原因無他,沉迷女色爾。
光家裏的大小老婆,就有九個之多。
更別提,他在煙花之地,還有數不盡的相好。
最近,林朝天要修長城,他家的夥計也是被抽調一空。
家族內外,多了不少獨守空床美嬌娘。
張榮見到後,就像是狼入羊群一般,樂不可支。
因此,對於修長城這件事,他是舉雙手同意。
如果不是被其他幾位族長架著,張榮根本就不想來。
並且張家主營酒館、飯館等生意。
修長城的夥食,都被他張家包了。
雖然賺得少了點,但是好歹是幫朝廷辦事。
並且收入穩定,所以他並不在乎。
而同為四大世家的李家,就不一樣了。
他們主營業務是牧場。
需要的人工不多,但都是此中老手。
少了的話,很難補上來。
因此,李家家主李力行,此時也和王玉安一樣,怨氣衝天,“王八羔子,你李家開飯館,又承包了夥食,當然可以高高掛起。
我們可不一樣。
把老子逼急了,直接造反,幹他丫的!”
李家在這邊境之地放牧,北邊就是蠻族,如果沒點武力,是肯定起不來的。
而且之前,他和二皇子關係比較好。
因此李家的保衛力量,幾乎就是一支成建製的軍隊。
隻是人數少了點。
和朝廷對抗可能有所不如,但是落草為寇,做個馬賊山賊,還是綽綽有餘。
並且,真成了馬賊的話,還不用上稅。
不用看官員臉色,相比現在,真真逍遙得緊。
“哎呦,李當家,別說氣話,大家都是正經人,造反這種事情,還是少說為妙。”
這時候,組織這次碰頭的劉家家主,劉常在說話了。
他就是大司馬劉成海的父親。
托兒子的福,成為在北境三城中,有著京城背景的特殊人物。
畢竟上達天聽,在這個時代,也是很唬人的一件事情。
除此之外,劉常在還在本地畜牧商會獲得了一個理事職位。
現在最大的牧場主,李家家主動怒了,多少會影響他的收入。
別人可以不管,他劉常在可不能不管。
“林知府修建長城,也是為了我們北境三城的長治久安著想,你們也不會願意,隔三差五就被蠻族劫掠一空吧?那樣,幾年、幾十年的忙活,不都白費了嗎?”
劉常在此時裝作講理的樣子說道。
其實,他兒子給他下達任務時,劉常在也非常納悶。
林知府修建長城,對於北境三城來說,不是好事嗎?
為什麽要破壞?
雖然現在苦了一點,但是修好之後,就一勞永逸,再也不用擔心滿足。
不是更好嗎?
因此,見到王玉安說要造反,他就忘了最開始召集眾人的目的,為林朝天說起好話來。
“劉常在,你兒子不是在京城當大官,在大皇子手下做事嗎?要不你讓劉成海給皇帝陛下說一下,為我們求下情?”
這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四大世家之一,葉家家主葉長青說道。
“啊?”劉常在這時候才想起了自己兒子下達的任務,“其實皇帝陛下,還有大皇子早就知道這事情了。”
“什麽?早就知道了?”葉長青臉色十分難看。
早就知道,但是卻不表態,那就意味著皇帝陛下和大皇子都默認這件事情。
他們再怎麽說,也沒有用。
隻是這長城,看著起碼要修上幾年。
他們就要過上幾年的苦日子?
“這可是真的?皇帝陛下也不管我們了?”其他幾位族長、家主紛紛震怒起來。
她知道,三城周圍的北連山,就連綿數百裏。
林朝天想要在上麵修建這長達數百裏的長城?
那耗費的人力物力會有多大?
值得嗎?
她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周白陌,發現對方同樣也是如此。
“看來這林朝天,也不怎樣嘛。”周白陌不以為然道,“明年開春,我們就要把蠻族拿下,他修了這長城,豈不是白費力氣?
勞民傷財不說,自己的口碑也徹底壞掉了。
葳蕤,你說,他不會是借著這個大工程,中飽私囊吧?”
羅葳蕤聽到周白陌的猜測,覺得確實很有道理,點了點頭。
這段時間的相處,兩人想法的同步率也高了很多。
不過,她還是有點腦子的。
畢竟那本《林子兵法》,羅葳蕤作為將門之後,也是第一時間拜讀了。
這還是托皇帝陛下的福。
周秉天認為,二皇子在二皇妃的鼓勵下,想要建立軍功,他自然也要表示支持。
而林朝天的這本《林子兵法》,已經被收入國庫,並且沒有他的批準,不準傳閱。
由此可見,他對這本兵法的重視。
而支持二皇子,自然也就把這本兵書分享給了他。
羅葳蕤也因此見識到了,當世最強的兵書,到底是什麽樣子。
此時,她也意識到,林朝天即使想要中飽私囊,也不會做出太過失智的事情,
“隻是這長城,或許也有幾分道理,我們靜觀其變即可。”
羅葳蕤提議道。
“好!”
周白陌現在對自家這位皇妃,也是順從不少,當即同意。
……
五倫城,劉家。
此時,北境三城,四大世家,兩大商會的頭腦,都聚集在這裏。
“林知府好大的官威,我們王家的夥計,被他征調了一半不說,還要我們出錢出物資,資助這勞什子長城的修建,說實在,我都想去京城告禦狀了。”
王家族長王玉安怒氣衝衝說道。
他身著紫灰的貂皮襖子,帶著貂皮小帽,手上一個碩大的白玉扳指,五十上下的年紀,臉上竟然和二十對歲的小夥子一樣。
隻能說保養得確實不錯。
“消消氣,王老板。林知府可是林紫焉公主的大紅人,武帝陛下將這北境三城賞賜給公主。
她想都沒想,就直接交給了這位前大商的戶部侍郎。
你說錯了花了,小心項上人頭不保。”
勸解王玉安的,是四大世家張家的族長,張榮。
他大概四十上下,是這幾人中最年輕的。
不過麵相卻是最老的。
原因無他,沉迷女色爾。
光家裏的大小老婆,就有九個之多。
更別提,他在煙花之地,還有數不盡的相好。
最近,林朝天要修長城,他家的夥計也是被抽調一空。
家族內外,多了不少獨守空床美嬌娘。
張榮見到後,就像是狼入羊群一般,樂不可支。
因此,對於修長城這件事,他是舉雙手同意。
如果不是被其他幾位族長架著,張榮根本就不想來。
並且張家主營酒館、飯館等生意。
修長城的夥食,都被他張家包了。
雖然賺得少了點,但是好歹是幫朝廷辦事。
並且收入穩定,所以他並不在乎。
而同為四大世家的李家,就不一樣了。
他們主營業務是牧場。
需要的人工不多,但都是此中老手。
少了的話,很難補上來。
因此,李家家主李力行,此時也和王玉安一樣,怨氣衝天,“王八羔子,你李家開飯館,又承包了夥食,當然可以高高掛起。
我們可不一樣。
把老子逼急了,直接造反,幹他丫的!”
李家在這邊境之地放牧,北邊就是蠻族,如果沒點武力,是肯定起不來的。
而且之前,他和二皇子關係比較好。
因此李家的保衛力量,幾乎就是一支成建製的軍隊。
隻是人數少了點。
和朝廷對抗可能有所不如,但是落草為寇,做個馬賊山賊,還是綽綽有餘。
並且,真成了馬賊的話,還不用上稅。
不用看官員臉色,相比現在,真真逍遙得緊。
“哎呦,李當家,別說氣話,大家都是正經人,造反這種事情,還是少說為妙。”
這時候,組織這次碰頭的劉家家主,劉常在說話了。
他就是大司馬劉成海的父親。
托兒子的福,成為在北境三城中,有著京城背景的特殊人物。
畢竟上達天聽,在這個時代,也是很唬人的一件事情。
除此之外,劉常在還在本地畜牧商會獲得了一個理事職位。
現在最大的牧場主,李家家主動怒了,多少會影響他的收入。
別人可以不管,他劉常在可不能不管。
“林知府修建長城,也是為了我們北境三城的長治久安著想,你們也不會願意,隔三差五就被蠻族劫掠一空吧?那樣,幾年、幾十年的忙活,不都白費了嗎?”
劉常在此時裝作講理的樣子說道。
其實,他兒子給他下達任務時,劉常在也非常納悶。
林知府修建長城,對於北境三城來說,不是好事嗎?
為什麽要破壞?
雖然現在苦了一點,但是修好之後,就一勞永逸,再也不用擔心滿足。
不是更好嗎?
因此,見到王玉安說要造反,他就忘了最開始召集眾人的目的,為林朝天說起好話來。
“劉常在,你兒子不是在京城當大官,在大皇子手下做事嗎?要不你讓劉成海給皇帝陛下說一下,為我們求下情?”
這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四大世家之一,葉家家主葉長青說道。
“啊?”劉常在這時候才想起了自己兒子下達的任務,“其實皇帝陛下,還有大皇子早就知道這事情了。”
“什麽?早就知道了?”葉長青臉色十分難看。
早就知道,但是卻不表態,那就意味著皇帝陛下和大皇子都默認這件事情。
他們再怎麽說,也沒有用。
隻是這長城,看著起碼要修上幾年。
他們就要過上幾年的苦日子?
“這可是真的?皇帝陛下也不管我們了?”其他幾位族長、家主紛紛震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