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這和放假有什麽區別?
扶你登基要殺我,卸甲歸田你慌啥 作者:不吃番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榮、李力行、王玉安、李力行、葉長青等大商人、大老板聽後都沉默了。
這麽說的話,他們送進來的那些人,每天工作時間比在自己手下少了差不多一半,還有吃有喝,可以免費領一塊蜂窩煤。
這和放假有什麽區別?
難怪他們進來後,都不怎麽願意執行任務。
原來是被這林知府給收買了啊!
張榮裝作關心工程進度樣子,問道:“南宮師爺,這樣的工作時間,是不是太輕鬆了點?
你們可是要修幾百裏的長城,照這樣下去,要修到何年何月啊?”
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增加工作時長。
“對,一天隻工作四個時辰,實在是太便宜……太寬鬆了,師爺,您還是和林知府林大人,商量一下,起碼要六個時辰才核算吧?
那樣工程進度至少可以加快一半。”
葉長青作為紡織行業的翹楚,知道工時的緊要程度,也是跟著勸說道。
算出這時間的時候,他的心都在痛,林知府怎麽能這麽敗家?
劉常在聽到這四個時辰工作製度的時候,一開始還是竊喜的。
在他看來,這意味著林知府可能沒什麽工程經驗,才會製定出這麽寬鬆的工作時間製度。
那如果自己和眾位老板再多使點勁,很有可能忽悠到對方。
對於完成大皇子的任務,劉常在的信心又多了幾分。
隻是現在要從哪裏進行突破呢?
他又陷入了沉思。
南宮明聽到這些人提議,連連擺手,“林知府說了,你們之前讓手下人一天工作六七個時辰甚至八個時辰,那樣是不對的。
人在疲勞的時候,工作效率和質量都會大打折扣。
並且這大型工程,到處都是石料什麽的,非常危險。
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出人命。
四個時辰工作製度實行後,人們的精神和工作狀態都好了很多。
幹起活來又快又好。
修建長城的進度,比他們平時蓋房子什麽的,都快多了。
另外,林知府還布置了一些學習任務,教他們識字、算數、畫圖什麽的,這樣可以更好的理解一些工程上的要求。”
“識字?算數?畫圖?”
張榮等人聽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除了一些賬房先生,還有高等級的製作工人,這些泥腿子哪裏值得學習這些?
這不是純純浪費時間嗎?
並且,教這些不都需要教書先生嗎?
那可是另外一筆支出!
太費錢了!
“南宮師爺,即使公主殿下有錢,也不能這樣花啊!一群做工的下人而已,需要識字嗎?”
王玉安皺眉道。
王家經營的花街之地,也有不少賣藝不賣身的藝伎之類。
價錢的確比普通的煙花女子高多了。
但那是為了迎合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的性情和愛好。
除此之外,就是設計、製造首飾的工匠,識字什麽的,確實有幫助。
但龜公、幫工什麽的,需要這麽高的文化水平嗎?
“這個嘛,林知府自有定數,並且公主殿下說了,北境三城全權交由林知府負責,你們也不用瞎操心了。”
南宮明見到這些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心裏也是充滿了不屑。
因為他知道,在林朝天寫的《天工開物》裏麵,很多製造、農事方麵的工具什麽的,都需要一定的識字、算數基礎才能弄懂。
林知府的想法,就是要推廣他的那些工具和先進的農事方法。
之前寫了《天工開物》,但卻隻在少部分讀書人中間受到認可。
而實際上,林知府的想法,是要把這些推廣到下層、底層民眾中間的。
現在教他們識字,隻是為了打好基礎而已。
另外,林朝天知府好像最近還在寫一本叫做《農桑輯要》的著作。
很多農事方麵的知識,和各種作物的栽培方法,都讓他打開眼界。
據林知府透露,隻要按照他寫的去做,糧食等農作物的產量,翻上三四倍都不成問題。
可以說,把南宮明的期待都拉滿了。
現在這些所謂的四大世家、兩大商會的大商人、大老板,一個個都掉錢眼裏了,滿身銅臭味,根本就不知道知識為何物,到底有什麽樣的作用。
南宮明見他們也不想改變自己的認知,也就懶得解釋更多,直接又拿林紫焉公主來壓他們了。
而那幾位大商人、大老板聽到後,心中也很是不服。
他們一說什麽,對方就拿林公主說事。
這次一定要扳倒林知府,讓大皇子上位。
到時候,讓林朝天和這個該死的南宮明,還有公主殿下,知道誰才是大周真正的主人。
南宮明也不知道,此時因為自己的態度,激化了這些人要搞倒林朝天的決心。
不過林朝天現在也管不了這些。
他站在百連山的一個煤礦礦洞前,若有所思。
因為現在是一個比前世商周時代稍微先進一點的時代。
有鐵、有冶煉鍛造,但是卻因為之前沒有煤礦,產量比較低。
鐵製的兵器和工具,都是貴族和軍隊,還得是上層才能擁有。
讓鐵匠們打造蜂窩煤模具給普通人用的時候,他們就非常吃驚。
這麽貴重的物品,就這麽輕易讓下等人、平民使用。
林知府是想幹嘛?
這不妥妥的僭越嗎?
直到他給鐵匠們解釋,煤礦風箱大規模使用後,鐵製器具會越來越常見,才稍微平息了一下他們的怨念。
畢竟,風箱的溫度高達上千度,將鐵礦真正熔煉成鐵水出來的時候,鐵匠們都驚呆了。
要知道,他們之前用上大量上好的木柴,還要選擇通風的風水寶地,在夏天才能達成這樣的狀態,並且還不一定成功。
結果林朝天大冬天就把鐵水煉出來了。
實在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一時間,鐵匠們都猜測,林朝天是不是鐵匠之神在人間的轉世身。
林朝天無奈,隻得拿出《天工開物》說事。
鐵匠們看書簡抓耳撓腮的時候,林朝天意識到他們還不識字。
這才製定了,每天服役完成後,都必須接受教育的規定。
這麽說的話,他們送進來的那些人,每天工作時間比在自己手下少了差不多一半,還有吃有喝,可以免費領一塊蜂窩煤。
這和放假有什麽區別?
難怪他們進來後,都不怎麽願意執行任務。
原來是被這林知府給收買了啊!
張榮裝作關心工程進度樣子,問道:“南宮師爺,這樣的工作時間,是不是太輕鬆了點?
你們可是要修幾百裏的長城,照這樣下去,要修到何年何月啊?”
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增加工作時長。
“對,一天隻工作四個時辰,實在是太便宜……太寬鬆了,師爺,您還是和林知府林大人,商量一下,起碼要六個時辰才核算吧?
那樣工程進度至少可以加快一半。”
葉長青作為紡織行業的翹楚,知道工時的緊要程度,也是跟著勸說道。
算出這時間的時候,他的心都在痛,林知府怎麽能這麽敗家?
劉常在聽到這四個時辰工作製度的時候,一開始還是竊喜的。
在他看來,這意味著林知府可能沒什麽工程經驗,才會製定出這麽寬鬆的工作時間製度。
那如果自己和眾位老板再多使點勁,很有可能忽悠到對方。
對於完成大皇子的任務,劉常在的信心又多了幾分。
隻是現在要從哪裏進行突破呢?
他又陷入了沉思。
南宮明聽到這些人提議,連連擺手,“林知府說了,你們之前讓手下人一天工作六七個時辰甚至八個時辰,那樣是不對的。
人在疲勞的時候,工作效率和質量都會大打折扣。
並且這大型工程,到處都是石料什麽的,非常危險。
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出人命。
四個時辰工作製度實行後,人們的精神和工作狀態都好了很多。
幹起活來又快又好。
修建長城的進度,比他們平時蓋房子什麽的,都快多了。
另外,林知府還布置了一些學習任務,教他們識字、算數、畫圖什麽的,這樣可以更好的理解一些工程上的要求。”
“識字?算數?畫圖?”
張榮等人聽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除了一些賬房先生,還有高等級的製作工人,這些泥腿子哪裏值得學習這些?
這不是純純浪費時間嗎?
並且,教這些不都需要教書先生嗎?
那可是另外一筆支出!
太費錢了!
“南宮師爺,即使公主殿下有錢,也不能這樣花啊!一群做工的下人而已,需要識字嗎?”
王玉安皺眉道。
王家經營的花街之地,也有不少賣藝不賣身的藝伎之類。
價錢的確比普通的煙花女子高多了。
但那是為了迎合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的性情和愛好。
除此之外,就是設計、製造首飾的工匠,識字什麽的,確實有幫助。
但龜公、幫工什麽的,需要這麽高的文化水平嗎?
“這個嘛,林知府自有定數,並且公主殿下說了,北境三城全權交由林知府負責,你們也不用瞎操心了。”
南宮明見到這些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心裏也是充滿了不屑。
因為他知道,在林朝天寫的《天工開物》裏麵,很多製造、農事方麵的工具什麽的,都需要一定的識字、算數基礎才能弄懂。
林知府的想法,就是要推廣他的那些工具和先進的農事方法。
之前寫了《天工開物》,但卻隻在少部分讀書人中間受到認可。
而實際上,林知府的想法,是要把這些推廣到下層、底層民眾中間的。
現在教他們識字,隻是為了打好基礎而已。
另外,林朝天知府好像最近還在寫一本叫做《農桑輯要》的著作。
很多農事方麵的知識,和各種作物的栽培方法,都讓他打開眼界。
據林知府透露,隻要按照他寫的去做,糧食等農作物的產量,翻上三四倍都不成問題。
可以說,把南宮明的期待都拉滿了。
現在這些所謂的四大世家、兩大商會的大商人、大老板,一個個都掉錢眼裏了,滿身銅臭味,根本就不知道知識為何物,到底有什麽樣的作用。
南宮明見他們也不想改變自己的認知,也就懶得解釋更多,直接又拿林紫焉公主來壓他們了。
而那幾位大商人、大老板聽到後,心中也很是不服。
他們一說什麽,對方就拿林公主說事。
這次一定要扳倒林知府,讓大皇子上位。
到時候,讓林朝天和這個該死的南宮明,還有公主殿下,知道誰才是大周真正的主人。
南宮明也不知道,此時因為自己的態度,激化了這些人要搞倒林朝天的決心。
不過林朝天現在也管不了這些。
他站在百連山的一個煤礦礦洞前,若有所思。
因為現在是一個比前世商周時代稍微先進一點的時代。
有鐵、有冶煉鍛造,但是卻因為之前沒有煤礦,產量比較低。
鐵製的兵器和工具,都是貴族和軍隊,還得是上層才能擁有。
讓鐵匠們打造蜂窩煤模具給普通人用的時候,他們就非常吃驚。
這麽貴重的物品,就這麽輕易讓下等人、平民使用。
林知府是想幹嘛?
這不妥妥的僭越嗎?
直到他給鐵匠們解釋,煤礦風箱大規模使用後,鐵製器具會越來越常見,才稍微平息了一下他們的怨念。
畢竟,風箱的溫度高達上千度,將鐵礦真正熔煉成鐵水出來的時候,鐵匠們都驚呆了。
要知道,他們之前用上大量上好的木柴,還要選擇通風的風水寶地,在夏天才能達成這樣的狀態,並且還不一定成功。
結果林朝天大冬天就把鐵水煉出來了。
實在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一時間,鐵匠們都猜測,林朝天是不是鐵匠之神在人間的轉世身。
林朝天無奈,隻得拿出《天工開物》說事。
鐵匠們看書簡抓耳撓腮的時候,林朝天意識到他們還不識字。
這才製定了,每天服役完成後,都必須接受教育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