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丞相點點頭,繼續說道:“陛下,至於各郡守軍具體的分布情況,老臣也不是很清楚。


    如今局勢緊迫,容不得絲毫差錯。不如把兵部尚書叫來,咱們一同仔細琢磨一番,看看咱們究竟應該如何應對。


    畢竟兵部尚書掌管軍事要務,對於兵力部署等情況定然了如指掌,有他在,也能為我們出謀劃策,提供更為準確有效的應對之法。”


    左丞相一臉嚴肅,語氣中滿是憂慮和急切。他深知這場危機的嚴重性,稍有不慎,國家便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李逸風聽了,覺得左丞相所言有理,當即點頭說道:“外祖父所言極是,速速派人去傳兵部尚書進宮!”


    小半個時辰後,兵部尚書趙虎匆匆而來,左丞相先是把情況跟兵部尚書趙虎大概說了一下,然後三人便在宮內就目前的形勢展開了緊張而深入的分析。


    皇帝李逸風坐在書桌前,麵色凝重,目光緊緊盯著桌上攤開的地圖。


    左丞相王啟年和兵部尚書趙虎分站兩側,表情同樣嚴肅而專注。


    兵部尚書趙虎率先開口:“陛下,目前各郡守軍數量有限,且分散在不同的區域,若要抽調兵力支援劍南郡,時間上怕是來不及,而且恐怕會導致其他地方防禦空虛。”


    他指著地圖上的幾個標記,詳細地解釋著各地守軍的分布情況。


    左丞相王啟年接著說道:“不僅如此,我們還要考慮到糧草的供應問題。長途調兵,糧草運輸和損耗將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皇帝李逸風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那依你們之見,我們應當如何調配現有兵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抵禦吐蕃大軍?”


    三人圍繞著地圖,你一言我一語,不斷探討著各種可能的方案,分析著其中的利弊。


    屋內的氣氛異常緊張,每個人都深知,他們所做的決策關乎著國家的生死存亡。


    半個時辰後,一個初步的方案終於展現在眾人麵前。


    三人緊皺的眉頭略微舒展了一些,但神情依舊嚴肅。


    皇帝李逸風目光堅定地說道:“那好,就這樣決定吧!


    由劍南郡郡守負責在當地募兵十萬,讓他負責具體的招募、訓練、以及抵抗吐蕃的相關事宜。


    他熟悉當地的地形和民情,希望他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


    左丞相王啟年微微點頭,補充道:“陛下讓他用兵時一定要小心應對,畢竟招募的都是一些新兵。同時,我們也要盡快籌集一些糧草和軍備,支援劍南郡。”


    兵部尚書趙虎接著說:“左丞相言之有理,到時候等待朝廷大軍在北方,剿滅突厥大軍後,大軍再揮師西下,與劍南郡的守軍一同剿滅吐蕃大軍。這是目前我能想到的較為穩妥的策略。”


    皇帝李逸風站起身來,雙手背在身後,嚴肅地說道:“的確如此,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務必迅速傳達落實下去,不得有誤。


    各位愛卿,當務之急是滿朝文武要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三人眼神相互交流了一下,眼中都充滿了信心,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在前方閃爍。


    然而,左丞相的眼神之中,隱隱透露出一絲擔憂,猶豫一下之後還是忍住了沒有開口。


    這一絲擔憂如同陰霾,悄然隱藏在他的心中。


    左丞相王啟年率先躬身行禮,說道:“陛下,老臣這就去安排相關事宜,定不辜負陛下所托。”


    兵部尚書趙虎也緊接著抱拳說道:“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確保方案順利施行。”


    皇帝李逸風微微點頭,說道:“二位愛卿這麽晚了,辛苦你們了,都回去休息吧。”


    左丞相和兵部尚書再次行禮,然後緩緩告退,轉身離開。


    當左丞相、兵部尚書兩人走後,皇帝李逸風獨自在禦書房內來回踱步,臉色依然難看。


    他緩緩地坐了下來,身子微微後仰,靠在椅背上,長歎了一口氣。


    他感覺做皇帝太累了,無盡的煩惱和壓力如重重山巒般壓在他的心頭。


    為什麽自己當皇帝的這短短幾個月時間裏,竟是如此的多災多難?


    先是大哥二哥心懷不軌,造自己的反,妄圖奪取皇位,讓皇家內部陷入了混亂和爭鬥。


    緊接著,又是吐蕃大軍來勢洶洶,先是攻克了茂州府,如今又兵不血刃拿下了雅州府,讓百姓流離失所,邊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而現在,突厥大軍又兵臨豐州府城外,國家的安危岌岌可危。


    他揉了揉太陽穴,眼神中滿是疲憊和無奈。


    他不禁自問,難道這皇位真的不該我座,還是說,這是對我的考驗。


    麵對如此局麵,已經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可身為皇帝,他又怎能退縮,怎能辜負父皇、母後的期望?


    想到這裏,李逸風咬了咬牙,強打起精神,準備迎接這些挑戰。


    走出宮殿後,左丞相和兵部尚書的臉色依然凝重。


    兵部尚書趙虎疑惑的看著左丞相王,緩緩問道:王兄啊! 剛剛在陛下麵前看好像想說什麽,你最後又沒有說。


    現在就咱們老兄弟兩個了,可否細細道來。


    左丞相王啟年歎了一口氣後,語氣擔憂的說道: 我是害怕劍南郡,郡守楊帆得到兵權以後擁兵自重,若是不聽朝廷約束,到時候就是朝廷的禍患。


    說完,左丞相又重重的歎了一口氣,唉……


    兵部尚書趙虎卻是滿臉笑容,寬慰道:王兄啊!咱們現在的局勢已經是腹背受敵了,若不給他兵權,咱們也沒有多餘的兵力去抵抗吐蕃大軍啊!


    行了,你也別想這麽多了,等咱們解決了北方的突厥大軍後,到時候大軍西來剿滅吐蕃後,就解了他的兵權,在讓他高升到京城為官,這樣一來他就不會有怨言了。


    左丞相點點頭,有些無奈的說道∶ 但願如此吧!


    就怕到時候……


    兵部尚書趙虎連忙說道∶行了!後麵的話別說下去了,咱們現在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兩人一路交談著,已經來到了宮門口,兩人告辭後,分別上了自己的馬車。


    他們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滿了艱難險阻,稍有差池,後果不堪設想。


    但他們心中也明白,此刻已無退路,唯有勇往直前,才能為朝廷爭取一線生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古代從一無所有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會放下看淡一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會放下看淡一切並收藏回到古代從一無所有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