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雪災
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作者:金九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了正月十五,天氣卻反常的越發寒冷了起來。
鵝毛般的大雪,每日裏總要下上一兩個時辰。
就算把整個府裏的下人都發動起來掃雪,也隻能讓眾人日常行走的各條道路暢通無阻。
而那些平時無人行走的地方,積雪早已沒過了腳背。
富貴人家穿著冬衣大氅,捧著暖融融的手爐,坐在封閉的車轎內,外出也仍然會覺得寒冷,就更別提那些沒錢購置冬衣和火爐的普通百姓了。
一時間,京城裏的人流量大大減少。
所有人都窩在家裏,如無必要,壓根就不想外出。
逍遙居因為有黛玉設置的陣法,溫度倒是比外麵高上些許,再加上小廚房裏不間斷的熱水薑湯供應著,倒不覺得這樣的嚴冬如何難熬。
隻是經常同外麵聯絡往來的王嬤嬤和紫鵑,歎息著向黛玉說起,京城周邊有不少地方都遭了雪災,眼看著有越來越多的難民聚集到了京城,一時間卻又得不到妥善的安置,聽說每天早上都有許多人永遠醒不過來,實在是可憐的緊。
這讓黛玉和當時也正好在逍遙居的三春等人,心頭都是相當沉重。
這些受了雪災的難民,如今最急需的就是能擋風遮雪的住處,以及禦寒的衣物、飽腹的食物、基礎的藥品這幾樣東西。
住處、衣物、藥品這些方麵,黛玉一時間幫不上忙,雖說可以花錢去買,但隨著嚴寒的持續和難民的增加,這些必備的物資,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黛玉也不可能把自己所有的現銀都砸在這上麵,否則隻會讓那些囤積居奇的商人占了大便宜,卻幫不了太多的難民。
倒是在食物方麵,她能夠多想想辦法。
之前手下的兩個田莊完成收獲之後,為了讓佃戶們不至於被糧商壓價而吃虧,黛玉直接出手,把他們多餘的農作物都收購了回來,如今在田莊的糧倉裏,少說也儲存了幾萬斤的食物。
因此在聽說了難民們的悲慘處境之後,黛玉當即就決定,從上次清明期間一樣,從田莊裏調撥糧食,施粥賑災。
三春聽了之後,立刻也表示要幫忙。
隻是她們囊中羞澀,每人頂多隻能湊個幾兩銀子,恐怕也幫不上太多的忙,因此不免有些羞愧。
黛玉卻安慰她們道,無論多少,隻要盡力就好,她們省吃儉用拿出來的幾兩銀子,比起那些豪富之家一擲千金也不差什麽,關鍵就是有這樣一份心意。
本來因為自己幫不上太多的忙而有些鬱鬱寡歡的三春,經過這番開導之後,心情也總算明朗了起來。
隨後見黛玉領著逍遙居的下人們,熱火朝天的開始分派任務、進行各種前期準備,卻是不僅僅打算捐款捐物就好,而是要親自去現場設置粥棚。
三春也聽黛玉說起過,之前清明的時候,她同牟尼院的師父們也曾經自己籌備粥棚救濟災民,像是如今被安置在溫泉田莊的那十幾個孤兒,就是當時在賑災的過程中,看著可憐收留的。
三春對此本就十分好奇,如今見黛玉又要施粥賑災,忍不住鼓起勇氣,表示也要去現場幫忙。
經過上次在溫泉田莊一起對抗狼群的考驗之後,黛玉和三春等人不僅關係更加親密,束縛在三春等人身上的無形枷鎖似乎也鬆動了一些。
在閨閣女子看來似乎不可戰勝的狼群,在她們的精心籌備和齊心協力之下,也被打的哀嚎逃命。
經過這樣的生死考驗,手底下真正見了血之後,三春等人仿佛一夜間長大了,也變得更有擔當。
若是以前,就算想要去現場幫忙,顧慮到府裏長輩們的臉色,三春可能也不敢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
但這一年來,黛玉借著打理田莊和店鋪的機會時常出府,長輩們也沒能說些什麽,就連三,等人也沾光跟著出去遊玩了幾趟,體會到了以前從沒有過的自由和快樂。
耳濡目染之下,三春的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
何況陪著黛玉一起去賑災,也是相當冠冕堂皇的理由,隻要能說動了老太太,便是王夫人也挑不出什麽刺來。
若是以前的她們,肩不能抬,手不能提,就算親臨現場,說不定也隻有添亂的份。
然而經過這段時間的修煉之後,三春以及她們的貼身大丫鬟,全都成了能手刃餓狼的高手。
有這樣的本事在身上,就算去難民紮堆的地方,也不至於出事,反而能實實在在的幫上不少忙。
黛玉也覺得三春等人需要多看看外麵的世界,眼界和見識增長了之後,才不至於像以前那樣任人擺布,遇到事情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有能力付諸實際。
因此,同意了三春和她們的大丫鬟幫著一起籌備。
賈母得知黛玉等人要親自去城外施粥賑災,雖然免不了覺得她們有些胡鬧,但拗不過黛玉說服起人來很有一套,開口閉口都是要替賈母等長輩行善積德,替自己的亡母祈福,並且堅持隻有自己親身參與才能夠彰顯孝心。
特別是黛玉和三春都是賈母親自教養出來的女孩兒,如此一番操作下來,怎麽也會在京城中博得一個積德行善、心地善良的美名,也能給賈府和賈母臉上增光。
不久前才因為賈敬私底下向自己透露了先祖的警示之後,而一直憂心忡忡的賈母,頓時不由得怦然心動,覺得這是一個提高賈府聲譽的好機會。
像這種冒著風雪施粥賑災、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賈府的爺們兒是壓根不屑去做的,便勉強去做了,估計也做不好。
如今既然黛玉和三春主動請纓,何不姑且讓她們試上一試?
事情辦好了,能夠讓賈府在皇室心裏留下一點好印象,知道他們並不都是腦滿腸肥、一事無成的主,仍然有著憂國憂民、替朝廷分憂的想法。
日後就算賈府有什麽事情做的差了,皇室想要出手整治,或許也會念著這一點好印象,而手下留情幾分。
萬一事情沒辦好,隻不過是幾個小姑娘自己琢磨著,好心辦了壞事而已,也怪不到賈府的頭上。
鵝毛般的大雪,每日裏總要下上一兩個時辰。
就算把整個府裏的下人都發動起來掃雪,也隻能讓眾人日常行走的各條道路暢通無阻。
而那些平時無人行走的地方,積雪早已沒過了腳背。
富貴人家穿著冬衣大氅,捧著暖融融的手爐,坐在封閉的車轎內,外出也仍然會覺得寒冷,就更別提那些沒錢購置冬衣和火爐的普通百姓了。
一時間,京城裏的人流量大大減少。
所有人都窩在家裏,如無必要,壓根就不想外出。
逍遙居因為有黛玉設置的陣法,溫度倒是比外麵高上些許,再加上小廚房裏不間斷的熱水薑湯供應著,倒不覺得這樣的嚴冬如何難熬。
隻是經常同外麵聯絡往來的王嬤嬤和紫鵑,歎息著向黛玉說起,京城周邊有不少地方都遭了雪災,眼看著有越來越多的難民聚集到了京城,一時間卻又得不到妥善的安置,聽說每天早上都有許多人永遠醒不過來,實在是可憐的緊。
這讓黛玉和當時也正好在逍遙居的三春等人,心頭都是相當沉重。
這些受了雪災的難民,如今最急需的就是能擋風遮雪的住處,以及禦寒的衣物、飽腹的食物、基礎的藥品這幾樣東西。
住處、衣物、藥品這些方麵,黛玉一時間幫不上忙,雖說可以花錢去買,但隨著嚴寒的持續和難民的增加,這些必備的物資,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黛玉也不可能把自己所有的現銀都砸在這上麵,否則隻會讓那些囤積居奇的商人占了大便宜,卻幫不了太多的難民。
倒是在食物方麵,她能夠多想想辦法。
之前手下的兩個田莊完成收獲之後,為了讓佃戶們不至於被糧商壓價而吃虧,黛玉直接出手,把他們多餘的農作物都收購了回來,如今在田莊的糧倉裏,少說也儲存了幾萬斤的食物。
因此在聽說了難民們的悲慘處境之後,黛玉當即就決定,從上次清明期間一樣,從田莊裏調撥糧食,施粥賑災。
三春聽了之後,立刻也表示要幫忙。
隻是她們囊中羞澀,每人頂多隻能湊個幾兩銀子,恐怕也幫不上太多的忙,因此不免有些羞愧。
黛玉卻安慰她們道,無論多少,隻要盡力就好,她們省吃儉用拿出來的幾兩銀子,比起那些豪富之家一擲千金也不差什麽,關鍵就是有這樣一份心意。
本來因為自己幫不上太多的忙而有些鬱鬱寡歡的三春,經過這番開導之後,心情也總算明朗了起來。
隨後見黛玉領著逍遙居的下人們,熱火朝天的開始分派任務、進行各種前期準備,卻是不僅僅打算捐款捐物就好,而是要親自去現場設置粥棚。
三春也聽黛玉說起過,之前清明的時候,她同牟尼院的師父們也曾經自己籌備粥棚救濟災民,像是如今被安置在溫泉田莊的那十幾個孤兒,就是當時在賑災的過程中,看著可憐收留的。
三春對此本就十分好奇,如今見黛玉又要施粥賑災,忍不住鼓起勇氣,表示也要去現場幫忙。
經過上次在溫泉田莊一起對抗狼群的考驗之後,黛玉和三春等人不僅關係更加親密,束縛在三春等人身上的無形枷鎖似乎也鬆動了一些。
在閨閣女子看來似乎不可戰勝的狼群,在她們的精心籌備和齊心協力之下,也被打的哀嚎逃命。
經過這樣的生死考驗,手底下真正見了血之後,三春等人仿佛一夜間長大了,也變得更有擔當。
若是以前,就算想要去現場幫忙,顧慮到府裏長輩們的臉色,三春可能也不敢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
但這一年來,黛玉借著打理田莊和店鋪的機會時常出府,長輩們也沒能說些什麽,就連三,等人也沾光跟著出去遊玩了幾趟,體會到了以前從沒有過的自由和快樂。
耳濡目染之下,三春的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
何況陪著黛玉一起去賑災,也是相當冠冕堂皇的理由,隻要能說動了老太太,便是王夫人也挑不出什麽刺來。
若是以前的她們,肩不能抬,手不能提,就算親臨現場,說不定也隻有添亂的份。
然而經過這段時間的修煉之後,三春以及她們的貼身大丫鬟,全都成了能手刃餓狼的高手。
有這樣的本事在身上,就算去難民紮堆的地方,也不至於出事,反而能實實在在的幫上不少忙。
黛玉也覺得三春等人需要多看看外麵的世界,眼界和見識增長了之後,才不至於像以前那樣任人擺布,遇到事情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有能力付諸實際。
因此,同意了三春和她們的大丫鬟幫著一起籌備。
賈母得知黛玉等人要親自去城外施粥賑災,雖然免不了覺得她們有些胡鬧,但拗不過黛玉說服起人來很有一套,開口閉口都是要替賈母等長輩行善積德,替自己的亡母祈福,並且堅持隻有自己親身參與才能夠彰顯孝心。
特別是黛玉和三春都是賈母親自教養出來的女孩兒,如此一番操作下來,怎麽也會在京城中博得一個積德行善、心地善良的美名,也能給賈府和賈母臉上增光。
不久前才因為賈敬私底下向自己透露了先祖的警示之後,而一直憂心忡忡的賈母,頓時不由得怦然心動,覺得這是一個提高賈府聲譽的好機會。
像這種冒著風雪施粥賑災、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賈府的爺們兒是壓根不屑去做的,便勉強去做了,估計也做不好。
如今既然黛玉和三春主動請纓,何不姑且讓她們試上一試?
事情辦好了,能夠讓賈府在皇室心裏留下一點好印象,知道他們並不都是腦滿腸肥、一事無成的主,仍然有著憂國憂民、替朝廷分憂的想法。
日後就算賈府有什麽事情做的差了,皇室想要出手整治,或許也會念著這一點好印象,而手下留情幾分。
萬一事情沒辦好,隻不過是幾個小姑娘自己琢磨著,好心辦了壞事而已,也怪不到賈府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