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陶瓷茶罐
扶你登基要殺我,卸甲歸田你慌啥 作者:不吃番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金雲歎了口氣,其實他也並不想為難劉成海,“起來吧!我們找個茶館坐坐,一路走得有些乏了。”
劉成海如釋重負地起身,指著左邊的一棟小樓,“這家就是,我這就去給您問下,看看二樓有沒有雅座單間。”
說完,他準備一路小跑過去。
“等等,”周金雲卻將其喊下,“我就要坐在一樓大堂,看看普通人講些什麽,別去找什麽雅座單間了。”
說著,他雙手往後一背,就這麽走了過去。
淩如雨和左春林見狀,也趕緊跟上。
劉成海倒是有些不知所措,今天好像做什麽都是錯的。
不顧他還是很快反應過來,提前小跑過去,找了一張空著的桌子,等候大皇子周金雲三人坐下。
這裏處於臨街靠窗的位置,既能聽到茶館內部客人的說話,又能聽到外麵街上人的閑談。
周金雲對此非常滿意。
“客官,你要的毛尖,我們這還有一些可口的點心,您需要嗎?”小二端著一壺茶走了過來。
這時候,周金雲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
“你們的茶壺,好像很特別?”
他盯著茶壺看了下,發現上麵的紋理比在京城的更加細膩、光滑,還有一種特有的幹淨。
淩如雨、左春林也發現了。
“這好像不是陶罐?”
淩如雨驚訝道。
“陶罐用來燒茶,陶瓷罐用來存茶。”小二疑惑道,“大家不都是這樣嗎?”
這時候,掌櫃的走了過來,“去去,你怎麽能和客人這樣說話?”
他一手接過陶瓷茶罐,將小兒趕開,自己給周金雲幾人開始上茶,“幾位尊客都是外地來的吧?我們這北境三城,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
掌櫃的其實早就注意到了,周金雲這幾位生麵孔,一看就是外地來的。
身上的衣著看著很一般,但其實都是上等的京城貨。
他猜想,這幾位應該非富即貴。
因此特別留意。
當小二說話不得體的時候,掌櫃怕怠慢了這幾位貴客,於是親自上場服侍。
“哦,你放下這茶罐,我看看有什麽不一樣!”周金雲敲了下桌子,示意道。
“好的,您小心點,別燙著了。”掌櫃的有求必應,點頭哈腰道。
周金雲開始仔細觀摩。
因為在京城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用陶罐。
這茶館用的所謂陶瓷罐,他和淩如雨、左春林幾人還真沒見過。
陶罐比較粗糙、難看,這陶瓷罐與之相比,可以說是藝術品一般的存在。
外表光滑明亮,觸感極佳,讓三人有些愛不釋手。
更別提上麵畫著栩栩如生的百鳥朝鳳圖,顏色繁複豔麗,就和真的一樣。
“這等好東西,怎麽沒見到上貢給京城?”周金雲疑惑道。
掌櫃一聽,竟然是京城來的!
難道是皇親國戚?不然哪有那麽容易拿到貢品?!
他趕緊解釋道:“這陶瓷罐,是林大人吩咐工匠,最近半個月才研究成功,還沒來得及上報!
我們也是從那些失敗的殘次品中,買了這個完整的罐子,作為噱頭而已。
日後,林大人肯定是要把最好的作品,上貢給朝廷的。”
掌櫃說這話的時候,想起了剛剛進城的大皇子和三公主。
這幾位怕不就是隨從而來的皇室人員。
他原本看出這幾人的尊貴地位,特地吩咐小二拿著罐子招待,以示誠意。
如果因為自己的這個陶瓷茶罐,給林大人帶去了滅頂之災,那可是天大的罪過!
所以,他話也說的很急,甚至都開始有些結巴了。
“工匠,實驗?這又是怎麽回事?”周金雲看上去沒有動怒,而是有些疑惑。
“是這樣的,”意識到對方似乎很好說話,掌櫃擦了把額頭的冷汗,繼續解釋:“林大人不是在我們北境三城發現了煤礦嗎?就是蜂窩煤,您知道吧?”
“知道,你繼續!”
“這煤燒起來的,可熱乎啦!像是非常硬的鐵,都可以燒製成水一樣。於是林大人用這煤來燒製陶器,結果燒出了這種更加光滑的瓷器。
一開始,燒得並不成功。
於是他對陶土的配方做了些改良,就開始做實驗。
不過還沒有成功,前不久皇帝陛下就召見了他。
於是他隻好命令下麵的工匠繼續實驗,自己去京城複命。
就在這些日子,工匠們不負所托,將這陶瓷給燒製成功了。
中間還有不少廢品。
我們變去把其中品相比價好的,買下來了。
見到您是從京城來的,便用這個來招待了。
你可千萬不能怪林大人啊!
這和他沒有一點關係。
並且,燒製好的上等陶瓷,肯定會上貢給朝廷的。”
周金雲見到他如此緊張的樣子,感覺有些好笑。
自己好像什麽都沒做,就把人嚇成這樣。
他出言安慰道:“掌櫃的,別擔心,我們隻是隨口一說,對林大人不會有什麽影響。你們說,是不是?”
周金雲看向淩如雨等三人。
“是,周公子說的是,掌櫃的,你安心做生意就好。”
“上一壺好茶,比什麽都重要!”
淩如雨和左春林附和道。
掌櫃連連拱手,“好的,幾位尊客,馬上給您上最好的茶!”
他趕緊叫來小二,換上最上等的龍井。
周金雲等掌櫃和小二走開,忍不住感歎道:“這個林大人,還真是處處給人驚喜啊!”
“林大人如此博學,正是我大周之福啊!”劉成海這時候終於插上了話。
“對……”淩如雨和左春林正準備繼續吹捧一番,卻被周金雲打斷。
“你們別說話,”他側耳做出傾聽的姿勢,“旁邊的桌子,是不是在談論四腳記賬法?”
聽到周金雲的提醒,淩如雨和左春林都覺得不太可能。
因為這四腳記賬法,他們也看過。
是林朝天發明的極為高深的記賬法。
即使是算學天才的淩如雨,也花了很久才看懂六七分。
旁邊這幾個,一看就不是讀書人,怎麽可能談論這種高深的專業知識?
不過,等他聽清楚時,卻吃了一驚。
“我說啊,這四腳記賬法,‘有來必有去,來去必相等’,就是最主要的原則,如果不符合這一條,那賬目就是廢的!”
劉成海如釋重負地起身,指著左邊的一棟小樓,“這家就是,我這就去給您問下,看看二樓有沒有雅座單間。”
說完,他準備一路小跑過去。
“等等,”周金雲卻將其喊下,“我就要坐在一樓大堂,看看普通人講些什麽,別去找什麽雅座單間了。”
說著,他雙手往後一背,就這麽走了過去。
淩如雨和左春林見狀,也趕緊跟上。
劉成海倒是有些不知所措,今天好像做什麽都是錯的。
不顧他還是很快反應過來,提前小跑過去,找了一張空著的桌子,等候大皇子周金雲三人坐下。
這裏處於臨街靠窗的位置,既能聽到茶館內部客人的說話,又能聽到外麵街上人的閑談。
周金雲對此非常滿意。
“客官,你要的毛尖,我們這還有一些可口的點心,您需要嗎?”小二端著一壺茶走了過來。
這時候,周金雲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
“你們的茶壺,好像很特別?”
他盯著茶壺看了下,發現上麵的紋理比在京城的更加細膩、光滑,還有一種特有的幹淨。
淩如雨、左春林也發現了。
“這好像不是陶罐?”
淩如雨驚訝道。
“陶罐用來燒茶,陶瓷罐用來存茶。”小二疑惑道,“大家不都是這樣嗎?”
這時候,掌櫃的走了過來,“去去,你怎麽能和客人這樣說話?”
他一手接過陶瓷茶罐,將小兒趕開,自己給周金雲幾人開始上茶,“幾位尊客都是外地來的吧?我們這北境三城,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
掌櫃的其實早就注意到了,周金雲這幾位生麵孔,一看就是外地來的。
身上的衣著看著很一般,但其實都是上等的京城貨。
他猜想,這幾位應該非富即貴。
因此特別留意。
當小二說話不得體的時候,掌櫃怕怠慢了這幾位貴客,於是親自上場服侍。
“哦,你放下這茶罐,我看看有什麽不一樣!”周金雲敲了下桌子,示意道。
“好的,您小心點,別燙著了。”掌櫃的有求必應,點頭哈腰道。
周金雲開始仔細觀摩。
因為在京城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用陶罐。
這茶館用的所謂陶瓷罐,他和淩如雨、左春林幾人還真沒見過。
陶罐比較粗糙、難看,這陶瓷罐與之相比,可以說是藝術品一般的存在。
外表光滑明亮,觸感極佳,讓三人有些愛不釋手。
更別提上麵畫著栩栩如生的百鳥朝鳳圖,顏色繁複豔麗,就和真的一樣。
“這等好東西,怎麽沒見到上貢給京城?”周金雲疑惑道。
掌櫃一聽,竟然是京城來的!
難道是皇親國戚?不然哪有那麽容易拿到貢品?!
他趕緊解釋道:“這陶瓷罐,是林大人吩咐工匠,最近半個月才研究成功,還沒來得及上報!
我們也是從那些失敗的殘次品中,買了這個完整的罐子,作為噱頭而已。
日後,林大人肯定是要把最好的作品,上貢給朝廷的。”
掌櫃說這話的時候,想起了剛剛進城的大皇子和三公主。
這幾位怕不就是隨從而來的皇室人員。
他原本看出這幾人的尊貴地位,特地吩咐小二拿著罐子招待,以示誠意。
如果因為自己的這個陶瓷茶罐,給林大人帶去了滅頂之災,那可是天大的罪過!
所以,他話也說的很急,甚至都開始有些結巴了。
“工匠,實驗?這又是怎麽回事?”周金雲看上去沒有動怒,而是有些疑惑。
“是這樣的,”意識到對方似乎很好說話,掌櫃擦了把額頭的冷汗,繼續解釋:“林大人不是在我們北境三城發現了煤礦嗎?就是蜂窩煤,您知道吧?”
“知道,你繼續!”
“這煤燒起來的,可熱乎啦!像是非常硬的鐵,都可以燒製成水一樣。於是林大人用這煤來燒製陶器,結果燒出了這種更加光滑的瓷器。
一開始,燒得並不成功。
於是他對陶土的配方做了些改良,就開始做實驗。
不過還沒有成功,前不久皇帝陛下就召見了他。
於是他隻好命令下麵的工匠繼續實驗,自己去京城複命。
就在這些日子,工匠們不負所托,將這陶瓷給燒製成功了。
中間還有不少廢品。
我們變去把其中品相比價好的,買下來了。
見到您是從京城來的,便用這個來招待了。
你可千萬不能怪林大人啊!
這和他沒有一點關係。
並且,燒製好的上等陶瓷,肯定會上貢給朝廷的。”
周金雲見到他如此緊張的樣子,感覺有些好笑。
自己好像什麽都沒做,就把人嚇成這樣。
他出言安慰道:“掌櫃的,別擔心,我們隻是隨口一說,對林大人不會有什麽影響。你們說,是不是?”
周金雲看向淩如雨等三人。
“是,周公子說的是,掌櫃的,你安心做生意就好。”
“上一壺好茶,比什麽都重要!”
淩如雨和左春林附和道。
掌櫃連連拱手,“好的,幾位尊客,馬上給您上最好的茶!”
他趕緊叫來小二,換上最上等的龍井。
周金雲等掌櫃和小二走開,忍不住感歎道:“這個林大人,還真是處處給人驚喜啊!”
“林大人如此博學,正是我大周之福啊!”劉成海這時候終於插上了話。
“對……”淩如雨和左春林正準備繼續吹捧一番,卻被周金雲打斷。
“你們別說話,”他側耳做出傾聽的姿勢,“旁邊的桌子,是不是在談論四腳記賬法?”
聽到周金雲的提醒,淩如雨和左春林都覺得不太可能。
因為這四腳記賬法,他們也看過。
是林朝天發明的極為高深的記賬法。
即使是算學天才的淩如雨,也花了很久才看懂六七分。
旁邊這幾個,一看就不是讀書人,怎麽可能談論這種高深的專業知識?
不過,等他聽清楚時,卻吃了一驚。
“我說啊,這四腳記賬法,‘有來必有去,來去必相等’,就是最主要的原則,如果不符合這一條,那賬目就是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