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神色匆匆,趕忙找來紙筆,龍飛鳳舞地寫了一封信。


    他的手微微顫抖,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顯然內心極為焦慮。


    寫罷,大皇子喚來一名親信,鄭重地將信交到其手中,急切地說道:“你速速將此信給大將軍周雄送去,不得有誤!”


    那名親信接過信,點頭應道:“遵命,殿下!”隨後便快馬加鞭地朝著朝廷大軍的營地奔去。


    大將軍周雄在營帳中收到了這封信,展開信紙仔細閱讀。


    信中的內容盡顯大皇子求和的姿態,他寫道:“大將軍,我知道錯了,我願意向朝廷投降,也願意坐下來好好談,別再打了,在打下去隻會有更多的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我和太子殿下又是兄弟之間,就當我這個大哥的求求他了,給我們一條活路吧!


    ……”信件裏語句謙卑,語氣也放得很低。


    周雄看完信後,冷哼一聲,


    心中猜想著,大皇子此舉到底是真的知道錯了,還是為了爭取時間布防。


    他深知大皇子和二皇子的為人,知曉兩人都是野心勃勃之人,絕非真心悔改。


    但此事關係重大,他也不敢擅自做主,於是決定將信件呈交給朝廷,等待進一步的指示。


    大將軍周雄看完大皇子李逸塵的書信後,眉頭緊蹙,沉思片刻,隨即取來筆墨紙硯,書信一封。


    他筆觸沉穩有力,在信中寫道:“啟稟皇後娘娘、太子殿下,臣周雄拜上。


    今收到大皇子願意投降之書信,其言示弱,主動提出願與朝廷談判。


    然臣觀其此舉,應是為了爭取時間,重整軍備,以待時機反擊。


    望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在做決策時,務必三思而行,切不可被其表麵之辭所迷惑,以免錯失剿滅叛賊之良機,危及朝廷之穩定與江山之安寧。


    臣周雄敬上,翹首以盼聖裁。”


    寫罷,周雄仔細地將書信裝入信封,以火漆密封,喚來一名親信得力的校尉,鄭重地將書信交予他。


    叮囑道:“此信事關重大,你帶上幾個人務必快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送達京城,親手交予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不得有半分差池!”


    那名校尉深知責任重大,神色嚴肅,雙手接過書信,抱拳道:“將軍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


    說罷,翻身上馬,揚鞭疾馳而去,馬蹄揚起一路煙塵。


    而富州府城內,大皇子在送出信後,並未真正停歇,依舊在緊鑼密鼓地籌備防禦工事,調派兵力,妄圖在爭取到的時間裏增強自身實力,以應對可能到來的更為激烈的戰鬥。


    而京城內,此時正在舉辦著皇帝的葬禮。整個京城沉浸在一片肅穆與悲傷之中。


    皇宮內外,白色的綢緞飄揚,紙錢如雪般紛飛。


    宮廷的樂師們奏響著低沉哀婉的樂章,那悲戚的音符仿佛在訴說著皇帝離去的不舍與眾人的哀傷。


    長長的送葬隊伍緩緩前行,宮女和太監們皆身著素服,低頭垂淚。


    朝中的大臣們神色凝重,步伐沉重,跟在靈柩之後,以表對皇帝的敬意與追思。


    百姓們也自發地聚集在街道兩旁,看著熱鬧,很多人都在相互的小聲交談著。


    一些人的臉上滿是悲痛與緬懷,有的人甚至忍不住哭泣出聲,口中念叨著皇帝的仁德與功績。


    皇後和太子,身著孝服,麵容憔悴。


    皇後眼中淚光閃爍,強忍著悲痛主持著葬禮的各項事宜。


    太子則一臉肅穆,眼中既有對父親離世的悲痛,又有對未來肩負重任的堅定。


    在這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每個人都沉浸在對皇帝的懷念之中,同時也對未來的局勢充滿了憂慮和期待。


    然而,遠在富州府的危機尚未解決,朝廷內部的明爭暗鬥依然是血雨腥風,太子殿下李逸風,他的未來依舊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翌日,太子殿下在宮中正於書房內處理政務,神色凝重而專注。


    此時,一名太監匆匆趕來,恭敬地呈上了大將軍周熊的書信,稟報道:“太子殿下,大將軍的急信送到。”


    太子殿下聞言,立刻放下手中的奏折,接過書信。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打開信封,抽出信紙仔細閱讀起來。


    隨著目光在字裏行間移動,他的眉頭越皺越緊,表情也愈發嚴肅。


    看完之後,太子殿下略作沉吟,隨即將書信遞給了一旁的母後,說道:“母後,您看看。”


    皇後接過書信,目光快速掃過,臉上露出憂慮之色。


    緊接著,她又把大皇子李逸塵的書信一同看完,然後將兩封書信遞給了旁邊的左丞相。


    左丞相雙手接過,認真閱讀,片刻之後,他抬起頭來,神色凝重地說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大皇子此番求和,恐怕居心叵測。”


    太子殿下微微點頭,說道:“本宮也覺得此事不可輕信,隻是如今這局勢,著實令人難以決斷。”


    皇後輕歎了一口氣,說道:“無論如何,都要以朝廷和百姓的安危為重。”


    書房內的氣氛愈發凝重,太子殿下緊鎖眉頭,在屋內來回踱步,思考著應對之策。


    “左丞相,依你之見,我們當如何回複大將軍周熊?”太子殿下停下腳步,目光急切地看向左丞相。


    左丞相手捋胡須,沉思片刻說道:“太子殿下,皇後娘娘,老臣以為,大皇子求和之心未必真誠,若輕易應允,恐中其奸計。


    但倘若直接回絕,又怕其狗急跳牆,拚死一搏。


    而且對於太子殿下以及皇後娘娘的名聲也不好,也會讓朝廷陷入不義之地。


    不如,咱們先派使者前往富州府,探探虛實,再做定奪。”


    皇後微微頷首,說道:“丞相所言不無道理,隻是這使者人選需得謹慎挑選,既要能洞察局勢,又要巧言善辯,不被大皇子所迷惑。”


    太子殿下目光堅定,說道:“母後放心,兒臣心中已有合適人選。”


    屋內眾人的心情卻依舊沉重,麵對大皇子的求和書信,他們深知這關係到朝廷的安危和未來的走向,每一個決定都必須慎之又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古代從一無所有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會放下看淡一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會放下看淡一切並收藏回到古代從一無所有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