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各方反應
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作者:金九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城兵馬司的人,陰差陽錯的抓住了前去書鋪偷盜新書的兵痞的同時,一直被貴人們催促著盡快破案的京兆府的人,也總算排除萬難,抓住了卷款潛逃的中間人。
然後雙管齊下,順藤摸瓜,很快都追查到了王家人的身上。
兵痞這邊是王家的下人牽線搭橋,而讓中間人收買地痞無賴去書鋪搗亂的周瑞,以前同樣也是王家的下人。
種種證據,最後都指向了深藏在榮國府後宅的王夫人。
到了這一步,追查的人也覺得相當頭疼。
不是說那林家書鋪的主人是榮國府的親戚嗎?
怎麽兜兜轉轉搞了半天,想要對書鋪不利的,也是榮國府的人?
這叫他們還怎麽查下去?
像是裘良,原本是想賣榮國府一個人情,可這事情的真相要是真的被他揭露出去,不是相當於把榮國府的麵子往地上踩嗎?
所以最後思前想後,還是隻能嚴懲了涉及案件的幾個當事人為算,誰叫他們倒黴,沒有過硬的後台呢?
背後盯著這個案件的人,知道此事同時涉及到了王家和賈家,還有八成的可能是源於後宅陰私,斟酌再三之後,絕大部分也就偃旗息鼓了。
雖然身為舅母的王夫人暗中算計外甥女的產業,說出去會讓賈王兩家都臉麵無光,但也隻不過是讓他們折損些名譽罷了,並不能夠傷筋動骨。
跟這兩家有些交情的,懶得繼續管這種狗屁倒灶的事,隻是心裏對王夫人更加不齒。
既無交情也無仇怨的,也犯不著為了這點小事把兩家往死裏得罪,倒不如隔岸觀火,頂多暗中宣揚一番,好生嘲笑嘲笑罷了。
至於那些跟賈王兩家有些宿怨的,光憑這麽一點芝麻綠豆大的事情,也難以大作文章,不過是能證明王家教女無方、賈家娶了個惡媳婦罷了,又不能造成什麽實質性的損害,反而還會暴露自己對賈王兩家的惡意,倒不如暫且蟄伏起來,等待更好的機會。
隻有三皇子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後格外憤慨,恨不得立刻就能打上賈家,把幕後主使王夫人揪出來一頓好錘。
最後被德盛灌輸了一腦子的好男不與女鬥,又考慮到黛玉畢竟還要在賈家生活下去,直接跟當家夫人撕破臉殊為不智,這才氣哼哼的忍了下來。
但隻要一想到黛玉還要跟這麽一個惡毒的婦人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三皇子就憂心忡忡,渾身不自在。
他向來隻知道用拳頭解決問題,可是每次事情牽連到黛玉的時候,德盛就總是在他的耳邊念叨著,要考慮到對黛玉聲譽的影響、人情世故的牽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任性妄為,否則隻會惹惱黛玉。
弄得三皇子束手束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現在也是這樣。
三皇子所能想到的最解氣的方法,就是衝進賈府,替黛玉打王夫人一頓。
可一旦這個想法被德盛否決,他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沒了明確的方向,不知道該怎樣才能懲戒王夫人、幫助黛玉了。
最後三皇子還是煩惱的跑回了宮。
遇事不決,就去請教皇爺爺。
不管怎樣,他一定要給黛玉找回場子才行。
除了三皇子之外,二皇子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心裏也是相當的不忿。
如今他已經是《西遊記》的資深粉絲,每個月的月初都會直接派人蹲守在林家書鋪,一旦新書上架,就立馬掃貨,而且每次都是大手筆的100套。
用這些書來交朋友,立馬就能召集到一群興趣相投、誌同道合的人,平日裏在一起談天說地、討論劇情,猜測後續情節的時候,也是相當的開心。
所以在得知王夫人暗中作祟,害得他差點沒能準時看到下一批新書的時候,二皇子頓時也覺得忍無可忍了。
別的事情他都可以原諒,妨礙他和讀書同好們的快樂時光,絕不饒恕!
所以二皇子立馬跑去找讀書同好之一的皇後撒嬌,表示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等著後麵十冊的《西遊記》,打算第一時間就買回來孝敬皇後,誰知林氏書鋪這段時間卻接二連三的出了岔子,差點影響到新書的上架銷售。
如此這般勾起了皇後的興趣之後,這才在皇後的追問之下,把自己所查到的事情真相說了出來,聽的皇後也忍不住頻頻皺眉。
雖然早就知道賈王兩家的人都不怎麽著調,但能夠公然無視律法、做出試圖破壞外甥女產業的事情,還是頗有些突破道德底線。
富貴人家後宅有些陰私之事都很正常,但左不過是嫡庶之爭,爭的也都是自家的產業。
皇後還真沒聽說過有像王夫人這樣,老是把壞主意打在親戚家產業頭上的。
二皇子趁機又道:“那林家姑娘,當日可是母後親自召進宮來關照過的,那賈王氏卻還仍敢打她的主意,豈不是不把母後您放在眼裏?這般大不敬之罪,絕不可輕易放過。”
皇後原本就因為元春的事情,對於王夫人相當不喜,現在自己已經明確表示過要罩著的人,又被她明裏暗裏欺負,心中更是增添了幾分不滿。
於是之後在見到皇帝的時候,也忍不住提了一嘴。
圍繞著林氏書鋪所發生的這些事情,皇城司的人自然早就已經報了上來,隻不過在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發現隻不過是賈府內部的紛爭,跟皇家和朝堂之事無甚幹係,自然就被歸納到不重要的那些信息中,難以第一時間被呈送到皇帝的眼前。
所以皇帝對此事還真是毫不知情。
而在從皇後處了解了來龍去脈之後,皇帝頓時就怒了。
“想方設法的欺負一個小小的女孩兒,虧她有這麽厚的臉皮。”
林海現在還在江南,替他想方設法查賬、賺銀子,被送到京城來的孤女,卻眼睜睜的被親戚給欺負了。
這簡直就是在太歲頭上動土,給皇家的臉麵抹黑。
堂堂的一國之君,難道連自己心腹臣子的家人也護不住嗎?
然後雙管齊下,順藤摸瓜,很快都追查到了王家人的身上。
兵痞這邊是王家的下人牽線搭橋,而讓中間人收買地痞無賴去書鋪搗亂的周瑞,以前同樣也是王家的下人。
種種證據,最後都指向了深藏在榮國府後宅的王夫人。
到了這一步,追查的人也覺得相當頭疼。
不是說那林家書鋪的主人是榮國府的親戚嗎?
怎麽兜兜轉轉搞了半天,想要對書鋪不利的,也是榮國府的人?
這叫他們還怎麽查下去?
像是裘良,原本是想賣榮國府一個人情,可這事情的真相要是真的被他揭露出去,不是相當於把榮國府的麵子往地上踩嗎?
所以最後思前想後,還是隻能嚴懲了涉及案件的幾個當事人為算,誰叫他們倒黴,沒有過硬的後台呢?
背後盯著這個案件的人,知道此事同時涉及到了王家和賈家,還有八成的可能是源於後宅陰私,斟酌再三之後,絕大部分也就偃旗息鼓了。
雖然身為舅母的王夫人暗中算計外甥女的產業,說出去會讓賈王兩家都臉麵無光,但也隻不過是讓他們折損些名譽罷了,並不能夠傷筋動骨。
跟這兩家有些交情的,懶得繼續管這種狗屁倒灶的事,隻是心裏對王夫人更加不齒。
既無交情也無仇怨的,也犯不著為了這點小事把兩家往死裏得罪,倒不如隔岸觀火,頂多暗中宣揚一番,好生嘲笑嘲笑罷了。
至於那些跟賈王兩家有些宿怨的,光憑這麽一點芝麻綠豆大的事情,也難以大作文章,不過是能證明王家教女無方、賈家娶了個惡媳婦罷了,又不能造成什麽實質性的損害,反而還會暴露自己對賈王兩家的惡意,倒不如暫且蟄伏起來,等待更好的機會。
隻有三皇子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後格外憤慨,恨不得立刻就能打上賈家,把幕後主使王夫人揪出來一頓好錘。
最後被德盛灌輸了一腦子的好男不與女鬥,又考慮到黛玉畢竟還要在賈家生活下去,直接跟當家夫人撕破臉殊為不智,這才氣哼哼的忍了下來。
但隻要一想到黛玉還要跟這麽一個惡毒的婦人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三皇子就憂心忡忡,渾身不自在。
他向來隻知道用拳頭解決問題,可是每次事情牽連到黛玉的時候,德盛就總是在他的耳邊念叨著,要考慮到對黛玉聲譽的影響、人情世故的牽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任性妄為,否則隻會惹惱黛玉。
弄得三皇子束手束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現在也是這樣。
三皇子所能想到的最解氣的方法,就是衝進賈府,替黛玉打王夫人一頓。
可一旦這個想法被德盛否決,他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沒了明確的方向,不知道該怎樣才能懲戒王夫人、幫助黛玉了。
最後三皇子還是煩惱的跑回了宮。
遇事不決,就去請教皇爺爺。
不管怎樣,他一定要給黛玉找回場子才行。
除了三皇子之外,二皇子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心裏也是相當的不忿。
如今他已經是《西遊記》的資深粉絲,每個月的月初都會直接派人蹲守在林家書鋪,一旦新書上架,就立馬掃貨,而且每次都是大手筆的100套。
用這些書來交朋友,立馬就能召集到一群興趣相投、誌同道合的人,平日裏在一起談天說地、討論劇情,猜測後續情節的時候,也是相當的開心。
所以在得知王夫人暗中作祟,害得他差點沒能準時看到下一批新書的時候,二皇子頓時也覺得忍無可忍了。
別的事情他都可以原諒,妨礙他和讀書同好們的快樂時光,絕不饒恕!
所以二皇子立馬跑去找讀書同好之一的皇後撒嬌,表示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等著後麵十冊的《西遊記》,打算第一時間就買回來孝敬皇後,誰知林氏書鋪這段時間卻接二連三的出了岔子,差點影響到新書的上架銷售。
如此這般勾起了皇後的興趣之後,這才在皇後的追問之下,把自己所查到的事情真相說了出來,聽的皇後也忍不住頻頻皺眉。
雖然早就知道賈王兩家的人都不怎麽著調,但能夠公然無視律法、做出試圖破壞外甥女產業的事情,還是頗有些突破道德底線。
富貴人家後宅有些陰私之事都很正常,但左不過是嫡庶之爭,爭的也都是自家的產業。
皇後還真沒聽說過有像王夫人這樣,老是把壞主意打在親戚家產業頭上的。
二皇子趁機又道:“那林家姑娘,當日可是母後親自召進宮來關照過的,那賈王氏卻還仍敢打她的主意,豈不是不把母後您放在眼裏?這般大不敬之罪,絕不可輕易放過。”
皇後原本就因為元春的事情,對於王夫人相當不喜,現在自己已經明確表示過要罩著的人,又被她明裏暗裏欺負,心中更是增添了幾分不滿。
於是之後在見到皇帝的時候,也忍不住提了一嘴。
圍繞著林氏書鋪所發生的這些事情,皇城司的人自然早就已經報了上來,隻不過在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發現隻不過是賈府內部的紛爭,跟皇家和朝堂之事無甚幹係,自然就被歸納到不重要的那些信息中,難以第一時間被呈送到皇帝的眼前。
所以皇帝對此事還真是毫不知情。
而在從皇後處了解了來龍去脈之後,皇帝頓時就怒了。
“想方設法的欺負一個小小的女孩兒,虧她有這麽厚的臉皮。”
林海現在還在江南,替他想方設法查賬、賺銀子,被送到京城來的孤女,卻眼睜睜的被親戚給欺負了。
這簡直就是在太歲頭上動土,給皇家的臉麵抹黑。
堂堂的一國之君,難道連自己心腹臣子的家人也護不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