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一這天,一大早,賈府門前的車轎就排起了一條長龍,占據了整條寧榮街。


    寶玉騎馬打頭兒,走在賈母的八人大轎前麵開路。後麵浩浩蕩蕩的,依次是:王夫人、薛姨媽和李紈的四人轎;姑娘們皆是坐車,黛玉寶釵同坐一輛,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共坐一輛。那些隨著主子出門的丫鬟、婆子們都隨隊在後麵的馬車上坐著,烏泱泱的,看不到尾。


    以至於誇張到,後麵下人們的馬車才出府門,前麵賈母的轎子已經到了清虛觀的山門了。


    黛玉房裏紫鵑、雪雁、春纖、海棠和荷花五個丫頭擠在一輛馬車上。她們挨個探頭,從窗子往外望,去瞧街上的熱鬧風光,一路上嘰嘰喳喳,說笑不停。


    及至到了山門,隻見迎麵矗立著一座雕工精美的高大木質牌坊,上麵刻著:“清虛仙跡”四個大字。


    山門以內塑著許多的神像。眾人便在此處下車。


    一路上,荷花眼睛四處看個不停。觀內十分寬敞,前後三進的大院落。


    沿中軸依次是:牌坊、山門、龍虎殿、純陽宮、三清殿、玉皇閣,兩側建耳殿、廊廡等。


    隨眾人走至正殿前,抬頭隻見正殿上方懸掛著一個大牌匾,上書:“敕造太平興國觀”。


    觀內做法事的各種器物皆已齊備,此時便有許多法師在做法,好不熱鬧。


    道場內提前清場,整個道觀沒有一個閑雜人等。


    荷花的習慣,每到一個新地方都要先問清茅房的所在。以免內急之時像個沒頭蒼蠅一樣亂轉。


    她向王嬤嬤告了假,便去找茅廁。


    在那西北角上如廁之後,荷花忙忙地往正殿走,剛轉過院門,一頭跟個小道士撞了個正著。


    隻聽“哎呦”一聲,卻聽耳邊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道:“荷花姐姐,是你麽?”


    荷花抬頭一看,卻是個故人。


    “彩明兒,你怎麽在這裏?”


    原來跟她相撞的小道士正是昔日鳳姐屋裏的書童彩明。


    “說來一言難盡——”彩明歎道,“那年璉二爺夫婦回金陵老家,因詢問跟隨的下人們家中詳情,本家在此的就留下來,分到其他房裏當差;孤身一人的,若願意,就跟二爺去金陵。我因為家在本地,卻又不是這府裏的家生子,便把身契還給了我,又給了我二十兩銀子,放我回家去了。”


    荷花問道:“你怎麽又出家當道士了?——是了,一定是家裏的後娘容不下你。”


    彩明笑道:“我自己也想出來闖一闖呢!我在此不過是學藝,並未正式出家。這清虛觀不比別處,往來者皆是達官顯貴、名門望族,待久了,不怕沒有得運之時!”


    荷花仔細地打量了他一回,讚歎道:“想不到你還有這樣的誌氣!你本就讀書明理的,為人又聰敏機智,將來必定大有一番作為!”


    “多謝謬讚。”彩明又道,“一別經年,姐姐過得可好?”


    荷花理了理鬢角,笑道:“倒還好。隻是老太太把我給了林姑娘,我如今是林姑娘的人了。我正要回去伺候我們姑娘去,你也去忙你的吧!”


    彩明原本還欲說些什麽,見她興致缺缺,便隻能罷了。


    於是兩人告辭,各自走開。


    悄悄溜回正殿,荷花在黛玉身後站定了。


    眾人此時皆看著了什麽新聞似的,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什麽。


    荷花探頭望去,原來是一個老道士正在給寶玉說親:有一家姑娘,年方十五歲,家世、模樣都是相當的,有意與榮國府結親。


    賈母聽了,嗬嗬一笑,推說有個和尚說了,寶玉八字輕,命裏不能早娶。


    有意思,這邊是道士,那邊是和尚。


    平常我們說起僧道之類人,總以為他們是出家人,六根清淨,不染塵世。其實呢……


    以前聽到個說法,說張道士提親的這個女方,暗指薛寶釵。賈母以寶玉不該早娶為由,推拒了這門親事。便是看不上薛家的意思。


    更何況,榮國府這樣的人家,嫡派子孫的婚事,怎麽可能交由一個道士去遊說?是以,賈母根本不可能將張道士的話放在心上。


    荷花悄悄拉了拉身旁紫鵑的衣袖:“這個老牛鼻子是什麽人?”


    紫鵑拍掉她的爪子,讓她不要胡說:“這是張真人,當年老太爺出家的替身。現在是清虛觀的掌印真人。平日裏那些達官貴人們見了,都要稱呼他一聲老神仙呢!”


    荷花暗地裏撇撇嘴。


    那張道士又問:“怎麽不見璉二奶奶,老道兒記得她平日裏是最愛熱鬧的。今日不來,想是有什麽緣故?”


    眾人聽了,麵色各異,皆不好作答。


    半晌,賈母歎道:“他老爺打發璉二兩口子回南京看守祖產去了。那鳳丫頭一向體弱,順便叫她養養病。等好了再回來。”


    那張道士與賈家淵源頗深,知道國公府上的水深,便不敢再問,隻以別話支應著。


    此時,賈珍等人見賈母不自在,便請了她去各處參觀遊覽散散心、去去悶兒。夫人小姐們也一起同行。


    張道士剛才拿了道友們的一堆法器贈予寶玉,其中有個金麒麟,跟史湘雲戴的那個極為相似。寶玉自以為沒人注意,就悄悄地收起來了。其實眾人都看在眼裏。


    荷花便低聲向黛玉道:“寶玉又弄鬼兒呢!”


    黛玉並不作答,隻是笑而不語。


    荷花見黛玉並未吃醋,深感奇怪。難道寶玉真的隻是小孩兒心性,為了拿去跟人家比一比誰的麒麟更好?實在不解!


    大概除了黛玉再也沒人能理解寶玉的所作所為了吧!


    這清虛觀乃是千年古刹,如今香火依舊鼎盛。是以,建築巍峨,庭院壯闊,花木也是繁盛繁茂。遊賞一番,也有別樣的趣味。


    底下跟隨著的丫鬟們,好不容易出一趟門,個個興致盎然地隨著主子們在道觀各處參觀。對道觀裏的各種設施都十分好奇,隻覺得一雙眼睛都不夠用的。


    隻是,有主人在側,不敢高聲討論,隻是你推我,我推你的,在暗處嬉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紅樓當丫鬟那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眼皆寥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眼皆寥落並收藏我在紅樓當丫鬟那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