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紅名係統
喪屍潮裏美少女槍戰與種田 作者:為了貞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進一步摸清情況,掠奪者們開始派遣更多探子潛入交易點。他們還偽裝成普通幸存者,與玩家和真正的幸存者們混在一起,意圖尋找破綻。
交易點中的真正幸存者團體逐漸意識到了這些潛在的威脅。有一些認識這些歹徒的勇敢幸存者們,私底下主動向玩家們通報情況,希望能提醒到玩家們的防範意識。
[那幾個人,我見過他們在三環附近頻繁的襲擊別的幸存者團體。他們不是普通的幸存者,你們要小心。]一位幸存者低聲對一名玩家舉報道。
[就是,他們可不止搶奪別人的食物,還會搶女人和小孩。動不動就殺人,我們附近的幸存者團體都不敢單獨出門,就是怕遇到他們。]另一位幸存者也附和的舉報道。
玩家們感激地接受了這些情報,並迅速的偷偷調整了防禦策略。他們加強了對交易點的巡邏,將了望塔的監測範圍擴大,還安裝了更多監控設備。同時,玩家們與幸存者之間的信任也進一步加深,不斷的有幸存者來向玩家們通報,昆哥那夥歹徒的動向。
盡管掠奪者團體頻繁試探,但玩家們的警覺和保密意識都使他們始終無法得逞。
自爛尾樓聚集地建立以來,這個末世避難所一直以開放與包容的姿態對外宣傳招募著。無論是利用廣播宣傳“希望之音”,還是在臨江大道的建材商貿城交易點向外提供交易與援助,聚集地始終展現出一種歡迎幸存者加入的態度。
然而,在這片廢土上,開放並不意味著毫無防備。曉歌和玩家們深知,聚集地的地址和情報一旦傳播開來,必然會引起各類勢力的關注。從焦慮於屍潮威脅而選擇離開的幸存者,到外界覬覦資源與力量的掠奪者,每一個流通的信息都可能成為潛在的隱患。
可這並沒有讓曉歌感到擔憂,相反,他對此顯得格外坦然與放心。
爛尾樓聚集地的具體地址,從未刻意隱瞞過。廣播員的日夜宣傳將聚集地描繪成一個避難的燈塔,讓無數幸存者在絕望中找到了希望的坐標。但與此同時,這些信息也不可避免地流向了不懷好意的耳朵。
那些選擇離開的幸存者無意中,也會成為了信息的傳播者。他們中有的人或許帶著感激之情離開,但也有人可能因為對聚集地的不滿或者對未來的不安,而將內部的情況故意泄露出去。
例如,曾經在聚集地內短暫停留的一名年輕幸存者,他離開後就意外的被綁入了一個小型掠奪者團體。他在講述自己的經曆時就提到:[爛尾樓聚集地確實有足夠的資源和豐富的武裝儲備,但他們內部的人員管理過於鬆散,許多地方都是一幫子小年輕在看管。]這些話無意間為掠奪者們提供了一個窺探的窗口。
盡管情報外泄是不可避免的,但爛尾樓聚集地的防禦體係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普通人力依靠冷兵器的物理屏障。
對於曉歌來說,真正讓他感到安心的,是聚集地內部的兩大核心審查機製:(嚴格的人員審查與係統的善惡判定機製。)
無論是新加入的幸存者,還是選擇離開的個體,都必須接受聚集地審查部門的嚴格盤問。
審查過程中,聚集地采用了一套巧妙的問話策略,通過重複的問題設計和細致的心理觀察來判斷幸存者的真實意圖。一旦發現任何可能威脅聚集地的信息,審查員會立刻記錄並匯報。
例如,有一位中年幸存者在審查中反複提到[外界有很多朋友在等他的消息,如果貴地聚集地足夠安全與可靠等,他可以幫聚集地帶來更多的朋友加入等。]這就會引起了審查員的警覺,最終通過深入盤問得知,他與某個掠奪者團體有密切聯係。此人被立即驅逐出聚集地,防止可能的間諜活動。
玩家與曉歌的最大優勢,是他們隨身攜帶的係統賦予的“善惡判定”能力。
在係統的規則下,任何外人對聚集地或玩家陣營懷有惡意和殺意,都會被標記為“紅名目標”。這一機製讓曉歌和玩家們能夠迅速識別潛在威脅,並在必要時采取行動。
某次,一名看似普通的交易者企圖在聚集地外埋設爆炸物。盡管他的行為極其隱蔽,但係統在他產生惡意的瞬間就將其標記為紅名。玩家們迅速出擊,將其當場擊斃,並成功拆除了爆炸裝置。這種“未雨綢繆”的防禦能力成為了聚集地無形的盾牌。
掠奪者團體對聚集地的窺探,自建材商貿城的大型交易集散駐點開放運營以來,就從未停止過。但曉歌對此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自信,這不但因為有著係統的紅名標記作為依仗,爛尾樓聚集地自身也擁有著強大的武裝力量,更有一群忠誠且團結的玩家和幸存者。
[我們不是毫無防備的羔羊,我們會是末世中最堅固的堡壘。外人想要覬覦我們的資源,首先要付出死亡的代價!]曉歌在一次內部會議中說道,以此來打消與會成員的焦慮和擔憂。
正是這種自信,爛尾樓聚集地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唯有通過絕對霸道實力體現,才能讓掠奪者望而卻步,讓幸存者心懷敬畏。
雖然外界的窺探始終存在,但爛尾樓聚集地的開放策略也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越來越多的幸存者願意加入爛尾樓聚集地內,為這裏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一些曾經持觀望態度的團體,也逐漸與聚集地建立了合作關係。他們以物資和情報為交換,獲得了聚集地的庇護與援助。
與此同時,廣播中的“希望之音”繼續傳遞著聚集地的精神與慰藉聲音,黃芬妮天籟般的甜美聲音日複一日的播報道:[這裏是末世幸存者互助委員會廣播電台,位於商貿區大三元街區的著名爛尾樓處,我們在這裏建立一所幸存者聚集地。為所有在末世中掙紮的幸存者送上希望之音。]
[我們擁有堅固的防禦工事、24小時巡邏的武裝隊伍,為每一位加入者提供安全的避難所。這裏不受喪屍侵擾,也不懼掠奪者威脅。聚集地每日定量供應幹淨的水和新鮮的食物,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都能吃飽穿暖。醫療設施、技術工坊、教育資源一應俱全,生活雖艱難,但絕不絕望。]
[如果你渴望秩序與保護,帶上家人,跟隨廣播宣傳的坐標指引,來到我們爛尾樓聚集地。我們用實力和善意歡迎每一位友善的幸存者,共同重建家園。活下去,不再隻是奢望。]
[我們不畏艱難,也不懼威脅。在這裏,每一個善意的人都可以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每一位掠奪者都會獲得死亡!]
[末世幸存者互助委員會廣播電台,希望之音頻道與你同在。]
交易點中的真正幸存者團體逐漸意識到了這些潛在的威脅。有一些認識這些歹徒的勇敢幸存者們,私底下主動向玩家們通報情況,希望能提醒到玩家們的防範意識。
[那幾個人,我見過他們在三環附近頻繁的襲擊別的幸存者團體。他們不是普通的幸存者,你們要小心。]一位幸存者低聲對一名玩家舉報道。
[就是,他們可不止搶奪別人的食物,還會搶女人和小孩。動不動就殺人,我們附近的幸存者團體都不敢單獨出門,就是怕遇到他們。]另一位幸存者也附和的舉報道。
玩家們感激地接受了這些情報,並迅速的偷偷調整了防禦策略。他們加強了對交易點的巡邏,將了望塔的監測範圍擴大,還安裝了更多監控設備。同時,玩家們與幸存者之間的信任也進一步加深,不斷的有幸存者來向玩家們通報,昆哥那夥歹徒的動向。
盡管掠奪者團體頻繁試探,但玩家們的警覺和保密意識都使他們始終無法得逞。
自爛尾樓聚集地建立以來,這個末世避難所一直以開放與包容的姿態對外宣傳招募著。無論是利用廣播宣傳“希望之音”,還是在臨江大道的建材商貿城交易點向外提供交易與援助,聚集地始終展現出一種歡迎幸存者加入的態度。
然而,在這片廢土上,開放並不意味著毫無防備。曉歌和玩家們深知,聚集地的地址和情報一旦傳播開來,必然會引起各類勢力的關注。從焦慮於屍潮威脅而選擇離開的幸存者,到外界覬覦資源與力量的掠奪者,每一個流通的信息都可能成為潛在的隱患。
可這並沒有讓曉歌感到擔憂,相反,他對此顯得格外坦然與放心。
爛尾樓聚集地的具體地址,從未刻意隱瞞過。廣播員的日夜宣傳將聚集地描繪成一個避難的燈塔,讓無數幸存者在絕望中找到了希望的坐標。但與此同時,這些信息也不可避免地流向了不懷好意的耳朵。
那些選擇離開的幸存者無意中,也會成為了信息的傳播者。他們中有的人或許帶著感激之情離開,但也有人可能因為對聚集地的不滿或者對未來的不安,而將內部的情況故意泄露出去。
例如,曾經在聚集地內短暫停留的一名年輕幸存者,他離開後就意外的被綁入了一個小型掠奪者團體。他在講述自己的經曆時就提到:[爛尾樓聚集地確實有足夠的資源和豐富的武裝儲備,但他們內部的人員管理過於鬆散,許多地方都是一幫子小年輕在看管。]這些話無意間為掠奪者們提供了一個窺探的窗口。
盡管情報外泄是不可避免的,但爛尾樓聚集地的防禦體係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普通人力依靠冷兵器的物理屏障。
對於曉歌來說,真正讓他感到安心的,是聚集地內部的兩大核心審查機製:(嚴格的人員審查與係統的善惡判定機製。)
無論是新加入的幸存者,還是選擇離開的個體,都必須接受聚集地審查部門的嚴格盤問。
審查過程中,聚集地采用了一套巧妙的問話策略,通過重複的問題設計和細致的心理觀察來判斷幸存者的真實意圖。一旦發現任何可能威脅聚集地的信息,審查員會立刻記錄並匯報。
例如,有一位中年幸存者在審查中反複提到[外界有很多朋友在等他的消息,如果貴地聚集地足夠安全與可靠等,他可以幫聚集地帶來更多的朋友加入等。]這就會引起了審查員的警覺,最終通過深入盤問得知,他與某個掠奪者團體有密切聯係。此人被立即驅逐出聚集地,防止可能的間諜活動。
玩家與曉歌的最大優勢,是他們隨身攜帶的係統賦予的“善惡判定”能力。
在係統的規則下,任何外人對聚集地或玩家陣營懷有惡意和殺意,都會被標記為“紅名目標”。這一機製讓曉歌和玩家們能夠迅速識別潛在威脅,並在必要時采取行動。
某次,一名看似普通的交易者企圖在聚集地外埋設爆炸物。盡管他的行為極其隱蔽,但係統在他產生惡意的瞬間就將其標記為紅名。玩家們迅速出擊,將其當場擊斃,並成功拆除了爆炸裝置。這種“未雨綢繆”的防禦能力成為了聚集地無形的盾牌。
掠奪者團體對聚集地的窺探,自建材商貿城的大型交易集散駐點開放運營以來,就從未停止過。但曉歌對此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自信,這不但因為有著係統的紅名標記作為依仗,爛尾樓聚集地自身也擁有著強大的武裝力量,更有一群忠誠且團結的玩家和幸存者。
[我們不是毫無防備的羔羊,我們會是末世中最堅固的堡壘。外人想要覬覦我們的資源,首先要付出死亡的代價!]曉歌在一次內部會議中說道,以此來打消與會成員的焦慮和擔憂。
正是這種自信,爛尾樓聚集地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唯有通過絕對霸道實力體現,才能讓掠奪者望而卻步,讓幸存者心懷敬畏。
雖然外界的窺探始終存在,但爛尾樓聚集地的開放策略也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越來越多的幸存者願意加入爛尾樓聚集地內,為這裏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一些曾經持觀望態度的團體,也逐漸與聚集地建立了合作關係。他們以物資和情報為交換,獲得了聚集地的庇護與援助。
與此同時,廣播中的“希望之音”繼續傳遞著聚集地的精神與慰藉聲音,黃芬妮天籟般的甜美聲音日複一日的播報道:[這裏是末世幸存者互助委員會廣播電台,位於商貿區大三元街區的著名爛尾樓處,我們在這裏建立一所幸存者聚集地。為所有在末世中掙紮的幸存者送上希望之音。]
[我們擁有堅固的防禦工事、24小時巡邏的武裝隊伍,為每一位加入者提供安全的避難所。這裏不受喪屍侵擾,也不懼掠奪者威脅。聚集地每日定量供應幹淨的水和新鮮的食物,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都能吃飽穿暖。醫療設施、技術工坊、教育資源一應俱全,生活雖艱難,但絕不絕望。]
[如果你渴望秩序與保護,帶上家人,跟隨廣播宣傳的坐標指引,來到我們爛尾樓聚集地。我們用實力和善意歡迎每一位友善的幸存者,共同重建家園。活下去,不再隻是奢望。]
[我們不畏艱難,也不懼威脅。在這裏,每一個善意的人都可以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每一位掠奪者都會獲得死亡!]
[末世幸存者互助委員會廣播電台,希望之音頻道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