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樊弘錚番外(下)
快穿:噓,漂亮宿主又在訓狗了 作者:就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說我們是如何心意相通,我自己都沒想明白。
我不想逼濟安。
也知曉讀書人最愛臉麵,不願他被人議論。
我克製著自己內心的渴望。
隻是走街串巷時看到些什麽新奇玩意兒,總喜歡給濟安府中送上一份。
我喜歡與濟安待在一起,就算什麽也不做,就是看著他,也心生歡喜。
他在案前提筆練字,總會被我看得放下筆,無奈歎氣,“弘錚為何總無故看我?”
每當這時,我都會打著哈哈撇過眼,說自己走神了。
次數多了,濟安似乎也習慣了我的視線,總能專心做著自己的事情。
被戳穿心思是在什麽時候呢?
大概是那日午後我與星安比試,他抱著書從校場路過,看了我一眼。
軍中出身的我,出了汗自然是不拘著什麽,脫了衣服光著上半身。
濟安卻是一個極重禮的人,除了在禹城救災時,從未見過他衣冠不正的時候,
他說衣冠是人知禮的外在表現,正衣冠是最基本的。
我在他麵前一直也是這樣做的。
他那時看過來,又匆匆別開眼,然後腳步匆匆離去。
我當時隻覺得天塌地陷。
完了。
我忘了我還在與人比試,急急地想穿衣服。
雲星安那個家夥,一定是看我不順眼很久了,一棍子抽過來,將我打倒在地。
後來……京中傳起了我向他挑釁,他一招製敵的傳聞。
笑話,從小到大,明明是我贏得比較多。
可我已經沒心思理會這件事了。
忐忑不安地坐在濟安麵前,我將背挺得筆直。
我發誓,這輩子背都沒有那麽直過。
我等待著他的審判,他捏著杯子,骨節都在泛白,神情似有糾結。
我的心也跟著吊起。
良久,他才歎口氣,放下杯子朝我看來,臉色有些紅,
“弘錚,我心悅你,”
我猛地抬頭,腦子已經炸成一片虛無。
後麵的事情,我已經記不清了。
濟安後麵的話我也聽不清。
隻記得那滿心的歡喜。
窗榻上的矮案被我掀翻,棋子落了一地,我撲上去抱住他,胡亂吻著他的唇。
那是我做過最美的一場夢。
我希望永遠不會醒來。
在他的府中,我們將隱晦的愛訴說到極致。
他沒有親人,自小吃百家飯長大的。
我家裏卻有父親。
那段時間,老頭的身體不太好,我不想刺激他。
我與濟安商量著,等穩定了再告訴他。
我以為總有時間的啊。
可不過幾月,濟安就沒了。
那是什麽感覺呢?
起初我感覺整個世界好像都被隔開,他們在說什麽呢?
濟安怎麽會死?
濟安怎麽可能死呢?
他們都在騙我!
我連為他親自守喪都做不到。
可我沒有哭,隻是將自己整日關在房內,像一具行屍走肉,老頭將我拖出來。
棍子毫不留情落在背上的時候,劇烈的疼痛將我硬生生從另一個世界拽了回來。
他將我拖到水盆邊,讓我看看自己現在的樣子。
我呆呆看去,一時間竟有些不敢認。
那個形容枯槁的人是誰呢?
濟安不會喜歡的。
老頭還以為是他幾棍子將我打醒了。
將濟安的牌位放進樊家祠堂的那一晚,我在房中牽了紅綢,身著一身喜服,找了道士將我與濟安結了陰契。
我不知道有沒有用,可我太需要一個理由活下去了。
在老頭壓著我跪在列祖列宗麵前,要我將濟安的牌位拿出去時,我朝他咧開一個笑,“好。”
然後,以極快的速度磕了三個響頭,帶著濟安的牌位一起。
“樊家先祖在上,今日樊氏不肖子孫樊弘錚,迎娶濟安為妻,一生隻忠於他一人,若違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老頭氣得拿棍子抽我,我將濟安牌位抱在懷中,任由他打。
我知道我對不起他,可沒辦法啊……
心真的要疼死了。
暈過去前,我將牌位抱得更緊,落下一吻。
沒有人能將我與濟安再分開了。
濟安是我的妻,理該與我在一處。
後來,我養了大半年的傷。
老頭也許久沒有與我說過話,隻是默許我將牌位放進房中供著。
星安說要給濟安報仇,那怎麽能少了我一份呢?
我留在京城,聽從他的籌劃。
在接到行動消息的那一天,我給濟安上了三炷香。
星安帶著自己的兵回京,我也隻帶我的人。
樊家世代忠君,這亂臣賊子的身份,還是留給我自己吧。
不動聖上一兵一卒,已經是我最後的底線。
那日,血染紅上京城。
我殺得真痛快啊。
星安查得也是真清楚,南巡刺殺但凡摻和了一腳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死在我的槍下。
樊家的紅纓槍,世人隻知斬敵之能,可最初它是用來護妻的。
先祖起於草莽,與先祖母感情甚篤,恰逢亂世,有人欲欺辱其妻,先祖木工奇佳,以一杆木槍護妻於微末。
我的紅纓槍沒有護住濟安。
但可以給他報仇。
血染紅了我的輕甲,可我心中隻有暢快。
我想起濟安斷掉的十指,想起他被斬斷的雙腿。
想起了和他相處的許多事情……
那樣好的一個人啊……
他們怎麽下得去手呢?
出征前,我抱著濟安的牌位跪在老頭麵前,“爹,兒子就要出征,我想求您……”
老頭抬手打斷我,“收複西北八部,你能不能做到?”
我的眼眸一亮,帶著牌位磕頭,“定不負父親所望!”
濟安沒有親人,但他入了樊家祠堂,那就是樊家的人。
臨行前,我細細擦拭了他的牌位,坐在祠堂供桌前與他說了一晚的小話。
一如當年午後,總是我纏著他說話,許久他才會放下筆看我一眼,眉眼似有無奈,
“弘錚,別鬧。”
“弘錚,別鬧。”
收複西北八部的那一天,我好像又見到他了。
這十來年,我替星安鎮守邊疆,驅蠻夷於烏石山外。
收複西北八部,史書上也當有我一筆。
老頭早幾年就離世了。
這十來年我拚命,如今也算是拚到頭了。
掌心握著那隻已經發黃的草螞蚱,我好像又看見那日田間,陽光正好,他將草螞蚱舉到我麵前,笑意盈盈,“弘錚,給你,我小時候可就靠這個掙點錢過活呢。”
他的神情似乎格外驕傲。
不為自己受過的苦而感到難過。
可我心疼。
我心疼……真疼啊。
濟安,好疼啊……
我好疼啊。
恍惚間,我好像聞到了秋收稻穀的香氣。
他說,弘錚,好久不見。
我不想逼濟安。
也知曉讀書人最愛臉麵,不願他被人議論。
我克製著自己內心的渴望。
隻是走街串巷時看到些什麽新奇玩意兒,總喜歡給濟安府中送上一份。
我喜歡與濟安待在一起,就算什麽也不做,就是看著他,也心生歡喜。
他在案前提筆練字,總會被我看得放下筆,無奈歎氣,“弘錚為何總無故看我?”
每當這時,我都會打著哈哈撇過眼,說自己走神了。
次數多了,濟安似乎也習慣了我的視線,總能專心做著自己的事情。
被戳穿心思是在什麽時候呢?
大概是那日午後我與星安比試,他抱著書從校場路過,看了我一眼。
軍中出身的我,出了汗自然是不拘著什麽,脫了衣服光著上半身。
濟安卻是一個極重禮的人,除了在禹城救災時,從未見過他衣冠不正的時候,
他說衣冠是人知禮的外在表現,正衣冠是最基本的。
我在他麵前一直也是這樣做的。
他那時看過來,又匆匆別開眼,然後腳步匆匆離去。
我當時隻覺得天塌地陷。
完了。
我忘了我還在與人比試,急急地想穿衣服。
雲星安那個家夥,一定是看我不順眼很久了,一棍子抽過來,將我打倒在地。
後來……京中傳起了我向他挑釁,他一招製敵的傳聞。
笑話,從小到大,明明是我贏得比較多。
可我已經沒心思理會這件事了。
忐忑不安地坐在濟安麵前,我將背挺得筆直。
我發誓,這輩子背都沒有那麽直過。
我等待著他的審判,他捏著杯子,骨節都在泛白,神情似有糾結。
我的心也跟著吊起。
良久,他才歎口氣,放下杯子朝我看來,臉色有些紅,
“弘錚,我心悅你,”
我猛地抬頭,腦子已經炸成一片虛無。
後麵的事情,我已經記不清了。
濟安後麵的話我也聽不清。
隻記得那滿心的歡喜。
窗榻上的矮案被我掀翻,棋子落了一地,我撲上去抱住他,胡亂吻著他的唇。
那是我做過最美的一場夢。
我希望永遠不會醒來。
在他的府中,我們將隱晦的愛訴說到極致。
他沒有親人,自小吃百家飯長大的。
我家裏卻有父親。
那段時間,老頭的身體不太好,我不想刺激他。
我與濟安商量著,等穩定了再告訴他。
我以為總有時間的啊。
可不過幾月,濟安就沒了。
那是什麽感覺呢?
起初我感覺整個世界好像都被隔開,他們在說什麽呢?
濟安怎麽會死?
濟安怎麽可能死呢?
他們都在騙我!
我連為他親自守喪都做不到。
可我沒有哭,隻是將自己整日關在房內,像一具行屍走肉,老頭將我拖出來。
棍子毫不留情落在背上的時候,劇烈的疼痛將我硬生生從另一個世界拽了回來。
他將我拖到水盆邊,讓我看看自己現在的樣子。
我呆呆看去,一時間竟有些不敢認。
那個形容枯槁的人是誰呢?
濟安不會喜歡的。
老頭還以為是他幾棍子將我打醒了。
將濟安的牌位放進樊家祠堂的那一晚,我在房中牽了紅綢,身著一身喜服,找了道士將我與濟安結了陰契。
我不知道有沒有用,可我太需要一個理由活下去了。
在老頭壓著我跪在列祖列宗麵前,要我將濟安的牌位拿出去時,我朝他咧開一個笑,“好。”
然後,以極快的速度磕了三個響頭,帶著濟安的牌位一起。
“樊家先祖在上,今日樊氏不肖子孫樊弘錚,迎娶濟安為妻,一生隻忠於他一人,若違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老頭氣得拿棍子抽我,我將濟安牌位抱在懷中,任由他打。
我知道我對不起他,可沒辦法啊……
心真的要疼死了。
暈過去前,我將牌位抱得更緊,落下一吻。
沒有人能將我與濟安再分開了。
濟安是我的妻,理該與我在一處。
後來,我養了大半年的傷。
老頭也許久沒有與我說過話,隻是默許我將牌位放進房中供著。
星安說要給濟安報仇,那怎麽能少了我一份呢?
我留在京城,聽從他的籌劃。
在接到行動消息的那一天,我給濟安上了三炷香。
星安帶著自己的兵回京,我也隻帶我的人。
樊家世代忠君,這亂臣賊子的身份,還是留給我自己吧。
不動聖上一兵一卒,已經是我最後的底線。
那日,血染紅上京城。
我殺得真痛快啊。
星安查得也是真清楚,南巡刺殺但凡摻和了一腳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死在我的槍下。
樊家的紅纓槍,世人隻知斬敵之能,可最初它是用來護妻的。
先祖起於草莽,與先祖母感情甚篤,恰逢亂世,有人欲欺辱其妻,先祖木工奇佳,以一杆木槍護妻於微末。
我的紅纓槍沒有護住濟安。
但可以給他報仇。
血染紅了我的輕甲,可我心中隻有暢快。
我想起濟安斷掉的十指,想起他被斬斷的雙腿。
想起了和他相處的許多事情……
那樣好的一個人啊……
他們怎麽下得去手呢?
出征前,我抱著濟安的牌位跪在老頭麵前,“爹,兒子就要出征,我想求您……”
老頭抬手打斷我,“收複西北八部,你能不能做到?”
我的眼眸一亮,帶著牌位磕頭,“定不負父親所望!”
濟安沒有親人,但他入了樊家祠堂,那就是樊家的人。
臨行前,我細細擦拭了他的牌位,坐在祠堂供桌前與他說了一晚的小話。
一如當年午後,總是我纏著他說話,許久他才會放下筆看我一眼,眉眼似有無奈,
“弘錚,別鬧。”
“弘錚,別鬧。”
收複西北八部的那一天,我好像又見到他了。
這十來年,我替星安鎮守邊疆,驅蠻夷於烏石山外。
收複西北八部,史書上也當有我一筆。
老頭早幾年就離世了。
這十來年我拚命,如今也算是拚到頭了。
掌心握著那隻已經發黃的草螞蚱,我好像又看見那日田間,陽光正好,他將草螞蚱舉到我麵前,笑意盈盈,“弘錚,給你,我小時候可就靠這個掙點錢過活呢。”
他的神情似乎格外驕傲。
不為自己受過的苦而感到難過。
可我心疼。
我心疼……真疼啊。
濟安,好疼啊……
我好疼啊。
恍惚間,我好像聞到了秋收稻穀的香氣。
他說,弘錚,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