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兒女婚事
我在紅樓當丫鬟那幾年 作者:轉眼皆寥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寶玉到了暖香塢,隻見惜春正坐在屋裏,拿著一本佛經翻閱著。
丹砂捧了一盞茶來給寶玉。寶玉接了,想起去了的入畫,不禁又是一歎。
“寶二哥今日怎麽有空到我這裏來?”惜春抬眼問道。
寶玉笑道:“如今園裏越發空落落的,我想著姐妹們見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便各處裏走一走,看一看。你如今整日裏看這些佛經,難道真要出家不成?”
惜春冷笑道:“若是出家也沒什麽不好的,起碼落得個幹淨!”
見她如此說,寶玉知道她鑽了牛角尖。搖頭歎道:“你不知道,這外麵的寺廟庵堂也不全是清靜地,藏汙納垢的亦是不少呢!”
“那是他們心不誠,我若出家,自然是一心向佛,絕不會落入風塵。”惜春打斷他的話,冷冷道。
寶玉不禁苦笑,心想她不過是個從小在朱門繡戶裏長大的嬌小姐,根本不知外麵的世界有多複雜。天真地以為自己想怎樣就能怎樣。
因而歎道:“我也不是來勸你的。要怎麽樣,你自己做主就是了。前兒,櫳翠庵的妙玉走了,你可知道?”
惜春笑道:“我自然知道,她走時嫌累贅,好多經書都扔下不要了。可見也不是個誠心向佛的……”
寶玉聽了,笑道:“你這是著了相了。經書不過是一堆故紙罷了,佛法本在心中,又何必太在意這些外物。我還是嘴笨的,若是你寶姐姐和林姐姐她們在的話,定是又有一番道理可講。”
惜春垂頭不語,似是在思考什麽。
寶玉又想起一事,問她:“舊年,老太太讓你畫這園子,如今都過去兩三年了。家裏事多,也沒人來催你了,你可畫完了?”
“已經畫完了的。”惜春起身,向博古架上找了一番,“今年開春我就畫完了,因為一直沒人來要,也不知擱在哪裏了。算了,到時再找吧!”她沒找到畫,於是仍舊坐下,看她的經書。
寶玉見他態度冷淡,便出來了。到了王夫人處,賈政正同王夫人商議著,讓他們姊妹搬回舊處,把大觀園關了。如此,省了這一大項的開銷,也省了許多事情。
王夫人道:“我也這樣想著呢!隻是找人看過,說寶玉今年不宜搬遷,隻好等來年了。好在,如今隻有寶玉、四丫頭和珠兒媳婦這三處地方還住著人,其他的院子都鎖上了。探丫頭那裏,我已經叫她明日到我這裏來住,方便有人家來相看。”
賈政聽如此說,也就罷了。又問了寶玉一些功課上的事,便走了。
寶玉與王夫人敘了些家常,又去賈母處問安。
賈母年事已高,近來精神越發不濟了。如今在榻上歪著,見寶玉來了,笑問他從何處來。
寶玉便說,先去園中姐妹們處探望一番,然後又給王夫人問了安。
賈母聽說自是歡喜,聞說迎春即將出嫁,探春也正在議親,便又感慨起來:“這幾年,咱家一直在往外走人,什麽時候能有人進來就好了!”
在旁邊湊趣兒的總管家賴大之母賴嬤嬤笑道:“我看如今寶二爺、環三爺和琮三爺都大了,婚事也該忙起來了。等這些小爺都娶了親,怕是老太太喝孫媳婦茶都喝不過來呢!”
賈母聽了這話,才笑了出來。半晌,方道:“這話是正經。傳給他們老爺聽聽去,孩子大了,也該娶媳婦了!”
說得底下眾人都笑了起來。寶玉低著頭也隻管笑。
老太太既發了話,賈赦、賈政焉有不從之理?於是便找了官媒婆來,緊鑼密鼓地給賈環和賈琮安排婚事。
至於寶玉,人人心裏都知道早有了人選,隻是還沒捅破那層窗戶紙罷了。
黛玉早上去給林如海請安。林如海留下她道:“你二舅舅明裏暗裏跟我提了好幾次你和寶玉的事,我隻裝糊塗,打個哈哈就過去了。隻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老是這樣,倒顯得咱們拿喬作勢了。要是他們再提,保不住我可要鬆口了。”
黛玉聽了,倒是一臉淡然:“父親做主便是。隻是以後,女兒去街上要飯,要到你林家門前,老爺可別裝作不認識。”
林如海也逗趣道:“那自然要裝作不認識的。”
林黛玉“噗嗤”一笑:“好個狠心的爹爹!”
林如海正色道:“你可要想好了,去了他們家,可就要跟他們榮辱與共了!”
“中秋的時候,我去看外祖母,她的頭發已經全白了……”黛玉神色哀傷,含淚道,“我總不能叫她含恨而終吧……”
“好,這才是我的好女兒!我就知道你個重情重義的,你外祖母沒有白撫養你一場。”林如海大受感動,含笑道,“既如此,我就答應了你二舅舅,把你們的親事定下來,也安一安你外祖母的心。至於以後的事,以後再論吧!船到橋頭自然直。”
於是,某個月白風清的夜晚,賈政與林如海暢談一番,達成共識。
次日,賈政就找了朝中同僚充作媒人,讓寧國府賈珍之妻尤氏代表男方商議具體的細節;林如海這邊也找了鄰居家的夫人代表女方出麵。
采納、問名、納吉、征納之後,議定了日期,隻等著迎娶新人入門了。
兩人親事定在來年春分。
親事議定,寶玉終日笑得合不攏嘴。連賈母的精神頭也一下子好了許多。
賈母命人開了自己的小金庫。因為寶玉娶親,賈母不讓公中出錢,一應花銷,全都出自她的梯己。如此一來,別人眼紅也是沒辦法了。
賈母又叫人給寶玉單獨收拾出一個院落來,當作新房,就在采光最好,離賈母上房最近的那個院子。還拄著拐時不時的看看裝修進度,囑咐他們不要偷工減料,所有材料都用最好的。家具陳設,都是賈母的收藏,其中還包括那副慧紋的屏風。
賈環、賈琮也在議親。賈環趙姨娘等人,見賈母如此偏心寶玉,早就眼紅成了兔子,背地裏咒罵了許多不堪之詞。
丹砂捧了一盞茶來給寶玉。寶玉接了,想起去了的入畫,不禁又是一歎。
“寶二哥今日怎麽有空到我這裏來?”惜春抬眼問道。
寶玉笑道:“如今園裏越發空落落的,我想著姐妹們見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便各處裏走一走,看一看。你如今整日裏看這些佛經,難道真要出家不成?”
惜春冷笑道:“若是出家也沒什麽不好的,起碼落得個幹淨!”
見她如此說,寶玉知道她鑽了牛角尖。搖頭歎道:“你不知道,這外麵的寺廟庵堂也不全是清靜地,藏汙納垢的亦是不少呢!”
“那是他們心不誠,我若出家,自然是一心向佛,絕不會落入風塵。”惜春打斷他的話,冷冷道。
寶玉不禁苦笑,心想她不過是個從小在朱門繡戶裏長大的嬌小姐,根本不知外麵的世界有多複雜。天真地以為自己想怎樣就能怎樣。
因而歎道:“我也不是來勸你的。要怎麽樣,你自己做主就是了。前兒,櫳翠庵的妙玉走了,你可知道?”
惜春笑道:“我自然知道,她走時嫌累贅,好多經書都扔下不要了。可見也不是個誠心向佛的……”
寶玉聽了,笑道:“你這是著了相了。經書不過是一堆故紙罷了,佛法本在心中,又何必太在意這些外物。我還是嘴笨的,若是你寶姐姐和林姐姐她們在的話,定是又有一番道理可講。”
惜春垂頭不語,似是在思考什麽。
寶玉又想起一事,問她:“舊年,老太太讓你畫這園子,如今都過去兩三年了。家裏事多,也沒人來催你了,你可畫完了?”
“已經畫完了的。”惜春起身,向博古架上找了一番,“今年開春我就畫完了,因為一直沒人來要,也不知擱在哪裏了。算了,到時再找吧!”她沒找到畫,於是仍舊坐下,看她的經書。
寶玉見他態度冷淡,便出來了。到了王夫人處,賈政正同王夫人商議著,讓他們姊妹搬回舊處,把大觀園關了。如此,省了這一大項的開銷,也省了許多事情。
王夫人道:“我也這樣想著呢!隻是找人看過,說寶玉今年不宜搬遷,隻好等來年了。好在,如今隻有寶玉、四丫頭和珠兒媳婦這三處地方還住著人,其他的院子都鎖上了。探丫頭那裏,我已經叫她明日到我這裏來住,方便有人家來相看。”
賈政聽如此說,也就罷了。又問了寶玉一些功課上的事,便走了。
寶玉與王夫人敘了些家常,又去賈母處問安。
賈母年事已高,近來精神越發不濟了。如今在榻上歪著,見寶玉來了,笑問他從何處來。
寶玉便說,先去園中姐妹們處探望一番,然後又給王夫人問了安。
賈母聽說自是歡喜,聞說迎春即將出嫁,探春也正在議親,便又感慨起來:“這幾年,咱家一直在往外走人,什麽時候能有人進來就好了!”
在旁邊湊趣兒的總管家賴大之母賴嬤嬤笑道:“我看如今寶二爺、環三爺和琮三爺都大了,婚事也該忙起來了。等這些小爺都娶了親,怕是老太太喝孫媳婦茶都喝不過來呢!”
賈母聽了這話,才笑了出來。半晌,方道:“這話是正經。傳給他們老爺聽聽去,孩子大了,也該娶媳婦了!”
說得底下眾人都笑了起來。寶玉低著頭也隻管笑。
老太太既發了話,賈赦、賈政焉有不從之理?於是便找了官媒婆來,緊鑼密鼓地給賈環和賈琮安排婚事。
至於寶玉,人人心裏都知道早有了人選,隻是還沒捅破那層窗戶紙罷了。
黛玉早上去給林如海請安。林如海留下她道:“你二舅舅明裏暗裏跟我提了好幾次你和寶玉的事,我隻裝糊塗,打個哈哈就過去了。隻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老是這樣,倒顯得咱們拿喬作勢了。要是他們再提,保不住我可要鬆口了。”
黛玉聽了,倒是一臉淡然:“父親做主便是。隻是以後,女兒去街上要飯,要到你林家門前,老爺可別裝作不認識。”
林如海也逗趣道:“那自然要裝作不認識的。”
林黛玉“噗嗤”一笑:“好個狠心的爹爹!”
林如海正色道:“你可要想好了,去了他們家,可就要跟他們榮辱與共了!”
“中秋的時候,我去看外祖母,她的頭發已經全白了……”黛玉神色哀傷,含淚道,“我總不能叫她含恨而終吧……”
“好,這才是我的好女兒!我就知道你個重情重義的,你外祖母沒有白撫養你一場。”林如海大受感動,含笑道,“既如此,我就答應了你二舅舅,把你們的親事定下來,也安一安你外祖母的心。至於以後的事,以後再論吧!船到橋頭自然直。”
於是,某個月白風清的夜晚,賈政與林如海暢談一番,達成共識。
次日,賈政就找了朝中同僚充作媒人,讓寧國府賈珍之妻尤氏代表男方商議具體的細節;林如海這邊也找了鄰居家的夫人代表女方出麵。
采納、問名、納吉、征納之後,議定了日期,隻等著迎娶新人入門了。
兩人親事定在來年春分。
親事議定,寶玉終日笑得合不攏嘴。連賈母的精神頭也一下子好了許多。
賈母命人開了自己的小金庫。因為寶玉娶親,賈母不讓公中出錢,一應花銷,全都出自她的梯己。如此一來,別人眼紅也是沒辦法了。
賈母又叫人給寶玉單獨收拾出一個院落來,當作新房,就在采光最好,離賈母上房最近的那個院子。還拄著拐時不時的看看裝修進度,囑咐他們不要偷工減料,所有材料都用最好的。家具陳設,都是賈母的收藏,其中還包括那副慧紋的屏風。
賈環、賈琮也在議親。賈環趙姨娘等人,見賈母如此偏心寶玉,早就眼紅成了兔子,背地裏咒罵了許多不堪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