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啞巴虧
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作者:金九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黛玉說的輕描淡寫,榮禧堂上卻是震驚了一片。
能在外麵的莊子上當莊頭的,就算是下人,身份地位上也跟府裏掌握實權的小管事差不多。
在三春眼中,這也是屬於不能輕易得罪的人。
可是黛玉就這麽出去走了一趟,就把人一家都給處置了?
這也太雷厲風行了吧?
寶玉身為舔狗,倒不覺得林妹妹處置三兩個下人有什麽錯,隻是覺得她如同仙子一般的人品,不該去親手打理這些俗務,更不該讓那些醃臢的奴才汙了她的眼睛和耳朵。
賈母起初倒是沒覺得不妥。
雖然黛玉隻是用簡簡單單的八個字,來概括那莊頭一家的行為,但光是被指出的這些錯處,就足夠主家整治他們了。
頂多就是覺得黛玉年紀還小,剛開始處理事務就碰上這樣的刁奴,不知道能否處理妥當罷了。
因此,在王夫人被黛玉一句話氣的差點倒昂的時候,賈母卻關切的問起了事情的經過。
眾人這才得知,黛玉所說的“處置”並不是簡單的打一頓板子了事,而是直接把那莊頭一家發賣了出去。
這懲罰不可謂不嚴厲,頓時讓賈母對黛玉有些刮目相看了起來。
本來還以為她年紀小,未必能管轄得住手下的那些奴才,誰知道竟有這樣的魄力,不愧是敏兒之女。
王夫人卻是越聽越怒。
本想著若隻是被打了一頓,她還能想想法子給方悅說幾句好話,反正黛玉目前手上無人可用,最後看在自己的麵子上,還不是得繼續讓方悅幫她管著那個田莊。
誰知道黛玉早就已經釜底抽薪,直接打發了方悅一家,今後不僅無法繼續從那個田莊撈好處,連自己的陪房也折了進去。
這讓王夫人又豈能甘心?
她深呼吸了幾下,好容易才把自己起伏的心情給平複了些許,這才一邊轉動著手上的佛珠,一邊狀若平靜的開口。
“上天有好生之德。就算那莊頭有些事做的不妥,在莊子上待了這麽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外甥女在處置他之前,怎麽也得先跟府裏說上一聲,方才穩妥。否則就這麽打發了去,難免有人要說我們刻薄寡恩。”
這話明裏暗裏,其實就是在說黛玉刻薄寡恩,容不下人。
一個小姑娘,若是得了這樣的名聲,傳了出去,今後絕對落不了好。
所以賈母當即沉下了臉,道:“上天雖有好生之德,但也要分善惡。像這樣的背主刁奴,不管出在神京城裏的哪一家勳貴府裏,都隻有亂棒打死的份。要我說,玉兒還是年紀小、臉皮薄,太過心慈手軟了些,這才隻是發賣了事。”
黛玉也歎息道:“本來若是做的不算過分,我也懶得理會這些。誰知查看了莊子上的賬目之後,發現竟然跟這幾年娘親所收到的,以及二舅母之前給我的,完全對應不上。我也就奇了怪了,附近別的莊子這幾年都是風調雨順,怎麽就偏偏自家的莊子上不是旱就是澇,眼瞅著就要入不敷出了。原來卻是莊子上有人欺上瞞下,貪墨了大部分的收益。二舅母可知道有這回事?”
聽黛玉說起了田莊的收益,王夫人頓時心虛起來,勉強微笑著道:“我日日都待在府裏,田莊上的事情,哪能了解的如此清楚?”
黛玉道:“那就是了。我就說田莊的賬目兩邊對不上,必定是那些奴才貪墨了去。可是那奴才卻撞天的叫起屈來,非說田莊的收益每年都是如數交給了府裏。我尋思著,之前府裏管著這些事的,正是二舅母。可二舅母是何等樣人?總不至於貪墨這幾百兩銀子吧。”
一時間,王夫人有些麵紅耳赤。
手裏的佛珠被攥的緊緊的,咬牙切齒的道:“這些奴才真是好大的膽。自己貪墨了田莊的收益,竟然還敢推到主子身上。外甥女果然罰的太輕了,這種背主的奴才,就該直接打死了事!”
一邊說,一邊在心裏暗恨方悅不會做事,竟然讓黛玉把真正的田莊賬目給翻了出來,害的自己騎虎難下。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想撇清自己的關係,把自己從這件事中摘出來,就隻能把貪墨田莊收益的事情全都推到方悅身上。
因此,王夫人不但不能再替他說話,現在反而恨不得能親手打死這個蠢奴才。
黛玉又簡單的說了說方悅一家在田莊橫行不法的事情。
賈母等人聽說方悅竟然還敢雇傭幾個地痞無賴,試圖向黛玉訛詐銀兩,頓時都是又驚又怒,慌忙拉過黛玉看了又看,就怕她身上有絲毫的損傷。
這時候誰還會覺得黛玉處置方悅一家的手段太過狠辣?
就連平時連隻螞蟻也不忍心踩死的寶玉,眼下也恨不得能直接打死那些忤逆犯上的狗奴才。
因此,黛玉在田莊所掀起的這些風波,就這麽光明正大的落下了帷幕,既在下人中間狠狠地立了次威,也讓上頭的主子們說不出個不字來。
這當中吃了啞巴虧的,唯有王夫人。
回房之後,左想右想仍然還是氣不順,又悄悄的叮囑自己的陪房去這兩個田莊探聽消息,順便也再去警醒剩下的那幾間店鋪的管事,千萬莫要跟方悅一樣行差踏錯,再被黛玉抓到了把柄。
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王夫人畢竟隻是內宅婦人,就算再怎麽威風也隻能耍在後院,對於放出去的那些奴才,就有些鞭長莫及了。
而她手下的奴才們,這些年來順風順水,早就已經養的心高氣傲,就算收到了王夫人的警告,但麵對年方七歲的黛玉,還是免不了會產生輕敵之心。
況且這些人都自恃聰明,畢竟這麽多年欺上瞞下、暗中貪墨,卻從未翻過車,因此壓根就不相信黛玉能夠抓到自己的把柄。
即便有方悅這個前車之鑒,那幾個店鋪的管事們也隻是覺得方悅太過愚蠢,這才會在陰溝裏翻了船。
同樣的事情,壓根就不會發生在他們的身上。
因此照舊我行我素,打算拿著自己做好的假賬目來糊弄黛玉。
能在外麵的莊子上當莊頭的,就算是下人,身份地位上也跟府裏掌握實權的小管事差不多。
在三春眼中,這也是屬於不能輕易得罪的人。
可是黛玉就這麽出去走了一趟,就把人一家都給處置了?
這也太雷厲風行了吧?
寶玉身為舔狗,倒不覺得林妹妹處置三兩個下人有什麽錯,隻是覺得她如同仙子一般的人品,不該去親手打理這些俗務,更不該讓那些醃臢的奴才汙了她的眼睛和耳朵。
賈母起初倒是沒覺得不妥。
雖然黛玉隻是用簡簡單單的八個字,來概括那莊頭一家的行為,但光是被指出的這些錯處,就足夠主家整治他們了。
頂多就是覺得黛玉年紀還小,剛開始處理事務就碰上這樣的刁奴,不知道能否處理妥當罷了。
因此,在王夫人被黛玉一句話氣的差點倒昂的時候,賈母卻關切的問起了事情的經過。
眾人這才得知,黛玉所說的“處置”並不是簡單的打一頓板子了事,而是直接把那莊頭一家發賣了出去。
這懲罰不可謂不嚴厲,頓時讓賈母對黛玉有些刮目相看了起來。
本來還以為她年紀小,未必能管轄得住手下的那些奴才,誰知道竟有這樣的魄力,不愧是敏兒之女。
王夫人卻是越聽越怒。
本想著若隻是被打了一頓,她還能想想法子給方悅說幾句好話,反正黛玉目前手上無人可用,最後看在自己的麵子上,還不是得繼續讓方悅幫她管著那個田莊。
誰知道黛玉早就已經釜底抽薪,直接打發了方悅一家,今後不僅無法繼續從那個田莊撈好處,連自己的陪房也折了進去。
這讓王夫人又豈能甘心?
她深呼吸了幾下,好容易才把自己起伏的心情給平複了些許,這才一邊轉動著手上的佛珠,一邊狀若平靜的開口。
“上天有好生之德。就算那莊頭有些事做的不妥,在莊子上待了這麽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外甥女在處置他之前,怎麽也得先跟府裏說上一聲,方才穩妥。否則就這麽打發了去,難免有人要說我們刻薄寡恩。”
這話明裏暗裏,其實就是在說黛玉刻薄寡恩,容不下人。
一個小姑娘,若是得了這樣的名聲,傳了出去,今後絕對落不了好。
所以賈母當即沉下了臉,道:“上天雖有好生之德,但也要分善惡。像這樣的背主刁奴,不管出在神京城裏的哪一家勳貴府裏,都隻有亂棒打死的份。要我說,玉兒還是年紀小、臉皮薄,太過心慈手軟了些,這才隻是發賣了事。”
黛玉也歎息道:“本來若是做的不算過分,我也懶得理會這些。誰知查看了莊子上的賬目之後,發現竟然跟這幾年娘親所收到的,以及二舅母之前給我的,完全對應不上。我也就奇了怪了,附近別的莊子這幾年都是風調雨順,怎麽就偏偏自家的莊子上不是旱就是澇,眼瞅著就要入不敷出了。原來卻是莊子上有人欺上瞞下,貪墨了大部分的收益。二舅母可知道有這回事?”
聽黛玉說起了田莊的收益,王夫人頓時心虛起來,勉強微笑著道:“我日日都待在府裏,田莊上的事情,哪能了解的如此清楚?”
黛玉道:“那就是了。我就說田莊的賬目兩邊對不上,必定是那些奴才貪墨了去。可是那奴才卻撞天的叫起屈來,非說田莊的收益每年都是如數交給了府裏。我尋思著,之前府裏管著這些事的,正是二舅母。可二舅母是何等樣人?總不至於貪墨這幾百兩銀子吧。”
一時間,王夫人有些麵紅耳赤。
手裏的佛珠被攥的緊緊的,咬牙切齒的道:“這些奴才真是好大的膽。自己貪墨了田莊的收益,竟然還敢推到主子身上。外甥女果然罰的太輕了,這種背主的奴才,就該直接打死了事!”
一邊說,一邊在心裏暗恨方悅不會做事,竟然讓黛玉把真正的田莊賬目給翻了出來,害的自己騎虎難下。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想撇清自己的關係,把自己從這件事中摘出來,就隻能把貪墨田莊收益的事情全都推到方悅身上。
因此,王夫人不但不能再替他說話,現在反而恨不得能親手打死這個蠢奴才。
黛玉又簡單的說了說方悅一家在田莊橫行不法的事情。
賈母等人聽說方悅竟然還敢雇傭幾個地痞無賴,試圖向黛玉訛詐銀兩,頓時都是又驚又怒,慌忙拉過黛玉看了又看,就怕她身上有絲毫的損傷。
這時候誰還會覺得黛玉處置方悅一家的手段太過狠辣?
就連平時連隻螞蟻也不忍心踩死的寶玉,眼下也恨不得能直接打死那些忤逆犯上的狗奴才。
因此,黛玉在田莊所掀起的這些風波,就這麽光明正大的落下了帷幕,既在下人中間狠狠地立了次威,也讓上頭的主子們說不出個不字來。
這當中吃了啞巴虧的,唯有王夫人。
回房之後,左想右想仍然還是氣不順,又悄悄的叮囑自己的陪房去這兩個田莊探聽消息,順便也再去警醒剩下的那幾間店鋪的管事,千萬莫要跟方悅一樣行差踏錯,再被黛玉抓到了把柄。
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王夫人畢竟隻是內宅婦人,就算再怎麽威風也隻能耍在後院,對於放出去的那些奴才,就有些鞭長莫及了。
而她手下的奴才們,這些年來順風順水,早就已經養的心高氣傲,就算收到了王夫人的警告,但麵對年方七歲的黛玉,還是免不了會產生輕敵之心。
況且這些人都自恃聰明,畢竟這麽多年欺上瞞下、暗中貪墨,卻從未翻過車,因此壓根就不相信黛玉能夠抓到自己的把柄。
即便有方悅這個前車之鑒,那幾個店鋪的管事們也隻是覺得方悅太過愚蠢,這才會在陰溝裏翻了船。
同樣的事情,壓根就不會發生在他們的身上。
因此照舊我行我素,打算拿著自己做好的假賬目來糊弄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