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又一次大笑起來,不知她是在無情地嘲笑熊武的不自量力,還是在心底深處有著對其理論的某種認可。
片刻之後,她的神色陡然一轉,眼神冰冷得仿佛能凍結周圍的空氣,冷冷地說道:“你這般行徑,與百年前那場給世間帶來無盡浩劫的人,又有何本質區別?”
熊武聽到這話,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憤怒,但很快又恢複了鎮定,他挺直了身子,振振有詞地說道:“當然不同,洛姐姐。
那些人不過是為了滿足狹隘的國家統治私欲,以犧牲無數生命為代價,去達成他們貪婪的政治野心,其行為是純粹的惡,是對生命和世界的褻瀆。
而我所做的一切,是有著更為深遠的考量和崇高的目標。
我隻是想讓如今這分裂的兩個世界回歸到最初的本真狀態,合二為一。
讓所有的人都不再被另一個世界的未知所迷惑、所困擾。
從而專注於自身所處的這一方天地,去構建一種純粹而美好的人生,擺脫那些無端的迷茫與恐懼。
當兩個世界重合之後,我便能從血咒中汲取能量,借此晉升到一級覺醒者的境界。
屆時,我將擁有更為強大的力量,足以協助整個世界衝破當下的重重困境,邁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
這難道不是一件造福蒼生、推動世界進步的好事嗎?”
熊武的話語看似條理清晰、邏輯自洽,實則是在為他那瘋狂且自私的毀滅計劃尋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他將自己的野心和私欲包裝成了一種為世界謀福祉的高尚使命。
試圖在道德和理想的層麵為自己的惡行披上一層華麗的外衣。
然而,這一切不過是他自欺欺人的詭辯罷了。
其本質依然是對生命的漠視和對世界秩序的肆意踐踏。
隻不過是用一種看似宏偉的願景來掩蓋其內心深處的黑暗與貪婪。
············
此時的楊牧時,隻覺自己仿佛被卷入了一個無盡的黑暗深淵,周身的一切都被黑暗所包裹。
他的意識在這片混沌中飄飄蕩蕩,明明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存在,卻又奇妙地擁有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感知。
好似在這無邊無際的黑暗虛空中,他還殘留著些許與現實世界的微弱聯係。
外界的聲音隱隱約約地傳入他的“耳中”,熊武那癲狂的話語,眾人的驚呼和議論,每一個字他都聽得清清楚楚。
可他卻無法做出任何回應,隻能在心中暗自嘲笑熊武的荒謬與狂妄。
然而,這嘲笑背後,是深深的無力與絕望。
他深知自己如今的處境猶如螻蟻般渺小,麵對這一切,他毫無反抗之力。
在這片黑暗的混沌中,他的思維愈發混亂,無數念頭紛至遝來。
他拚命地在腦海深處呼喊著:“暗影,你還在嗎?”那聲音仿佛在空蕩蕩的山穀中回蕩。
許久之後,一個熟悉而又虛幻的聲音緩緩響起:“主人,我還在。”
這聲音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讓楊牧時的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他急忙問道:“那我是死了嗎?”
暗影的回答帶著一絲篤定:“主人,你現在沒死,我們應該是處於一個虛無的空間裏麵。這裏的一切都很陌生,仿佛超脫了生死的界限。”
楊牧時靜靜地聆聽著暗影的話語,心中五味雜陳。
楊牧時絕非是一個不惜命之人,恰恰相反,在先前一路中,他始終保持著警覺與冷靜。
與熊武講故事的同時,也不斷地與暗影交流探討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尤其是對最壞的結果進行了深入的預想和分析。
如果說血咒發動時間的提前,是自己在兩個世界間靈魂來回穿梭所引發的異常後果,那他就有責任去承擔。
他提出如果放棄一具軀體,是否就能打破這血咒大陣提前降臨的既定局麵?
但暗影的回答卻讓他有些失望,已經發生的事情是不能改變的。
隻是如果說想要逃離這混沌空間,放棄這個空間的軀體,靈魂遵循著規則,回歸到另一具身體之中,這似乎是有可能。
但現在的結果,就是失敗。
此刻深陷於這既非生又非死的虛無的空間,楊牧時滿心的不甘與迷茫。
就在他幾近絕望之時,暗影的聲音突然在這死寂的空間中響起,仿若一道劃破黑暗的曙光。
“主人,我突然憶起,以前穀子曾有過一番設想。”
暗影的語調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思索之意,“穀子在過往與我的交談裏提及,倘若出現如今這般困境,或許可以采取合道的方式來尋求轉機。”
楊牧時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一動,他急切地問道:“合道?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方法?為何此前從未聽你說起過?”
暗影的語氣帶著一絲歉意,緩緩開口說道:“我亦是方才想到此策,畢竟我意識恢複至今時日尚短。
此前諸多事宜繁雜交錯,這一關鍵之法竟一時隱沒於思緒深處,實乃我的疏忽。”
楊牧時聽聞此言,不禁苦笑一聲:“你這也太不靠譜了,如今這生死攸關之際,稍有差池,我便可能命喪黃泉,到時候你也會死。”
暗影輕聲勸解道:“主人莫急,萬事皆有轉機。
穀子既提及合道之法,想必定有可行之處。”
楊牧時無奈地歎了口氣,神色凝重地說道:“罷了,你先說說這合道究竟是怎樣一種玄妙之法?”
暗影悠悠說道:“依道家之理,萬物以複歸於一而抱養其根,衝氣以為和。
恰似那混沌初開,一氣化三清之妙境,蘊含著宇宙萬物生生不息,循環往複的至理。
如今,我們身處此等絕境,不妨以此為基,結合五行元素之力,探尋那一線生機。”
暗影稍作停頓,接著說道:“主人,你且試想,你如今的靈魂與兩個世界中的兩具軀體,恰如道家之三數,此三者蘊含著無盡的可能與變數。
我們可借五行之力,將其視為修複、融合三者的關鍵紐帶。
金可斬斷那無形的時空禁錮枷鎖;
木能賦予靈魂與軀體新的活力與韌性;
水用以調和三者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使其融合更為順暢;
火燃燒掉阻礙融合的雜質與業障,淨化靈魂與軀體的氣場;
土作為根基,承載並穩固三者融合後的新形態。”
楊牧時聽完,眉頭緊鎖。
一個殘酷的現實如同一堵冰冷堅硬的牆壁,陡然橫亙在他的麵前。
他自嘲道:“我不過是一個平凡無奇的普通人,從未接觸過五行之術,你所說的這一切,對我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啊。”
片刻之後,她的神色陡然一轉,眼神冰冷得仿佛能凍結周圍的空氣,冷冷地說道:“你這般行徑,與百年前那場給世間帶來無盡浩劫的人,又有何本質區別?”
熊武聽到這話,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憤怒,但很快又恢複了鎮定,他挺直了身子,振振有詞地說道:“當然不同,洛姐姐。
那些人不過是為了滿足狹隘的國家統治私欲,以犧牲無數生命為代價,去達成他們貪婪的政治野心,其行為是純粹的惡,是對生命和世界的褻瀆。
而我所做的一切,是有著更為深遠的考量和崇高的目標。
我隻是想讓如今這分裂的兩個世界回歸到最初的本真狀態,合二為一。
讓所有的人都不再被另一個世界的未知所迷惑、所困擾。
從而專注於自身所處的這一方天地,去構建一種純粹而美好的人生,擺脫那些無端的迷茫與恐懼。
當兩個世界重合之後,我便能從血咒中汲取能量,借此晉升到一級覺醒者的境界。
屆時,我將擁有更為強大的力量,足以協助整個世界衝破當下的重重困境,邁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
這難道不是一件造福蒼生、推動世界進步的好事嗎?”
熊武的話語看似條理清晰、邏輯自洽,實則是在為他那瘋狂且自私的毀滅計劃尋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他將自己的野心和私欲包裝成了一種為世界謀福祉的高尚使命。
試圖在道德和理想的層麵為自己的惡行披上一層華麗的外衣。
然而,這一切不過是他自欺欺人的詭辯罷了。
其本質依然是對生命的漠視和對世界秩序的肆意踐踏。
隻不過是用一種看似宏偉的願景來掩蓋其內心深處的黑暗與貪婪。
············
此時的楊牧時,隻覺自己仿佛被卷入了一個無盡的黑暗深淵,周身的一切都被黑暗所包裹。
他的意識在這片混沌中飄飄蕩蕩,明明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存在,卻又奇妙地擁有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感知。
好似在這無邊無際的黑暗虛空中,他還殘留著些許與現實世界的微弱聯係。
外界的聲音隱隱約約地傳入他的“耳中”,熊武那癲狂的話語,眾人的驚呼和議論,每一個字他都聽得清清楚楚。
可他卻無法做出任何回應,隻能在心中暗自嘲笑熊武的荒謬與狂妄。
然而,這嘲笑背後,是深深的無力與絕望。
他深知自己如今的處境猶如螻蟻般渺小,麵對這一切,他毫無反抗之力。
在這片黑暗的混沌中,他的思維愈發混亂,無數念頭紛至遝來。
他拚命地在腦海深處呼喊著:“暗影,你還在嗎?”那聲音仿佛在空蕩蕩的山穀中回蕩。
許久之後,一個熟悉而又虛幻的聲音緩緩響起:“主人,我還在。”
這聲音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讓楊牧時的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他急忙問道:“那我是死了嗎?”
暗影的回答帶著一絲篤定:“主人,你現在沒死,我們應該是處於一個虛無的空間裏麵。這裏的一切都很陌生,仿佛超脫了生死的界限。”
楊牧時靜靜地聆聽著暗影的話語,心中五味雜陳。
楊牧時絕非是一個不惜命之人,恰恰相反,在先前一路中,他始終保持著警覺與冷靜。
與熊武講故事的同時,也不斷地與暗影交流探討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尤其是對最壞的結果進行了深入的預想和分析。
如果說血咒發動時間的提前,是自己在兩個世界間靈魂來回穿梭所引發的異常後果,那他就有責任去承擔。
他提出如果放棄一具軀體,是否就能打破這血咒大陣提前降臨的既定局麵?
但暗影的回答卻讓他有些失望,已經發生的事情是不能改變的。
隻是如果說想要逃離這混沌空間,放棄這個空間的軀體,靈魂遵循著規則,回歸到另一具身體之中,這似乎是有可能。
但現在的結果,就是失敗。
此刻深陷於這既非生又非死的虛無的空間,楊牧時滿心的不甘與迷茫。
就在他幾近絕望之時,暗影的聲音突然在這死寂的空間中響起,仿若一道劃破黑暗的曙光。
“主人,我突然憶起,以前穀子曾有過一番設想。”
暗影的語調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思索之意,“穀子在過往與我的交談裏提及,倘若出現如今這般困境,或許可以采取合道的方式來尋求轉機。”
楊牧時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一動,他急切地問道:“合道?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方法?為何此前從未聽你說起過?”
暗影的語氣帶著一絲歉意,緩緩開口說道:“我亦是方才想到此策,畢竟我意識恢複至今時日尚短。
此前諸多事宜繁雜交錯,這一關鍵之法竟一時隱沒於思緒深處,實乃我的疏忽。”
楊牧時聽聞此言,不禁苦笑一聲:“你這也太不靠譜了,如今這生死攸關之際,稍有差池,我便可能命喪黃泉,到時候你也會死。”
暗影輕聲勸解道:“主人莫急,萬事皆有轉機。
穀子既提及合道之法,想必定有可行之處。”
楊牧時無奈地歎了口氣,神色凝重地說道:“罷了,你先說說這合道究竟是怎樣一種玄妙之法?”
暗影悠悠說道:“依道家之理,萬物以複歸於一而抱養其根,衝氣以為和。
恰似那混沌初開,一氣化三清之妙境,蘊含著宇宙萬物生生不息,循環往複的至理。
如今,我們身處此等絕境,不妨以此為基,結合五行元素之力,探尋那一線生機。”
暗影稍作停頓,接著說道:“主人,你且試想,你如今的靈魂與兩個世界中的兩具軀體,恰如道家之三數,此三者蘊含著無盡的可能與變數。
我們可借五行之力,將其視為修複、融合三者的關鍵紐帶。
金可斬斷那無形的時空禁錮枷鎖;
木能賦予靈魂與軀體新的活力與韌性;
水用以調和三者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使其融合更為順暢;
火燃燒掉阻礙融合的雜質與業障,淨化靈魂與軀體的氣場;
土作為根基,承載並穩固三者融合後的新形態。”
楊牧時聽完,眉頭緊鎖。
一個殘酷的現實如同一堵冰冷堅硬的牆壁,陡然橫亙在他的麵前。
他自嘲道:“我不過是一個平凡無奇的普通人,從未接觸過五行之術,你所說的這一切,對我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