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遣散家仆
我在紅樓當丫鬟那幾年 作者:轉眼皆寥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荷花如今從正式工轉為了臨時工,雖然鐵飯碗沒了,但心裏自由了。她是心裏藏不住事的人,某天不小心就露出了馬腳。誰知其他幾個姐妹卻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她們的身契也早就被黛玉發還了的。
“原來大家都一樣啊!我還以為我是獨一無二的呢……”荷花氣勢不由得低了下去。眾人又討論起以後的歸宿來。
雪雁道:“不管你們是如何打算的,我這輩子是跟定姑娘了。何況,我是王嬤嬤撿的,她老人家年事已高,是要在林家養老的了,我必定要留下盡孝的。”
紫鵑也道:“我與姑娘情同姐妹,姑娘在哪兒,我在哪兒。”
春纖想了想道:“那年咱們下揚州去,我才知道這天底下各處的風景都是不一樣的,到現在還懷念呢!說句不怕羞的話,要是我也能嫁一個,能帶著我走遍天下的遊俠就好了!要是不能,那就留在姑娘身邊吧。”
荷花聽了她們的想法,不由得歎道:“你們都這麽忠心,倒顯得我沒心沒肺了。我也愛姑娘,但我更愛自由。但我一定是要等到姑娘的日子過得安穩了,我才會離開。”
海棠聽了,點點頭:“我們一家都是這樣想的,姑娘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首先要好好報答姑娘。姑娘那裏沒有掛心的事了,我們才能去過自己的日子。”
她們討論完不久,就發生了元宵節那天的事。荷花和紫鵑、雪雁跟隨黛玉來到賈府探望賈母,這一來沒幾天,種種噩耗接連而至,她們就都滯留在了賈府。
如今賈府大不如從前了,賈母賓天這麽大的事,從前往來不絕的那些勳爵貴族竟沒有一家前來吊唁的!可見世態炎涼。
王夫人身上一直不好,勉強撐過頭七就病倒了。李紈也以賈蘭生病為由,除了守孝,其餘事一概能推則推。
探春獨木難支,便請黛玉幫忙。王夫人也道:“如今是非常時期,也說不得避嫌的話了。雖然你和寶玉還未大宴賓客,卻也由老太太見證拜堂了的。隻是,如今孝中,不能讓你二人成親。但我心裏,早已把你當一家人了。
這算不說這些,就單看在老太太的麵兒上吧!”說著,又紅了眼圈。
黛玉無法,隻能應了下來。
賈母的壽材、妝裹等物是早就預備下的,此時不用費力。但外頭的法事、喪儀所需之物,卻都要花錢置辦。賈府大不如從前,左支右絀地竟找不出錢來。不得已,眾人商議了,打開賈母的庫藏,按遺囑,一一分配了。然後,約定大家每人出一份錢財,用作喪禮所需。
賈母遺囑中寫的很清楚,按人頭劃分,每人該得什麽,算下來,沒有特別偏心某一個人。因為她活著的時候,對她偏愛的人,賞的已經很多了。
其中,還特意標注,有一筆錢是用作府中下人們的遣散費。
不知道這份遺囑她是什麽時候寫好的。眾人隻感歎她老人家深謀遠慮,隻有寶黛等人知道她的良苦用心。
黛玉便跟探春商量好了,一起向賈政進言道:“咱們府裏的人口太重了,以前林管家也建議放出一些人去。隻是沒個由頭。如今趁著給老太太辦喪事,咱們就把人召集起來,除了必要的,都放出去吧!”
賈政聽了,思考了一陣,也知道如今府裏不比過去了。便點頭答應了。
於是又商議了,每人房中除必要的人,皆放出去。首先,那些有房有地、拖家帶口的體麵人是必須出去的;再者就是各房中多餘的丫鬟婆子和外麵的小廝。
將大觀園關閉了,李紈和寶玉姊妹皆搬到王夫人院裏住。除了撒掃和上夜的婆子,王夫人、李紈和探春等女眷,每人留丫鬟兩個。其他沒人住的院子都搬空了後鎖起來,如此,也不用安排人守著了。
賈政、寶玉等人皆留兩個仆人。廚房、賬房等處,除了必要的人,皆都精簡了。
對著名冊一一標注了,算下來府中人口去了有七八成。
將眾人召集在正房大院裏,把情況講明了,雖有那不願去的,哭哭啼啼一陣,見主人心狠,也就去了。
那賴大、周瑞等人,見賈府大不如從前,不能再得利了,心裏早就生了別念,如今表麵裝作不舍,趁機也都去了。
至於賈赦那邊,事實上已經算是分家了。賈政這邊搬到別院裏,將正院空出來停靈。
算下來賈政、王夫人、李紈、寶玉、探春、惜春、趙姨娘、周姨娘、賈環、賈蘭等十個主子,奴仆還有四五十個。
王夫人想了想,又把寶玉、賈環及賈蘭的丫鬟減了,男兒家,有小廝就夠了。何況,寶玉那有個襲人,賈環有彩霞,賈蘭跟李紈住也就罷了。又想,趙姨娘和周姨娘隻算半個主子,每人隻得一個丫鬟。
還別說,做減法就是比做加法清爽。
如今,院子鎖的鎖,關的關,眾人都擠在一處,倒也不覺空曠了。隻是,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別人還可,趙姨娘等人不免有些抱怨。
賈環也是個不安分的,如今每個人的份例大減。吃慣了山珍海味,如今隻有四菜一湯,他如何忍耐得?何況前日賈政又命眾人湊份子錢來給賈母辦喪事。到手的錢,哪裏能接受它溜走?於是,就偷偷拿了一些庫房裏的古董器物,叫他小廝拿出去換了錢,打酒買肉。
府裏人多眼雜,他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都被人看在眼裏,報知給了探春。
探春聽說自然氣極,勒令賈環把東西贖回來,不然就告訴賈政。賈環哪裏肯,於是吵嚷起來。
終究還是被賈政知道了,將賈環打了一頓。賈環不服,賭氣偷跑了出去。
賈政氣了個倒仰,隻是如今事情繁雜,沒空理會他。以為他在外也沒處可去,過兩日,錢花光了,自然就乖乖回來認錯了。
誰知。賈環這一走,非但沒有認錯回來。反倒在外學壞,釀出禍事來了。
“原來大家都一樣啊!我還以為我是獨一無二的呢……”荷花氣勢不由得低了下去。眾人又討論起以後的歸宿來。
雪雁道:“不管你們是如何打算的,我這輩子是跟定姑娘了。何況,我是王嬤嬤撿的,她老人家年事已高,是要在林家養老的了,我必定要留下盡孝的。”
紫鵑也道:“我與姑娘情同姐妹,姑娘在哪兒,我在哪兒。”
春纖想了想道:“那年咱們下揚州去,我才知道這天底下各處的風景都是不一樣的,到現在還懷念呢!說句不怕羞的話,要是我也能嫁一個,能帶著我走遍天下的遊俠就好了!要是不能,那就留在姑娘身邊吧。”
荷花聽了她們的想法,不由得歎道:“你們都這麽忠心,倒顯得我沒心沒肺了。我也愛姑娘,但我更愛自由。但我一定是要等到姑娘的日子過得安穩了,我才會離開。”
海棠聽了,點點頭:“我們一家都是這樣想的,姑娘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首先要好好報答姑娘。姑娘那裏沒有掛心的事了,我們才能去過自己的日子。”
她們討論完不久,就發生了元宵節那天的事。荷花和紫鵑、雪雁跟隨黛玉來到賈府探望賈母,這一來沒幾天,種種噩耗接連而至,她們就都滯留在了賈府。
如今賈府大不如從前了,賈母賓天這麽大的事,從前往來不絕的那些勳爵貴族竟沒有一家前來吊唁的!可見世態炎涼。
王夫人身上一直不好,勉強撐過頭七就病倒了。李紈也以賈蘭生病為由,除了守孝,其餘事一概能推則推。
探春獨木難支,便請黛玉幫忙。王夫人也道:“如今是非常時期,也說不得避嫌的話了。雖然你和寶玉還未大宴賓客,卻也由老太太見證拜堂了的。隻是,如今孝中,不能讓你二人成親。但我心裏,早已把你當一家人了。
這算不說這些,就單看在老太太的麵兒上吧!”說著,又紅了眼圈。
黛玉無法,隻能應了下來。
賈母的壽材、妝裹等物是早就預備下的,此時不用費力。但外頭的法事、喪儀所需之物,卻都要花錢置辦。賈府大不如從前,左支右絀地竟找不出錢來。不得已,眾人商議了,打開賈母的庫藏,按遺囑,一一分配了。然後,約定大家每人出一份錢財,用作喪禮所需。
賈母遺囑中寫的很清楚,按人頭劃分,每人該得什麽,算下來,沒有特別偏心某一個人。因為她活著的時候,對她偏愛的人,賞的已經很多了。
其中,還特意標注,有一筆錢是用作府中下人們的遣散費。
不知道這份遺囑她是什麽時候寫好的。眾人隻感歎她老人家深謀遠慮,隻有寶黛等人知道她的良苦用心。
黛玉便跟探春商量好了,一起向賈政進言道:“咱們府裏的人口太重了,以前林管家也建議放出一些人去。隻是沒個由頭。如今趁著給老太太辦喪事,咱們就把人召集起來,除了必要的,都放出去吧!”
賈政聽了,思考了一陣,也知道如今府裏不比過去了。便點頭答應了。
於是又商議了,每人房中除必要的人,皆放出去。首先,那些有房有地、拖家帶口的體麵人是必須出去的;再者就是各房中多餘的丫鬟婆子和外麵的小廝。
將大觀園關閉了,李紈和寶玉姊妹皆搬到王夫人院裏住。除了撒掃和上夜的婆子,王夫人、李紈和探春等女眷,每人留丫鬟兩個。其他沒人住的院子都搬空了後鎖起來,如此,也不用安排人守著了。
賈政、寶玉等人皆留兩個仆人。廚房、賬房等處,除了必要的人,皆都精簡了。
對著名冊一一標注了,算下來府中人口去了有七八成。
將眾人召集在正房大院裏,把情況講明了,雖有那不願去的,哭哭啼啼一陣,見主人心狠,也就去了。
那賴大、周瑞等人,見賈府大不如從前,不能再得利了,心裏早就生了別念,如今表麵裝作不舍,趁機也都去了。
至於賈赦那邊,事實上已經算是分家了。賈政這邊搬到別院裏,將正院空出來停靈。
算下來賈政、王夫人、李紈、寶玉、探春、惜春、趙姨娘、周姨娘、賈環、賈蘭等十個主子,奴仆還有四五十個。
王夫人想了想,又把寶玉、賈環及賈蘭的丫鬟減了,男兒家,有小廝就夠了。何況,寶玉那有個襲人,賈環有彩霞,賈蘭跟李紈住也就罷了。又想,趙姨娘和周姨娘隻算半個主子,每人隻得一個丫鬟。
還別說,做減法就是比做加法清爽。
如今,院子鎖的鎖,關的關,眾人都擠在一處,倒也不覺空曠了。隻是,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別人還可,趙姨娘等人不免有些抱怨。
賈環也是個不安分的,如今每個人的份例大減。吃慣了山珍海味,如今隻有四菜一湯,他如何忍耐得?何況前日賈政又命眾人湊份子錢來給賈母辦喪事。到手的錢,哪裏能接受它溜走?於是,就偷偷拿了一些庫房裏的古董器物,叫他小廝拿出去換了錢,打酒買肉。
府裏人多眼雜,他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都被人看在眼裏,報知給了探春。
探春聽說自然氣極,勒令賈環把東西贖回來,不然就告訴賈政。賈環哪裏肯,於是吵嚷起來。
終究還是被賈政知道了,將賈環打了一頓。賈環不服,賭氣偷跑了出去。
賈政氣了個倒仰,隻是如今事情繁雜,沒空理會他。以為他在外也沒處可去,過兩日,錢花光了,自然就乖乖回來認錯了。
誰知。賈環這一走,非但沒有認錯回來。反倒在外學壞,釀出禍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