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離開前
換親1985農家沈蘭的悲喜人生 作者:聞之易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李又說:“海子啊,這都是一個村兒的,抬頭不見低頭見。
再一個,你家孩子也大了,你要是真出了什麽事兒,孩子可咋辦?眼看著他都要考大學了。
你就忍心讓他以為你的原因,上不了好大學?還得背後被人指指點點?”
提到孩子,海子的眼神明顯黯淡了一下,手中的菜刀也不自覺地垂了垂。
沈蘭在屋內,透過門縫緊張地看著外麵的情況,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她默默祈禱著老李能穩住海子。
這時,村長也大聲說道:“海子,把刀放下!有什麽事兒,村裏給你做主!”
村長是海子父親輩的老人了,在村裏也很有威望,他的話一出口,恢複了一些理智的海子,氣勢一下子弱了不少。
老李趁熱打鐵:“海子,聽村長的,把刀放下。咱們一起商量個辦法,把這事兒解決得漂漂亮亮的,讓那兩個做錯事的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你說好不好?”
在眾人的勸說下,海子的手終於鬆開了,菜刀“哐當”一聲掉在地上。
他雙腿一軟,癱坐在地上,雙手抱頭,嗚嗚地哭了起來:“我這到底造了什麽孽啊……”
村長趕緊上前,把他扶了起來,說道:“走,去我家,咱們好好聊聊。”
人群慢慢散去,老李關上了門,長舒了一口氣。
沈蘭和李嬸子從門後走了出來,沈蘭滿臉感激:“李叔,多虧您了,要不是您出去,真不知道還得鬧成什麽樣。”
老李擺了擺手:“這事兒還沒完呢,薛磐和秀芳跑了,海子心裏這口氣可還沒消,以後啊,怕是還有不少麻煩事兒。”
正如老李所擔心的,接下來的日子裏,村子裏流言蜚語不斷,海子整天借酒消愁,萎靡不振。
而薛磐和秀芳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毫無音信。
沈蘭每天出門都能感受到村民們異樣的目光,仿佛這場風波的餘震,還在不斷影響著每一個人。
整整一周,村長派人去了學校,也去了周邊幾個村子打聽,竟然都沒有人見過這兩個人。
沈蘭現在很後悔,原以為相處了一半年的人了,自己對對方的秉性已經很了解了,沒想到才搬到他們村子裏的第二天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海子這幾天倒是沒有找過沈蘭的麻煩,但出了這樣的事情,就算沈蘭再大度,也絕對是無法容忍的。
可是陳家村回不去,也不能回了,如今這薛家灣也待不住了,自己又該往哪裏去呢?
“二閨女,聽媽的話,來市裏吧,如今你三妹妹、四妹妹,還有沈銘都在這裏,媽也在市裏有了立足之地,你來吧,有我們幫襯著呢,不怕!”
母親聽聞消息,給沈蘭打來了電話。
握著電話,沈蘭的手微微顫抖,母親溫暖的話語如同一束光,穿透了這段日子籠罩著她的陰霾。
可一想到自己這次竟然瞎了眼找了這麽一個人,心裏難免有些不甘心。
“媽,我……我再想想。”沈蘭聲音帶著一絲哽咽。
掛了電話,沈蘭望著窗外那片荒涼又陌生的村落,心中五味雜陳。
她想起初到薛家灣時,村民們質樸的笑容,和大家一起為自己搬家時的歡樂,那時候,自己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可如今,一切都變了。
第二天,沈蘭去找了村長。她覺得,自己不能就這麽悄無聲息地離開,有些事情,總得有個了結。
村長家的門半掩著,沈蘭輕輕敲了敲門,走了進去。
村長正坐在院子裏抽著旱煙,看到沈蘭,微微歎了口氣:“閨女,來啦。”
沈蘭把母親的提議告訴了村長,村長沉默片刻後說:“閨女,有地兒去,你就去吧。
你在這裏無依無靠的,我這點能量,也堵不住悠悠眾口,你再待下去,受委屈的還是你自己。
薛磐這事兒確實委屈你了,不過你放心,隻要薛磐和秀芳一露麵,村裏一定給你和海子一個交代。”
沈蘭眼眶微紅,點了點頭:“村長,我也是實在待不下去了,在這裏,每走一步都能想起那些糟心事,我實在……那就麻煩您了,有了消息,您給我去個電話。
雖說我和薛磐也沒領結婚證,但當初既然找了他,那就是認定他這個人了,現在這樣,隻能說是我沈蘭瞎了眼了,但是他是死是活,我還是想知道個最終結果。”
從村長家出來後,沈蘭開始收拾行李。
她把自己的衣物和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整理好,看著這個曾經充滿期待的家,心中再無波瀾。
“三姨,三姨夫,這些家具和這兩頭牛就交給你們了,以後我也用不著它們了,尤其是這兩頭牛,伴隨了我好些年,那些年種地全靠他們了。”
“蘭兒,放心吧,三姨和三姨夫會好好善待它們的,咱莊稼人,對自己不好可以,但是對牲口就沒有不上心的。”
沈蘭感激地朝三姨和三姨夫笑了笑,轉身又去檢查行李。
沈蘭的三姨住的離薛家灣不太遠,沈蘭準備要去市裏,這些種地的家夥什就沒用了,但是種地的人們還是很需要的。
她想了想,也隻有將這些東西都讓三姨拉走才行,自己的東西,她一件都不想給薛磐留下。
當她把所有物品都收拾妥當,準備離開時,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嘈雜的人聲。
“怎麽回事?”
沈蘭疑惑地放下手中的包袱,跟著三姨和三姨夫走出院子。
隻見一群村民正朝著村口的方向匆匆趕去,臉上帶著好奇與看熱鬧的興奮勁兒。
“嬸子,這是咋啦?”沈蘭拉住一位路過的嬸子問道。
“呦,沈蘭啊,你趕緊去村口看看吧,聽說你家薛磐出車禍了,正被人抬著往村裏來呢!”
沈蘭的腦袋“嗡”的一聲,僵在原地。
“隻有他一個人嗎?”沈蘭下意識的問了一句,然而問完了就有些後悔。
“不是,聽說還有秀芳呢,兩個人渾身是血,是被一個放羊的在一個小山溝裏發現的。”
這位嬸子也許是想看看沈蘭這裏的熱鬧,說了幾句倒也不再急著往村口跑了,隻是就那麽看著沈蘭,等待著沈蘭的反應。
再一個,你家孩子也大了,你要是真出了什麽事兒,孩子可咋辦?眼看著他都要考大學了。
你就忍心讓他以為你的原因,上不了好大學?還得背後被人指指點點?”
提到孩子,海子的眼神明顯黯淡了一下,手中的菜刀也不自覺地垂了垂。
沈蘭在屋內,透過門縫緊張地看著外麵的情況,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她默默祈禱著老李能穩住海子。
這時,村長也大聲說道:“海子,把刀放下!有什麽事兒,村裏給你做主!”
村長是海子父親輩的老人了,在村裏也很有威望,他的話一出口,恢複了一些理智的海子,氣勢一下子弱了不少。
老李趁熱打鐵:“海子,聽村長的,把刀放下。咱們一起商量個辦法,把這事兒解決得漂漂亮亮的,讓那兩個做錯事的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你說好不好?”
在眾人的勸說下,海子的手終於鬆開了,菜刀“哐當”一聲掉在地上。
他雙腿一軟,癱坐在地上,雙手抱頭,嗚嗚地哭了起來:“我這到底造了什麽孽啊……”
村長趕緊上前,把他扶了起來,說道:“走,去我家,咱們好好聊聊。”
人群慢慢散去,老李關上了門,長舒了一口氣。
沈蘭和李嬸子從門後走了出來,沈蘭滿臉感激:“李叔,多虧您了,要不是您出去,真不知道還得鬧成什麽樣。”
老李擺了擺手:“這事兒還沒完呢,薛磐和秀芳跑了,海子心裏這口氣可還沒消,以後啊,怕是還有不少麻煩事兒。”
正如老李所擔心的,接下來的日子裏,村子裏流言蜚語不斷,海子整天借酒消愁,萎靡不振。
而薛磐和秀芳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毫無音信。
沈蘭每天出門都能感受到村民們異樣的目光,仿佛這場風波的餘震,還在不斷影響著每一個人。
整整一周,村長派人去了學校,也去了周邊幾個村子打聽,竟然都沒有人見過這兩個人。
沈蘭現在很後悔,原以為相處了一半年的人了,自己對對方的秉性已經很了解了,沒想到才搬到他們村子裏的第二天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海子這幾天倒是沒有找過沈蘭的麻煩,但出了這樣的事情,就算沈蘭再大度,也絕對是無法容忍的。
可是陳家村回不去,也不能回了,如今這薛家灣也待不住了,自己又該往哪裏去呢?
“二閨女,聽媽的話,來市裏吧,如今你三妹妹、四妹妹,還有沈銘都在這裏,媽也在市裏有了立足之地,你來吧,有我們幫襯著呢,不怕!”
母親聽聞消息,給沈蘭打來了電話。
握著電話,沈蘭的手微微顫抖,母親溫暖的話語如同一束光,穿透了這段日子籠罩著她的陰霾。
可一想到自己這次竟然瞎了眼找了這麽一個人,心裏難免有些不甘心。
“媽,我……我再想想。”沈蘭聲音帶著一絲哽咽。
掛了電話,沈蘭望著窗外那片荒涼又陌生的村落,心中五味雜陳。
她想起初到薛家灣時,村民們質樸的笑容,和大家一起為自己搬家時的歡樂,那時候,自己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可如今,一切都變了。
第二天,沈蘭去找了村長。她覺得,自己不能就這麽悄無聲息地離開,有些事情,總得有個了結。
村長家的門半掩著,沈蘭輕輕敲了敲門,走了進去。
村長正坐在院子裏抽著旱煙,看到沈蘭,微微歎了口氣:“閨女,來啦。”
沈蘭把母親的提議告訴了村長,村長沉默片刻後說:“閨女,有地兒去,你就去吧。
你在這裏無依無靠的,我這點能量,也堵不住悠悠眾口,你再待下去,受委屈的還是你自己。
薛磐這事兒確實委屈你了,不過你放心,隻要薛磐和秀芳一露麵,村裏一定給你和海子一個交代。”
沈蘭眼眶微紅,點了點頭:“村長,我也是實在待不下去了,在這裏,每走一步都能想起那些糟心事,我實在……那就麻煩您了,有了消息,您給我去個電話。
雖說我和薛磐也沒領結婚證,但當初既然找了他,那就是認定他這個人了,現在這樣,隻能說是我沈蘭瞎了眼了,但是他是死是活,我還是想知道個最終結果。”
從村長家出來後,沈蘭開始收拾行李。
她把自己的衣物和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整理好,看著這個曾經充滿期待的家,心中再無波瀾。
“三姨,三姨夫,這些家具和這兩頭牛就交給你們了,以後我也用不著它們了,尤其是這兩頭牛,伴隨了我好些年,那些年種地全靠他們了。”
“蘭兒,放心吧,三姨和三姨夫會好好善待它們的,咱莊稼人,對自己不好可以,但是對牲口就沒有不上心的。”
沈蘭感激地朝三姨和三姨夫笑了笑,轉身又去檢查行李。
沈蘭的三姨住的離薛家灣不太遠,沈蘭準備要去市裏,這些種地的家夥什就沒用了,但是種地的人們還是很需要的。
她想了想,也隻有將這些東西都讓三姨拉走才行,自己的東西,她一件都不想給薛磐留下。
當她把所有物品都收拾妥當,準備離開時,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嘈雜的人聲。
“怎麽回事?”
沈蘭疑惑地放下手中的包袱,跟著三姨和三姨夫走出院子。
隻見一群村民正朝著村口的方向匆匆趕去,臉上帶著好奇與看熱鬧的興奮勁兒。
“嬸子,這是咋啦?”沈蘭拉住一位路過的嬸子問道。
“呦,沈蘭啊,你趕緊去村口看看吧,聽說你家薛磐出車禍了,正被人抬著往村裏來呢!”
沈蘭的腦袋“嗡”的一聲,僵在原地。
“隻有他一個人嗎?”沈蘭下意識的問了一句,然而問完了就有些後悔。
“不是,聽說還有秀芳呢,兩個人渾身是血,是被一個放羊的在一個小山溝裏發現的。”
這位嬸子也許是想看看沈蘭這裏的熱鬧,說了幾句倒也不再急著往村口跑了,隻是就那麽看著沈蘭,等待著沈蘭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