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破萬難
驚世女將:我的空間藏雄兵 作者:辛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鑾殿上,氣氛凝重。
陸瑤一身戎裝,手持卷軸,步履堅定地踏入殿內。
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她身上,更襯得她英姿颯爽。
“臣,陸瑤,參見皇上!”陸瑤斂起思緒,躬身行禮。
“免禮。”皇帝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陸瑤起身,將手中的卷軸呈上,“臣今日前來,是為呈上新的軍事改革方案。”
皇帝身邊的太監接過卷軸,展開後遞給皇帝。皇帝細細閱覽,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殿內鴉雀無聲,氣氛愈發緊張。
半晌,皇帝放下卷軸,看向陸瑤,“陸將軍的這份方案,朕已看過,頗有新意,隻是……”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朝臣,“耗費巨大啊。”
皇帝話音剛落,張大臣便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皇上明鑒,陸將軍的改革方案,臣也略有耳聞。其構想雖好,但所需錢糧甚巨,國庫恐難以支撐啊!如今邊境安定,實在不宜大動幹戈,徒增百姓負擔。”
張大臣話音一落,立刻有其他大臣附和。
“張大人所言極是!”
“如今國庫空虛,如何支撐如此龐大的開銷?”
“微臣也認為,此事需從長計議!”
一時間,反對之聲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湧向陸瑤。
陸瑤麵色不變,靜靜地聽著,心中卻冷笑:果然不出所料,他們還是來了!
“陸將軍,對此,你有何解釋?”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聽不出任何情緒。
陸瑤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朗聲道:“皇上,各位大人,臣的改革方案,確實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持。但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邊境看似安定,實則暗流湧動,若不早做準備,一旦戰火燃起,後果不堪設想!”
“一派胡言!”張大臣厲聲打斷陸瑤,“陸將軍危言聳聽,意欲何為?”
陸瑤目光如炬,直視張大臣,一字一句道:“張大人,您說國庫空虛,無力支撐改革。那麽,臣想請問……”
她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殿內眾人,最終落在張大臣身上,“這空虛的國庫,究竟去了何處?”
張大臣臉色一變,嘴唇微微顫抖,卻說不出話來。
陸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然張大人答不上來,那麽,臣便來說……”
陸瑤嘴角的冷笑更深了一分,她從袖中掏出一本冊子,高高舉起。
“這本賬冊,記錄了近幾年宮廷的各項開支。其中,不乏一些不必要的,甚至可以說是奢侈浪費的項目!”
她翻開賬冊,指著其中一頁,朗聲念道。
“去年,宮中購置珍稀花卉,共計花費白銀五萬兩!五萬兩白銀,足夠裝備一支精銳騎兵!”
她又翻了一頁,“上個月,李貴妃娘娘壽辰,耗費白銀三萬兩,打造了一頂鑲嵌夜明珠的鳳冠!三萬兩白銀,足夠邊關將士一個月的糧餉!”
每念一項,陸瑤的聲音就提高一分,擲地有聲,如同驚雷般在金鑾殿上炸響。
一些原本附和張大臣的大臣,此時也開始低頭沉思,麵露愧色。
陸瑤合上賬冊,目光堅定地看向皇帝。
“皇上,臣並非要削減宮廷的開支,隻是想將這些不必要的開支節省下來,用於軍事改革。臣相信,隻要合理規劃,開源節流,國庫的銀兩完全足夠支撐改革所需!”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臣已經擬定了一份詳細的節省計劃,其中包括減少宮中不必要的宴會、限製奢侈品的購置、以及精簡部分冗餘的宮廷人員等等。這些節省下來的銀兩,足以填補軍事改革的費用,甚至還有盈餘。”
陸瑤將節省計劃的卷軸呈上,皇帝身邊的太監立刻接過,呈給皇帝。
皇帝仔細閱覽,眉頭漸漸舒展開來,臉上露出了一絲讚許之色。
不少大臣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陸將軍此言有理,開源節流,方是長久之計。”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朝堂上的氣氛開始轉變,原本一邊倒的反對之聲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對陸瑤的讚賞和支持。
“陸將軍的計劃雖然看似可行,但……”他拖長了聲音,目光陰冷地掃過眾人,“但如此大規模的改革,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到時候,恐怕會引起朝野動蕩,甚至……”
張大臣故意停頓了一下,語氣變得更加陰森,“甚至會危及國家安危!”
他的話音剛落,立刻有一些不明事理的大臣開始附和,朝堂上的氣氛再次變得緊張起來。
張大臣嘴角露出一絲陰險的笑容,看向陸瑤,眼中充滿了挑釁。陸瑤迎著他的目光,眼神堅定而冰冷,緩緩開口說道:“張大人……”陸瑤迎著張大臣的目光,眼神堅定而冰冷,緩緩開口說道:“張大人所言,臣並非沒有考慮過。改革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這並不意味著改革就應該停止。相反,正因為改革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才更要堅定地推行下去!”
她的聲音擲地有聲,響徹整個金鑾殿。“改革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為了大晉的未來!如果因為害怕觸動一些人的利益就裹足不前,那才是真正的危及社稷安危!”
張大臣冷哼一聲,“說得冠冕堂皇!你所謂的改革,不過是沽名釣譽,為自己謀取私利罷了!”
“張大人此言差矣,”陸瑤毫不畏懼地反駁,“臣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晉的江山社稷,天地可鑒!倒是張大人,如此阻撓改革,究竟是何居心?”
張大臣臉色一變,眼中閃過一絲慌亂,隨即強作鎮定地說道:“老夫一片忠心,日月可表!陸將軍如此血口噴人,就不怕遭天譴嗎?”
“天譴?臣行得正坐得端,何懼天譴?”陸瑤冷笑一聲,“倒是張大人,若是心中有鬼,才應該擔心天譴吧!”
幾名不明事理的大臣也跟著張大臣起哄,一時間,朝堂上的氣氛變得劍拔弩張。
“陸將軍,你如此年輕,又怎能懂得治國之道?你提出的這些改革,不過是紙上談兵,根本行不通!”
“就是,軍事改革事關重大,豈能兒戲?陸將軍還是不要好高騖遠,腳踏實地為好!”
“陸將軍,你還是太年輕了……”
聽著這些嘈雜的聲音,陸瑤心中不禁有些煩躁。她知道,這些人不過是張大臣的爪牙,故意出來攪局的。
就在這時,皇帝身邊的小順子悄悄走到陸瑤身邊,低聲說道:“陸將軍,趙將軍在軍事方麵的意見很有分量,或許可以請他出麵說話。”
陸瑤心中一動,趙將軍是朝中有名的老將,德高望重,在軍中也頗有威望。如果他能出麵支持自己,那麽改革的阻力就會小很多。
陸瑤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
她環視四周,那些反對的聲音依然此起彼伏,讓她感到一陣無力。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放棄,她必須堅持下去,為了大晉,為了百姓,也為了自己。
陸瑤的目光落在了站在武將隊列中的趙將軍身上。
他一直沉默不語,似乎在思考著什麽。陸瑤知道,這是她最後的機會了……
陸瑤深吸一口氣,將目光投向趙將軍,眼中帶著一絲懇切。
趙將軍久經沙場,深諳軍事之道,也明白陸瑤的改革對大晉軍隊的重要性。
他原本一直在猶豫,並非反對改革,而是擔心改革會引起朝局動蕩。
此刻,看到陸瑤堅定的眼神,他心中那份猶豫終於消散。
趙將軍向前一步,沉聲道:“陛下,臣以為陸將軍的改革方案利國利民,切實可行。如今大晉軍隊積弊已久,正需要這樣的改革來振興軍威。臣願意全力支持陸將軍的改革!”
趙將軍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在金鑾殿上回蕩。
他的表態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爆了朝堂。
原本嘈雜的反對聲漸漸平息,眾人皆驚訝地看向趙將軍,沒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支持陸瑤。
張大臣的臉色變得鐵青,他沒想到趙將軍竟然會倒戈相向。
他原本以為趙將軍會保持中立,畢竟改革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趙將軍也不例外。
但他失算了,他低估了趙將軍的愛國精神和對大晉未來的擔憂。
陸瑤心中一喜,趙將軍的支持無疑給她打了一劑強心針。
她感激地朝趙將軍點了點頭,然後轉向皇帝,語氣堅定地說道。
“陛下,臣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克服改革道路上的所有困難,讓大晉軍隊煥然一新!”
皇帝一直默默地觀察著朝堂上的局勢,看到趙將軍站出來支持陸瑤,他心中也暗暗點頭。
他知道,陸瑤的改革方案雖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對大晉是有利的。
“好!”皇帝一拍龍椅,高聲說道,“朕準了陸將軍的改革方案!趙將軍,你協助陸將軍,務必將改革落實到位!”
“臣遵旨!”陸瑤和趙將軍齊聲應道。
張大臣的臉色陰沉得幾乎要滴出水來。
他原本以為可以借此機會打擊陸瑤,沒想到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他狠狠地瞪了陸瑤一眼,眼中充滿了怨毒。
陸瑤迎著張大臣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陸瑤一身戎裝,手持卷軸,步履堅定地踏入殿內。
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她身上,更襯得她英姿颯爽。
“臣,陸瑤,參見皇上!”陸瑤斂起思緒,躬身行禮。
“免禮。”皇帝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陸瑤起身,將手中的卷軸呈上,“臣今日前來,是為呈上新的軍事改革方案。”
皇帝身邊的太監接過卷軸,展開後遞給皇帝。皇帝細細閱覽,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殿內鴉雀無聲,氣氛愈發緊張。
半晌,皇帝放下卷軸,看向陸瑤,“陸將軍的這份方案,朕已看過,頗有新意,隻是……”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朝臣,“耗費巨大啊。”
皇帝話音剛落,張大臣便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皇上明鑒,陸將軍的改革方案,臣也略有耳聞。其構想雖好,但所需錢糧甚巨,國庫恐難以支撐啊!如今邊境安定,實在不宜大動幹戈,徒增百姓負擔。”
張大臣話音一落,立刻有其他大臣附和。
“張大人所言極是!”
“如今國庫空虛,如何支撐如此龐大的開銷?”
“微臣也認為,此事需從長計議!”
一時間,反對之聲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湧向陸瑤。
陸瑤麵色不變,靜靜地聽著,心中卻冷笑:果然不出所料,他們還是來了!
“陸將軍,對此,你有何解釋?”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聽不出任何情緒。
陸瑤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朗聲道:“皇上,各位大人,臣的改革方案,確實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持。但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邊境看似安定,實則暗流湧動,若不早做準備,一旦戰火燃起,後果不堪設想!”
“一派胡言!”張大臣厲聲打斷陸瑤,“陸將軍危言聳聽,意欲何為?”
陸瑤目光如炬,直視張大臣,一字一句道:“張大人,您說國庫空虛,無力支撐改革。那麽,臣想請問……”
她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殿內眾人,最終落在張大臣身上,“這空虛的國庫,究竟去了何處?”
張大臣臉色一變,嘴唇微微顫抖,卻說不出話來。
陸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然張大人答不上來,那麽,臣便來說……”
陸瑤嘴角的冷笑更深了一分,她從袖中掏出一本冊子,高高舉起。
“這本賬冊,記錄了近幾年宮廷的各項開支。其中,不乏一些不必要的,甚至可以說是奢侈浪費的項目!”
她翻開賬冊,指著其中一頁,朗聲念道。
“去年,宮中購置珍稀花卉,共計花費白銀五萬兩!五萬兩白銀,足夠裝備一支精銳騎兵!”
她又翻了一頁,“上個月,李貴妃娘娘壽辰,耗費白銀三萬兩,打造了一頂鑲嵌夜明珠的鳳冠!三萬兩白銀,足夠邊關將士一個月的糧餉!”
每念一項,陸瑤的聲音就提高一分,擲地有聲,如同驚雷般在金鑾殿上炸響。
一些原本附和張大臣的大臣,此時也開始低頭沉思,麵露愧色。
陸瑤合上賬冊,目光堅定地看向皇帝。
“皇上,臣並非要削減宮廷的開支,隻是想將這些不必要的開支節省下來,用於軍事改革。臣相信,隻要合理規劃,開源節流,國庫的銀兩完全足夠支撐改革所需!”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臣已經擬定了一份詳細的節省計劃,其中包括減少宮中不必要的宴會、限製奢侈品的購置、以及精簡部分冗餘的宮廷人員等等。這些節省下來的銀兩,足以填補軍事改革的費用,甚至還有盈餘。”
陸瑤將節省計劃的卷軸呈上,皇帝身邊的太監立刻接過,呈給皇帝。
皇帝仔細閱覽,眉頭漸漸舒展開來,臉上露出了一絲讚許之色。
不少大臣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陸將軍此言有理,開源節流,方是長久之計。”
“臣附議!”
“臣也附議!”
朝堂上的氣氛開始轉變,原本一邊倒的反對之聲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對陸瑤的讚賞和支持。
“陸將軍的計劃雖然看似可行,但……”他拖長了聲音,目光陰冷地掃過眾人,“但如此大規模的改革,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到時候,恐怕會引起朝野動蕩,甚至……”
張大臣故意停頓了一下,語氣變得更加陰森,“甚至會危及國家安危!”
他的話音剛落,立刻有一些不明事理的大臣開始附和,朝堂上的氣氛再次變得緊張起來。
張大臣嘴角露出一絲陰險的笑容,看向陸瑤,眼中充滿了挑釁。陸瑤迎著他的目光,眼神堅定而冰冷,緩緩開口說道:“張大人……”陸瑤迎著張大臣的目光,眼神堅定而冰冷,緩緩開口說道:“張大人所言,臣並非沒有考慮過。改革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這並不意味著改革就應該停止。相反,正因為改革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才更要堅定地推行下去!”
她的聲音擲地有聲,響徹整個金鑾殿。“改革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為了大晉的未來!如果因為害怕觸動一些人的利益就裹足不前,那才是真正的危及社稷安危!”
張大臣冷哼一聲,“說得冠冕堂皇!你所謂的改革,不過是沽名釣譽,為自己謀取私利罷了!”
“張大人此言差矣,”陸瑤毫不畏懼地反駁,“臣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晉的江山社稷,天地可鑒!倒是張大人,如此阻撓改革,究竟是何居心?”
張大臣臉色一變,眼中閃過一絲慌亂,隨即強作鎮定地說道:“老夫一片忠心,日月可表!陸將軍如此血口噴人,就不怕遭天譴嗎?”
“天譴?臣行得正坐得端,何懼天譴?”陸瑤冷笑一聲,“倒是張大人,若是心中有鬼,才應該擔心天譴吧!”
幾名不明事理的大臣也跟著張大臣起哄,一時間,朝堂上的氣氛變得劍拔弩張。
“陸將軍,你如此年輕,又怎能懂得治國之道?你提出的這些改革,不過是紙上談兵,根本行不通!”
“就是,軍事改革事關重大,豈能兒戲?陸將軍還是不要好高騖遠,腳踏實地為好!”
“陸將軍,你還是太年輕了……”
聽著這些嘈雜的聲音,陸瑤心中不禁有些煩躁。她知道,這些人不過是張大臣的爪牙,故意出來攪局的。
就在這時,皇帝身邊的小順子悄悄走到陸瑤身邊,低聲說道:“陸將軍,趙將軍在軍事方麵的意見很有分量,或許可以請他出麵說話。”
陸瑤心中一動,趙將軍是朝中有名的老將,德高望重,在軍中也頗有威望。如果他能出麵支持自己,那麽改革的阻力就會小很多。
陸瑤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
她環視四周,那些反對的聲音依然此起彼伏,讓她感到一陣無力。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放棄,她必須堅持下去,為了大晉,為了百姓,也為了自己。
陸瑤的目光落在了站在武將隊列中的趙將軍身上。
他一直沉默不語,似乎在思考著什麽。陸瑤知道,這是她最後的機會了……
陸瑤深吸一口氣,將目光投向趙將軍,眼中帶著一絲懇切。
趙將軍久經沙場,深諳軍事之道,也明白陸瑤的改革對大晉軍隊的重要性。
他原本一直在猶豫,並非反對改革,而是擔心改革會引起朝局動蕩。
此刻,看到陸瑤堅定的眼神,他心中那份猶豫終於消散。
趙將軍向前一步,沉聲道:“陛下,臣以為陸將軍的改革方案利國利民,切實可行。如今大晉軍隊積弊已久,正需要這樣的改革來振興軍威。臣願意全力支持陸將軍的改革!”
趙將軍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在金鑾殿上回蕩。
他的表態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爆了朝堂。
原本嘈雜的反對聲漸漸平息,眾人皆驚訝地看向趙將軍,沒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支持陸瑤。
張大臣的臉色變得鐵青,他沒想到趙將軍竟然會倒戈相向。
他原本以為趙將軍會保持中立,畢竟改革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趙將軍也不例外。
但他失算了,他低估了趙將軍的愛國精神和對大晉未來的擔憂。
陸瑤心中一喜,趙將軍的支持無疑給她打了一劑強心針。
她感激地朝趙將軍點了點頭,然後轉向皇帝,語氣堅定地說道。
“陛下,臣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克服改革道路上的所有困難,讓大晉軍隊煥然一新!”
皇帝一直默默地觀察著朝堂上的局勢,看到趙將軍站出來支持陸瑤,他心中也暗暗點頭。
他知道,陸瑤的改革方案雖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對大晉是有利的。
“好!”皇帝一拍龍椅,高聲說道,“朕準了陸將軍的改革方案!趙將軍,你協助陸將軍,務必將改革落實到位!”
“臣遵旨!”陸瑤和趙將軍齊聲應道。
張大臣的臉色陰沉得幾乎要滴出水來。
他原本以為可以借此機會打擊陸瑤,沒想到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他狠狠地瞪了陸瑤一眼,眼中充滿了怨毒。
陸瑤迎著張大臣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