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生日
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作者:金九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月十二,花朝節。
這是黛玉來到賈府之後,所過的第一個生日。
隻是尚在孝期,不好太過鋪張。
所以黛玉婉拒了賈母要專門為她擺上一桌宴席的提議,隻晚上到榮禧堂,陪著賈母、寶玉、三春等人用了頓家常便飯。
放在黛玉麵前的雖都是些素食,但樣樣都是專門請的江南廚子所做的拿手菜,甚至還有不少這個季節很難見到的青翠蔬菜。
主食更是由碧粳米換成了長壽麵,也少不了一些精致的壽桃壽包之類的當點心。
賈赦、賈政、邢王二夫人等長輩,以及平時並不在賈母處用飯的李紈、鳳姐等人,也各自都讓人送來了生辰禮。
因此黛玉尚未拿起筷子,就已經先收了一圈的賀禮。
其中,數賈母所送的一套鏨銀鏤花點翠頭麵最為珍貴,雖然整體都隻是用純銀打造,但工匠鏤花纏絲的工藝卻甚是了得,再加上翠鳥的羽毛作為點綴,配色相當清雅,正適合黛玉現在佩戴。
賈赦和賈政夫婦,出手的也都是價值不菲的玉器或銀飾,雖然比不上賈母,但也算是花了血本了。
這自然不是因為他們跟黛玉的感情有多好,純粹是擔心惹惱了賈敏,給自己招惹麻煩罷了。
雖然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再聽說賈敏的魂魄出來鬧事,但這並不代表對方就不存在了。
反正生日一年隻有一次,多花點本錢,求個平安也是值得的。
賈璉和鳳姐所送的,是江南園林的盆景擺設,一看就是特意到外麵去尋摸回來的,小小的隻有一尺見方,用的也不是名貴的木料和石材,但卻勾勒出了惟妙惟肖的江南園林景象,撥動機關甚至還能看到小橋流水,黛玉看了相當喜歡。
李紈和三春等人,送的則是自己親手製作的物事,諸如荷包、香囊、扇墜,或是自己寫的字、畫的畫等等,不一而足。
至於寶玉,送的則是他親手製作的胭脂水粉。
剛拿出來,在旁邊傳羹布筷的王夫人臉色就是一變,恨鐵不成鋼的瞪了這傻兒子一眼。
不得不說,寶玉年紀雖小,但是製作胭脂水粉的手藝,已經不下於那些積年的工匠,看來抓周這習俗,還是有其盛行一時的道理的。
讓黛玉覺得有些詫異的是,就連李紈的兒子賈蘭、趙姨娘和賈環,也都分別以自己的名義送來了禮物。
賈蘭還好理解,畢竟黛玉和三春一起到李紈屋裏玩時,好幾次都碰見他像個小大人似的,坐在窗前搖頭晃腦的讀書寫字。
而且黛玉自從住進賈府之後,不論是頭一天給各房的見麵禮,還是後來從宮中得到的賞賜,都沒有漏下過賈蘭。
因此,賈蘭雖然隻有四歲左右,卻也知道這個剛來的林姑姑對自己很好,每次見到她之後,都會主動小嘴甜甜的叫人,倒是把三春這幾個親姑姑給比過去了。
至於趙姨娘和賈環,在榮國府完全就是沒什麽人關心的邊緣人,所以黛玉入府到現在,甚至都還沒有正式跟他們見過麵。
不過當初的見麵禮,卻同樣也有他們的一份。
再加上黛玉這段時間跟探春關係處的好,在府裏又是眾所周知的小富婆,趙姨娘這麽會來事的人,有機會自然要想方設法拉攏。
雖然名義上是賈蘭和賈環所送的禮物,但八成還是李紈與趙姨娘在背後操刀,無非是想跟黛玉拉近點關係罷了。
雖然禮物的價值有輕有重,但其中哪些人是真心實意,哪些人是虛應故事,哪些人是別有所求,黛玉都心知肚明。
不管怎樣,這小小的一個生日,就已經彰顯出了黛玉如今在榮國府中的地位。
換成前世,即使她已經在府裏住了好幾年,還是會有人或真或假的不記得二月十二是她的生辰呢,又何況隻是初來乍到的第一個生日?
陪著賈母其樂融融的用過了晚膳,黛玉這才拉著賈母的胳膊,笑著撒嬌道:“外祖母,今兒可是我的生日,您老人家是不是該滿足我一個願望?”
賈母笑嗬嗬的道:“玉兒有什麽願望,隻要不是要天上的星星月亮,外祖母都會想辦法幫你實現。”
黛玉便從袖子裏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幾張地契,道:“在揚州的時候,母親每日裏管家理事,總喜歡將我帶在身邊,說是如我們這般出身勳貴名門的女兒家,最要緊的就是學會掌管中饋的方法。所以這次來京城之前,父親便從母親的嫁妝裏,找出了這些田莊店鋪的地契。據說這些田莊店鋪,都是在神京城附近的,正好拿出來給我練練手,免得長久不用,將母親所教的知識都忘個一幹二淨。”
她一邊說,另一邊賈母已經帶上了自己的老花眼鏡,接過那幾張地契,一張一張的攤開細看,一時間,神色有些複雜難言,半晌才道:“我記得這些田莊店鋪,想當年,還是我親手放到你娘的嫁妝裏去的,沒想到……”
當年賈敏出嫁的時候,賈母是可著勁的往她的嫁妝裏放些好東西,就怕委屈了自己的愛女。
光是這三間位於神京城繁華地段的店鋪,還有城外的兩個帶著溫泉的田莊,加起來就值上萬兩銀子,每年的進項也超過千兩。
誰知道再看到這些地契的時候,已是物是人非,東西還好端端的在這裏,愛女賈敏卻已經撒手人寰。
賈母輕輕摘下眼鏡,用手帕按了按眼角,把地契又放回黛玉的手裏,笑眯眯的道:“你這麽小的年紀,就已經跟你娘學著管家理事了?”
黛玉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低聲道:“弟弟走後,母親就時常生病。這些個瑣碎的事務,若是我不擔起來,難道還要讓母親勞神費力?”
聽了這話,賈母心裏又是難過又是欣慰,忍不住拍了拍她的手,道:“好孩子,真是辛苦你了。所以,你現在是想親手打理這幾家店鋪和田莊?”
黛玉點了點頭:“怎麽說,這也是母親給我留下的念想。一方麵可以拿它們來練練手,另一方麵也好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這是黛玉來到賈府之後,所過的第一個生日。
隻是尚在孝期,不好太過鋪張。
所以黛玉婉拒了賈母要專門為她擺上一桌宴席的提議,隻晚上到榮禧堂,陪著賈母、寶玉、三春等人用了頓家常便飯。
放在黛玉麵前的雖都是些素食,但樣樣都是專門請的江南廚子所做的拿手菜,甚至還有不少這個季節很難見到的青翠蔬菜。
主食更是由碧粳米換成了長壽麵,也少不了一些精致的壽桃壽包之類的當點心。
賈赦、賈政、邢王二夫人等長輩,以及平時並不在賈母處用飯的李紈、鳳姐等人,也各自都讓人送來了生辰禮。
因此黛玉尚未拿起筷子,就已經先收了一圈的賀禮。
其中,數賈母所送的一套鏨銀鏤花點翠頭麵最為珍貴,雖然整體都隻是用純銀打造,但工匠鏤花纏絲的工藝卻甚是了得,再加上翠鳥的羽毛作為點綴,配色相當清雅,正適合黛玉現在佩戴。
賈赦和賈政夫婦,出手的也都是價值不菲的玉器或銀飾,雖然比不上賈母,但也算是花了血本了。
這自然不是因為他們跟黛玉的感情有多好,純粹是擔心惹惱了賈敏,給自己招惹麻煩罷了。
雖然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再聽說賈敏的魂魄出來鬧事,但這並不代表對方就不存在了。
反正生日一年隻有一次,多花點本錢,求個平安也是值得的。
賈璉和鳳姐所送的,是江南園林的盆景擺設,一看就是特意到外麵去尋摸回來的,小小的隻有一尺見方,用的也不是名貴的木料和石材,但卻勾勒出了惟妙惟肖的江南園林景象,撥動機關甚至還能看到小橋流水,黛玉看了相當喜歡。
李紈和三春等人,送的則是自己親手製作的物事,諸如荷包、香囊、扇墜,或是自己寫的字、畫的畫等等,不一而足。
至於寶玉,送的則是他親手製作的胭脂水粉。
剛拿出來,在旁邊傳羹布筷的王夫人臉色就是一變,恨鐵不成鋼的瞪了這傻兒子一眼。
不得不說,寶玉年紀雖小,但是製作胭脂水粉的手藝,已經不下於那些積年的工匠,看來抓周這習俗,還是有其盛行一時的道理的。
讓黛玉覺得有些詫異的是,就連李紈的兒子賈蘭、趙姨娘和賈環,也都分別以自己的名義送來了禮物。
賈蘭還好理解,畢竟黛玉和三春一起到李紈屋裏玩時,好幾次都碰見他像個小大人似的,坐在窗前搖頭晃腦的讀書寫字。
而且黛玉自從住進賈府之後,不論是頭一天給各房的見麵禮,還是後來從宮中得到的賞賜,都沒有漏下過賈蘭。
因此,賈蘭雖然隻有四歲左右,卻也知道這個剛來的林姑姑對自己很好,每次見到她之後,都會主動小嘴甜甜的叫人,倒是把三春這幾個親姑姑給比過去了。
至於趙姨娘和賈環,在榮國府完全就是沒什麽人關心的邊緣人,所以黛玉入府到現在,甚至都還沒有正式跟他們見過麵。
不過當初的見麵禮,卻同樣也有他們的一份。
再加上黛玉這段時間跟探春關係處的好,在府裏又是眾所周知的小富婆,趙姨娘這麽會來事的人,有機會自然要想方設法拉攏。
雖然名義上是賈蘭和賈環所送的禮物,但八成還是李紈與趙姨娘在背後操刀,無非是想跟黛玉拉近點關係罷了。
雖然禮物的價值有輕有重,但其中哪些人是真心實意,哪些人是虛應故事,哪些人是別有所求,黛玉都心知肚明。
不管怎樣,這小小的一個生日,就已經彰顯出了黛玉如今在榮國府中的地位。
換成前世,即使她已經在府裏住了好幾年,還是會有人或真或假的不記得二月十二是她的生辰呢,又何況隻是初來乍到的第一個生日?
陪著賈母其樂融融的用過了晚膳,黛玉這才拉著賈母的胳膊,笑著撒嬌道:“外祖母,今兒可是我的生日,您老人家是不是該滿足我一個願望?”
賈母笑嗬嗬的道:“玉兒有什麽願望,隻要不是要天上的星星月亮,外祖母都會想辦法幫你實現。”
黛玉便從袖子裏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幾張地契,道:“在揚州的時候,母親每日裏管家理事,總喜歡將我帶在身邊,說是如我們這般出身勳貴名門的女兒家,最要緊的就是學會掌管中饋的方法。所以這次來京城之前,父親便從母親的嫁妝裏,找出了這些田莊店鋪的地契。據說這些田莊店鋪,都是在神京城附近的,正好拿出來給我練練手,免得長久不用,將母親所教的知識都忘個一幹二淨。”
她一邊說,另一邊賈母已經帶上了自己的老花眼鏡,接過那幾張地契,一張一張的攤開細看,一時間,神色有些複雜難言,半晌才道:“我記得這些田莊店鋪,想當年,還是我親手放到你娘的嫁妝裏去的,沒想到……”
當年賈敏出嫁的時候,賈母是可著勁的往她的嫁妝裏放些好東西,就怕委屈了自己的愛女。
光是這三間位於神京城繁華地段的店鋪,還有城外的兩個帶著溫泉的田莊,加起來就值上萬兩銀子,每年的進項也超過千兩。
誰知道再看到這些地契的時候,已是物是人非,東西還好端端的在這裏,愛女賈敏卻已經撒手人寰。
賈母輕輕摘下眼鏡,用手帕按了按眼角,把地契又放回黛玉的手裏,笑眯眯的道:“你這麽小的年紀,就已經跟你娘學著管家理事了?”
黛玉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低聲道:“弟弟走後,母親就時常生病。這些個瑣碎的事務,若是我不擔起來,難道還要讓母親勞神費力?”
聽了這話,賈母心裏又是難過又是欣慰,忍不住拍了拍她的手,道:“好孩子,真是辛苦你了。所以,你現在是想親手打理這幾家店鋪和田莊?”
黛玉點了點頭:“怎麽說,這也是母親給我留下的念想。一方麵可以拿它們來練練手,另一方麵也好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