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合作洽談很成功,林曉很是欣慰,她駕車載著蘇瑤來到她的辦公室。說道:“蘇瑤,謝謝你,學校下任校長的人選非你莫屬了。”
蘇瑤微笑著回答道:“林校董,您過獎了,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林曉點了點頭,然後從抽屜裏拿出一份文件遞給蘇瑤,說道:“這是學校的一些相關資料,你先看一下,有什麽問題隨時問我。”
蘇瑤接過文件,仔細地看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她抬起頭來,說道:“林校董,我覺得我們可以在學校裏開展一些新的課程,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這些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發展。”
林曉聽了,讚許地點了點頭,說道:“你的想法很不錯,我會考慮一下的。”
兩人又討論了一些其他的問題,然後蘇瑤便離開了林曉的辦公室。她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開始著手準備新的課程。蘇瑤花了幾天時間精心編寫了一份關於開設新課程的詳細文案,文案裏不但闡述了開設課程的必要性,還列出了可行的教學計劃以及預期成果。當她把這份文案交到林曉手上時,林曉眼睛亮了起來。
她一頁頁認真翻看,越看越滿意,臉上滿是欣慰之色。“蘇瑤,你做得太棒了。這裏麵的規劃細致入微,有前瞻性。我仿佛看到了咱們學校在新型教育模式下蓬勃發展的樣子。”
蘇瑤略帶羞澀地笑了笑,“林校董,這也是希望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
林曉拍了拍那份文案,眼神堅定地說:“有你這樣用心且富有創新思維的人擔任校長,我放心得很。我決定提前宣布由你來接任下一任校長職位。”蘇瑤心中一陣驚喜,連忙感謝。這一刻起,她更加確定自己要全力以赴,帶著這所學校走向更輝煌的未來。蘇瑤撓了撓頭說:“其實就是想換一種生活方式唄,以前忙忙碌碌打拚事業,現在就想輕鬆一點,做點真正有意義的事。”林曉深有同感地點點頭:“我也是,事業做到一定程度後總感覺缺點什麽。不過說真的,你條件這麽好,追你的人應該不少吧。”蘇瑤無奈地聳聳肩:“哪有,可能是緣分還沒到吧。再說之前忙著創業,心思全不在這上麵。”
兩人正說著,路過一家咖啡店。林曉拉著蘇瑤進去坐下,點了兩杯拿鐵。蘇瑤喝了一小口咖啡,然後放下杯子,眼睛亮晶晶地看著林曉:“你知道嗎,其實我一直很佩服你這種白手起家建立商業帝國的人。”林曉擺擺手:“都過去了,現在我就想好好經營這所學校。對了,既然你現在有空了,不如多參加些社交活動,說不定就能遇到合適的人了。”蘇瑤輕輕歎了口氣:“再說吧,我現在就想先把精力放在學校這邊。”林曉笑著說:“行吧,不過要是遇到不錯的可別錯過了。”蘇瑤用勺子攪了攪咖啡,目光飄向窗外,緩緩開口:“其實也不是不想找,隻是覺得現在很難再像年輕時那樣心動了。而且經曆得多了,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樣的伴侶。”
林曉托著腮幫子思考了一下說:“我懂你的感受。但有時候感情就是很奇妙的東西,說不定在某個不經意間就降臨了。你看,咱們倆之前不也是隻專注於工作,誰能想到現在坐在這裏悠閑地喝咖啡聊天呢?”
蘇瑤聽了這話,不禁莞爾:“你說得也對。那你呢?你就沒考慮過自己的感情問題?”
林曉苦笑道:“我啊,暫時還沒這個打算。目前學校的事務剛剛上手,還是想先穩定下來再說。不過如果真有緣分到來,我想我也不會拒絕的。”
這時,服務員過來續杯,蘇瑤謝過之後,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口,像是下了決心似的說:“那我們就都順其自然吧,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至其愛然嘛,就交給命運好了。”林曉舉起杯子碰了碰蘇瑤的杯子,表示讚同。倆人聊到很晚才離去,臨走時,蘇瑤道:“林曉,明天就是我們和陳曦交換學生和討論教程的日子了,得提前準備準備。”林曉點點頭:“嗯,今天回去後我再檢查一遍資料。”
第二天,陽光灑在校園裏。林曉和蘇瑤早早來到會議室等待陳曦。不多會兒,陳曦帶著幾個學生進來了。互相寒暄過後,便開始進入正題。
然而在討論過程中卻出現了分歧,陳曦帶來的教學方案偏向傳統模式,而林曉主張創新型教育理念。氣氛逐漸變得緊張起來。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蘇瑤站了出來,巧妙地結合了兩種理念中的優點提出了新的方案。大家聽完先是一愣,隨後紛紛表示讚同。
會議結束後,林曉拉著蘇瑤小聲說道:“還好有你,不然今天可能要鬧僵了。”蘇瑤笑了笑:“這也是給我們的一個提醒,合作就是要相互取長補短嘛。”此時''外麵的陽光正好照在她們身上,仿佛預示著未來的合作充滿希望。過了幾天,學校又麵臨一場新的危機。這次是關於資金短缺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一些重要的項目就要被迫停止。林曉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蘇瑤卻表現得很鎮定,她告訴林曉自己有辦法。原來蘇瑤聯係上了一些校友,他們在社會上頗有成就並且一直關注母校發展。蘇瑤精心組織了一場校友聚會,在聚會上誠懇地向校友們闡述了學校目前的困境以及未來的規劃。校友們被蘇瑤的真誠所打動,紛紛慷慨解囊。資金問題順利解決,林曉高興極了,對蘇瑤佩服得五體投地。“蘇瑤,你真是我的福星,如果沒有你,我不知道該怎麽辦了。”蘇瑤拍了拍林曉的肩膀,“我們是夥伴呀,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遠。而且我相信以後不管遇到什麽困難,隻要我們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克服的。”林曉用力地點點頭,兩人相視一笑,眼神裏滿是堅定和信任。蘇瑤走進林曉辦公室,看到林曉正埋頭整理文件。林曉抬頭看見蘇瑤,臉上露出笑容,“今天怎麽有空過來啦?”
蘇瑤坐到椅子上,直奔主題,“你還記得孟瑤吧,就是你推薦到公司的那個女孩。”林曉點點頭,“當然記得,她很優秀呢。”
“是啊,她現在基本能獨當一麵了,所以我想徹底退下來專心搞教學研究。”蘇瑤目光堅定。
林曉有些驚訝,“你真舍得?不過也好,你在教育方麵確實更能發光發熱。那你今天來是?”
“我想促成學校和公司深度合作,以企業的資源來豐富學校的實踐課程,同時學校為企業輸送更多優質人才,形成良性循環。”蘇瑤眼中閃爍著光芒。
林曉眼睛一亮,“這主意太棒了!如果實施起來,不僅對雙方有益,還能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呢。”
“沒錯,我們可以先從幾個試點項目開始。”蘇瑤興奮地說。
“行,那我們盡快製定計劃。”林曉幹勁十足。兩人對視一眼,又一次達成共識,滿心期待即將開啟的新征程。蘇瑤來到孟瑤所在的公司,前台小姐認得她,恭敬地將她引到孟瑤的辦公室。孟瑤看到蘇瑤,先是一愣,隨後熱情地招呼她坐下。
“蘇總,您怎麽有空來找我啦?是不是有什麽大事?”孟瑤笑著問道。
蘇瑤也微笑著回應:“現在我可不是蘇總了,我現在是一名老師。這次來,其實是想和你談一談合作的事。”接著,蘇瑤便詳細地講述了學校與公司深度合作的計劃。
孟瑤聽後,沉思片刻道:“蘇老師,這計劃聽起來很不錯。但是公司這邊可能會擔心學生們經驗不足,影響項目進度。”
蘇瑤早有準備,她拿出一些資料遞給孟瑤,“這些是我們挑選出的優秀學生的成果展示,他們的能力絕對不容小覷。而且這也是一種雙贏的模式,可以提前培養適合公司的人才。”
孟瑤仔細翻看資料,臉上漸漸露出驚喜的神色,“蘇老師,您考慮得真周全。我覺得這個合作大有可為,我會盡快向上級匯報,推進這件事情的。”
蘇瑤鬆了口氣,站起身來,“那就辛苦你了,希望我們能早日達成合作。”孟瑤趕忙站起來,說道:“蘇老師,我送您吧。”蘇瑤欣然答應。
兩人一同走向停車場,上車後孟瑤發動車子緩緩駛離公司。孟瑤一邊開車一邊看向蘇瑤,眼中滿是欽佩,“蘇老師,您以前在商場上肯定積累了特別多的經驗,能不能給我傳授一點呀?”蘇瑤笑了笑說:“其實不管在哪裏做事,真誠都是第一位的。對待合作夥伴要真誠相待,了解對方真正的需求才能達成共贏。就像今天的合作,你們公司擔心的問題,我就得事先想好解決辦法。”孟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還有呢?”蘇瑤接著說:“還要懂得靈活應變,如果遇到突發狀況或者反對意見,不要固執己見,要善於調整方案。”孟瑤認真地聽著,感覺受益良多,“蘇老師,您說得太對了,我之前就總是在這方麵吃虧。”很快車到達目的地,蘇瑤下了車,對著車內的孟瑤揮手告別,孟瑤則帶著滿滿的收獲來到學校。車窗外的風景快速掠過,車內卻充滿著和諧的討論氛圍。
到達學校後,孟瑤跟著蘇瑤走進校園。校園裏綠樹成蔭,學生們朝氣蓬勃。孟瑤不禁感歎:“這裏真是充滿活力,和公司完全是兩種感覺。”
蘇瑤帶著孟瑤來到會議室,裏麵已經坐著幾位學校領導。互相介紹之後,大家就合作細節展開更深入的探討。孟瑤提出公司願意提供一定資金用於建設校內實訓基地,而學校則保證每年輸送定量的優質實習生給公司。
會議進行得很順利,雙方基本敲定了合作框架。這時,一個年輕教師匆匆跑進會議室,滿臉焦急地對蘇瑤說:“蘇老師,不好了,之前參與成果展示的一個學生小組反悔了,不想參加這個項目了。”眾人皆驚,氣氛瞬間緊張起來。蘇瑤眉頭微皺,思考片刻後說道:“別慌,我們還有其他優秀學生可以頂上,隻是要重新調整一下安排。”聽到這話,孟瑤心中暗暗佩服蘇瑤的鎮定,對這次合作更加充滿信心。孟瑤剛回到公司,就召集各部門主管開會。會上,她將與學校合作的事宜和盤托出,並拿出了一份初步擬定的合作計劃。各部門主管仔細閱讀著計劃,有的微微點頭,有的則露出疑惑之色。孟瑤見狀,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先看看,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來。今天我在學校還發生了一件事,原本參與成果展示的學生小組臨時退出了,不過蘇老師應對得很好,迅速想到解決方案。所以咱們麵對這種變動也不必過於擔心,隻要積極調整就行。”說完,她將那份學生小組退出後的調整方案遞給大家。一位主管看完後率先發言:“孟總,整體方向沒問題,但關於資金分配這塊兒,我覺得可以再優化一下。”其他主管紛紛附和。孟瑤虛心聽取建議,拿起筆在計劃書上修改起來。修改完後,她又把學校那邊的一些文案以及學生的創意作品拿給大家看。眾人看後,眼睛逐漸發亮,覺得這個項目可行性很高。其中一位主管笑著說:“孟總,我覺得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機會,既能提升咱們公司形象,又能得到新鮮血液注入。”其他人也都表示讚同,孟瑤看到大家達成共識,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車停在校門口,蘇瑤解開安全帶準備下車,忽然轉頭對孟瑤說:“孟總,今天真的很感謝你給我們學校這個機會。其實之前我一直擔心找不到合適的企業合作,畢竟現在競爭激烈,而且對於學生來說,實踐經驗特別寶貴。”孟瑤笑了笑說:“蘇老師客氣了,你們學校的學生很優秀,潛力巨大,這也是我們看中的一點。”蘇瑤下了車,關上車門後朝孟瑤揮揮手。孟瑤駕車離開後,蘇瑤轉身往校園裏走。一路上,她滿腦子都是合作的細節,想著怎麽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受益於這個項目。而孟瑤這邊,一邊開車一邊哼著小曲,心情愉悅。她深知這個項目如果成功,將會給自己的公司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回到公司後,她立刻吩咐助理去聯係廣告團隊,著手製作宣傳海報,打算盡快把這個好消息傳播出去。同時,她又給技術部門開了個小會,強調一定要確保在與學生對接的時候做到高效溝通。蘇瑤回到辦公室就召集了學生會幹部開會。她把和孟瑤談好的大致合作框架告知眾人,並鼓勵大家積極參與與此同時,公司的公關部做了宣傳片和海報,並在各個繁華地段播放。精美的畫麵吸引了眾多路人的目光,許多年輕人拿出手機拍照分享。
在學校這邊,學生會幹部們幹勁十足,紛紛在班級群裏發布合作消息並答疑解惑。同學們聽到這個消息後,興奮不已,踴躍報名參加。
隨著宣傳片和海報的投放,公司收到了大量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谘詢電話。孟瑤安排專人負責接聽解答,同時讓市場調研人員收集大眾反饋,以便進一步優化項目方案。
蘇瑤則組織起入選的學生開展培訓課程,邀請公司的資深員工線上授課講解企業文化、工作流程以及項目相關知識要點等。
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這個校企合作項目熱度持續攀升,成為當地的熱門話題。媒體也開始介入報道,這無疑給項目做了免費的大規模推廣。無論是公司還是學校,都對即將到來的正式合作充滿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就在眼前。隨著熱度的增長,公司與學校達成共識,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尤其是一些學生。
這股熱潮引起了其他企業的注意,其中不乏行業內的巨頭。一家大型企業向孟瑤的公司提出收購計劃,意圖將這個潛力無限的項目據為己有。孟瑤麵臨巨大壓力,畢竟對方財大氣粗,如果拒絕可能會遭到各種打壓。但她不甘心放棄自己一手培育起來的成果。
學校方麵得知此事後,表示堅決支持孟瑤的公司獨立運作。學生會組織學生聯名簽署請願書,希望能夠保留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眾多年輕學子通過網絡發聲,呼籲保護本土創新型項目。
麵對輿論的支持,那家大企業有所顧忌。最終決定轉變策略,尋求投資入股而不是完全收購。孟瑤權衡利弊之後同意了這個方案。在多方協作之下,項目順利推進,不但成為了城市的名片項目,還吸引了國際上的關注,為未來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基礎。孟瑤的公司發展越來越好,訂單像雪花般飛來。然而,快速擴張帶來了管理上的難題。蘇瑤建議引進專業的管理團隊,林曉則推薦母校的管理學教授來做顧問。
孟瑤采納了她們的建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重新規劃了公司架構。新的管理製度推行初期遇到不少阻力,一些老員工習慣了舊模式,抵觸情緒強烈。孟瑤親自與員工溝通交流,講述公司發展願景。慢慢地,大家接受了改變。
不久後,國際上一家知名企業發來合作邀請,希望共同開發海外市場。這是前所未有的機遇,但風險同樣不小。經過慎重考慮,孟瑤帶著蘇瑤和林曉一同前往國外考察洽談。憑借紮實的項目成果和優秀的運營理念,成功打動了對方。回國後,她們開始籌備跨國合作事宜,孟瑤深知這將開啟公司全新的篇章,心中滿是憧憬和幹勁。跨國合作的籌備工作紛繁複雜,涉及法律條文、文化差異等諸多方麵。蘇瑤負責對接法務團隊,仔細審查每一項合同條款;林曉則研究國外市場的文化習俗,製定合適的營銷策略。孟瑤統籌全局,協調各方資源。
就在一切看似順利進行之時,合作方卻突然提出要修改關鍵條款,增加己方的利益分成。這一變動無疑打亂了所有計劃。孟瑤緊急召集蘇瑤和林曉商討對策。三人分析後認為不能輕易妥協,但也不想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
於是,孟瑤再次飛往國外,直接與合作方高層麵談。她拿出詳實的數據和精心準備的預案,向對方闡述公平分配利益才有利於長久合作的觀點。對方高層被她的誠意和智慧所打動,最終撤回了不合理的要求。
回國後,孟瑤感慨萬千,她知道這次的危機化解多虧了身邊有蘇瑤和林曉這樣得力的夥伴。隨著跨國合作正式啟動,孟瑤的公司邁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蘇瑤微笑著回答道:“林校董,您過獎了,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林曉點了點頭,然後從抽屜裏拿出一份文件遞給蘇瑤,說道:“這是學校的一些相關資料,你先看一下,有什麽問題隨時問我。”
蘇瑤接過文件,仔細地看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她抬起頭來,說道:“林校董,我覺得我們可以在學校裏開展一些新的課程,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這些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發展。”
林曉聽了,讚許地點了點頭,說道:“你的想法很不錯,我會考慮一下的。”
兩人又討論了一些其他的問題,然後蘇瑤便離開了林曉的辦公室。她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開始著手準備新的課程。蘇瑤花了幾天時間精心編寫了一份關於開設新課程的詳細文案,文案裏不但闡述了開設課程的必要性,還列出了可行的教學計劃以及預期成果。當她把這份文案交到林曉手上時,林曉眼睛亮了起來。
她一頁頁認真翻看,越看越滿意,臉上滿是欣慰之色。“蘇瑤,你做得太棒了。這裏麵的規劃細致入微,有前瞻性。我仿佛看到了咱們學校在新型教育模式下蓬勃發展的樣子。”
蘇瑤略帶羞澀地笑了笑,“林校董,這也是希望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
林曉拍了拍那份文案,眼神堅定地說:“有你這樣用心且富有創新思維的人擔任校長,我放心得很。我決定提前宣布由你來接任下一任校長職位。”蘇瑤心中一陣驚喜,連忙感謝。這一刻起,她更加確定自己要全力以赴,帶著這所學校走向更輝煌的未來。蘇瑤撓了撓頭說:“其實就是想換一種生活方式唄,以前忙忙碌碌打拚事業,現在就想輕鬆一點,做點真正有意義的事。”林曉深有同感地點點頭:“我也是,事業做到一定程度後總感覺缺點什麽。不過說真的,你條件這麽好,追你的人應該不少吧。”蘇瑤無奈地聳聳肩:“哪有,可能是緣分還沒到吧。再說之前忙著創業,心思全不在這上麵。”
兩人正說著,路過一家咖啡店。林曉拉著蘇瑤進去坐下,點了兩杯拿鐵。蘇瑤喝了一小口咖啡,然後放下杯子,眼睛亮晶晶地看著林曉:“你知道嗎,其實我一直很佩服你這種白手起家建立商業帝國的人。”林曉擺擺手:“都過去了,現在我就想好好經營這所學校。對了,既然你現在有空了,不如多參加些社交活動,說不定就能遇到合適的人了。”蘇瑤輕輕歎了口氣:“再說吧,我現在就想先把精力放在學校這邊。”林曉笑著說:“行吧,不過要是遇到不錯的可別錯過了。”蘇瑤用勺子攪了攪咖啡,目光飄向窗外,緩緩開口:“其實也不是不想找,隻是覺得現在很難再像年輕時那樣心動了。而且經曆得多了,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樣的伴侶。”
林曉托著腮幫子思考了一下說:“我懂你的感受。但有時候感情就是很奇妙的東西,說不定在某個不經意間就降臨了。你看,咱們倆之前不也是隻專注於工作,誰能想到現在坐在這裏悠閑地喝咖啡聊天呢?”
蘇瑤聽了這話,不禁莞爾:“你說得也對。那你呢?你就沒考慮過自己的感情問題?”
林曉苦笑道:“我啊,暫時還沒這個打算。目前學校的事務剛剛上手,還是想先穩定下來再說。不過如果真有緣分到來,我想我也不會拒絕的。”
這時,服務員過來續杯,蘇瑤謝過之後,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口,像是下了決心似的說:“那我們就都順其自然吧,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至其愛然嘛,就交給命運好了。”林曉舉起杯子碰了碰蘇瑤的杯子,表示讚同。倆人聊到很晚才離去,臨走時,蘇瑤道:“林曉,明天就是我們和陳曦交換學生和討論教程的日子了,得提前準備準備。”林曉點點頭:“嗯,今天回去後我再檢查一遍資料。”
第二天,陽光灑在校園裏。林曉和蘇瑤早早來到會議室等待陳曦。不多會兒,陳曦帶著幾個學生進來了。互相寒暄過後,便開始進入正題。
然而在討論過程中卻出現了分歧,陳曦帶來的教學方案偏向傳統模式,而林曉主張創新型教育理念。氣氛逐漸變得緊張起來。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蘇瑤站了出來,巧妙地結合了兩種理念中的優點提出了新的方案。大家聽完先是一愣,隨後紛紛表示讚同。
會議結束後,林曉拉著蘇瑤小聲說道:“還好有你,不然今天可能要鬧僵了。”蘇瑤笑了笑:“這也是給我們的一個提醒,合作就是要相互取長補短嘛。”此時''外麵的陽光正好照在她們身上,仿佛預示著未來的合作充滿希望。過了幾天,學校又麵臨一場新的危機。這次是關於資金短缺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一些重要的項目就要被迫停止。林曉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蘇瑤卻表現得很鎮定,她告訴林曉自己有辦法。原來蘇瑤聯係上了一些校友,他們在社會上頗有成就並且一直關注母校發展。蘇瑤精心組織了一場校友聚會,在聚會上誠懇地向校友們闡述了學校目前的困境以及未來的規劃。校友們被蘇瑤的真誠所打動,紛紛慷慨解囊。資金問題順利解決,林曉高興極了,對蘇瑤佩服得五體投地。“蘇瑤,你真是我的福星,如果沒有你,我不知道該怎麽辦了。”蘇瑤拍了拍林曉的肩膀,“我們是夥伴呀,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遠。而且我相信以後不管遇到什麽困難,隻要我們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克服的。”林曉用力地點點頭,兩人相視一笑,眼神裏滿是堅定和信任。蘇瑤走進林曉辦公室,看到林曉正埋頭整理文件。林曉抬頭看見蘇瑤,臉上露出笑容,“今天怎麽有空過來啦?”
蘇瑤坐到椅子上,直奔主題,“你還記得孟瑤吧,就是你推薦到公司的那個女孩。”林曉點點頭,“當然記得,她很優秀呢。”
“是啊,她現在基本能獨當一麵了,所以我想徹底退下來專心搞教學研究。”蘇瑤目光堅定。
林曉有些驚訝,“你真舍得?不過也好,你在教育方麵確實更能發光發熱。那你今天來是?”
“我想促成學校和公司深度合作,以企業的資源來豐富學校的實踐課程,同時學校為企業輸送更多優質人才,形成良性循環。”蘇瑤眼中閃爍著光芒。
林曉眼睛一亮,“這主意太棒了!如果實施起來,不僅對雙方有益,還能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呢。”
“沒錯,我們可以先從幾個試點項目開始。”蘇瑤興奮地說。
“行,那我們盡快製定計劃。”林曉幹勁十足。兩人對視一眼,又一次達成共識,滿心期待即將開啟的新征程。蘇瑤來到孟瑤所在的公司,前台小姐認得她,恭敬地將她引到孟瑤的辦公室。孟瑤看到蘇瑤,先是一愣,隨後熱情地招呼她坐下。
“蘇總,您怎麽有空來找我啦?是不是有什麽大事?”孟瑤笑著問道。
蘇瑤也微笑著回應:“現在我可不是蘇總了,我現在是一名老師。這次來,其實是想和你談一談合作的事。”接著,蘇瑤便詳細地講述了學校與公司深度合作的計劃。
孟瑤聽後,沉思片刻道:“蘇老師,這計劃聽起來很不錯。但是公司這邊可能會擔心學生們經驗不足,影響項目進度。”
蘇瑤早有準備,她拿出一些資料遞給孟瑤,“這些是我們挑選出的優秀學生的成果展示,他們的能力絕對不容小覷。而且這也是一種雙贏的模式,可以提前培養適合公司的人才。”
孟瑤仔細翻看資料,臉上漸漸露出驚喜的神色,“蘇老師,您考慮得真周全。我覺得這個合作大有可為,我會盡快向上級匯報,推進這件事情的。”
蘇瑤鬆了口氣,站起身來,“那就辛苦你了,希望我們能早日達成合作。”孟瑤趕忙站起來,說道:“蘇老師,我送您吧。”蘇瑤欣然答應。
兩人一同走向停車場,上車後孟瑤發動車子緩緩駛離公司。孟瑤一邊開車一邊看向蘇瑤,眼中滿是欽佩,“蘇老師,您以前在商場上肯定積累了特別多的經驗,能不能給我傳授一點呀?”蘇瑤笑了笑說:“其實不管在哪裏做事,真誠都是第一位的。對待合作夥伴要真誠相待,了解對方真正的需求才能達成共贏。就像今天的合作,你們公司擔心的問題,我就得事先想好解決辦法。”孟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還有呢?”蘇瑤接著說:“還要懂得靈活應變,如果遇到突發狀況或者反對意見,不要固執己見,要善於調整方案。”孟瑤認真地聽著,感覺受益良多,“蘇老師,您說得太對了,我之前就總是在這方麵吃虧。”很快車到達目的地,蘇瑤下了車,對著車內的孟瑤揮手告別,孟瑤則帶著滿滿的收獲來到學校。車窗外的風景快速掠過,車內卻充滿著和諧的討論氛圍。
到達學校後,孟瑤跟著蘇瑤走進校園。校園裏綠樹成蔭,學生們朝氣蓬勃。孟瑤不禁感歎:“這裏真是充滿活力,和公司完全是兩種感覺。”
蘇瑤帶著孟瑤來到會議室,裏麵已經坐著幾位學校領導。互相介紹之後,大家就合作細節展開更深入的探討。孟瑤提出公司願意提供一定資金用於建設校內實訓基地,而學校則保證每年輸送定量的優質實習生給公司。
會議進行得很順利,雙方基本敲定了合作框架。這時,一個年輕教師匆匆跑進會議室,滿臉焦急地對蘇瑤說:“蘇老師,不好了,之前參與成果展示的一個學生小組反悔了,不想參加這個項目了。”眾人皆驚,氣氛瞬間緊張起來。蘇瑤眉頭微皺,思考片刻後說道:“別慌,我們還有其他優秀學生可以頂上,隻是要重新調整一下安排。”聽到這話,孟瑤心中暗暗佩服蘇瑤的鎮定,對這次合作更加充滿信心。孟瑤剛回到公司,就召集各部門主管開會。會上,她將與學校合作的事宜和盤托出,並拿出了一份初步擬定的合作計劃。各部門主管仔細閱讀著計劃,有的微微點頭,有的則露出疑惑之色。孟瑤見狀,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先看看,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來。今天我在學校還發生了一件事,原本參與成果展示的學生小組臨時退出了,不過蘇老師應對得很好,迅速想到解決方案。所以咱們麵對這種變動也不必過於擔心,隻要積極調整就行。”說完,她將那份學生小組退出後的調整方案遞給大家。一位主管看完後率先發言:“孟總,整體方向沒問題,但關於資金分配這塊兒,我覺得可以再優化一下。”其他主管紛紛附和。孟瑤虛心聽取建議,拿起筆在計劃書上修改起來。修改完後,她又把學校那邊的一些文案以及學生的創意作品拿給大家看。眾人看後,眼睛逐漸發亮,覺得這個項目可行性很高。其中一位主管笑著說:“孟總,我覺得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機會,既能提升咱們公司形象,又能得到新鮮血液注入。”其他人也都表示讚同,孟瑤看到大家達成共識,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車停在校門口,蘇瑤解開安全帶準備下車,忽然轉頭對孟瑤說:“孟總,今天真的很感謝你給我們學校這個機會。其實之前我一直擔心找不到合適的企業合作,畢竟現在競爭激烈,而且對於學生來說,實踐經驗特別寶貴。”孟瑤笑了笑說:“蘇老師客氣了,你們學校的學生很優秀,潛力巨大,這也是我們看中的一點。”蘇瑤下了車,關上車門後朝孟瑤揮揮手。孟瑤駕車離開後,蘇瑤轉身往校園裏走。一路上,她滿腦子都是合作的細節,想著怎麽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受益於這個項目。而孟瑤這邊,一邊開車一邊哼著小曲,心情愉悅。她深知這個項目如果成功,將會給自己的公司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回到公司後,她立刻吩咐助理去聯係廣告團隊,著手製作宣傳海報,打算盡快把這個好消息傳播出去。同時,她又給技術部門開了個小會,強調一定要確保在與學生對接的時候做到高效溝通。蘇瑤回到辦公室就召集了學生會幹部開會。她把和孟瑤談好的大致合作框架告知眾人,並鼓勵大家積極參與與此同時,公司的公關部做了宣傳片和海報,並在各個繁華地段播放。精美的畫麵吸引了眾多路人的目光,許多年輕人拿出手機拍照分享。
在學校這邊,學生會幹部們幹勁十足,紛紛在班級群裏發布合作消息並答疑解惑。同學們聽到這個消息後,興奮不已,踴躍報名參加。
隨著宣傳片和海報的投放,公司收到了大量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谘詢電話。孟瑤安排專人負責接聽解答,同時讓市場調研人員收集大眾反饋,以便進一步優化項目方案。
蘇瑤則組織起入選的學生開展培訓課程,邀請公司的資深員工線上授課講解企業文化、工作流程以及項目相關知識要點等。
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這個校企合作項目熱度持續攀升,成為當地的熱門話題。媒體也開始介入報道,這無疑給項目做了免費的大規模推廣。無論是公司還是學校,都對即將到來的正式合作充滿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就在眼前。隨著熱度的增長,公司與學校達成共識,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尤其是一些學生。
這股熱潮引起了其他企業的注意,其中不乏行業內的巨頭。一家大型企業向孟瑤的公司提出收購計劃,意圖將這個潛力無限的項目據為己有。孟瑤麵臨巨大壓力,畢竟對方財大氣粗,如果拒絕可能會遭到各種打壓。但她不甘心放棄自己一手培育起來的成果。
學校方麵得知此事後,表示堅決支持孟瑤的公司獨立運作。學生會組織學生聯名簽署請願書,希望能夠保留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眾多年輕學子通過網絡發聲,呼籲保護本土創新型項目。
麵對輿論的支持,那家大企業有所顧忌。最終決定轉變策略,尋求投資入股而不是完全收購。孟瑤權衡利弊之後同意了這個方案。在多方協作之下,項目順利推進,不但成為了城市的名片項目,還吸引了國際上的關注,為未來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基礎。孟瑤的公司發展越來越好,訂單像雪花般飛來。然而,快速擴張帶來了管理上的難題。蘇瑤建議引進專業的管理團隊,林曉則推薦母校的管理學教授來做顧問。
孟瑤采納了她們的建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重新規劃了公司架構。新的管理製度推行初期遇到不少阻力,一些老員工習慣了舊模式,抵觸情緒強烈。孟瑤親自與員工溝通交流,講述公司發展願景。慢慢地,大家接受了改變。
不久後,國際上一家知名企業發來合作邀請,希望共同開發海外市場。這是前所未有的機遇,但風險同樣不小。經過慎重考慮,孟瑤帶著蘇瑤和林曉一同前往國外考察洽談。憑借紮實的項目成果和優秀的運營理念,成功打動了對方。回國後,她們開始籌備跨國合作事宜,孟瑤深知這將開啟公司全新的篇章,心中滿是憧憬和幹勁。跨國合作的籌備工作紛繁複雜,涉及法律條文、文化差異等諸多方麵。蘇瑤負責對接法務團隊,仔細審查每一項合同條款;林曉則研究國外市場的文化習俗,製定合適的營銷策略。孟瑤統籌全局,協調各方資源。
就在一切看似順利進行之時,合作方卻突然提出要修改關鍵條款,增加己方的利益分成。這一變動無疑打亂了所有計劃。孟瑤緊急召集蘇瑤和林曉商討對策。三人分析後認為不能輕易妥協,但也不想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
於是,孟瑤再次飛往國外,直接與合作方高層麵談。她拿出詳實的數據和精心準備的預案,向對方闡述公平分配利益才有利於長久合作的觀點。對方高層被她的誠意和智慧所打動,最終撤回了不合理的要求。
回國後,孟瑤感慨萬千,她知道這次的危機化解多虧了身邊有蘇瑤和林曉這樣得力的夥伴。隨著跨國合作正式啟動,孟瑤的公司邁向了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