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寄存處。
??????
“各位幸存者,求生塔的求生遊戲即將開始,請做好準備,遊戲將在30分鍾後開始。
遊戲時長:30天
第一場求生遊戲主線:酸雨
遊戲規則就是沒有規則,所有規則都需要自己發現,無論用什麽方法,隻要能成功活過30天,就可以將遊戲中的部分物資帶到現實,具體操作方法請自行摸索。
每場遊戲結束後,都將獲得一定的積分和屬性點,具體情況視在遊戲中的表現而定。
初次進入遊戲之後,一小時的準備時間,一小時後災難開始。
特別警示:生命隻有一次,在遊戲中死亡將與現實中同步死亡!死亡的玩家將無法回歸現實!
最終解釋權歸求生塔遊戲所有!”
最後一句才是重點。
簡而言之就是,無論合不合理,無論出現什麽bug,以遊戲方解釋為主,並且遊戲方的解釋就是最終真理。
一道電子光屏,突兀的出現在了周安安麵前,那上麵顯示的是她的個人屬性。
玩家:周安安(可修改一次)
力量:5
敏捷:8
耐力:8
速度:5
聽力:6
精神力:7
技能:無
裝備:無
可分配屬性點:0
積分:0
交流頻道:未激活
交易頻道:未激活
周安安靜靜地坐在窗前,唇角溢出一抹冷冷的笑,心裏一邊瘋狂的呐喊著:我周安安回來了!
一邊手上的動作不停,將麵板上的名字改成了“糖已不甜”,其他的就不再關注了,因為其他的跟上一世並沒有什麽不同,都是一樣的數據,顯示著她第一次進入遊戲時還是個弱雞。
隻不過,她上一次的名字並不叫“糖已不甜”,而是叫“安靜”。
轉頭,目光凝視著不遠處那座高聳入雲的高塔,眼眸中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她的心情如同被打翻的調色盤般複雜。
三年前,地球仿佛生了一場重病,各種天災接踵而至,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災難發生的頻率愈發密集,為了生存,人們不得不數次遷徙,但就算是這樣,人類的生存空間也在不斷被擠壓,適宜居住的區域日益減少。
許多人因這些災難喪生,幸存者則麵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誰也不知道明天和災難是哪一個先來,更不知道今天閉上眼睛,明天還能不能睜開!
麻木的過一天算一天。
就在人類開始絕望的時候,數十座高塔忽然在一瞬之間出現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進入高塔保護區域後,可以自動接收高塔給予的信息。
高塔又名求生塔,塔高118層,站在塔下往上看,塔尖高聳入雲,一眼望不到頂。
求生塔無門無窗,就像是一座實心的建築,根本沒有可進入的門戶,而且也不知是什麽材料做成的,無論用什麽武器,都不能損傷求生塔的一絲一毫。
以求生塔為中心點,向外擴展五公裏半徑的這麽一個圓形麵積,都在求生塔的保護範圍之內。
在這保護範圍內,好像是一道無形的屏障,將所有的天災都隔絕在了屏障外麵。
有求生塔的地方,成了人們的居住地。
但求生塔太少了,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受到保護,求生塔周圍的建築物越來越高,不僅是地上,地下也有好幾層,而且每一個人的住處,都是盡量壓縮再壓縮。
像周安安現在居住的單人公寓,實際上隻有10平方,挑高三米。
當然這10平方指的是居住麵積,而非建築麵積。
這10個平方要集臥室,廚房,客廳,洗手間,雜物間為一體,為了能使自己的生活質量高一些,人們也將空間利用到了極致。
就比如周安安現在住的這座單身公寓,雖然隻有十平方,但使用麵積實際上已經達到了17平方~~上層架了一個閣樓。
為了節約空間麵積,通往閣樓的樓梯也做成了抽屜和儲物櫃。
樓下有一個兩平方的洗手間,裏麵有馬桶,洗手池,洗手池的下方是洗衣機,雖然因為放了洗衣機,導致洗手池的高度有點高了,但為了節約空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還有一個三平方的廚房,廚房裏還有一台小型冰箱。
樓梯和儲物櫃總共占了也有兩個平方的麵積。
其他的地方就是客廳兼餐廳了。
客廳兼餐廳也擺得滿滿當當的,除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之外,就是儲物櫃之類的了。
那張桌子就放在桌前,至少采光還不錯。
臥室在閣樓上,一張一米二的榻榻米,旁邊還擺了一張小木桌,其他空餘的地方就是衣櫃了。
可謂是將這10平方填充的滿滿當當了。
不過住的地方解決了之後,接下來人們發現,又有一個更加棘手的問題擺在了眾人麵前~~食物和幹淨水源的短缺。
畢竟一些河流山川的水源,無論如何淨化,都達不到飲用標準,隻能用來洗洗衣服,洗洗澡,洗澡還得在身上沒有傷口的情況下,而且還得避開耳鼻喉生殖器這些器官,要不然還是會生病。
而藥物資源同樣匱乏,大多數人生病了就隻能硬扛。
天上有時候會下雨,每當下雨的時候,人們就會用各種各樣的容器來接雨水,然後再過濾了當飲用水,雖然依舊不夠用,但好歹不像食物那樣,連獲取的途徑都沒有。
因為人們發現了,在求生塔周圍的保護範圍內,雖然能夠隔絕各種天災,但卻無法種植,任何植物都無法在這個保護範圍內存活,就像是缺失了什麽生長的必要條件一樣。
整個求生塔的保護範圍內,一點綠植都看不到,除了建築還是建築。
為了獲取食物,人們不得不冒著被天災奪去生命的危險,去保護圈外尋找食物,但憎多粥少,再加上為了安全和能及時返回保護範圍內,人們也不敢走得太遠,這就導致了資源的爭奪更加白熱化。
最近這一年來,吃飽喝足更是成了奢求,能勉強維持著生命體征,不讓自己被餓死,就已經要付出全部的努力了。
??????
“各位幸存者,求生塔的求生遊戲即將開始,請做好準備,遊戲將在30分鍾後開始。
遊戲時長:30天
第一場求生遊戲主線:酸雨
遊戲規則就是沒有規則,所有規則都需要自己發現,無論用什麽方法,隻要能成功活過30天,就可以將遊戲中的部分物資帶到現實,具體操作方法請自行摸索。
每場遊戲結束後,都將獲得一定的積分和屬性點,具體情況視在遊戲中的表現而定。
初次進入遊戲之後,一小時的準備時間,一小時後災難開始。
特別警示:生命隻有一次,在遊戲中死亡將與現實中同步死亡!死亡的玩家將無法回歸現實!
最終解釋權歸求生塔遊戲所有!”
最後一句才是重點。
簡而言之就是,無論合不合理,無論出現什麽bug,以遊戲方解釋為主,並且遊戲方的解釋就是最終真理。
一道電子光屏,突兀的出現在了周安安麵前,那上麵顯示的是她的個人屬性。
玩家:周安安(可修改一次)
力量:5
敏捷:8
耐力:8
速度:5
聽力:6
精神力:7
技能:無
裝備:無
可分配屬性點:0
積分:0
交流頻道:未激活
交易頻道:未激活
周安安靜靜地坐在窗前,唇角溢出一抹冷冷的笑,心裏一邊瘋狂的呐喊著:我周安安回來了!
一邊手上的動作不停,將麵板上的名字改成了“糖已不甜”,其他的就不再關注了,因為其他的跟上一世並沒有什麽不同,都是一樣的數據,顯示著她第一次進入遊戲時還是個弱雞。
隻不過,她上一次的名字並不叫“糖已不甜”,而是叫“安靜”。
轉頭,目光凝視著不遠處那座高聳入雲的高塔,眼眸中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她的心情如同被打翻的調色盤般複雜。
三年前,地球仿佛生了一場重病,各種天災接踵而至,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災難發生的頻率愈發密集,為了生存,人們不得不數次遷徙,但就算是這樣,人類的生存空間也在不斷被擠壓,適宜居住的區域日益減少。
許多人因這些災難喪生,幸存者則麵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誰也不知道明天和災難是哪一個先來,更不知道今天閉上眼睛,明天還能不能睜開!
麻木的過一天算一天。
就在人類開始絕望的時候,數十座高塔忽然在一瞬之間出現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進入高塔保護區域後,可以自動接收高塔給予的信息。
高塔又名求生塔,塔高118層,站在塔下往上看,塔尖高聳入雲,一眼望不到頂。
求生塔無門無窗,就像是一座實心的建築,根本沒有可進入的門戶,而且也不知是什麽材料做成的,無論用什麽武器,都不能損傷求生塔的一絲一毫。
以求生塔為中心點,向外擴展五公裏半徑的這麽一個圓形麵積,都在求生塔的保護範圍之內。
在這保護範圍內,好像是一道無形的屏障,將所有的天災都隔絕在了屏障外麵。
有求生塔的地方,成了人們的居住地。
但求生塔太少了,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受到保護,求生塔周圍的建築物越來越高,不僅是地上,地下也有好幾層,而且每一個人的住處,都是盡量壓縮再壓縮。
像周安安現在居住的單人公寓,實際上隻有10平方,挑高三米。
當然這10平方指的是居住麵積,而非建築麵積。
這10個平方要集臥室,廚房,客廳,洗手間,雜物間為一體,為了能使自己的生活質量高一些,人們也將空間利用到了極致。
就比如周安安現在住的這座單身公寓,雖然隻有十平方,但使用麵積實際上已經達到了17平方~~上層架了一個閣樓。
為了節約空間麵積,通往閣樓的樓梯也做成了抽屜和儲物櫃。
樓下有一個兩平方的洗手間,裏麵有馬桶,洗手池,洗手池的下方是洗衣機,雖然因為放了洗衣機,導致洗手池的高度有點高了,但為了節約空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還有一個三平方的廚房,廚房裏還有一台小型冰箱。
樓梯和儲物櫃總共占了也有兩個平方的麵積。
其他的地方就是客廳兼餐廳了。
客廳兼餐廳也擺得滿滿當當的,除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之外,就是儲物櫃之類的了。
那張桌子就放在桌前,至少采光還不錯。
臥室在閣樓上,一張一米二的榻榻米,旁邊還擺了一張小木桌,其他空餘的地方就是衣櫃了。
可謂是將這10平方填充的滿滿當當了。
不過住的地方解決了之後,接下來人們發現,又有一個更加棘手的問題擺在了眾人麵前~~食物和幹淨水源的短缺。
畢竟一些河流山川的水源,無論如何淨化,都達不到飲用標準,隻能用來洗洗衣服,洗洗澡,洗澡還得在身上沒有傷口的情況下,而且還得避開耳鼻喉生殖器這些器官,要不然還是會生病。
而藥物資源同樣匱乏,大多數人生病了就隻能硬扛。
天上有時候會下雨,每當下雨的時候,人們就會用各種各樣的容器來接雨水,然後再過濾了當飲用水,雖然依舊不夠用,但好歹不像食物那樣,連獲取的途徑都沒有。
因為人們發現了,在求生塔周圍的保護範圍內,雖然能夠隔絕各種天災,但卻無法種植,任何植物都無法在這個保護範圍內存活,就像是缺失了什麽生長的必要條件一樣。
整個求生塔的保護範圍內,一點綠植都看不到,除了建築還是建築。
為了獲取食物,人們不得不冒著被天災奪去生命的危險,去保護圈外尋找食物,但憎多粥少,再加上為了安全和能及時返回保護範圍內,人們也不敢走得太遠,這就導致了資源的爭奪更加白熱化。
最近這一年來,吃飽喝足更是成了奢求,能勉強維持著生命體征,不讓自己被餓死,就已經要付出全部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