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不能給大周進攻的把柄
扶你登基要殺我,卸甲歸田你慌啥 作者:不吃番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李掌櫃確認,這些菜品裏麵的確有蝦子,孫承澤心裏既高興又有些失落。
高興自然是因為洗脫了自己的嫌疑,失落則是這樣明顯的線索,竟然不是自己提出來,白白少了個在父皇麵前表現的機會。
不過這時候他肯定也不能裝啞巴。
畢竟是自己帶著太子大哥出來,吃到了蝦子。
“李掌櫃,那您知不知道,有些人忌口,吃不了蝦子。你們上菜之前,不告訴對方的嗎?”孫承澤正色道。
李掌櫃見到他一本正經的樣子,心裏頓時咯噔一下。
忌口,吃不了蝦子?
不會是這兩位貴客的朋友親戚,吃出了問題吧?
“這個,我們的確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不知道兩位貴客是否遇到了……麻煩?”他擦了下額頭剛剛急出來的汗水道。
“不知者無罪。”
孫謀見到他這個樣子,又意味深長地看了下二皇子孫承澤。
這次吃的蝦子量很少,畢竟隻是作為一點點綴而已。
太子孫承器昨晚已經醒轉過來。
據太醫說,已經沒什麽大礙。
所以他也不想做過多的追究,這次來隻是想看下,大周酒樓和二皇子到底有沒有勾結。
現在看來,雙方不知情可能性很大。
不過,這也隻是暫時解除了他們的嫌疑,孫謀還需要繼續觀察一番。
這時候,李掌櫃已經帶他們到了樓上的包間。
李掌櫃聽聞孫謀說出“不知者無罪”的時候,也安心了不少。
“兩位貴客,如果真是蝦子的事情給你們帶來了麻煩,這頓飯我們酒樓請了,算是賠禮道歉。
並且如果你們還有任何忌口,請詳細告知,我們會在菜品裏麵做出調整。”
他躬身道。
孫謀見到他這個樣子,點點頭,“那行,久聞大周酒樓的名聲,今天就要好好嚐嚐。”
說完,他和二皇子便落座了。
李掌櫃趕緊點頭哈腰地出去讓小二和廚房準備宴席。
孫承澤等李掌櫃出去,開口問孫謀道:“父皇,您既然猜到是這個酒樓有問題,為何不以此為借口,將大周酒樓收入囊中?
畢竟皇兄身為太子,吃了這裏的菜肴昏迷數日,已經可以判他們謀殺了。”
他想到之前父皇孫謀問自己話的時候,就提到了蝦子和酒樓。
想必那個時候就有了定論。
要知道,自己平時和太子大哥的關係還是挺好的。
也沒有露出過半分要爭奪皇位的意思。
父皇當時的責問,其實有點裝模作樣的意思。
自己竟然沒有看出來。
現在他想到,既然是酒樓的過錯,那順水推舟,將大周這酒樓生意收歸大楚,也未嚐不可。
之前父皇不就讓平陽公主財貨兩空嗎?大周也沒有說什麽。
怎麽今天這麽和顏悅色?還是說父皇有什麽更深的企圖?
他想不明白,便直接開口問了。
“今時不同往日。”誰想楚軒帝聽後,竟然歎了口氣,看上去有些頹喪。
孫承澤沒想到父皇竟然會這麽回答,“兒臣不明白,有什麽不同,請父皇明示。”他起身道。
“你應該聽過七海礦業和大運河的事情了吧?”孫謀拿起酒杯,喝了一口。
孫承澤趕緊給他滿上,點點頭道:“知道,不過這聯合七國的事情,應該是大周有求於我大楚,這些酒樓生意,他們應該會放手的吧?”
孫謀聽後,搖了搖頭,“七海礦業第一個合作對象,你猜是誰?”
“誰?不是大商嗎?”作為皇子,孫承澤的情報勢力僅限於國內和周邊幾個國家。
至於更深入的,他沒那個財力也沒那個能力。
因此這七海礦業的事情,孫承澤雖然看重,但所知也相當有限。
孫謀作為大楚皇帝,掌控的情報網絡遍布七國,現在還沒有退位,自然不會共享給兩位皇子。
“不是大商,而是北境蠻族。他們的條件是拿煤鐵陶瓷等工匠,還有鋼鐵神兵,換取蠻族的寶馬和養馬人。”
孫謀說這話的時候,神色非常憂慮。
孫承澤聽後,自然知道父皇為什麽會憂慮。
他驚訝道:“什麽?蠻族拿出寶馬和養馬人作為交換?那大周的騎兵騎上寶馬,手拿鋼鐵神兵,豈不是無敵於天下?”
其實除了鋼鐵神兵,孫承澤還知道,大周新出了一個叫做諸葛弩的玩意兒。
平時騎兵的騎射,這個射箭還需要練習。
因此,騎射兵種的培養時間會很長。
現在有了這自動發射的諸葛弩,射箭幾乎不用練習了。
省下了大量的培訓時間。
換句話說,大周拿到了蠻族的寶馬,配上鋒銳無比的鋼鐵神兵和諸葛弩,短時間內就能形成舉世無雙的戰力,橫掃天下。
並且這鋼鐵神兵的冶煉技術掌握在他們手裏,數量優勢也是巨大無比。
其他國家如何抵擋?
“無敵於天下?我大楚有北有青河天塹,南有陽江橫流,中間還有武山山脈阻擋,他們騎兵即使再厲害,想打下來,談何容易?”
孫謀嗤笑道。
“那倒也是。”孫承澤聽到父皇的分析,放下了心。
他這才發覺,自己隻是見識過鋼鐵神兵和諸葛弩的威力,但是卻忽略大楚的地形地勢,其實對於騎兵有著天然的阻擋作用。
想要攻打進來,確實比較費勁。
不過,剛才父皇說今時不同往日,明顯是對大周服軟,這不是前後矛盾嗎?
見到兒子疑惑的神情,孫謀繼續道:“雖然我大楚不怕大周,但是周邊其他國家,比如大齊、大越、大晉卻不是這樣想。
隻要大周全力進攻我大楚,加上七海礦業和大運河的誘惑,他們這些宵小之輩,肯定會群起而攻之。
因此,我現在不能給大周進攻的把柄,知道嗎?”
聽到這裏,孫承澤細細品味一下,的確如此。
現在七國,大商為首,其次是大周,然後是大秦,再下來就是大楚。
其他三國,都是見風使舵之輩。
如果隻是單個國家,大楚並不懼怕。
但是他們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和大周形成同盟的話,那事情就不一樣了。
高興自然是因為洗脫了自己的嫌疑,失落則是這樣明顯的線索,竟然不是自己提出來,白白少了個在父皇麵前表現的機會。
不過這時候他肯定也不能裝啞巴。
畢竟是自己帶著太子大哥出來,吃到了蝦子。
“李掌櫃,那您知不知道,有些人忌口,吃不了蝦子。你們上菜之前,不告訴對方的嗎?”孫承澤正色道。
李掌櫃見到他一本正經的樣子,心裏頓時咯噔一下。
忌口,吃不了蝦子?
不會是這兩位貴客的朋友親戚,吃出了問題吧?
“這個,我們的確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不知道兩位貴客是否遇到了……麻煩?”他擦了下額頭剛剛急出來的汗水道。
“不知者無罪。”
孫謀見到他這個樣子,又意味深長地看了下二皇子孫承澤。
這次吃的蝦子量很少,畢竟隻是作為一點點綴而已。
太子孫承器昨晚已經醒轉過來。
據太醫說,已經沒什麽大礙。
所以他也不想做過多的追究,這次來隻是想看下,大周酒樓和二皇子到底有沒有勾結。
現在看來,雙方不知情可能性很大。
不過,這也隻是暫時解除了他們的嫌疑,孫謀還需要繼續觀察一番。
這時候,李掌櫃已經帶他們到了樓上的包間。
李掌櫃聽聞孫謀說出“不知者無罪”的時候,也安心了不少。
“兩位貴客,如果真是蝦子的事情給你們帶來了麻煩,這頓飯我們酒樓請了,算是賠禮道歉。
並且如果你們還有任何忌口,請詳細告知,我們會在菜品裏麵做出調整。”
他躬身道。
孫謀見到他這個樣子,點點頭,“那行,久聞大周酒樓的名聲,今天就要好好嚐嚐。”
說完,他和二皇子便落座了。
李掌櫃趕緊點頭哈腰地出去讓小二和廚房準備宴席。
孫承澤等李掌櫃出去,開口問孫謀道:“父皇,您既然猜到是這個酒樓有問題,為何不以此為借口,將大周酒樓收入囊中?
畢竟皇兄身為太子,吃了這裏的菜肴昏迷數日,已經可以判他們謀殺了。”
他想到之前父皇孫謀問自己話的時候,就提到了蝦子和酒樓。
想必那個時候就有了定論。
要知道,自己平時和太子大哥的關係還是挺好的。
也沒有露出過半分要爭奪皇位的意思。
父皇當時的責問,其實有點裝模作樣的意思。
自己竟然沒有看出來。
現在他想到,既然是酒樓的過錯,那順水推舟,將大周這酒樓生意收歸大楚,也未嚐不可。
之前父皇不就讓平陽公主財貨兩空嗎?大周也沒有說什麽。
怎麽今天這麽和顏悅色?還是說父皇有什麽更深的企圖?
他想不明白,便直接開口問了。
“今時不同往日。”誰想楚軒帝聽後,竟然歎了口氣,看上去有些頹喪。
孫承澤沒想到父皇竟然會這麽回答,“兒臣不明白,有什麽不同,請父皇明示。”他起身道。
“你應該聽過七海礦業和大運河的事情了吧?”孫謀拿起酒杯,喝了一口。
孫承澤趕緊給他滿上,點點頭道:“知道,不過這聯合七國的事情,應該是大周有求於我大楚,這些酒樓生意,他們應該會放手的吧?”
孫謀聽後,搖了搖頭,“七海礦業第一個合作對象,你猜是誰?”
“誰?不是大商嗎?”作為皇子,孫承澤的情報勢力僅限於國內和周邊幾個國家。
至於更深入的,他沒那個財力也沒那個能力。
因此這七海礦業的事情,孫承澤雖然看重,但所知也相當有限。
孫謀作為大楚皇帝,掌控的情報網絡遍布七國,現在還沒有退位,自然不會共享給兩位皇子。
“不是大商,而是北境蠻族。他們的條件是拿煤鐵陶瓷等工匠,還有鋼鐵神兵,換取蠻族的寶馬和養馬人。”
孫謀說這話的時候,神色非常憂慮。
孫承澤聽後,自然知道父皇為什麽會憂慮。
他驚訝道:“什麽?蠻族拿出寶馬和養馬人作為交換?那大周的騎兵騎上寶馬,手拿鋼鐵神兵,豈不是無敵於天下?”
其實除了鋼鐵神兵,孫承澤還知道,大周新出了一個叫做諸葛弩的玩意兒。
平時騎兵的騎射,這個射箭還需要練習。
因此,騎射兵種的培養時間會很長。
現在有了這自動發射的諸葛弩,射箭幾乎不用練習了。
省下了大量的培訓時間。
換句話說,大周拿到了蠻族的寶馬,配上鋒銳無比的鋼鐵神兵和諸葛弩,短時間內就能形成舉世無雙的戰力,橫掃天下。
並且這鋼鐵神兵的冶煉技術掌握在他們手裏,數量優勢也是巨大無比。
其他國家如何抵擋?
“無敵於天下?我大楚有北有青河天塹,南有陽江橫流,中間還有武山山脈阻擋,他們騎兵即使再厲害,想打下來,談何容易?”
孫謀嗤笑道。
“那倒也是。”孫承澤聽到父皇的分析,放下了心。
他這才發覺,自己隻是見識過鋼鐵神兵和諸葛弩的威力,但是卻忽略大楚的地形地勢,其實對於騎兵有著天然的阻擋作用。
想要攻打進來,確實比較費勁。
不過,剛才父皇說今時不同往日,明顯是對大周服軟,這不是前後矛盾嗎?
見到兒子疑惑的神情,孫謀繼續道:“雖然我大楚不怕大周,但是周邊其他國家,比如大齊、大越、大晉卻不是這樣想。
隻要大周全力進攻我大楚,加上七海礦業和大運河的誘惑,他們這些宵小之輩,肯定會群起而攻之。
因此,我現在不能給大周進攻的把柄,知道嗎?”
聽到這裏,孫承澤細細品味一下,的確如此。
現在七國,大商為首,其次是大周,然後是大秦,再下來就是大楚。
其他三國,都是見風使舵之輩。
如果隻是單個國家,大楚並不懼怕。
但是他們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和大周形成同盟的話,那事情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