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三家店鋪
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作者:金九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黛玉又趁熱打鐵,把賈敏留給自己的三家店鋪,也巡視了一番。
這三家店鋪的位置,都在東城商業繁華之地,一家綢緞鋪,一家胭脂水粉鋪,一家雜貨鋪。
看位置都是上好的店鋪,門前車水馬龍,常來常往的人流量相當大。
黛玉在進入每家店鋪之前,都先讓馬車在街角停留片刻,暗中觀察一番。
隻覺得這三家店鋪的經營情況尚可,雖然算不上賓客盈門、生意興隆,但在她觀察的一小段時間裏,也時不時的會有客人上門選購。
在周圍的一圈店鋪中,生意算不上最好,但也不差。
這樣的店鋪,就算是沒什麽才能的人來管理,隻要按部就班的進貨出貨,每年起碼也能有兩、三百兩銀子的收益,絕不至於像王夫人給黛玉的賬目上所顯示的那樣,收益逐年減少乃至虧損。
底下這些人的手段,騙騙王夫人那種沒讀過書的無知婦孺也就罷了,在花費了大量時間研究了後世許多知識的黛玉麵前,壓根就無所遁形。
因此仍然是同樣的套路。
黛玉穩坐喝茶,王嬤嬤和雪雁在前麵衝鋒陷陣,旁邊還有另外兩個婆子和四個丫頭虎視眈眈。
沒辦法,之前跟黛玉出門的那些下人們全都滿載而歸,於是一夜之間,跟主子出門成了肥的流油的好差事,逍遙居裏的人誰都想得到這個機會。
反正這次要去的三家店鋪都在東城,距離不算太遠,所以黛玉索性多挑了幾個人手,而且除了王嬤嬤和雪雁之外,都是跟昨日不一樣的人,以便讓更多的下人能跟著出去透透氣、順便沾點好處。
在這群娘子軍的注目之下,三家店鋪裏的管事、掌櫃、夥計之流,壓根就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昨兒那幾個賈府的小廝回去之後,可是好生的吹噓了一番,在顯擺自己英勇無雙的保衛了主子的同時,也不約而同的感慨了一番逍遙居的女流之輩非同凡響,不管是老是小,都敢直接跟身強力壯的地痞無賴對陣,還能夠不落下風。
因此賈府的下人們,也對逍遙居的這些婆子和丫頭們的戰鬥力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也就是那幾個小廝沒好意思把自己一開始就被打倒在地的事情說出來,因而讓不知內情的人聽了,還以為是逍遙居的六個娘子軍,加上這四個小廝,才共同打退了六個潑皮,倒也算是合情合理。
否則要是知道,隻是短短訓練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逍遙居的下人們就能夠跟強壯的成年男子一對一而穩操勝券,絕對會對黛玉她們所修煉的功法好奇不已。
不管怎樣,這幾家店鋪的管事、掌櫃和夥計,自認戰鬥力是比不上那些在街頭巷尾閑逛的地痞無賴的,再加上提前受到了王夫人的警告,因此在這群敢跟潑皮動手的娘子軍麵前,一個個都老老實實。
隻不過,他們所做的假賬目,還是很快就被黛玉揪出了錯處。
再加上黛玉也提前在周邊做好了調研工作,同樣位置、同樣大小、類型相同的店鋪,一年下來究竟能有怎樣的盈利,心裏差不多早就有了一本賬。
因此,三言兩語幾句話追問下來,頓時就讓這些下人們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知道眼前的這位雖然年紀尚幼,卻不像是之前的王夫人那麽好糊弄。
直到此時,王夫人的那些心腹們,才總算是想起了方悅一家的遭遇,終於明白過來,方悅之所以會栽在黛玉的手中,並不是他做事草率大意,而是的確瞞不過這位新主子。
有方悅一家的前車之鑒,這三家店鋪的管事可不敢跟黛玉硬碰硬,因此在被抓住了把柄之後,一個個的都隻得磕頭認罪,苦苦哀求黛玉手下留情。
對於這些還算識趣的下人,黛玉的處置方法跟對胡海一樣,先讓他們交出這些年來貪墨的收益,接下來就警告他們今後要忠心替自己辦事,若是還想腳踏兩船、三心二意,就別怪黛玉把他們貪墨的證據交到王夫人的手裏。
有這樣的小辮子被黛玉拿捏著,這三家店鋪的管事都是欲哭無淚。
然而他們雖然是王家出來的奴才,如今身契卻已經到了黛玉的手裏,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翻出什麽浪來?
想來想去,還是王夫人比黛玉更好糊弄,以後免不了就對王夫人那邊陽奉陰違,隨便敷衍了事了吧。
反正黛玉所顯露出的聰明才幹,狠狠的震懾了這些下人一把,讓他們不敢再盤算自己的小心思,否則說不準哪一天就跟方悅一家一樣,也被賣到黑礦上去做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黛玉留下這些人,也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畢竟她手上確實還缺少得用的人手,因此,若是這些現成的管事、掌櫃和夥計勉強還能用的話,就隻能再湊合一段時間了。
經過這一番敲打之後,至少短時間內用不著擔心這些人再故態複萌。
總之,先把田莊和店鋪的實際權力都收歸手中,接下來該如何調整,就全憑黛玉的心意了。
目前,這三家店鋪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售賣的商品比較普通,無論是品種、式樣、花色還是價格上,都沒有太大的優勢,因此多年來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若要提高這些店鋪的收益,黛玉自然也有許多適合的方法。
隻不過這樣做,一方麵費時費力,其中還會涉及到自己的商業機密,必須交托給值得信任的人才行。
另一方麵,這三家店鋪的人目前還處於考察期,在不確定他們是否真的已經改弦易張、向自己投誠之前,黛玉也不想拿出太多好東西,免得走漏了風聲。
反正就算原封不動的照以前那樣經營下去,沒有人在中間上下其手、私自貪墨的話,這三家店鋪每年也能有上千兩的收益。
黛玉所想的沒錯。
雖然這三家店鋪的人,在黛玉所掌握的證據麵前,不得不低頭求饒,發誓以後效忠於她。
但畢竟王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燈,總還是有人不敢得罪她,偷偷將黛玉在店鋪裏所做的事情都傳了回去。
所以沒過幾天,王夫人就收到了一個噩耗。
每年能夠從賈敏的田莊和店鋪裏貪墨到的那上千兩銀子,全都飛走了!
這三家店鋪的位置,都在東城商業繁華之地,一家綢緞鋪,一家胭脂水粉鋪,一家雜貨鋪。
看位置都是上好的店鋪,門前車水馬龍,常來常往的人流量相當大。
黛玉在進入每家店鋪之前,都先讓馬車在街角停留片刻,暗中觀察一番。
隻覺得這三家店鋪的經營情況尚可,雖然算不上賓客盈門、生意興隆,但在她觀察的一小段時間裏,也時不時的會有客人上門選購。
在周圍的一圈店鋪中,生意算不上最好,但也不差。
這樣的店鋪,就算是沒什麽才能的人來管理,隻要按部就班的進貨出貨,每年起碼也能有兩、三百兩銀子的收益,絕不至於像王夫人給黛玉的賬目上所顯示的那樣,收益逐年減少乃至虧損。
底下這些人的手段,騙騙王夫人那種沒讀過書的無知婦孺也就罷了,在花費了大量時間研究了後世許多知識的黛玉麵前,壓根就無所遁形。
因此仍然是同樣的套路。
黛玉穩坐喝茶,王嬤嬤和雪雁在前麵衝鋒陷陣,旁邊還有另外兩個婆子和四個丫頭虎視眈眈。
沒辦法,之前跟黛玉出門的那些下人們全都滿載而歸,於是一夜之間,跟主子出門成了肥的流油的好差事,逍遙居裏的人誰都想得到這個機會。
反正這次要去的三家店鋪都在東城,距離不算太遠,所以黛玉索性多挑了幾個人手,而且除了王嬤嬤和雪雁之外,都是跟昨日不一樣的人,以便讓更多的下人能跟著出去透透氣、順便沾點好處。
在這群娘子軍的注目之下,三家店鋪裏的管事、掌櫃、夥計之流,壓根就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昨兒那幾個賈府的小廝回去之後,可是好生的吹噓了一番,在顯擺自己英勇無雙的保衛了主子的同時,也不約而同的感慨了一番逍遙居的女流之輩非同凡響,不管是老是小,都敢直接跟身強力壯的地痞無賴對陣,還能夠不落下風。
因此賈府的下人們,也對逍遙居的這些婆子和丫頭們的戰鬥力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也就是那幾個小廝沒好意思把自己一開始就被打倒在地的事情說出來,因而讓不知內情的人聽了,還以為是逍遙居的六個娘子軍,加上這四個小廝,才共同打退了六個潑皮,倒也算是合情合理。
否則要是知道,隻是短短訓練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逍遙居的下人們就能夠跟強壯的成年男子一對一而穩操勝券,絕對會對黛玉她們所修煉的功法好奇不已。
不管怎樣,這幾家店鋪的管事、掌櫃和夥計,自認戰鬥力是比不上那些在街頭巷尾閑逛的地痞無賴的,再加上提前受到了王夫人的警告,因此在這群敢跟潑皮動手的娘子軍麵前,一個個都老老實實。
隻不過,他們所做的假賬目,還是很快就被黛玉揪出了錯處。
再加上黛玉也提前在周邊做好了調研工作,同樣位置、同樣大小、類型相同的店鋪,一年下來究竟能有怎樣的盈利,心裏差不多早就有了一本賬。
因此,三言兩語幾句話追問下來,頓時就讓這些下人們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知道眼前的這位雖然年紀尚幼,卻不像是之前的王夫人那麽好糊弄。
直到此時,王夫人的那些心腹們,才總算是想起了方悅一家的遭遇,終於明白過來,方悅之所以會栽在黛玉的手中,並不是他做事草率大意,而是的確瞞不過這位新主子。
有方悅一家的前車之鑒,這三家店鋪的管事可不敢跟黛玉硬碰硬,因此在被抓住了把柄之後,一個個的都隻得磕頭認罪,苦苦哀求黛玉手下留情。
對於這些還算識趣的下人,黛玉的處置方法跟對胡海一樣,先讓他們交出這些年來貪墨的收益,接下來就警告他們今後要忠心替自己辦事,若是還想腳踏兩船、三心二意,就別怪黛玉把他們貪墨的證據交到王夫人的手裏。
有這樣的小辮子被黛玉拿捏著,這三家店鋪的管事都是欲哭無淚。
然而他們雖然是王家出來的奴才,如今身契卻已經到了黛玉的手裏,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翻出什麽浪來?
想來想去,還是王夫人比黛玉更好糊弄,以後免不了就對王夫人那邊陽奉陰違,隨便敷衍了事了吧。
反正黛玉所顯露出的聰明才幹,狠狠的震懾了這些下人一把,讓他們不敢再盤算自己的小心思,否則說不準哪一天就跟方悅一家一樣,也被賣到黑礦上去做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黛玉留下這些人,也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畢竟她手上確實還缺少得用的人手,因此,若是這些現成的管事、掌櫃和夥計勉強還能用的話,就隻能再湊合一段時間了。
經過這一番敲打之後,至少短時間內用不著擔心這些人再故態複萌。
總之,先把田莊和店鋪的實際權力都收歸手中,接下來該如何調整,就全憑黛玉的心意了。
目前,這三家店鋪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售賣的商品比較普通,無論是品種、式樣、花色還是價格上,都沒有太大的優勢,因此多年來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若要提高這些店鋪的收益,黛玉自然也有許多適合的方法。
隻不過這樣做,一方麵費時費力,其中還會涉及到自己的商業機密,必須交托給值得信任的人才行。
另一方麵,這三家店鋪的人目前還處於考察期,在不確定他們是否真的已經改弦易張、向自己投誠之前,黛玉也不想拿出太多好東西,免得走漏了風聲。
反正就算原封不動的照以前那樣經營下去,沒有人在中間上下其手、私自貪墨的話,這三家店鋪每年也能有上千兩的收益。
黛玉所想的沒錯。
雖然這三家店鋪的人,在黛玉所掌握的證據麵前,不得不低頭求饒,發誓以後效忠於她。
但畢竟王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燈,總還是有人不敢得罪她,偷偷將黛玉在店鋪裏所做的事情都傳了回去。
所以沒過幾天,王夫人就收到了一個噩耗。
每年能夠從賈敏的田莊和店鋪裏貪墨到的那上千兩銀子,全都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