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權貴合謀
驚世女將:我的空間藏雄兵 作者:辛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緩緩走近,目光如炬,“你似乎發現了什麽……”
陸瑤心頭一凜,強作鎮定地回道:“臣女隻是在查閱一些舊卷宗,想從中找到一些關於科舉舞弊案的線索。”
皇上走到她身旁,拿起桌上的卷宗隨意翻了翻,“科舉舞弊案朕已交由大理寺徹查,你一個小小禦史,還是專注於你份內之事吧。”
“臣女謹記皇上教誨。”陸瑤垂下眼眸,掩飾住眼底的波瀾。
皇上今晚的突然出現,讓她更加確信,這科舉舞弊案背後隱藏著更大的秘密。
待皇上離開後,陸瑤立刻將那封密信抄錄下來,原件放回原處。
她知道,自己必須更加小心謹慎,否則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接下來的幾日,陸瑤暗中調查信中提到的幾位權貴,尤其是那位與王閣老往來最為密切的劉吏部。
她發現,劉吏部表麵上正直清廉,實則貪婪成性,暗中收受賄賂,為那些權貴子弟鋪路。
然而,陸瑤的調查行動並未逃過那些權貴的耳目。
他們意識到陸瑤正在一步步逼近真相,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
幾日後的朝會上,劉吏部率先發難,聲淚俱下地控訴陸瑤汙蔑忠良,捏造證據,意圖擾亂朝綱。
幾位與他關係密切的權貴也紛紛附和,要求皇上嚴懲陸瑤,以儆效尤。
“陸瑤,你可知罪?”皇上威嚴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
陸瑤深吸一口氣,不卑不亢地回道:“臣女不知何罪之有。臣女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查明科舉舞弊案的真相,還朝堂一個朗朗乾坤。”
“你調查科舉舞弊案,為何卻要調查本官?你分明就是心懷不軌,故意構陷忠良!”劉吏部義憤填膺地指責道。
“劉大人此言差矣,”陸瑤平靜地回道,“臣女隻是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與科舉舞弊案相關的線索,這才會順藤摸瓜,查到劉大人身上。”
“一派胡言!”王公子也站了出來,指著陸瑤怒斥道,“你一個小小女子,竟敢汙蔑朝廷重臣,簡直膽大妄為!”
朝堂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眾臣議論紛紛,有的支持陸瑤,有的則認為她越俎代庖,目無尊長。
皇上看著底下的爭吵,眉頭緊鎖。他心中清楚,這科舉舞弊案牽扯甚廣,稍有不慎,就會引發朝堂動蕩。
“陸瑤,”皇上沉聲道,“你既然說你掌握了證據,那就拿出來,讓眾人一辨真偽。”
陸瑤抬頭看向皇上,眼神堅定,“臣女遵旨。”她緩緩從袖中取出一個錦盒,放在地上。錦盒裏,裝著她這些日子收集到的所有證據……
她慢慢打開錦盒,眾人屏息凝神,大殿內一片寂靜,隻聽得“哢噠”一聲輕響,盒蓋開啟。
錦盒中,並非金銀珠寶,亦非奇珍異寶,而是一疊疊紙張,還有一些賬冊。
陸瑤不慌不忙地將它們一一取出,攤開在眾人麵前。
“這是王公子與劉吏部之間的書信往來,”陸瑤指著其中一疊信箋說道,“信中清楚地記錄了王公子如何賄賂劉吏部,以及劉吏部如何為其在科舉考試中作弊提供便利。”
王公子臉色煞白,嘴唇顫抖著,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劉吏部則強裝鎮定,冷笑道:“一派胡言!這些信件都是偽造的!”
“偽造?”陸瑤輕笑一聲,“劉大人可敢當著皇上的麵,與王公子對質筆跡?”
劉吏部頓時語塞。他當然不敢,因為這些信件都是真的。
陸瑤又拿起幾本賬冊,說道:“這些是劉吏部這些年來的收受賄賂的賬目,上麵清楚地記錄了每一筆款項的來源和去向。”
她翻開賬冊,指著其中一筆記錄說道:“例如這一筆,五千兩白銀,來自江南鹽商,用於為其子弟在科舉考試中買通關係。”
隨著陸瑤的逐一揭露,朝堂上的氣氛越來越凝重。
那些原本支持劉吏部的官員也開始動搖,他們沒想到,陸瑤竟然掌握了如此確鑿的證據。
就在這時,一隻手悄悄地將一張紙條塞進了陸瑤的手中。
陸瑤不動聲色地將紙條打開,隻見上麵寫著幾行娟秀的小字:“瑤兒,莫怕,我在。”
陸瑤認出這是溫景的字跡,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無論發生什麽,溫景都會站在她身邊,支持她,保護她。
這股溫暖的力量,讓她更加堅定地麵對眼前的困境。
她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除了劉吏部,還有其他幾位大人也參與了科舉舞弊案……”
她將目光轉向朝堂上的幾位官員,緩緩念出他們的名字,以及他們所犯下的罪行。
這些官員臉色慘白,渾身顫抖,他們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隱藏得如此深的秘密,竟然會被陸瑤一一揭露。
皇上看著底下的這一幕,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沒想到,科舉舞弊案竟然牽扯到如此多的官員,而且其中還不乏他的心腹大臣。
“來人!”皇上怒喝一聲,“將這些涉案官員全部拿下,嚴加審問!”
禦林軍立刻上前,將那些被點名的官員全部押了下去。
朝堂上頓時一片混亂。
陸瑤看著這一切,心中並沒有絲毫的喜悅,反而感到一絲沉重。
她知道,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
溫景走到陸瑤身邊,輕輕握住她的手,低聲說道:“辛苦你了。”
陸瑤回握住溫景的手,微微一笑,說道:“為了正義,這一切都值得。”
突然,一個尖銳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皇上,臣有本要奏!”
陸瑤和溫景轉頭看去,隻見一位官員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他步履沉穩,眼神銳利,直視著陸瑤,緩緩開口:“臣彈劾禦史陸瑤,羅織罪名,陷害忠良……”
陸瑤的揭露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巨石,激起千層浪。
朝堂之上,暗流湧動,那些被點名的官員如同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而更多原本置身事外的官員,則開始感受到危機,他們意識到,陸瑤的調查就像一把鋒利的刀,不知何時會落到自己頭上。
於是,一股無形的阻力開始在暗中滋生,蔓延,企圖阻止陸瑤繼續調查下去。
首先是檔案庫的資料,陸瑤想要查閱一些過去的卷宗,卻發現關鍵的卷宗“意外”損毀,字跡模糊不清,無法辨認。
再是證人,原本答應作證的幾位小官員突然改口,聲稱自己記錯了,之前的證詞都是胡言亂語。
甚至連一些普通的百姓,在被問及相關事情時,也變得支支吾吾,閃爍其詞,仿佛有什麽顧慮一般。
陸瑤深知,這是有人在暗中操控,給她的調查設置重重障礙。
但她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要將真相查明的決心。
溫景也察覺到了這股暗流,他私下裏動用自己的關係網,開始調查那些阻撓陸瑤的勢力。
他發現,牽扯進科舉舞弊案的官員遠比想象中更多,而且他們的勢力盤根錯節,相互勾結,形成了一張巨大的關係網。
這張網,正試圖將陸瑤緊緊纏繞,讓她窒息。
一日,陸瑤在調查一位權貴,戶部侍郎周大人時,注意到他府上的一名老家仆舉止異常。
這位老家仆經常在周大人書房外徘徊,神色焦慮,似乎有什麽心事。
陸瑤直覺告訴她,這個老家仆可能知道些什麽。
她嚐試接近老家仆,與其攀談,但老家仆卻對她十分警惕,言語不多,總是刻意回避關於周大人的話題。
陸瑤並沒有放棄,她多次前往周府,以各種理由與老家仆接觸,漸漸地,老家仆對她的戒備心有所降低。
然而,就在陸瑤覺得快要取得突破的時候,周大人似乎察覺到了什麽。
他嚴厲警告了府中所有下人,禁止他們與陸瑤接觸,尤其是那位老家仆,被嚴令禁止踏出府門一步。
陸瑤再次來到周府,卻發現老家仆已經不見了蹤影。
她詢問其他下人,他們都聲稱老家仆告老還鄉了。
陸瑤心知肚明,這不過是周大人的托詞。
傍晚,溫景來到陸府,將自己調查到的情況告訴了陸瑤。
“瑤兒,我查到周大人與其他幾位官員私下裏來往密切,他們似乎在密謀什麽。”溫景的語氣凝重。
陸瑤點點頭,說道:“我也感覺到了,他們正在聯手對付我們。”
“那個老家仆,我派人去找了,但是沒有找到。周府的人說他回老家了,但據我調查,他根本就沒有離開京城。”溫景的眉頭緊鎖。
陸瑤沉思片刻,說道:“看來,這個老家仆是關鍵人物。我們必須找到他。”
溫景握住陸瑤的手,說道:“放心,我會盡力找到他。”
就在這時,陸瑤的貼身丫鬟急匆匆地跑進來,神色慌張地說道:“小姐,不好了!有人在城外發現了……”
丫鬟的聲音戛然而止,臉色變得更加蒼白。
“小姐,不好了!有人在城外發現了…發現了老家仆的屍體!”丫鬟顫抖著說道,臉色煞白。
陸瑤和溫景對視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和憤怒。
周大人殺人滅口,此舉無疑是做賊心虛,更加證實了他們的猜測。
“屍體在哪兒?”陸瑤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冷靜地問道。
丫鬟連忙回答:“在城外亂葬崗附近。”
陸瑤當機立斷:“備馬,我們去看看。”
溫景拉住她的手,擔憂道:“瑤兒,現在天色已晚,而且周大人既然敢殺人滅口,恐怕還會設下埋伏,不如明日再去?”
陸瑤搖搖頭,眼中閃過一絲堅毅的光芒:“不,我們必須現在就去。周大人此舉,說明他害怕老家仆泄露秘密,我們必須搶在他銷毀其他證據之前,找到突破口。”
溫景知道陸瑤的性格,一旦決定的事情就不會輕易改變。
他也不再勸阻,而是吩咐人備馬,並召集了幾名可靠的侍衛一同前往。
城外亂葬崗,陰風陣陣,令人毛骨悚然。老家仆的屍體躺在雜草叢中,早已沒了氣息。
陸瑤仔細檢查了屍體,發現除了明顯的致命外傷外,老家仆的手裏緊緊攥著一塊布料。
陸瑤小心翼翼地掰開老家仆僵硬的手指,將那塊布料取出。
布料上繡著一朵精致的梅花,這讓她心中一動。
她想起之前在周府,曾見過周大人的夫人佩戴過一條繡著同樣梅花圖案的披帛。
難道…
一個大膽的猜測在陸瑤心中浮現。她立刻吩咐手下:“去查,周夫人今天去了哪裏,見過什麽人!”
與此同時,溫景也發現了一些線索。
在老家仆屍體不遠處,他們發現了一些淩亂的腳印,這些腳印並非普通百姓所穿的鞋子,而是官靴的痕跡。
“看來,除了周大人,還有其他官員參與其中。”溫景沉聲道。
回到陸府,陸瑤徹夜未眠,她將所有線索串聯起來,一個完整的計劃逐漸在心中成形。
第二天清晨,陸瑤的手下帶來了消息:“周夫人昨天去了城外的靜安寺,與一位神秘男子私會。”
陸瑤心中了然,看來那位神秘男子就是關鍵人物。
她立刻安排人手,前往靜安寺調查。
傍晚時分,手下帶回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那位神秘男子是…劉吏部的侄子!”
一切真相大白,劉吏部才是科舉舞弊案的幕後主使,周大人隻是他的棋子。
而老家仆無意中發現了他們的秘密,所以才被滅口。
陸瑤看著手中繡著梅花的布料,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她已經掌握了足夠的證據,是時候將這些權貴繩之以法了。
她換上朝服,眼神堅定地走向大門,對溫景說道:“走吧,去上朝。”
溫景看著她,眼中充滿了敬佩和愛意,他知道,一場風暴即將到來。
陸瑤心頭一凜,強作鎮定地回道:“臣女隻是在查閱一些舊卷宗,想從中找到一些關於科舉舞弊案的線索。”
皇上走到她身旁,拿起桌上的卷宗隨意翻了翻,“科舉舞弊案朕已交由大理寺徹查,你一個小小禦史,還是專注於你份內之事吧。”
“臣女謹記皇上教誨。”陸瑤垂下眼眸,掩飾住眼底的波瀾。
皇上今晚的突然出現,讓她更加確信,這科舉舞弊案背後隱藏著更大的秘密。
待皇上離開後,陸瑤立刻將那封密信抄錄下來,原件放回原處。
她知道,自己必須更加小心謹慎,否則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接下來的幾日,陸瑤暗中調查信中提到的幾位權貴,尤其是那位與王閣老往來最為密切的劉吏部。
她發現,劉吏部表麵上正直清廉,實則貪婪成性,暗中收受賄賂,為那些權貴子弟鋪路。
然而,陸瑤的調查行動並未逃過那些權貴的耳目。
他們意識到陸瑤正在一步步逼近真相,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
幾日後的朝會上,劉吏部率先發難,聲淚俱下地控訴陸瑤汙蔑忠良,捏造證據,意圖擾亂朝綱。
幾位與他關係密切的權貴也紛紛附和,要求皇上嚴懲陸瑤,以儆效尤。
“陸瑤,你可知罪?”皇上威嚴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
陸瑤深吸一口氣,不卑不亢地回道:“臣女不知何罪之有。臣女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查明科舉舞弊案的真相,還朝堂一個朗朗乾坤。”
“你調查科舉舞弊案,為何卻要調查本官?你分明就是心懷不軌,故意構陷忠良!”劉吏部義憤填膺地指責道。
“劉大人此言差矣,”陸瑤平靜地回道,“臣女隻是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與科舉舞弊案相關的線索,這才會順藤摸瓜,查到劉大人身上。”
“一派胡言!”王公子也站了出來,指著陸瑤怒斥道,“你一個小小女子,竟敢汙蔑朝廷重臣,簡直膽大妄為!”
朝堂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眾臣議論紛紛,有的支持陸瑤,有的則認為她越俎代庖,目無尊長。
皇上看著底下的爭吵,眉頭緊鎖。他心中清楚,這科舉舞弊案牽扯甚廣,稍有不慎,就會引發朝堂動蕩。
“陸瑤,”皇上沉聲道,“你既然說你掌握了證據,那就拿出來,讓眾人一辨真偽。”
陸瑤抬頭看向皇上,眼神堅定,“臣女遵旨。”她緩緩從袖中取出一個錦盒,放在地上。錦盒裏,裝著她這些日子收集到的所有證據……
她慢慢打開錦盒,眾人屏息凝神,大殿內一片寂靜,隻聽得“哢噠”一聲輕響,盒蓋開啟。
錦盒中,並非金銀珠寶,亦非奇珍異寶,而是一疊疊紙張,還有一些賬冊。
陸瑤不慌不忙地將它們一一取出,攤開在眾人麵前。
“這是王公子與劉吏部之間的書信往來,”陸瑤指著其中一疊信箋說道,“信中清楚地記錄了王公子如何賄賂劉吏部,以及劉吏部如何為其在科舉考試中作弊提供便利。”
王公子臉色煞白,嘴唇顫抖著,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劉吏部則強裝鎮定,冷笑道:“一派胡言!這些信件都是偽造的!”
“偽造?”陸瑤輕笑一聲,“劉大人可敢當著皇上的麵,與王公子對質筆跡?”
劉吏部頓時語塞。他當然不敢,因為這些信件都是真的。
陸瑤又拿起幾本賬冊,說道:“這些是劉吏部這些年來的收受賄賂的賬目,上麵清楚地記錄了每一筆款項的來源和去向。”
她翻開賬冊,指著其中一筆記錄說道:“例如這一筆,五千兩白銀,來自江南鹽商,用於為其子弟在科舉考試中買通關係。”
隨著陸瑤的逐一揭露,朝堂上的氣氛越來越凝重。
那些原本支持劉吏部的官員也開始動搖,他們沒想到,陸瑤竟然掌握了如此確鑿的證據。
就在這時,一隻手悄悄地將一張紙條塞進了陸瑤的手中。
陸瑤不動聲色地將紙條打開,隻見上麵寫著幾行娟秀的小字:“瑤兒,莫怕,我在。”
陸瑤認出這是溫景的字跡,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無論發生什麽,溫景都會站在她身邊,支持她,保護她。
這股溫暖的力量,讓她更加堅定地麵對眼前的困境。
她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除了劉吏部,還有其他幾位大人也參與了科舉舞弊案……”
她將目光轉向朝堂上的幾位官員,緩緩念出他們的名字,以及他們所犯下的罪行。
這些官員臉色慘白,渾身顫抖,他們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隱藏得如此深的秘密,竟然會被陸瑤一一揭露。
皇上看著底下的這一幕,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沒想到,科舉舞弊案竟然牽扯到如此多的官員,而且其中還不乏他的心腹大臣。
“來人!”皇上怒喝一聲,“將這些涉案官員全部拿下,嚴加審問!”
禦林軍立刻上前,將那些被點名的官員全部押了下去。
朝堂上頓時一片混亂。
陸瑤看著這一切,心中並沒有絲毫的喜悅,反而感到一絲沉重。
她知道,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
溫景走到陸瑤身邊,輕輕握住她的手,低聲說道:“辛苦你了。”
陸瑤回握住溫景的手,微微一笑,說道:“為了正義,這一切都值得。”
突然,一個尖銳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皇上,臣有本要奏!”
陸瑤和溫景轉頭看去,隻見一位官員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他步履沉穩,眼神銳利,直視著陸瑤,緩緩開口:“臣彈劾禦史陸瑤,羅織罪名,陷害忠良……”
陸瑤的揭露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巨石,激起千層浪。
朝堂之上,暗流湧動,那些被點名的官員如同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而更多原本置身事外的官員,則開始感受到危機,他們意識到,陸瑤的調查就像一把鋒利的刀,不知何時會落到自己頭上。
於是,一股無形的阻力開始在暗中滋生,蔓延,企圖阻止陸瑤繼續調查下去。
首先是檔案庫的資料,陸瑤想要查閱一些過去的卷宗,卻發現關鍵的卷宗“意外”損毀,字跡模糊不清,無法辨認。
再是證人,原本答應作證的幾位小官員突然改口,聲稱自己記錯了,之前的證詞都是胡言亂語。
甚至連一些普通的百姓,在被問及相關事情時,也變得支支吾吾,閃爍其詞,仿佛有什麽顧慮一般。
陸瑤深知,這是有人在暗中操控,給她的調查設置重重障礙。
但她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要將真相查明的決心。
溫景也察覺到了這股暗流,他私下裏動用自己的關係網,開始調查那些阻撓陸瑤的勢力。
他發現,牽扯進科舉舞弊案的官員遠比想象中更多,而且他們的勢力盤根錯節,相互勾結,形成了一張巨大的關係網。
這張網,正試圖將陸瑤緊緊纏繞,讓她窒息。
一日,陸瑤在調查一位權貴,戶部侍郎周大人時,注意到他府上的一名老家仆舉止異常。
這位老家仆經常在周大人書房外徘徊,神色焦慮,似乎有什麽心事。
陸瑤直覺告訴她,這個老家仆可能知道些什麽。
她嚐試接近老家仆,與其攀談,但老家仆卻對她十分警惕,言語不多,總是刻意回避關於周大人的話題。
陸瑤並沒有放棄,她多次前往周府,以各種理由與老家仆接觸,漸漸地,老家仆對她的戒備心有所降低。
然而,就在陸瑤覺得快要取得突破的時候,周大人似乎察覺到了什麽。
他嚴厲警告了府中所有下人,禁止他們與陸瑤接觸,尤其是那位老家仆,被嚴令禁止踏出府門一步。
陸瑤再次來到周府,卻發現老家仆已經不見了蹤影。
她詢問其他下人,他們都聲稱老家仆告老還鄉了。
陸瑤心知肚明,這不過是周大人的托詞。
傍晚,溫景來到陸府,將自己調查到的情況告訴了陸瑤。
“瑤兒,我查到周大人與其他幾位官員私下裏來往密切,他們似乎在密謀什麽。”溫景的語氣凝重。
陸瑤點點頭,說道:“我也感覺到了,他們正在聯手對付我們。”
“那個老家仆,我派人去找了,但是沒有找到。周府的人說他回老家了,但據我調查,他根本就沒有離開京城。”溫景的眉頭緊鎖。
陸瑤沉思片刻,說道:“看來,這個老家仆是關鍵人物。我們必須找到他。”
溫景握住陸瑤的手,說道:“放心,我會盡力找到他。”
就在這時,陸瑤的貼身丫鬟急匆匆地跑進來,神色慌張地說道:“小姐,不好了!有人在城外發現了……”
丫鬟的聲音戛然而止,臉色變得更加蒼白。
“小姐,不好了!有人在城外發現了…發現了老家仆的屍體!”丫鬟顫抖著說道,臉色煞白。
陸瑤和溫景對視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和憤怒。
周大人殺人滅口,此舉無疑是做賊心虛,更加證實了他們的猜測。
“屍體在哪兒?”陸瑤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冷靜地問道。
丫鬟連忙回答:“在城外亂葬崗附近。”
陸瑤當機立斷:“備馬,我們去看看。”
溫景拉住她的手,擔憂道:“瑤兒,現在天色已晚,而且周大人既然敢殺人滅口,恐怕還會設下埋伏,不如明日再去?”
陸瑤搖搖頭,眼中閃過一絲堅毅的光芒:“不,我們必須現在就去。周大人此舉,說明他害怕老家仆泄露秘密,我們必須搶在他銷毀其他證據之前,找到突破口。”
溫景知道陸瑤的性格,一旦決定的事情就不會輕易改變。
他也不再勸阻,而是吩咐人備馬,並召集了幾名可靠的侍衛一同前往。
城外亂葬崗,陰風陣陣,令人毛骨悚然。老家仆的屍體躺在雜草叢中,早已沒了氣息。
陸瑤仔細檢查了屍體,發現除了明顯的致命外傷外,老家仆的手裏緊緊攥著一塊布料。
陸瑤小心翼翼地掰開老家仆僵硬的手指,將那塊布料取出。
布料上繡著一朵精致的梅花,這讓她心中一動。
她想起之前在周府,曾見過周大人的夫人佩戴過一條繡著同樣梅花圖案的披帛。
難道…
一個大膽的猜測在陸瑤心中浮現。她立刻吩咐手下:“去查,周夫人今天去了哪裏,見過什麽人!”
與此同時,溫景也發現了一些線索。
在老家仆屍體不遠處,他們發現了一些淩亂的腳印,這些腳印並非普通百姓所穿的鞋子,而是官靴的痕跡。
“看來,除了周大人,還有其他官員參與其中。”溫景沉聲道。
回到陸府,陸瑤徹夜未眠,她將所有線索串聯起來,一個完整的計劃逐漸在心中成形。
第二天清晨,陸瑤的手下帶來了消息:“周夫人昨天去了城外的靜安寺,與一位神秘男子私會。”
陸瑤心中了然,看來那位神秘男子就是關鍵人物。
她立刻安排人手,前往靜安寺調查。
傍晚時分,手下帶回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那位神秘男子是…劉吏部的侄子!”
一切真相大白,劉吏部才是科舉舞弊案的幕後主使,周大人隻是他的棋子。
而老家仆無意中發現了他們的秘密,所以才被滅口。
陸瑤看著手中繡著梅花的布料,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她已經掌握了足夠的證據,是時候將這些權貴繩之以法了。
她換上朝服,眼神堅定地走向大門,對溫景說道:“走吧,去上朝。”
溫景看著她,眼中充滿了敬佩和愛意,他知道,一場風暴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