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太後中風
我穿成攝政王不斷作死的原配前妻 作者:千千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會兒像個受了委屈的大金毛。
額...關鍵是這委屈好像還是因她而起,她不安慰,又有點說不過去。
隻是....男人要怎麽安慰?
她沒有經驗。
楚寧歌眨眨眼,跟他大眼瞪小眼的對視著。
“咳....我還是給你把把脈吧!”
楚寧歌先轉開臉。
“哦~”赫蘭夜靠近她,把胳膊伸過去。
“你摸吧!”
聲音曖昧,呼吸都快噴到了她耳朵上。
楚寧歌感覺耳朵一麻,往邊上挪了挪,赫蘭夜又跟著往前湊了湊。
楚寧歌回頭剛想說他,他就垂下眼眸,連頭發絲都透著哀傷:“真挺疼的,我差一點就死了。”
楚寧歌:“.........”
她說不出話了。
將他袖子撩開,發現已經縮回去的紅線,又回到了手腕處。
楚寧歌搭上脈搏,細細感知著。
赫蘭夜則輕輕勾起嘴角,得逞的笑著。
.............
皇宮。
自從被赫蘭夜潛入後,戒備得更加森嚴。
乾淵帝揉著頭痛欲裂的額頭,渾身充滿了戾氣。
經過這幾日的排查,庭仗外的奴才死了一批又一批。
鮮血都染紅了石階。
他派出去的金烏衛也一個都沒有回來,恐怕是都已經凶多吉少了,一想到這裏,乾淵帝就更加的暴躁易怒。
朗朗乾坤,天子腳下,皇帝的住所竟然讓人來去自如。
何其諷刺!
德公公立在一旁,連大氣都不敢出,這幾日他一直戰戰兢兢,生怕這把火燒到他身上。
小太監匆忙進來跪著稟報:“皇上,慈寧宮的人來報,太後娘娘又昏倒了。”
乾淵帝睜開滿是血絲的雙眼,滿臉寫著不耐:“不是已經醒過來了,怎麽又昏了?”
小太監顫著身子回稟:“稟皇上,說是太後娘娘的什麽物件丟了,娘娘一時難以承受,就又昏了過去。”
“丟了東西就派人去查,昏倒了就去找太醫,稟告朕有什麽用?”
殿裏的宮女太監聽了這話,紛紛低下頭,各個裝聾作啞。
“罷了,擺駕慈寧宮。”
乾淵帝一甩袖子,渾身戾氣的走了出去。
德公公立刻在後麵尖著嗓子喊:“擺駕慈寧宮~”
慈寧宮。
太醫在太後的人中穴上紮了一針,太後終於悠悠的醒來。
隨後她似乎想起了什麽,渾濁的眼珠看向身邊的老嬤嬤,一張嘴,卻隻能發出囫圇不清的嗚嗚聲。
老嬤嬤恭敬的上前:“太後,您想說什麽?”
太後抖著唇,舌頭在嘴裏打著滾,口水直流:“盒....盒....”
老嬤嬤見太後舌頭不聽使喚,似乎還有些嘴斜眼歪,心裏咯噔一下。
她焦急的問道:“太醫,太後娘娘這是怎麽了?”
老太醫也發現了太後的情況,抹了把頭上的冷汗:“嬤嬤,太後娘娘年事已高,平日裏需要好生將養,不能經曆大喜大悲,如今這模樣,怕是....怕是有中風的征兆。”
“中風?”
老嬤嬤拔高了聲音。
“皇上駕到~~”
乾淵帝皺著眉大步進來,眾人紛紛跪下。
“都起吧!母後如何了?”
太醫令低著頭回稟:“啟稟皇上,太後年事已高,本該好好榮養才是,可不知因何急火攻心,如今已經有了些中風的征兆。”
“中風了?”皇帝一時也有些訝然。
太後身體一向健朗,沒想到竟然會中風。
察覺自己反應太過平淡,隨後怒道:“你們平日裏是怎麽伺候太後的?怎會讓她急火攻心?”
皇帝一怒,浮屍萬裏。
奴才們抖著腿又跪了一地。
“你說...怎麽回事?”皇帝一指老嬤嬤。
老嬤嬤磕了個頭:“回皇上話,今日太後把奴婢們都打發了出去,沒有命令,不得入內。
之後老奴就聽見殿中聲響不對,這才強闖進來,然後就發現太後昏倒了過去,地上還散落了一個玉盒和一顆山楂丸。”
“玉盒?什麽玉盒?拿來給朕看看。”
太後斜著眼對著皇帝嗚嗚。
皇帝直接坐在她的榻邊安慰:“母後,您莫要著急,跟朕說說究竟發生了何事?”
老嬤嬤把玉盒和山楂丸拿過來,恭敬的雙手遞給皇上。
皇上接過看了看玉盒,又捏了捏山楂丸,心裏有了計較:“母後,您是因為這裏麵原本裝的東西被人調包了,才會急火攻心的?”
太後點頭。
“這裏麵原本裝的什麽?”
太後心思轉了轉,她不想告訴皇帝,隻口齒不清的嗚嗚著。
“那母後,您寫出來,朕也好為您尋找。”
奈何太後手指哆嗦的厲害,根本握不住筆,半天也沒寫出一個橫。
“哎!可惜了,如今您丟了何物朕都不知道,也不能為母後分憂,朕真是太不孝了。”
“這樣吧!朕叫人將安王請進宮,讓他來陪陪您,您意下如何?”
太後遲疑著點點頭。
太後雖然是中風了,但她腦子卻是非常清醒的,皇帝不喜歡安王,一是因為當年先皇有意讓安王繼位,二是因為安王是她親子。
若不是當年她當機立斷,將皇帝記在她名下,安王這些年恐怕也不能安穩的活著。
皇帝的疑心是非常重的,自他登基以來,為了排除異己,先皇的子嗣,殺的殺囚的囚,如今還活著的,除了一個瞎眼的老十七,也就剩下安王一個了。
這些年她為了保護安王,很少召他入宮覲見。
但如今她迫切的想見一見自己的親兒子。
皇帝說了一大堆讓奴才們好好伺候太後的廢話,又叮囑太醫令好好診治,就起駕離開了。
回到上清宮,他就囑咐德公公去打聽一下,太後的玉盒裏丟失的究竟是什麽東西?
竟然都把人給氣中風了,想必是很重要的物件吧!
皇帝眯了眯眼,嗤笑一聲:“朕的這個母後啊,可從來不會對朕說實話,那麽對著他親兒子總會說了吧?”
安王是個非常儒雅俊秀的男子,見人總是帶著三分笑,平日裏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以文會友,開辦雅舍,與天下文人墨客談天說地。
這般養尊處優的生活,讓本就比皇帝小了十歲的他看上去更顯年輕。
身為皇帝的兄弟,大晉最尊貴的王爺,他看上去沒有半點上位者的氣勢,反倒顯得十分平易近人。
安王得了皇上傳召,先來覲見皇上,進入內殿後,向上首的皇帝行了個大禮:“臣弟許久不曾進宮看望皇兄,甚是想念,皇兄一切可安好?”
乾淵帝待他行過大禮後,才連忙起身親手扶起他:“皇弟免禮,為兄一切都好,哎...倒是母後年事已高。”
他開始埋怨:“你也是,既然心中惦念為兄,怎的就不常進宮來看看朕,朕可是都聽說了,你那雅舍辦的風生水起,隻怕是皇弟早已流連忘返,哪裏還記得為兄和母後?”
安王就著皇帝的力道起身,看著皇帝的眼神,滿眼都是孺慕之情:
“皇兄可是冤枉臣弟了,還不是母後覺得臣弟我每日不務正業,連一點小事都不能為皇兄分憂,惹了母後厭煩,母後罰我不許進宮煩她。
臣弟還聽說皇宮進了刺客,臣弟聽說後每日輾轉反側,要不是無旨不能進宮,臣弟早就想進宮來看望皇兄了,如今看到皇兄安好,臣弟這提起來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兩人話裏打著機鋒,你說我不進宮來看你,我說你根本就不想見到我,何必假惺惺。
乾淵帝像是沒聽出來,他拉著安王的手,拍了拍,一臉的慈和:“好好好,知道你心中惦念朕和母後,如今母後身子不適,你好好在身邊多陪陪她,母後年事已高,你多順著她點。”
“是,是,臣弟聽皇兄的。”安王又接著問:“母後現在如何了?”
“哎....!”乾淵帝拍了拍安王的肩膀:“你心裏要提前有個準備,母後她....好像不太好了,太醫說,是急火攻心引起的中風。”
安王心裏咯噔一下,滿臉焦急:“怎麽會這樣?”
乾淵帝注意著安王的臉色,心中暗暗點頭,嗯,總算看到他變臉了,這回看上去倒不像是裝的。
你不舒服,我這心裏可就舒坦了。
“哎!說起此事來,也怪朕不查,母後手中有一樣她十分珍視的東西,朕竟不知是何物?如今那寶貝被賊人給掉了包....
你說母後也是,這天下都是咱們齊家的,什麽好東西沒見過,怎地就因為一個小物件急火攻心,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說完他還可惜的搖搖頭,那意思好像在說太後心眼太小,好歹也是曾經的一國之母,看得安王心裏一陣憋氣。
乾淵帝又一副孝子的模樣說道:“你到了慈寧宮,要好好安慰母後,什麽寶貝都是身外之物,我大晉物產豐富,難不成還不能為母後尋來?”
“臣弟明白了。”安王心裏著急去看太後,可麵上一點不顯,還一副感動的模樣。
乾淵帝可不管安王現在有多焦急,愣是又拉著他好一陣兄友弟恭,直說得自己都口幹舌燥了,才打發安王去了慈寧宮。
安王臉都快笑僵了,轉身的瞬間,臉上布滿陰鬱,這變臉的速度,都快趕上川劇變臉了。
乾淵帝看著他的背影倒是心情極好,臉上滿是幸災樂禍的笑意。
慈寧宮。
安王得到通稟,看到太後的第一眼,眼淚頓時流下來,不過月餘未見,床上的太後像是一下子老了十歲,白發蒼蒼,瘦骨嶙峋,眼窩凹陷,一副行將就木的樣子。
“母後,母後你怎麽變成這樣了?”
他跑過去跪在床榻邊,輕輕拉起太後的手,哭的不能自已。
“都是兒子沒用,母後,您可要保重自己啊!”
太後也跟著流淚,她動了動嘴唇,還不等說話就有口水流下來。
安王立刻拿著帕子給她擦嘴:“母後,您不要急,有什麽要跟兒子說的?”
“恒....恒....”
“母後,您要說什麽?”安王把耳朵貼近太後嘴邊。
“藥....藥...沒.....”
“要?要什麽?母後,您想要什麽?”
太後急得眼睛爆凸,她去看老嬤嬤,老嬤嬤領會,她把玉盒拿給安王看。
“王爺,太後大概是指這玉盒裏麵的東西。”
安王想起皇帝的話,太後有東西被人掉包了。
他仔細看了看玉盒,又聞了一下裏麵,有股淡淡的清香:“這裏麵以前裝的是什麽?”
老嬤嬤搖頭:“老奴不知。”
“母後,您是因為這個盒子裏麵的東西?”
太後點頭。
“這裏麵以前是什麽?”
太後枯瘦的手指用力抓緊被子,嘴裏吃力的吐出一個字:“藥....藥....”
“藥?這裏麵是藥?”
太後閉上眼,用力點頭。
安王不明白了,究竟是什麽藥丟了,能把太後急得都中風了?
安王對著慈寧宮的人好一陣盤問,也沒問出個所以然。
他安慰太後:“丟了就丟了吧!兒子再給您送一批好藥進宮。”
太後急得直嗚嗚,她用力抓著寧王的衣袖:“不...不...”
她想說那不一樣,那可是傳說中的神丹,她留著續命用的。
為了得到這粒丹藥,她機關算盡,甚至將一個家族的人全部滅口了。
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也不知便宜了何人?她如何能甘心?
太後枯瘦的手掌,無力的垂下。
安王給她掩掩被角,到了晚上親手給她喂了半碗參湯。
出宮時,他吩咐太醫隨時守候。
又對太後說:“母後,兒子明日帶琛兒來看您。”
琛兒就是安王世子齊澤琛。
太後費力的抬抬手,又落下。
出門時,安王心裏空落落的,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眼,不知道為什麽,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半夜。
突如其來的鍾聲在上空回蕩,有人在心裏默默數著,整整敲了二十七聲。
丞相府的眾人,紛紛被驚醒!
董瑾妍也穿好了衣服,往她母親院子裏跑。
這種鍾聲,她上輩子就聽過,是大喪之鍾,隻有皇室裏的人死了才會敲。
上輩子皇上死了,就敲了這種鍾聲。
董瑾妍有些不明白,太子還沒逼宮,皇上怎麽就提前死了?
有什麽事情似乎變得和上輩子不一樣了。
額...關鍵是這委屈好像還是因她而起,她不安慰,又有點說不過去。
隻是....男人要怎麽安慰?
她沒有經驗。
楚寧歌眨眨眼,跟他大眼瞪小眼的對視著。
“咳....我還是給你把把脈吧!”
楚寧歌先轉開臉。
“哦~”赫蘭夜靠近她,把胳膊伸過去。
“你摸吧!”
聲音曖昧,呼吸都快噴到了她耳朵上。
楚寧歌感覺耳朵一麻,往邊上挪了挪,赫蘭夜又跟著往前湊了湊。
楚寧歌回頭剛想說他,他就垂下眼眸,連頭發絲都透著哀傷:“真挺疼的,我差一點就死了。”
楚寧歌:“.........”
她說不出話了。
將他袖子撩開,發現已經縮回去的紅線,又回到了手腕處。
楚寧歌搭上脈搏,細細感知著。
赫蘭夜則輕輕勾起嘴角,得逞的笑著。
.............
皇宮。
自從被赫蘭夜潛入後,戒備得更加森嚴。
乾淵帝揉著頭痛欲裂的額頭,渾身充滿了戾氣。
經過這幾日的排查,庭仗外的奴才死了一批又一批。
鮮血都染紅了石階。
他派出去的金烏衛也一個都沒有回來,恐怕是都已經凶多吉少了,一想到這裏,乾淵帝就更加的暴躁易怒。
朗朗乾坤,天子腳下,皇帝的住所竟然讓人來去自如。
何其諷刺!
德公公立在一旁,連大氣都不敢出,這幾日他一直戰戰兢兢,生怕這把火燒到他身上。
小太監匆忙進來跪著稟報:“皇上,慈寧宮的人來報,太後娘娘又昏倒了。”
乾淵帝睜開滿是血絲的雙眼,滿臉寫著不耐:“不是已經醒過來了,怎麽又昏了?”
小太監顫著身子回稟:“稟皇上,說是太後娘娘的什麽物件丟了,娘娘一時難以承受,就又昏了過去。”
“丟了東西就派人去查,昏倒了就去找太醫,稟告朕有什麽用?”
殿裏的宮女太監聽了這話,紛紛低下頭,各個裝聾作啞。
“罷了,擺駕慈寧宮。”
乾淵帝一甩袖子,渾身戾氣的走了出去。
德公公立刻在後麵尖著嗓子喊:“擺駕慈寧宮~”
慈寧宮。
太醫在太後的人中穴上紮了一針,太後終於悠悠的醒來。
隨後她似乎想起了什麽,渾濁的眼珠看向身邊的老嬤嬤,一張嘴,卻隻能發出囫圇不清的嗚嗚聲。
老嬤嬤恭敬的上前:“太後,您想說什麽?”
太後抖著唇,舌頭在嘴裏打著滾,口水直流:“盒....盒....”
老嬤嬤見太後舌頭不聽使喚,似乎還有些嘴斜眼歪,心裏咯噔一下。
她焦急的問道:“太醫,太後娘娘這是怎麽了?”
老太醫也發現了太後的情況,抹了把頭上的冷汗:“嬤嬤,太後娘娘年事已高,平日裏需要好生將養,不能經曆大喜大悲,如今這模樣,怕是....怕是有中風的征兆。”
“中風?”
老嬤嬤拔高了聲音。
“皇上駕到~~”
乾淵帝皺著眉大步進來,眾人紛紛跪下。
“都起吧!母後如何了?”
太醫令低著頭回稟:“啟稟皇上,太後年事已高,本該好好榮養才是,可不知因何急火攻心,如今已經有了些中風的征兆。”
“中風了?”皇帝一時也有些訝然。
太後身體一向健朗,沒想到竟然會中風。
察覺自己反應太過平淡,隨後怒道:“你們平日裏是怎麽伺候太後的?怎會讓她急火攻心?”
皇帝一怒,浮屍萬裏。
奴才們抖著腿又跪了一地。
“你說...怎麽回事?”皇帝一指老嬤嬤。
老嬤嬤磕了個頭:“回皇上話,今日太後把奴婢們都打發了出去,沒有命令,不得入內。
之後老奴就聽見殿中聲響不對,這才強闖進來,然後就發現太後昏倒了過去,地上還散落了一個玉盒和一顆山楂丸。”
“玉盒?什麽玉盒?拿來給朕看看。”
太後斜著眼對著皇帝嗚嗚。
皇帝直接坐在她的榻邊安慰:“母後,您莫要著急,跟朕說說究竟發生了何事?”
老嬤嬤把玉盒和山楂丸拿過來,恭敬的雙手遞給皇上。
皇上接過看了看玉盒,又捏了捏山楂丸,心裏有了計較:“母後,您是因為這裏麵原本裝的東西被人調包了,才會急火攻心的?”
太後點頭。
“這裏麵原本裝的什麽?”
太後心思轉了轉,她不想告訴皇帝,隻口齒不清的嗚嗚著。
“那母後,您寫出來,朕也好為您尋找。”
奈何太後手指哆嗦的厲害,根本握不住筆,半天也沒寫出一個橫。
“哎!可惜了,如今您丟了何物朕都不知道,也不能為母後分憂,朕真是太不孝了。”
“這樣吧!朕叫人將安王請進宮,讓他來陪陪您,您意下如何?”
太後遲疑著點點頭。
太後雖然是中風了,但她腦子卻是非常清醒的,皇帝不喜歡安王,一是因為當年先皇有意讓安王繼位,二是因為安王是她親子。
若不是當年她當機立斷,將皇帝記在她名下,安王這些年恐怕也不能安穩的活著。
皇帝的疑心是非常重的,自他登基以來,為了排除異己,先皇的子嗣,殺的殺囚的囚,如今還活著的,除了一個瞎眼的老十七,也就剩下安王一個了。
這些年她為了保護安王,很少召他入宮覲見。
但如今她迫切的想見一見自己的親兒子。
皇帝說了一大堆讓奴才們好好伺候太後的廢話,又叮囑太醫令好好診治,就起駕離開了。
回到上清宮,他就囑咐德公公去打聽一下,太後的玉盒裏丟失的究竟是什麽東西?
竟然都把人給氣中風了,想必是很重要的物件吧!
皇帝眯了眯眼,嗤笑一聲:“朕的這個母後啊,可從來不會對朕說實話,那麽對著他親兒子總會說了吧?”
安王是個非常儒雅俊秀的男子,見人總是帶著三分笑,平日裏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以文會友,開辦雅舍,與天下文人墨客談天說地。
這般養尊處優的生活,讓本就比皇帝小了十歲的他看上去更顯年輕。
身為皇帝的兄弟,大晉最尊貴的王爺,他看上去沒有半點上位者的氣勢,反倒顯得十分平易近人。
安王得了皇上傳召,先來覲見皇上,進入內殿後,向上首的皇帝行了個大禮:“臣弟許久不曾進宮看望皇兄,甚是想念,皇兄一切可安好?”
乾淵帝待他行過大禮後,才連忙起身親手扶起他:“皇弟免禮,為兄一切都好,哎...倒是母後年事已高。”
他開始埋怨:“你也是,既然心中惦念為兄,怎的就不常進宮來看看朕,朕可是都聽說了,你那雅舍辦的風生水起,隻怕是皇弟早已流連忘返,哪裏還記得為兄和母後?”
安王就著皇帝的力道起身,看著皇帝的眼神,滿眼都是孺慕之情:
“皇兄可是冤枉臣弟了,還不是母後覺得臣弟我每日不務正業,連一點小事都不能為皇兄分憂,惹了母後厭煩,母後罰我不許進宮煩她。
臣弟還聽說皇宮進了刺客,臣弟聽說後每日輾轉反側,要不是無旨不能進宮,臣弟早就想進宮來看望皇兄了,如今看到皇兄安好,臣弟這提起來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兩人話裏打著機鋒,你說我不進宮來看你,我說你根本就不想見到我,何必假惺惺。
乾淵帝像是沒聽出來,他拉著安王的手,拍了拍,一臉的慈和:“好好好,知道你心中惦念朕和母後,如今母後身子不適,你好好在身邊多陪陪她,母後年事已高,你多順著她點。”
“是,是,臣弟聽皇兄的。”安王又接著問:“母後現在如何了?”
“哎....!”乾淵帝拍了拍安王的肩膀:“你心裏要提前有個準備,母後她....好像不太好了,太醫說,是急火攻心引起的中風。”
安王心裏咯噔一下,滿臉焦急:“怎麽會這樣?”
乾淵帝注意著安王的臉色,心中暗暗點頭,嗯,總算看到他變臉了,這回看上去倒不像是裝的。
你不舒服,我這心裏可就舒坦了。
“哎!說起此事來,也怪朕不查,母後手中有一樣她十分珍視的東西,朕竟不知是何物?如今那寶貝被賊人給掉了包....
你說母後也是,這天下都是咱們齊家的,什麽好東西沒見過,怎地就因為一個小物件急火攻心,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說完他還可惜的搖搖頭,那意思好像在說太後心眼太小,好歹也是曾經的一國之母,看得安王心裏一陣憋氣。
乾淵帝又一副孝子的模樣說道:“你到了慈寧宮,要好好安慰母後,什麽寶貝都是身外之物,我大晉物產豐富,難不成還不能為母後尋來?”
“臣弟明白了。”安王心裏著急去看太後,可麵上一點不顯,還一副感動的模樣。
乾淵帝可不管安王現在有多焦急,愣是又拉著他好一陣兄友弟恭,直說得自己都口幹舌燥了,才打發安王去了慈寧宮。
安王臉都快笑僵了,轉身的瞬間,臉上布滿陰鬱,這變臉的速度,都快趕上川劇變臉了。
乾淵帝看著他的背影倒是心情極好,臉上滿是幸災樂禍的笑意。
慈寧宮。
安王得到通稟,看到太後的第一眼,眼淚頓時流下來,不過月餘未見,床上的太後像是一下子老了十歲,白發蒼蒼,瘦骨嶙峋,眼窩凹陷,一副行將就木的樣子。
“母後,母後你怎麽變成這樣了?”
他跑過去跪在床榻邊,輕輕拉起太後的手,哭的不能自已。
“都是兒子沒用,母後,您可要保重自己啊!”
太後也跟著流淚,她動了動嘴唇,還不等說話就有口水流下來。
安王立刻拿著帕子給她擦嘴:“母後,您不要急,有什麽要跟兒子說的?”
“恒....恒....”
“母後,您要說什麽?”安王把耳朵貼近太後嘴邊。
“藥....藥...沒.....”
“要?要什麽?母後,您想要什麽?”
太後急得眼睛爆凸,她去看老嬤嬤,老嬤嬤領會,她把玉盒拿給安王看。
“王爺,太後大概是指這玉盒裏麵的東西。”
安王想起皇帝的話,太後有東西被人掉包了。
他仔細看了看玉盒,又聞了一下裏麵,有股淡淡的清香:“這裏麵以前裝的是什麽?”
老嬤嬤搖頭:“老奴不知。”
“母後,您是因為這個盒子裏麵的東西?”
太後點頭。
“這裏麵以前是什麽?”
太後枯瘦的手指用力抓緊被子,嘴裏吃力的吐出一個字:“藥....藥....”
“藥?這裏麵是藥?”
太後閉上眼,用力點頭。
安王不明白了,究竟是什麽藥丟了,能把太後急得都中風了?
安王對著慈寧宮的人好一陣盤問,也沒問出個所以然。
他安慰太後:“丟了就丟了吧!兒子再給您送一批好藥進宮。”
太後急得直嗚嗚,她用力抓著寧王的衣袖:“不...不...”
她想說那不一樣,那可是傳說中的神丹,她留著續命用的。
為了得到這粒丹藥,她機關算盡,甚至將一個家族的人全部滅口了。
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也不知便宜了何人?她如何能甘心?
太後枯瘦的手掌,無力的垂下。
安王給她掩掩被角,到了晚上親手給她喂了半碗參湯。
出宮時,他吩咐太醫隨時守候。
又對太後說:“母後,兒子明日帶琛兒來看您。”
琛兒就是安王世子齊澤琛。
太後費力的抬抬手,又落下。
出門時,安王心裏空落落的,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眼,不知道為什麽,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半夜。
突如其來的鍾聲在上空回蕩,有人在心裏默默數著,整整敲了二十七聲。
丞相府的眾人,紛紛被驚醒!
董瑾妍也穿好了衣服,往她母親院子裏跑。
這種鍾聲,她上輩子就聽過,是大喪之鍾,隻有皇室裏的人死了才會敲。
上輩子皇上死了,就敲了這種鍾聲。
董瑾妍有些不明白,太子還沒逼宮,皇上怎麽就提前死了?
有什麽事情似乎變得和上輩子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