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薛家來了
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作者:金九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久之後,便又到了新年。
這卻是黛玉第一次在賈府過年,但為著守孝,仍是不能太過熱鬧,因此也隻在除夕跟著賈府眾人一起吃了頓團圓飯,其他大部分時候,仍然是在逍遙居裏寧靜度日。
手下的田莊和店鋪,都送上了一年來的賬簿和收益。
黛玉也就順便瞅上幾眼,又挑出那些老實本分、差事做的不錯的下人,各有賞賜。
至於有些心懷鬼胎、得過且過的下人,也該敲打的敲打,該懲戒的懲戒,警告他們來年若仍是如此,就莫怪自己另外找人替換了他們去。
所有的產業裏,收益最好的自然是林氏書鋪,幾個月下來,竟然就已經有了好幾千兩銀子的利潤。
也是逍遙居的下人們都得到了黛玉的提醒,在外麵並不張揚,否則讓賈府裏的人知道,多半又要惹出一些紅眼病來。
王夫人早就讓鳳姐收拾好了梨香院,望眼欲穿的盼著遠在金陵的薛家進京。
到了正月裏,那薛姨媽便攜著一雙兒女,帶著眾多的奴仆下人和箱籠,踏入了賈府大門。
那陣勢,不知道的恐怕還以為賈府搬家了呢。
這日黛玉正關起院門在自己房裏修煉,賈母處卻派了丫鬟,來請她前去見客。
之前王夫人就時不時的在賈母處提起薛家即將進京的事情,弄得人還沒到,聲勢倒已經弄得沸沸揚揚。
不過賈母對此事的態度不冷不熱,每每聽到之後,隻是不鹹不淡的叮囑一句,讓王夫人要好生待客,隨後就立刻把話題岔到了別處去,不讓王夫人有更多發揮的機會。
如今薛家既然已經入府,於情於理都應該見上一麵,賈母這才打發丫鬟召集了黛玉和三春等人。
眾人相互見禮之後,便細細打量起彼此來。
隻見薛姨媽身邊坐著的少女,年紀看上去比黛玉大了兩三歲,生得肌骨瑩潤,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倒的確是一副能讓人心生好感的樣貌。
寶釵是個八麵玲瓏之人,初來乍到,便對賈府上下眾人關懷備至,時常以一些小物件或貼心言語相贈,以此籠絡人心。
那些個下人仆婦們得了好處,自然對這位寶姑娘讚不絕口,沒過多久,就在賈府中贏得了極好的口碑。
黛玉想起前世的時候,寶釵在賈府中也是同樣的一番做派。
因著她對賈府眾人都是曲意逢迎、刻意交好,寶玉和三春等人都樂意跟她一起玩,倒是有些冷落了當時還沒有從喪母之痛中恢複過來的黛玉。
也正因為如此,前世的黛玉才覺得寶釵心中藏奸。
如今想想,黛玉倒是覺得寶釵這樣的做法,也不能說是錯。
畢竟她同自己一樣遠來是客,身為商賈之女,家世還比不上自己清貴,又失去了父親這樣的頂梁柱,哥哥還是個不成器的,到了賈府這種看人自帶勢利眼的地方,若是不使出些手段,豈不就隻剩下了任人欺辱的份?
前世兩人之間的矛盾,多半是由寶玉而起。
但寶釵為了維護她自己的利益,的確也有意無意的傷害過黛玉。
比如被後世之人弊病良久的滴翠亭事件,若是黛玉不曾看過原著,恐怕到現在還被蒙在鼓裏,想不到曾經被自己當做知己的這位寶姐姐,情急之下想要甩鍋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背鍋之人竟然會是自己。
這一手栽贓嫁禍玩的可是嫻熟無比,讓黛玉不由得感歎知人知麵不知心了。
說到底,其實在寶釵的眼中,恐怕還是自身的利益為上。
平日裏可以表現的雍容淡定,不爭不搶,但若真有人觸及到了她切身的利益,所得到的反擊絕對會比其他姐妹更加強烈。
這也是人之本性。
在主神空間裏經曆那些副本世界的時候,黛玉不知道看過多少普通人為了自保,而做出的種種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普通人尚且如此,又何況是心懷青雲誌的寶姐姐呢?
黛玉明白,像寶釵這樣的人,頂多隻能在利益一致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卻無法交心。
不過對方既然是也是金陵十二釵之一,如果有機會的話,黛玉也不介意幫她改一改命。
畢竟若是能夠成功,隨後很可能會入手的大量氣運還是很香的。
修複了主神空間之後,自己想做什麽不行?
壓根就不需要繼續在意這些世俗紛爭。
所以這一世,黛玉暫時看不出自己同寶釵之間有什麽利益衝突,也就像對待三春那樣,同她維持著正常的朋友之情也就罷了。
至於之後兩人間關係究竟是親近還是疏遠,那就要看對方的舉措了。
像是三春、鳳姐、李紈等人,黛玉一開始也都是以一顆平常心跟她們交往,也是在這過程中,三春等人一步步的向黛玉釋放出了善意,甚至在一些關鍵的時刻堅決的站在她的這一邊,為她通風報信、出謀劃策之類的,這才逐漸取得了黛玉的信任,從而建立起比前世更加親密友善的關係。
因此,隻要薛家和寶釵別像王夫人一樣暗中算計黛玉,黛玉也懶得多花心思去跟她們計較。
這一世,黛玉同三春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無間,所以寶釵來了之後,很快就發現自己好像已經沒了用武之地。
雖然用一些小恩小惠,籠絡了絕大部分賈府下人的人心,但賈母對她的態度始終有些不鹹不淡,三春姐妹也更喜歡去找黛玉玩。
隻有寶玉,因為在黛玉那邊討不了太多好處,現在難得有一個不遜色於黛玉的姐姐入府,頓時就像是蜜蜂看見了花朵似的粘了上來,整日裏學也不上了,找著各種借口和由頭尋寶釵說話。
寶釵此次進京,一方麵是跟家人一起避禍,免得讓金陵的某些有心人設計侵吞了他們的財產,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青雲之誌,打算找門路參加宮裏的選秀。
她自信憑著自己的才貌手段,隻要能夠順利進宮,自然能夠飛黃騰達、青雲直上,因此,對於在她眼中隻是個沒用的小孩子的寶玉並不感冒。
隻是因為要借助賈府的權勢在京城立足,這才不得不對寶玉虛與委蛇、費心交好罷了。
這卻是黛玉第一次在賈府過年,但為著守孝,仍是不能太過熱鬧,因此也隻在除夕跟著賈府眾人一起吃了頓團圓飯,其他大部分時候,仍然是在逍遙居裏寧靜度日。
手下的田莊和店鋪,都送上了一年來的賬簿和收益。
黛玉也就順便瞅上幾眼,又挑出那些老實本分、差事做的不錯的下人,各有賞賜。
至於有些心懷鬼胎、得過且過的下人,也該敲打的敲打,該懲戒的懲戒,警告他們來年若仍是如此,就莫怪自己另外找人替換了他們去。
所有的產業裏,收益最好的自然是林氏書鋪,幾個月下來,竟然就已經有了好幾千兩銀子的利潤。
也是逍遙居的下人們都得到了黛玉的提醒,在外麵並不張揚,否則讓賈府裏的人知道,多半又要惹出一些紅眼病來。
王夫人早就讓鳳姐收拾好了梨香院,望眼欲穿的盼著遠在金陵的薛家進京。
到了正月裏,那薛姨媽便攜著一雙兒女,帶著眾多的奴仆下人和箱籠,踏入了賈府大門。
那陣勢,不知道的恐怕還以為賈府搬家了呢。
這日黛玉正關起院門在自己房裏修煉,賈母處卻派了丫鬟,來請她前去見客。
之前王夫人就時不時的在賈母處提起薛家即將進京的事情,弄得人還沒到,聲勢倒已經弄得沸沸揚揚。
不過賈母對此事的態度不冷不熱,每每聽到之後,隻是不鹹不淡的叮囑一句,讓王夫人要好生待客,隨後就立刻把話題岔到了別處去,不讓王夫人有更多發揮的機會。
如今薛家既然已經入府,於情於理都應該見上一麵,賈母這才打發丫鬟召集了黛玉和三春等人。
眾人相互見禮之後,便細細打量起彼此來。
隻見薛姨媽身邊坐著的少女,年紀看上去比黛玉大了兩三歲,生得肌骨瑩潤,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倒的確是一副能讓人心生好感的樣貌。
寶釵是個八麵玲瓏之人,初來乍到,便對賈府上下眾人關懷備至,時常以一些小物件或貼心言語相贈,以此籠絡人心。
那些個下人仆婦們得了好處,自然對這位寶姑娘讚不絕口,沒過多久,就在賈府中贏得了極好的口碑。
黛玉想起前世的時候,寶釵在賈府中也是同樣的一番做派。
因著她對賈府眾人都是曲意逢迎、刻意交好,寶玉和三春等人都樂意跟她一起玩,倒是有些冷落了當時還沒有從喪母之痛中恢複過來的黛玉。
也正因為如此,前世的黛玉才覺得寶釵心中藏奸。
如今想想,黛玉倒是覺得寶釵這樣的做法,也不能說是錯。
畢竟她同自己一樣遠來是客,身為商賈之女,家世還比不上自己清貴,又失去了父親這樣的頂梁柱,哥哥還是個不成器的,到了賈府這種看人自帶勢利眼的地方,若是不使出些手段,豈不就隻剩下了任人欺辱的份?
前世兩人之間的矛盾,多半是由寶玉而起。
但寶釵為了維護她自己的利益,的確也有意無意的傷害過黛玉。
比如被後世之人弊病良久的滴翠亭事件,若是黛玉不曾看過原著,恐怕到現在還被蒙在鼓裏,想不到曾經被自己當做知己的這位寶姐姐,情急之下想要甩鍋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背鍋之人竟然會是自己。
這一手栽贓嫁禍玩的可是嫻熟無比,讓黛玉不由得感歎知人知麵不知心了。
說到底,其實在寶釵的眼中,恐怕還是自身的利益為上。
平日裏可以表現的雍容淡定,不爭不搶,但若真有人觸及到了她切身的利益,所得到的反擊絕對會比其他姐妹更加強烈。
這也是人之本性。
在主神空間裏經曆那些副本世界的時候,黛玉不知道看過多少普通人為了自保,而做出的種種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普通人尚且如此,又何況是心懷青雲誌的寶姐姐呢?
黛玉明白,像寶釵這樣的人,頂多隻能在利益一致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卻無法交心。
不過對方既然是也是金陵十二釵之一,如果有機會的話,黛玉也不介意幫她改一改命。
畢竟若是能夠成功,隨後很可能會入手的大量氣運還是很香的。
修複了主神空間之後,自己想做什麽不行?
壓根就不需要繼續在意這些世俗紛爭。
所以這一世,黛玉暫時看不出自己同寶釵之間有什麽利益衝突,也就像對待三春那樣,同她維持著正常的朋友之情也就罷了。
至於之後兩人間關係究竟是親近還是疏遠,那就要看對方的舉措了。
像是三春、鳳姐、李紈等人,黛玉一開始也都是以一顆平常心跟她們交往,也是在這過程中,三春等人一步步的向黛玉釋放出了善意,甚至在一些關鍵的時刻堅決的站在她的這一邊,為她通風報信、出謀劃策之類的,這才逐漸取得了黛玉的信任,從而建立起比前世更加親密友善的關係。
因此,隻要薛家和寶釵別像王夫人一樣暗中算計黛玉,黛玉也懶得多花心思去跟她們計較。
這一世,黛玉同三春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無間,所以寶釵來了之後,很快就發現自己好像已經沒了用武之地。
雖然用一些小恩小惠,籠絡了絕大部分賈府下人的人心,但賈母對她的態度始終有些不鹹不淡,三春姐妹也更喜歡去找黛玉玩。
隻有寶玉,因為在黛玉那邊討不了太多好處,現在難得有一個不遜色於黛玉的姐姐入府,頓時就像是蜜蜂看見了花朵似的粘了上來,整日裏學也不上了,找著各種借口和由頭尋寶釵說話。
寶釵此次進京,一方麵是跟家人一起避禍,免得讓金陵的某些有心人設計侵吞了他們的財產,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青雲之誌,打算找門路參加宮裏的選秀。
她自信憑著自己的才貌手段,隻要能夠順利進宮,自然能夠飛黃騰達、青雲直上,因此,對於在她眼中隻是個沒用的小孩子的寶玉並不感冒。
隻是因為要借助賈府的權勢在京城立足,這才不得不對寶玉虛與委蛇、費心交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