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征服火鳳軍將領
扶你登基要殺我,卸甲歸田你慌啥 作者:不吃番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白陌起身走之前,又折回來,假模假樣地關心林朝天道:“林公子……不對,林先生,你這身子要保重啊!哈哈!我等你們的好消息!”
說完,他才掀開門簾,跳上自己的高頭大馬,和親衛一起揚長而去。
這時候,林紫焉的親衛首領王百川此時趕緊上前,單膝跪地:“屬下未能阻擋二皇子,讓公主殿下受驚了。”
“免禮,傳令下去,後勤部隊繼續輸送糧草輜重,另外,再調遣我火鳳軍至北境三城。”
林紫焉朗聲吩咐道。
此時的她,在正午陽光照射下,颯爽英姿,風采卓著。
林朝天也沒想到,自己才剛提出這個稍顯大膽的方略,對方竟然如此信任,這就開始執行了。
他感到,林紫焉和洛如煙雖然都算是女中豪傑,但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
這時候,聽到林紫焉號令的親衛首領王百川,還有其他使團成員,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麵麵相覷。
自己不過是跟著林紫焉公主殿下來大商賀喜,除了救了一位堪稱準聖的林朝天,也沒說要帶兵打仗啊?
“北境三城,不是二皇子殿下的領地嗎?難道他不要了?”
王百川想到剛才意氣風發,騎馬而去的二皇子,問道。
其他人這時候,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肯定是公主殿下說了什麽,讓二皇子竟然這麽輕易地送出三座被蠻族侵占的城池。
在他們看來,公主殿下的火鳳軍,和其他六國的王牌之師相比,也毫不遜色。
可不是二皇子那樣軍事草包帶的兵可以碰瓷的。
收複失地,輕而易舉。
而公主勢力的增強,也意味著他們的增強。
大喜事一件!
“二皇兄並未將三城贈予我,我隻是順手幫助他奪回大周的領土而已。”
林紫焉淺淺一笑,不再做更多解釋,轉身回到馬車內。
……
五日後,火鳳軍集結在北境三城,三十裏外的河穀之地。
大帳之中,林紫焉位於首座,左側坐著林朝天,右側則是她之前最為倚仗的軍師,有天算之稱的南宮明。
其餘十多位將領,按照品秩、軍銜,分坐兩旁。
“公主,火鳳軍交由林先生全權處置,是否太過兒戲了?”
座下,一名絡腮胡子的大漢起身道。
他名叫典沉。
爺爺典威是大周林氏**之前的家將。
**之後,作為從龍之臣,自然也位列大周十大將軍之一。
對大周忠心耿耿。
現在,林紫焉將其嫡係部隊,火鳳軍的指揮權交給一個大商人。
讓他有些不可理解。
雖然典沉,也聽說,這位林朝天先生,有大才,被眾多讀書人和文臣尊為準聖。
但是他寫的那些書,什麽《國富論》、《算經》、《天工開物》之類,都是關於國計民生、學問之類,和軍事基本不沾邊。
並且在大商之時,也之時負責經濟相關。
根本就沒打過仗。
這樣一個人,如何讓他服氣?
而且才二十歲出頭,即使從娘胎開始讀書,也不可能精通這麽多領域。
並且,被大商女帝貶入天牢,肯定在某些方麵還有錯處。
林紫焉公主殿下,已經為其付出了萬萬真金的贖金,現在竟然還把嫡係部隊全權交給他。
實在是太過兒戲了。
典沉脾氣比較暴躁,同時也確實有資格,因此才直接質問。
其他將領雖說也是武將,但是混跡朝廷多年,家底也沒有典沉那麽硬氣。
於是,不少人躬身道,“謹遵公主殿下的意願,見過林先生。”
還有人開始勸解典沉,“典將軍,林先生可是準聖,天生聰慧,無所不精,這是公主殿下認可的,你就不要再質疑了。”
“是啊,不過是區區蠻族而已,遊兵散勇,不足為懼。二皇子辦不到的事情,公主殿下的火鳳軍肯定可以辦到。”
“典將軍,你雖然出身軍伍世家,但是自己也沒親自打過蠻族吧?怎麽可以質疑林先生?”
隻是這些勸解的話,聽起來多少有些陰陽怪氣。
這也難怪,他們拚死拚活,奮鬥多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在火鳳軍混出名頭。
現在來了一個林朝天,直接淩駕於眾人之上。
這怎麽讓人服氣?
林紫焉早就料到眾位將士會有所不服。
因為她最開始的想法,也是讓林朝天作為軍師,輔助自己。
不過接下來,她並未直接解釋,而是吩咐左右侍從道。“將林先生最新的著作發下去吧。”
原來林朝天也知道,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的確很難讓眾軍士服氣。
於是他連夜寫了一本軍事著作《林子兵法》,來證明自己。
本來,林紫焉雖然順著林朝天的意思,答應了二皇兄周白陌的條件。
但是她覺得,林朝天隻是基於政治上的敏銳抓到了這個機會。
具體如何收複北境三城,還得靠自己的嫡係部隊,火鳳軍。
這隻軍隊,在她看來,和其餘六國的王牌之師相比,也不相上下。
隻是一直以來沒有機會證明而已。
這次正是她火鳳軍一個登上七國舞台的好機會!
而林朝天那帶著墨香、字跡未幹的軍事著作呈上來的時候,林紫焉本想著做做樣子,隨意翻閱一下就行。
結果沒想到,她越看越吃驚。
林朝天除了擅長國計民生、政治戰略以外,具體的軍事戰爭謀劃,竟然也如此精通!
其中很多思想,都和教她的那些老將軍、老軍師不謀而合,和她看過無數兵書相比,甚至更進一步!
看完後,她確信,火鳳軍應該全權交由林朝天。
而這些將領,隻要他們不是草包,看了這《林子兵法》以後,都會被林朝天的軍事才能折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和我經曆過的一模一樣,林先生是怎麽知道的?”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總綱,厲害啊!想不到林先生一介文人,竟然對軍事也有這麽深的見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嘖嘖,我還真碰到過這樣的事情,林先生這總結,真是神了!”
說完,他才掀開門簾,跳上自己的高頭大馬,和親衛一起揚長而去。
這時候,林紫焉的親衛首領王百川此時趕緊上前,單膝跪地:“屬下未能阻擋二皇子,讓公主殿下受驚了。”
“免禮,傳令下去,後勤部隊繼續輸送糧草輜重,另外,再調遣我火鳳軍至北境三城。”
林紫焉朗聲吩咐道。
此時的她,在正午陽光照射下,颯爽英姿,風采卓著。
林朝天也沒想到,自己才剛提出這個稍顯大膽的方略,對方竟然如此信任,這就開始執行了。
他感到,林紫焉和洛如煙雖然都算是女中豪傑,但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
這時候,聽到林紫焉號令的親衛首領王百川,還有其他使團成員,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麵麵相覷。
自己不過是跟著林紫焉公主殿下來大商賀喜,除了救了一位堪稱準聖的林朝天,也沒說要帶兵打仗啊?
“北境三城,不是二皇子殿下的領地嗎?難道他不要了?”
王百川想到剛才意氣風發,騎馬而去的二皇子,問道。
其他人這時候,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肯定是公主殿下說了什麽,讓二皇子竟然這麽輕易地送出三座被蠻族侵占的城池。
在他們看來,公主殿下的火鳳軍,和其他六國的王牌之師相比,也毫不遜色。
可不是二皇子那樣軍事草包帶的兵可以碰瓷的。
收複失地,輕而易舉。
而公主勢力的增強,也意味著他們的增強。
大喜事一件!
“二皇兄並未將三城贈予我,我隻是順手幫助他奪回大周的領土而已。”
林紫焉淺淺一笑,不再做更多解釋,轉身回到馬車內。
……
五日後,火鳳軍集結在北境三城,三十裏外的河穀之地。
大帳之中,林紫焉位於首座,左側坐著林朝天,右側則是她之前最為倚仗的軍師,有天算之稱的南宮明。
其餘十多位將領,按照品秩、軍銜,分坐兩旁。
“公主,火鳳軍交由林先生全權處置,是否太過兒戲了?”
座下,一名絡腮胡子的大漢起身道。
他名叫典沉。
爺爺典威是大周林氏**之前的家將。
**之後,作為從龍之臣,自然也位列大周十大將軍之一。
對大周忠心耿耿。
現在,林紫焉將其嫡係部隊,火鳳軍的指揮權交給一個大商人。
讓他有些不可理解。
雖然典沉,也聽說,這位林朝天先生,有大才,被眾多讀書人和文臣尊為準聖。
但是他寫的那些書,什麽《國富論》、《算經》、《天工開物》之類,都是關於國計民生、學問之類,和軍事基本不沾邊。
並且在大商之時,也之時負責經濟相關。
根本就沒打過仗。
這樣一個人,如何讓他服氣?
而且才二十歲出頭,即使從娘胎開始讀書,也不可能精通這麽多領域。
並且,被大商女帝貶入天牢,肯定在某些方麵還有錯處。
林紫焉公主殿下,已經為其付出了萬萬真金的贖金,現在竟然還把嫡係部隊全權交給他。
實在是太過兒戲了。
典沉脾氣比較暴躁,同時也確實有資格,因此才直接質問。
其他將領雖說也是武將,但是混跡朝廷多年,家底也沒有典沉那麽硬氣。
於是,不少人躬身道,“謹遵公主殿下的意願,見過林先生。”
還有人開始勸解典沉,“典將軍,林先生可是準聖,天生聰慧,無所不精,這是公主殿下認可的,你就不要再質疑了。”
“是啊,不過是區區蠻族而已,遊兵散勇,不足為懼。二皇子辦不到的事情,公主殿下的火鳳軍肯定可以辦到。”
“典將軍,你雖然出身軍伍世家,但是自己也沒親自打過蠻族吧?怎麽可以質疑林先生?”
隻是這些勸解的話,聽起來多少有些陰陽怪氣。
這也難怪,他們拚死拚活,奮鬥多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在火鳳軍混出名頭。
現在來了一個林朝天,直接淩駕於眾人之上。
這怎麽讓人服氣?
林紫焉早就料到眾位將士會有所不服。
因為她最開始的想法,也是讓林朝天作為軍師,輔助自己。
不過接下來,她並未直接解釋,而是吩咐左右侍從道。“將林先生最新的著作發下去吧。”
原來林朝天也知道,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的確很難讓眾軍士服氣。
於是他連夜寫了一本軍事著作《林子兵法》,來證明自己。
本來,林紫焉雖然順著林朝天的意思,答應了二皇兄周白陌的條件。
但是她覺得,林朝天隻是基於政治上的敏銳抓到了這個機會。
具體如何收複北境三城,還得靠自己的嫡係部隊,火鳳軍。
這隻軍隊,在她看來,和其餘六國的王牌之師相比,也不相上下。
隻是一直以來沒有機會證明而已。
這次正是她火鳳軍一個登上七國舞台的好機會!
而林朝天那帶著墨香、字跡未幹的軍事著作呈上來的時候,林紫焉本想著做做樣子,隨意翻閱一下就行。
結果沒想到,她越看越吃驚。
林朝天除了擅長國計民生、政治戰略以外,具體的軍事戰爭謀劃,竟然也如此精通!
其中很多思想,都和教她的那些老將軍、老軍師不謀而合,和她看過無數兵書相比,甚至更進一步!
看完後,她確信,火鳳軍應該全權交由林朝天。
而這些將領,隻要他們不是草包,看了這《林子兵法》以後,都會被林朝天的軍事才能折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和我經曆過的一模一樣,林先生是怎麽知道的?”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總綱,厲害啊!想不到林先生一介文人,竟然對軍事也有這麽深的見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嘖嘖,我還真碰到過這樣的事情,林先生這總結,真是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