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徹與林寧在南詔大祭司這邊已經盤桓數日,每日跟著大祭司翻閱古籍、觀察草藥,可關於破解蠱惑人心那類巫蠱術等的信息,卻依舊毫無頭緒。兩人心裏雖著急的緊,卻也隻能繼續偽裝下去耐著性子等待時機。
這日清晨,大祭司突然找到他倆,說要帶他們上山采藥。三人沿著蜿蜒山路攀爬,四周靜謐得隻有腳步聲與鳥鳴聲。林寧滿心好奇,時不時向大祭司詢問身旁草藥的用途,大祭司倒也耐心解答,氣氛還算融洽。
行至一處山穀,草木愈發幽深茂密。突然,一陣 “嘶嘶” 聲打破寧靜,一條色彩斑斕的毒蛇從草叢裏躥出,高昂著頭,吐著信子,蓄勢待發。林寧驚呼一聲,下意識躲到軒轅徹身後。軒轅徹迅速抽出佩劍,警惕地盯著毒蛇,全身肌肉緊繃。
就在這時,大祭司卻鎮定自若,他緩緩從腰間抽出一把短刀,毫不猶豫地割破自己的食指。鮮血湧出,滴落在地,濺起幾點血花,有幾滴正巧飛向毒蛇。神奇的是,那毒蛇像是被施了魔法,瞬間收起攻擊姿態,乖乖盤伏在地上,眼神裏透著服從。
大祭司一邊從容地用草藥敷住傷口,一邊轉頭看向目瞪口呆的兩人,淡淡說道:“這便是血蠱的妙用,以自身精血為引,操控蠱蟲,讓它們聽從指令行事。不過,這隻是巫蠱之術裏的初級,真正厲害的,遠不止於此。” 軒轅徹與林寧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震驚與興奮,這意外撞見的一幕,或許就是他們叩開巫蠱之毒的深層奧秘大門的關鍵契機。
林寧與軒轅徹見大祭司露了這一手,趁熱打鐵,林寧急忙上前一步,滿臉殷切地問道:“祭司大人,您這血蠱之術實在神奇,我們聽聞還有能蠱惑人心的巫蠱之術,不知您可否知道?。”
軒轅徹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祭司大人,我們見識淺陋,實在好奇這背後的門道,還望您能給我們講講。”
大祭司原本還帶著幾分溫和笑意的臉,瞬間陰沉下來,他目光冷峻地掃過兩人,嚴肅說道:“你們這兩個外族人,莫要再提此事。巫蠱之術,向來是我族隱秘,絕不外傳。即便我有心告知,你們也學不來,這些技藝大多是從娃娃抓起,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修煉,其中的艱辛,絕非你們能想象的。”
林寧還不死心,試圖再爭取一下:“祭司大人,我們真有苦衷,一位至交好友被歹人用巫蠱之術害了,神誌不清,我們隻想找到破解之法,救他一命,絕無他意。”
大祭司眉頭皺得更緊,眼神裏透著不容置疑的堅決:“苦衷?這世間誰沒點苦衷!巫蠱落入心術不正之人手裏,便是凶器,我身為大祭司,職責就是守護這門秘術,怎可隨意踐踏。你們也別再糾纏,今日之事,莫要再提,否則,休怪我不留情麵,將你們驅逐出此地。” 說完,他不再理會二人,抬腳繼續往山林深處走去,隻留下林寧和軒轅徹站在原地,滿心失落,卻又無計可施。
被大祭司一番嚴詞拒絕後,三人之間的氣氛略顯沉悶,可誰也沒再多說什麽,隻是默默朝著山林更深處進發。好在這一趟行程並未全然白費,越往山林腹地走,珍稀的草藥越是十分豐富。
林寧眼尖,瞧見一處崖壁旁生長著幾株通體泛紫的仙草,葉片上還凝著晶瑩露珠,她忙拉著軒轅徹過去。大祭司在一旁微微點頭,說道:“這是紫靈草,有療傷祛毒的奇效,極為難得。” 軒轅徹小心翼翼地將紫靈草連根挖起,裹進備好的布包裏。
再往前走,他們又在一處隱蔽的山坳裏發現了形似靈芝的菌類,大祭司介紹這是血芝,年份足有百年,是滋補聖品。三人合力采摘,臉上都增添了幾分喜色。不僅是草藥,途中偶爾遇見些小型野獸,軒轅徹身手敏捷,獵下幾隻野兔、山雞,收集起它們的內髒。這些在常人眼中有些血腥的髒器,在秘術和醫術裏,也是很難得的材料。
等夕陽西下,返程之時,每個人的背簍都裝得滿滿當當。雖說沒能從大祭司口中撬出巫蠱秘術的關鍵信息,但收獲這許多珍貴草藥與稀罕物件,也算不虛此行。林寧看著沉甸甸的背簍,輕聲對軒轅徹說:“收獲可真是不少啊。” 軒轅徹點頭回應,笑靨如花,倆人有說有笑的樣子讓老祭司看在眼裏。
下山的時候遇到一個山坡有很珍貴的燒仙草。三人爬過去想采摘,突然山體滑動了,林寧大喊:“不好了,好像要山體滑坡,咱們必須馬上離開這裏。”聽到林寧的呼喊,軒轅徹與大祭司瞬間繃緊神經,抬眼望去,隻見那山坡上的土石已然鬆動,細小的石塊正簌簌滾落,發出令人膽寒的聲響。大祭司臉色驟變,口中快速念起一段晦澀難懂的咒語,似是在向山神祈禱庇佑。
軒轅徹反應極快,一把拉住林寧的胳膊,急切喊道:“別管仙草了,快走!” 說著,便拽著她往山下奔去。林寧腳步踉蹌,卻也不敢耽擱,緊跟在軒轅徹身後。隻是那山體滑坡的速度愈發迅猛,大塊的岩石裹挾著泥土傾瀉而下,瞬間堵住了他們來時的路。
大祭司緊跟其後,指揮道:“往那邊!” 他手指向一處樹木相對密集的山坡,希望借助樹木的阻攔,能爭取一絲生機。三人拚盡全力朝那邊跑去,腳下的土地綿軟濕滑,每一步都仿若踩在棉花上,使不上勁。林寧心急如焚,心跳聲在耳邊轟鳴,她心裏十分害怕,卻又咬牙強撐著。
突然,一塊飛落的巨石直直朝林寧砸來,軒轅徹餘光瞥見,猛地將林寧往旁用力一推,自己卻躲閃不及,被巨石擦過小腿,一陣劇痛襲來,他悶哼一聲,單膝跪地。林寧見狀,驚呼道:“軒轅徹!” 她顧不上危險,轉身要去扶他。此時,滑坡的聲勢愈發浩大,死亡的陰影正一點點將他們籠罩。
林寧和軒轅徹連滾帶爬的找掩體,終於爬到一塊巨石後,躲在了那塊巨石身後,剛緩過一口氣,就瞧見大祭司被洶湧的土石裹挾著衝了下來。他身上的衣物被劃破多處,狼狽不堪。林寧驚呼一聲和軒轅徹毫不猶豫地伸手,死死拽住大祭司的胳膊,拚盡全力把他往回拉。土石不斷從身旁滾落,砸在地上砰砰作響,每一秒都驚心動魄。
三人好不容易都縮在巨石下,聽著外麵山體滑坡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大氣都不敢出。林寧緊緊閉著雙眼,雙手不自覺捂住耳朵,身體因為恐懼微微顫抖。軒轅徹強忍著小腿的劇痛,一手攬住林寧,給她些許安撫,一手扶著大祭司,防止他再度滑落。
也不知過了多久,那令人膽寒的聲響才漸漸停歇。林寧緩緩睜開眼睛,外麵已是一片狼藉,原本青蔥的山坡被泥石覆蓋,道路全然不見蹤跡。她回過神,才發現軒轅徹的小腿被鮮血浸透,大祭司更是昏迷不醒,臉色慘白如紙,身上好幾處傷口還在汩汩冒血。
“軒轅徹,你怎麽樣了?大祭司他……” 林寧聲音帶著哭腔,心急如焚。軒轅徹咬著牙,擠出一絲笑容安慰她:“我沒事,就是擦破點皮,先看看大祭司。” 說著,他艱難地湊近大祭司,伸手探了探鼻息,還好,氣息雖然微弱,但人還活著。隻是此地不宜久留,必須盡快想辦法下山,找人救治,可望著眼前混亂不堪的山路,新的難題又橫在了眼前。
林寧心急如焚地看著受傷昏迷的大祭司與臉色蒼白的軒轅徹,深知不能幹等下去。她強迫自己鎮定下來,迅速在腦海裏搜羅可用的辦法,身為理工科女博士的知識儲備在這危急時刻派上了用場。
她先是在四周搜羅,幸運地找到了幾根粗壯又結實的藤蔓,將它們擰成了簡易的繩索。接著,目光鎖定在旁邊一塊巨大的、位置合適的岩石,林寧利用杠杆原理,把岩石撬動到一個傾斜的角度,讓它充當臨時的 “滑輪”。她把繩索的一端係在大祭司腰間,另一端繞過 “滑輪”,自己則握住繩子用力拉扯。一開始,進展頗為吃力,林寧累得氣喘籲籲,汗水浸濕了額頭的發絲,但她咬著牙,一刻也不停歇,終於讓大祭司順著山坡緩緩往下滑去。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再運送軒轅徹時就相對順暢了些。軒轅徹雖清醒著,卻也虛弱無力,隻能配合著林寧的動作。看著林寧如此拚命,他滿心感動又夾雜著幾分心疼:“寧兒,小心些,你別在傷著,實在不行,咱們再想想別的法子。” 林寧卻倔強地搖搖頭:“別廢話,撐住,咱們馬上就能下山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林寧終於把兩人都平安運到了山腳下。她癱倒在地,大口喘著粗氣,片刻都不敢耽擱,又強撐著起身,四處尋找有人煙的地方,一心想著趕緊找大夫救治這兩位傷者,眼神裏透著從未有過的堅毅。
林寧一路小跑,好不容易瞧見一處冒著炊煙的農家,她顧不上形象,急切地拍門說明來意,戶主見她一臉狼狽卻言辭懇切,便好心借出了板車。林寧千恩萬謝,趕忙折返回去,把軒轅徹和大祭司小心翼翼地搬到板車上,一路艱難又快速地往回趕。
剛到門口,書童正在灑掃,抬眼瞅見這般景象,驚得手裏的掃帚都掉了。他慌慌張張地跑過來,幫著林寧把人抬進屋裏。林寧來不及歇口氣,立刻翻找出醫藥箱,那是她來南詔前特意備好的,此時派上了大用場。
她先用幹淨的濕布輕柔地擦拭大祭司身上的傷口,撒上消炎止血的藥粉,再仔細包紮起來;處理軒轅徹小腿的傷時,動作更是嫻熟又利落,清理淤血、複位骨頭,每一步都做得一絲不苟,嘴裏還時不時輕聲叮囑他倆忍著點疼。
在林寧沒日沒夜的悉心照料下,軒轅徹和大祭司的傷勢一天天好轉。軒轅徹本就體魄強健,恢複得更快些,沒幾天便能下地走動,還反過來幫林寧照顧大祭司。大祭司到底年紀大了,愈合稍慢,但有林寧精心護理,又過了幾日,精神也漸漸恢複,能坐在院子裏曬曬太陽,和他倆嘮嘮嗑了。這場意外的劫難,讓大祭司對他倆的人品越發讚賞。
大祭司坐在院子裏的竹椅上,陽光灑在他身上,映出幾分大病初愈後的虛弱。林寧端來熬好的草藥,正準備遞給他,大祭司卻抬手輕輕攔住,目光溫和又誠摯地看向兩人:“我心裏明白,你們大老遠跑來這南詔,就是衝著巫蠱之術來的。這段日子相處下來,我也知曉你們是心性純善的好孩子。”
他微微頓了頓,神色凝重起來:“可這巫蠱之術,並非什麽光明正道,一旦沾手,後患無窮。它從來就不隻是能傷人,施術者自身也會遭受反噬,往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我實在不願看你們走上這條路。”
軒轅徹與林寧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失落,可他們也明白大祭司是為他倆好。林寧剛想開口求情,大祭司又接著說道:“我知道你們是為了救朋友,放心,我雖不能讓你們研習巫蠱,卻也不會袖手旁觀。我有個小徒弟,機靈聰慧,對各類解蠱之法頗為精通,我差他隨你們回去,助你們解開朋友身上的蠱。”
聽到這話,林寧和軒轅徹眼睛一亮,滿心感激。軒轅徹抱拳道:“祭司大人,您如此慷慨相助,實在感激不盡。若能救得朋友,您這份恩情,我們定銘記終生。” 大祭司笑著擺擺手:“不必言謝,隻盼你們此行順遂,也莫要再與這巫蠱之術牽扯太深。” 當下,便差人去叫小徒弟過來,安排起返程事宜。
林寧、軒轅徹與大祭司的徒弟俄格馬不停蹄地朝著京中趕路,一路上滿心焦急,隻盼著能盡快回去解開南宮瑾身上的蠱,卻渾然不知京中已然陷入一片混亂。
林相之子林俊,平日裏就是個遊手好閑。前些日子,跟左司馬家的花滿樓湊到了賭桌前,被那花滿樓三言兩語一激,頭腦一熱,賭注越加越大。幾輪下來,把家底輸了個精光,連帶著相府好些珍貴的地契、古玩都搭了進去。等林俊輸到兩眼發昏,才驚覺大事不妙,可他哪肯認賬,當場就耍起無賴。
花滿樓也不是吃素的,平日裏就瞧不上林俊這副紈絝做派,當下招呼著一群家丁,直接把林俊五花大綁,押回了自家府上。消息傳回相府,林老夫人和柳姨娘頓時哭得肝腸寸斷。林老夫人拄著拐杖,在廳裏來回踱步,大罵林俊不成器;柳姨娘則癱坐在椅子上,眼淚簌簌直落,滿心擔憂兒子的安危。
林相聽聞此事,心急如焚,趕忙備上厚禮,前往大司馬家主那兒求情。一路上滿心忐忑,想著憑借多年交情,總能說動幾分。可到了大司馬府邸,門人卻直接將他攔在門外,傳出來的話更是冰冷刺骨:“什麽身份,也敢來這兒求情,以卵擊石。” 林相站在門外,望著緊閉的朱門,又氣又急,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是好,京中的局勢愈發緊張壓抑起來。
柳巳在書房裏來回踱步,眉頭擰成了一個深深的 “川” 字。他心裏清楚,林寧向來重情重義,要是知曉家中出了事,絕不會袖手旁觀,可如今她遠在南詔,鞭長莫及。而柳家呢,近來在朝堂局勢裏本就處於風口浪尖,貿然出麵,說不定會惹來更多麻煩,得想個巧妙法子才行。
思來想去,柳巳腦海裏靈光一閃,有了主意。他快步走到書桌前,鋪開宣紙,揮毫潑墨寫起信來。信中的措辭極為懇切,先是點明林相府如今的困境,又委婉提及公主與林寧的交情,暗示若公主能出麵周旋一二,往後林寧必然感恩戴德。寫完後,他仔細封好信,差了個機靈的心腹,悄悄送往公主府。公主收到信後,細細思量一番,覺得此事倒也在理。一來林寧與自己私交不錯,幫襯一把也是應當;二來她身為公主,偶爾插手臣子間的糾紛,也能顯顯威風,籠絡人心。於是第二天,公主盛裝打扮一番,帶著浩浩蕩蕩的儀仗隊就去了大司馬家。
大司馬聽聞公主駕到,趕忙出府迎接。公主邁進廳裏,也不兜圈子,直言來意,話裏話外都是讓大司馬給幾分薄麵,莫要把事情做絕。大司馬哪敢駁公主的麵子,當下應承下來,不久後,林俊就被放了出來。至於那巨額賭債,也隻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部分,算是給各方都留了台階。林相得知消息,長舒一口氣,林府這場風波,總算是暫時平息了些許。
這日清晨,大祭司突然找到他倆,說要帶他們上山采藥。三人沿著蜿蜒山路攀爬,四周靜謐得隻有腳步聲與鳥鳴聲。林寧滿心好奇,時不時向大祭司詢問身旁草藥的用途,大祭司倒也耐心解答,氣氛還算融洽。
行至一處山穀,草木愈發幽深茂密。突然,一陣 “嘶嘶” 聲打破寧靜,一條色彩斑斕的毒蛇從草叢裏躥出,高昂著頭,吐著信子,蓄勢待發。林寧驚呼一聲,下意識躲到軒轅徹身後。軒轅徹迅速抽出佩劍,警惕地盯著毒蛇,全身肌肉緊繃。
就在這時,大祭司卻鎮定自若,他緩緩從腰間抽出一把短刀,毫不猶豫地割破自己的食指。鮮血湧出,滴落在地,濺起幾點血花,有幾滴正巧飛向毒蛇。神奇的是,那毒蛇像是被施了魔法,瞬間收起攻擊姿態,乖乖盤伏在地上,眼神裏透著服從。
大祭司一邊從容地用草藥敷住傷口,一邊轉頭看向目瞪口呆的兩人,淡淡說道:“這便是血蠱的妙用,以自身精血為引,操控蠱蟲,讓它們聽從指令行事。不過,這隻是巫蠱之術裏的初級,真正厲害的,遠不止於此。” 軒轅徹與林寧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震驚與興奮,這意外撞見的一幕,或許就是他們叩開巫蠱之毒的深層奧秘大門的關鍵契機。
林寧與軒轅徹見大祭司露了這一手,趁熱打鐵,林寧急忙上前一步,滿臉殷切地問道:“祭司大人,您這血蠱之術實在神奇,我們聽聞還有能蠱惑人心的巫蠱之術,不知您可否知道?。”
軒轅徹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祭司大人,我們見識淺陋,實在好奇這背後的門道,還望您能給我們講講。”
大祭司原本還帶著幾分溫和笑意的臉,瞬間陰沉下來,他目光冷峻地掃過兩人,嚴肅說道:“你們這兩個外族人,莫要再提此事。巫蠱之術,向來是我族隱秘,絕不外傳。即便我有心告知,你們也學不來,這些技藝大多是從娃娃抓起,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修煉,其中的艱辛,絕非你們能想象的。”
林寧還不死心,試圖再爭取一下:“祭司大人,我們真有苦衷,一位至交好友被歹人用巫蠱之術害了,神誌不清,我們隻想找到破解之法,救他一命,絕無他意。”
大祭司眉頭皺得更緊,眼神裏透著不容置疑的堅決:“苦衷?這世間誰沒點苦衷!巫蠱落入心術不正之人手裏,便是凶器,我身為大祭司,職責就是守護這門秘術,怎可隨意踐踏。你們也別再糾纏,今日之事,莫要再提,否則,休怪我不留情麵,將你們驅逐出此地。” 說完,他不再理會二人,抬腳繼續往山林深處走去,隻留下林寧和軒轅徹站在原地,滿心失落,卻又無計可施。
被大祭司一番嚴詞拒絕後,三人之間的氣氛略顯沉悶,可誰也沒再多說什麽,隻是默默朝著山林更深處進發。好在這一趟行程並未全然白費,越往山林腹地走,珍稀的草藥越是十分豐富。
林寧眼尖,瞧見一處崖壁旁生長著幾株通體泛紫的仙草,葉片上還凝著晶瑩露珠,她忙拉著軒轅徹過去。大祭司在一旁微微點頭,說道:“這是紫靈草,有療傷祛毒的奇效,極為難得。” 軒轅徹小心翼翼地將紫靈草連根挖起,裹進備好的布包裏。
再往前走,他們又在一處隱蔽的山坳裏發現了形似靈芝的菌類,大祭司介紹這是血芝,年份足有百年,是滋補聖品。三人合力采摘,臉上都增添了幾分喜色。不僅是草藥,途中偶爾遇見些小型野獸,軒轅徹身手敏捷,獵下幾隻野兔、山雞,收集起它們的內髒。這些在常人眼中有些血腥的髒器,在秘術和醫術裏,也是很難得的材料。
等夕陽西下,返程之時,每個人的背簍都裝得滿滿當當。雖說沒能從大祭司口中撬出巫蠱秘術的關鍵信息,但收獲這許多珍貴草藥與稀罕物件,也算不虛此行。林寧看著沉甸甸的背簍,輕聲對軒轅徹說:“收獲可真是不少啊。” 軒轅徹點頭回應,笑靨如花,倆人有說有笑的樣子讓老祭司看在眼裏。
下山的時候遇到一個山坡有很珍貴的燒仙草。三人爬過去想采摘,突然山體滑動了,林寧大喊:“不好了,好像要山體滑坡,咱們必須馬上離開這裏。”聽到林寧的呼喊,軒轅徹與大祭司瞬間繃緊神經,抬眼望去,隻見那山坡上的土石已然鬆動,細小的石塊正簌簌滾落,發出令人膽寒的聲響。大祭司臉色驟變,口中快速念起一段晦澀難懂的咒語,似是在向山神祈禱庇佑。
軒轅徹反應極快,一把拉住林寧的胳膊,急切喊道:“別管仙草了,快走!” 說著,便拽著她往山下奔去。林寧腳步踉蹌,卻也不敢耽擱,緊跟在軒轅徹身後。隻是那山體滑坡的速度愈發迅猛,大塊的岩石裹挾著泥土傾瀉而下,瞬間堵住了他們來時的路。
大祭司緊跟其後,指揮道:“往那邊!” 他手指向一處樹木相對密集的山坡,希望借助樹木的阻攔,能爭取一絲生機。三人拚盡全力朝那邊跑去,腳下的土地綿軟濕滑,每一步都仿若踩在棉花上,使不上勁。林寧心急如焚,心跳聲在耳邊轟鳴,她心裏十分害怕,卻又咬牙強撐著。
突然,一塊飛落的巨石直直朝林寧砸來,軒轅徹餘光瞥見,猛地將林寧往旁用力一推,自己卻躲閃不及,被巨石擦過小腿,一陣劇痛襲來,他悶哼一聲,單膝跪地。林寧見狀,驚呼道:“軒轅徹!” 她顧不上危險,轉身要去扶他。此時,滑坡的聲勢愈發浩大,死亡的陰影正一點點將他們籠罩。
林寧和軒轅徹連滾帶爬的找掩體,終於爬到一塊巨石後,躲在了那塊巨石身後,剛緩過一口氣,就瞧見大祭司被洶湧的土石裹挾著衝了下來。他身上的衣物被劃破多處,狼狽不堪。林寧驚呼一聲和軒轅徹毫不猶豫地伸手,死死拽住大祭司的胳膊,拚盡全力把他往回拉。土石不斷從身旁滾落,砸在地上砰砰作響,每一秒都驚心動魄。
三人好不容易都縮在巨石下,聽著外麵山體滑坡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大氣都不敢出。林寧緊緊閉著雙眼,雙手不自覺捂住耳朵,身體因為恐懼微微顫抖。軒轅徹強忍著小腿的劇痛,一手攬住林寧,給她些許安撫,一手扶著大祭司,防止他再度滑落。
也不知過了多久,那令人膽寒的聲響才漸漸停歇。林寧緩緩睜開眼睛,外麵已是一片狼藉,原本青蔥的山坡被泥石覆蓋,道路全然不見蹤跡。她回過神,才發現軒轅徹的小腿被鮮血浸透,大祭司更是昏迷不醒,臉色慘白如紙,身上好幾處傷口還在汩汩冒血。
“軒轅徹,你怎麽樣了?大祭司他……” 林寧聲音帶著哭腔,心急如焚。軒轅徹咬著牙,擠出一絲笑容安慰她:“我沒事,就是擦破點皮,先看看大祭司。” 說著,他艱難地湊近大祭司,伸手探了探鼻息,還好,氣息雖然微弱,但人還活著。隻是此地不宜久留,必須盡快想辦法下山,找人救治,可望著眼前混亂不堪的山路,新的難題又橫在了眼前。
林寧心急如焚地看著受傷昏迷的大祭司與臉色蒼白的軒轅徹,深知不能幹等下去。她強迫自己鎮定下來,迅速在腦海裏搜羅可用的辦法,身為理工科女博士的知識儲備在這危急時刻派上了用場。
她先是在四周搜羅,幸運地找到了幾根粗壯又結實的藤蔓,將它們擰成了簡易的繩索。接著,目光鎖定在旁邊一塊巨大的、位置合適的岩石,林寧利用杠杆原理,把岩石撬動到一個傾斜的角度,讓它充當臨時的 “滑輪”。她把繩索的一端係在大祭司腰間,另一端繞過 “滑輪”,自己則握住繩子用力拉扯。一開始,進展頗為吃力,林寧累得氣喘籲籲,汗水浸濕了額頭的發絲,但她咬著牙,一刻也不停歇,終於讓大祭司順著山坡緩緩往下滑去。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再運送軒轅徹時就相對順暢了些。軒轅徹雖清醒著,卻也虛弱無力,隻能配合著林寧的動作。看著林寧如此拚命,他滿心感動又夾雜著幾分心疼:“寧兒,小心些,你別在傷著,實在不行,咱們再想想別的法子。” 林寧卻倔強地搖搖頭:“別廢話,撐住,咱們馬上就能下山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林寧終於把兩人都平安運到了山腳下。她癱倒在地,大口喘著粗氣,片刻都不敢耽擱,又強撐著起身,四處尋找有人煙的地方,一心想著趕緊找大夫救治這兩位傷者,眼神裏透著從未有過的堅毅。
林寧一路小跑,好不容易瞧見一處冒著炊煙的農家,她顧不上形象,急切地拍門說明來意,戶主見她一臉狼狽卻言辭懇切,便好心借出了板車。林寧千恩萬謝,趕忙折返回去,把軒轅徹和大祭司小心翼翼地搬到板車上,一路艱難又快速地往回趕。
剛到門口,書童正在灑掃,抬眼瞅見這般景象,驚得手裏的掃帚都掉了。他慌慌張張地跑過來,幫著林寧把人抬進屋裏。林寧來不及歇口氣,立刻翻找出醫藥箱,那是她來南詔前特意備好的,此時派上了大用場。
她先用幹淨的濕布輕柔地擦拭大祭司身上的傷口,撒上消炎止血的藥粉,再仔細包紮起來;處理軒轅徹小腿的傷時,動作更是嫻熟又利落,清理淤血、複位骨頭,每一步都做得一絲不苟,嘴裏還時不時輕聲叮囑他倆忍著點疼。
在林寧沒日沒夜的悉心照料下,軒轅徹和大祭司的傷勢一天天好轉。軒轅徹本就體魄強健,恢複得更快些,沒幾天便能下地走動,還反過來幫林寧照顧大祭司。大祭司到底年紀大了,愈合稍慢,但有林寧精心護理,又過了幾日,精神也漸漸恢複,能坐在院子裏曬曬太陽,和他倆嘮嘮嗑了。這場意外的劫難,讓大祭司對他倆的人品越發讚賞。
大祭司坐在院子裏的竹椅上,陽光灑在他身上,映出幾分大病初愈後的虛弱。林寧端來熬好的草藥,正準備遞給他,大祭司卻抬手輕輕攔住,目光溫和又誠摯地看向兩人:“我心裏明白,你們大老遠跑來這南詔,就是衝著巫蠱之術來的。這段日子相處下來,我也知曉你們是心性純善的好孩子。”
他微微頓了頓,神色凝重起來:“可這巫蠱之術,並非什麽光明正道,一旦沾手,後患無窮。它從來就不隻是能傷人,施術者自身也會遭受反噬,往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我實在不願看你們走上這條路。”
軒轅徹與林寧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失落,可他們也明白大祭司是為他倆好。林寧剛想開口求情,大祭司又接著說道:“我知道你們是為了救朋友,放心,我雖不能讓你們研習巫蠱,卻也不會袖手旁觀。我有個小徒弟,機靈聰慧,對各類解蠱之法頗為精通,我差他隨你們回去,助你們解開朋友身上的蠱。”
聽到這話,林寧和軒轅徹眼睛一亮,滿心感激。軒轅徹抱拳道:“祭司大人,您如此慷慨相助,實在感激不盡。若能救得朋友,您這份恩情,我們定銘記終生。” 大祭司笑著擺擺手:“不必言謝,隻盼你們此行順遂,也莫要再與這巫蠱之術牽扯太深。” 當下,便差人去叫小徒弟過來,安排起返程事宜。
林寧、軒轅徹與大祭司的徒弟俄格馬不停蹄地朝著京中趕路,一路上滿心焦急,隻盼著能盡快回去解開南宮瑾身上的蠱,卻渾然不知京中已然陷入一片混亂。
林相之子林俊,平日裏就是個遊手好閑。前些日子,跟左司馬家的花滿樓湊到了賭桌前,被那花滿樓三言兩語一激,頭腦一熱,賭注越加越大。幾輪下來,把家底輸了個精光,連帶著相府好些珍貴的地契、古玩都搭了進去。等林俊輸到兩眼發昏,才驚覺大事不妙,可他哪肯認賬,當場就耍起無賴。
花滿樓也不是吃素的,平日裏就瞧不上林俊這副紈絝做派,當下招呼著一群家丁,直接把林俊五花大綁,押回了自家府上。消息傳回相府,林老夫人和柳姨娘頓時哭得肝腸寸斷。林老夫人拄著拐杖,在廳裏來回踱步,大罵林俊不成器;柳姨娘則癱坐在椅子上,眼淚簌簌直落,滿心擔憂兒子的安危。
林相聽聞此事,心急如焚,趕忙備上厚禮,前往大司馬家主那兒求情。一路上滿心忐忑,想著憑借多年交情,總能說動幾分。可到了大司馬府邸,門人卻直接將他攔在門外,傳出來的話更是冰冷刺骨:“什麽身份,也敢來這兒求情,以卵擊石。” 林相站在門外,望著緊閉的朱門,又氣又急,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是好,京中的局勢愈發緊張壓抑起來。
柳巳在書房裏來回踱步,眉頭擰成了一個深深的 “川” 字。他心裏清楚,林寧向來重情重義,要是知曉家中出了事,絕不會袖手旁觀,可如今她遠在南詔,鞭長莫及。而柳家呢,近來在朝堂局勢裏本就處於風口浪尖,貿然出麵,說不定會惹來更多麻煩,得想個巧妙法子才行。
思來想去,柳巳腦海裏靈光一閃,有了主意。他快步走到書桌前,鋪開宣紙,揮毫潑墨寫起信來。信中的措辭極為懇切,先是點明林相府如今的困境,又委婉提及公主與林寧的交情,暗示若公主能出麵周旋一二,往後林寧必然感恩戴德。寫完後,他仔細封好信,差了個機靈的心腹,悄悄送往公主府。公主收到信後,細細思量一番,覺得此事倒也在理。一來林寧與自己私交不錯,幫襯一把也是應當;二來她身為公主,偶爾插手臣子間的糾紛,也能顯顯威風,籠絡人心。於是第二天,公主盛裝打扮一番,帶著浩浩蕩蕩的儀仗隊就去了大司馬家。
大司馬聽聞公主駕到,趕忙出府迎接。公主邁進廳裏,也不兜圈子,直言來意,話裏話外都是讓大司馬給幾分薄麵,莫要把事情做絕。大司馬哪敢駁公主的麵子,當下應承下來,不久後,林俊就被放了出來。至於那巨額賭債,也隻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部分,算是給各方都留了台階。林相得知消息,長舒一口氣,林府這場風波,總算是暫時平息了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