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離世,宛如一道晴天霹靂,重重地擊打在皇帝的心頭。自那之後,皇帝便像是失去了精氣神一般,身體每況愈下,最終竟一病不起,臥倒在了龍榻之上。
太醫院頓時忙碌了起來,各位醫術精湛的太醫們一個接一個地被召進皇帝的寢宮,他們個個神情凝重,仔細地為皇帝把脈、查看氣色、詢問症狀,不敢有絲毫懈怠。可一輪又一輪的診治下來,得出的結論皆是一致 —— 並非中毒,而是這皇帝憂思過度,心結難解,長久以往便成了疾。
羅莎聽聞皇帝病倒的消息,也趕忙來到了宮中。她身著淡雅的衣裳,蓮步輕移,走進皇帝的寢宮,眼中滿是關切與擔憂。待來到皇帝榻前,她先是恭敬地行了大禮,隨後便輕聲說道:“陛下,兒媳聽聞您龍體欠安,心急如焚,特來探望,還望陛下能早日康複,保重龍體呀。” 說罷,便也如太醫們一般,細心地查看起皇帝的狀況來。
這宮中上上下下,無論是妃嬪、皇子公主,還是朝中的大臣們,都紛紛前來勸皇帝放寬心。他們在榻前說著各種寬慰的話語,有的提及江山社稷還需皇帝主持大局。
可皇帝隻是躺在榻上,眼神空洞地望著床頂的帷幔,對於眾人的勸慰,似乎並沒有聽進去多少。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太子小時候承歡膝下的畫麵,又想起那冰冷的遺體,滿心都是自責與哀傷,仿佛陷入了一個悲傷的旋渦,難以自拔。那原本堅毅的帝王之軀,此刻也在這沉重的精神打擊下,變得脆弱不堪,而這病,也不知何時才能痊愈,整個皇宮都籠罩在一片擔憂與壓抑的氛圍之中。
南宮瑾滿心的迷茫與痛苦,帶著沉重的步伐來到了欽天監,找到了歐陽天師。他一見到歐陽天師,那平日裏故作堅強的神色便再也維持不住了,眼中滿是複雜的情緒,有自責,有困惑,還有深深的哀傷。南宮瑾聲音沙啞地開口道:“天師,我如今心中實在是......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我根本就不該做這個太子?” 說著,他微微仰起頭,似乎是在努力不讓眼中的淚水落下,“如今南宮辰…… 他走了,父皇也因為此事憂思成疾,臥病在床,我這太子之位,仿佛是用他們的痛苦換來的一般,那我得到它,又還有什麽意義呢?”
歐陽天師看著南宮瑾這般模樣,心中也是一陣歎息,他深知南宮瑾此刻內心的煎熬,抬手輕輕拍了拍南宮瑾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殿下,這世間諸事皆有因果,命運的軌跡並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您能成為太子,那是上天的旨意,也是陛下深思熟慮後的抉擇。南宮辰殿下的離去,實乃一場悲劇,可這並非是您造成的,他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最終走上了那決絕的道路,是諸多因素交織而成的結果。”
南宮瑾痛苦地搖了搖頭,說道:“可若不是我與他爭奪這太子之位,他又怎會如此絕望?父皇又怎會遭受這般打擊,如今臥病不起?我隻覺得這一切都因我而起,這太子之位,此刻於我而言,就像是一副沉重的枷鎖,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歐陽天師微微皺眉,正色道:“殿下,您這般想法可就偏頗了。宮廷之中,權力更迭本就是殘酷之事,南宮辰殿下當初既已參與其中,那便要做好應對各種結果的準備。而您,肩負著江山社稷的重任,如今陛下病重,更需要您振作起來,穩住朝綱,打理好這天下之事。您做這個太子,意義重大啊,是為了讓這江山能平穩延續,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而非隻是著眼於這一時的得失與悲痛呀。”
南宮瑾聽著歐陽天師的話,沉默良久,心中雖仍有痛苦與糾結,但也明白天師所言不無道理。隻是那喪親之痛,以及對這宮廷鬥爭殘酷性的無奈,一時之間還是難以完全釋懷。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天師,這一切真的是天意麽?”
歐陽天師微微點頭,看著南宮瑾,目光中滿是期許,他知道南宮瑾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此刻雖深陷痛苦的泥沼,但終會走出陰霾,挑起那屬於他的重擔,引領這天下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林寧得知熹貴妃竟喪心病狂地下了追殺令,要取林晚的性命去給那亡故的太子陪葬,心中既氣憤又無奈。她深知太子的離世對熹貴妃而言是毀滅性的打擊,可無論如何,也不該將這悲痛化作無端的殺孽,讓無辜的林晚去承受這不該有的災禍。
林寧深知當下的情況萬分危急,留林晚在大渝,遲早會被熹貴妃的爪牙尋到蹤跡,那後果不堪設想。思來想去,她覺得唯有把林晚送出大渝,遠離這是非之地,才能保她周全。可這護送之人必須得是武功高強又值得信賴的,林寧在腦海中細細篩選了一圈,最終想到了軒轅徹。
軒轅徹武藝超群,在江湖上頗具威名,而且為人重情重義,且是聰明睿智。林寧覺得,若能拜托軒轅徹護送林晚,那必定是萬無一失。
於是,這幾日林寧心急如焚地連續給軒轅徹發去了好幾封飛鴿傳信,每一封信裏都言辭懇切地說明了林晚如今麵臨的危險處境,懇請軒轅徹出手相助,盡快來接應林晚。然而,讓她揪心的是,那些飛鴿傳出去後,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始終得不到軒轅徹的任何回應。
林寧守在林府的院子裏,望著天空,盼著能有鴿子帶著軒轅徹的回信飛回來,可每次等來的都是失望。她眉頭緊鎖,心中滿是擔憂,不知道軒轅徹那邊是出了什麽變故,是沒收到信件,還是遇到了什麽棘手的事情而無法前來幫忙呢?
林寧實在是放心不下軒轅徹,那滿心的擔憂就像一團火在心頭燒著,讓她片刻都安寧不得。眼見著飛鴿傳信毫無回應,她咬了咬牙,決定不再幹等著,換上夜行衣,趁著夜色,悄然出了林府。
夜空中,一彎殘月散發著清冷的光,灑在寂靜的街道上,林寧的身影在月色下顯得有些單薄,卻透著一股堅定。她腳步匆匆,朝著法華山的方向趕去,一路上警惕地留意著周圍的動靜,生怕被什麽人發現了行蹤。
法華山距離京城不算近,林寧馬不停蹄地趕路,即便如此,抵達山腳下時,天邊也已經泛起了魚肚白。她顧不上休息,順著記憶中那蜿蜒的山路,徑直朝著山洞的方向攀爬而去。山路崎嶇,荊棘叢生,好幾次都劃破了她的衣裳,在她的皮膚上留下一道道細小的血痕,可林寧仿若未覺,滿心都想著盡快見到軒轅徹,確認他是否安好。
終於,那熟悉的山洞出現在了眼前。林寧放慢了腳步,輕手輕腳地靠近,她先是屏息凝神聽了聽洞內的動靜,卻隻聽到一片寂靜。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小心翼翼地探頭往洞裏望去,洞裏光線昏暗,什麽也看不到。林寧心中一沉,趕忙走進山洞,輕聲喚道:“軒轅公子,軒轅公子,你在嗎?” 然而,回應她的隻有空蕩蕩的回聲。
她剛一踏入內洞,那濃重的血腥味便撲鼻而來,直往她的鼻腔裏鑽,讓她的心瞬間揪緊,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她顧不上許多,趕忙加快腳步,朝著山洞深處奔去,腳下帶起的風都仿佛裹挾著緊張與焦急。
待她來到山洞裏那張床邊,隻見軒轅徹麵色慘白如紙,毫無血色的嘴唇微微張著,氣息微弱,整個人奄奄一息地躺在那裏。他身上的衣裳早已被鮮血浸透,分不清到底有多少處傷口,那些傷口還在往外滲著血,將身下的被褥也染得一片通紅。
林寧見狀,眼眶一下子就紅了,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她顫抖著雙手,輕輕扶起軒轅徹,聲音帶著哭腔喊道:“軒轅公子,軒轅公子,你這是怎麽了呀?你醒醒啊!” 可軒轅徹隻是微微動了動眼皮,似乎想要努力睜開眼睛,卻終究沒能做到,隻能發出幾聲微弱的氣音,仿佛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林寧心急如焚,她趕忙環顧四周,想看看有沒有什麽傷藥能先給軒轅徹止血。她的目光在山洞裏急切地搜尋著,最後在角落裏發現了一個小木箱,打開一看,裏麵果然放著一些瓶瓶罐罐。林寧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她深知此刻不能慌亂,否則軒轅徹的情況會更加危急。
首先,她快速地從找到的藥箱中分辨出了止血的金瘡藥。她深吸一口氣,輕輕撕開軒轅徹已經被血水浸透的衣物,盡量動作輕柔,以免加重他的傷痛。每撕開一處,看到那觸目驚心的傷口,她的心就像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對於較淺的傷口,林寧先用幹淨的布巾蘸著山洞裏儲存的清水,小心地擦拭傷口周圍的血跡和汙垢,確保傷口清潔。然後,她將金瘡藥均勻地灑在傷口上,用幹淨的紗布仔細地包紮起來。在包紮過程中,她注意力度適中,既不能太鬆讓紗布輕易脫落,也不能太緊影響血液循環。而對於那較深的傷口,林寧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她知道這傷口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引發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她先查看傷口內是否有異物,幸運的是,並沒有發現明顯的異物。接著,她咬了咬牙,把金瘡藥倒在傷口深處,用手指輕輕按壓周邊,讓藥粉充分接觸傷口內部。由於傷口太深,普通的紗布包紮可能無法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她看到旁邊有一些幹淨的布條,便將布條折疊成合適的厚度,緊緊地壓在深傷口處,再用長布條繞著軒轅徹的身體或肢體進行固定,以此來施加一定的壓力止血。
在處理完所有傷口後,林寧又在山洞裏找來了一些幹草和幹柴,生起了一堆火。一是為了讓山洞暖和起來,避免軒轅徹因失血過多而失溫;二是可以用熱水來擦拭軒轅徹的額頭和手腳,幫助他恢複一些體力。她還把軒轅徹的頭稍微墊高,讓他呼吸能更順暢些。
林寧一直守在軒轅徹的身邊,密切關注著他的呼吸和麵色,心中默默祈禱他能盡快蘇醒過來,好告訴自己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此刻的林寧,滿心都是擔憂與慌亂,隻盼著能盡快讓軒轅徹脫離危險。
後半夜裏,原本就氣息奄奄的軒轅徹情況愈發糟糕起來。因著身上多處傷口開始發炎,他的體溫急劇升高,整個人像是陷入了一團熾熱的火焰之中,額頭上很快就布滿了豆大的汗珠,臉色卻燒得通紅,嘴唇也幹裂開來,嘴裏不時發出痛苦的囈語。
林寧見狀,心急如焚卻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她知道此刻必須盡快給軒轅徹降溫,否則持續的高燒會對他的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她趕忙跑去山洞的角落,那裏有一處小小的水窪,存著些許冷水。林寧用布巾蘸滿了冷水,擰幹後輕輕敷在軒轅徹的額頭,每隔一會兒便更換一次,期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帶走一些熱度。
可單靠冷敷似乎效果並不明顯,軒轅徹的體溫依舊居高不下。林寧咬了咬牙,突然想起自己曾學過的針灸之術,或許可以一試。她在山洞裏四處翻找,幸運的是,還真找到了一套針灸用的針。林寧深吸一口氣,努力回憶著曾經所學,找準了軒轅徹身上幾處可以退熱的穴位,比如曲池穴、合穀穴等,她小心翼翼地將銀針消毒後,依次刺入相應穴位。在冷敷與針灸的雙重作用下,軒轅徹的體溫終於開始有了下降的趨勢。林寧一刻都不敢鬆懈,守在軒轅徹身邊,不停地更換著額頭上的濕布巾,時刻留意著他的體溫變化。就這樣,在漫長又煎熬的等待中,天邊漸漸泛起了魚肚白,當第一縷陽光灑進山洞的時候,軒轅徹的燒終於退了下來,體溫也逐漸恢複了正常。
林寧長舒了一口氣,整個人像是脫力了一般,癱坐在床邊。一夜未眠,又經曆了如此緊張揪心的救治過程,她早已疲憊不堪。但看著軒轅徹平穩了許多的呼吸和不再滾燙的額頭,她的心裏又湧起一絲欣慰,隻要軒轅徹能挺過這一關,一切就都還有希望。隻是她的心中也滿是疑惑,究竟是誰把軒轅徹傷成這樣的呢?
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山洞的縫隙灑了進來,林寧一夜未眠,眼中滿是疲憊,但她顧不上休息,心裏隻惦記著軒轅徹的身體需要盡快恢複元氣。
她先是在山洞裏翻找出了一些平日裏軒轅徹儲存的粗糧,打算給軒轅徹熬點粥。林寧生起了火,將粗糧細細地淘洗幹淨後,放入鍋中,又加了適量的水,坐在一旁耐心地看著火候,時不時地攪拌一下,不一會兒,粥香便在山洞裏彌漫開來。
看著鍋裏逐漸濃稠的粥,林寧心想,軒轅徹如今身體虛弱,光有粥怕是營養不夠。正巧這時,她聽到山洞外傳來野雞的啼叫聲,靈機一動,想著若是能抓隻野雞給軒轅徹熬點雞湯,那對他的恢複定然大有好處。
林寧起身走出山洞,憑借著自己所學的針灸技術,找了幾根粗細合適的樹枝,簡單打磨了一下,做成了幾根簡易的 “針”箭。她輕手輕腳地朝著野雞啼叫的方向走去,目光緊緊鎖定著不遠處正在覓食的野雞,瞅準時機,手中的 “針” 如離弦之箭一般飛射而出,精準地射中了野雞的要害部位,野雞撲騰了幾下翅膀便沒了動靜。
林寧快步上前撿起野雞,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轉身回了山洞。她熟練地處理起野雞來,將雞毛拔淨,內髒清理幹淨後,切成合適的塊狀,放入鍋中,又加了些山洞裏儲存的調料,添了水開始慢慢燉煮。
雞湯在火上咕嘟咕嘟地翻滾著,那濃鬱的香味讓整個山洞都充滿了別樣的生機。林寧盛出一碗熱粥,又舀了一碗雞湯,端到軒轅徹的床邊,輕聲喚道:“軒轅公子,軒轅公子,吃點東西吧,這樣身子才能好得快些呢。” 她眼中滿是關切與期待,盼著軒轅徹能快點醒來,喝下這飽含心意的粥和湯,早日恢複健康。
軒轅徹緩緩睜開雙眼,意識還有些模糊,隻覺得腦袋昏沉且渾身無力。待他的視線逐漸清晰,映入眼簾的便是林寧那略顯疲憊卻依舊溫柔關切的麵容。
一時間,軒轅徹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劫後餘生的慶幸,更多的則是對眼前這個女子深深的感激。他深知,若不是林寧及時趕到,又這般悉心地照料自己,恐怕此刻自己早已性命不保了。
看著林寧那熬得通紅卻依舊明亮的雙眼,軒轅徹的心中似有一股暖流緩緩淌過,愛意也在不經意間從眼中滿溢而出。那目光中飽含的情感,熾熱而純粹,仿佛要將林寧的身影深深地刻進心底。
他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喉嚨幹澀疼痛,半晌才艱難地吐出幾個字:“林姑娘…… 多謝……” 聲音雖微弱,卻透著無比的真誠。
林寧見軒轅徹醒來,臉上頓時露出驚喜的笑容,眼中的擔憂也隨之消散了些,趕忙說道:“軒轅公子,你可算是醒了,可把我嚇壞了。你現在感覺怎麽樣?先喝點粥,吃點東西吧,你受了這麽重的傷,得趕緊補補身子。”
軒轅徹微微點了點頭,想要起身,卻牽扯到身上的傷口,疼得皺了下眉頭。林寧見狀,急忙伸手扶住他,小心翼翼地將他扶起,靠在床邊,又端起那碗溫熱的粥,用勺子輕輕舀起一勺,吹了吹,遞到軒轅徹嘴邊,眼神裏滿是溫柔與嗬護。
太醫院頓時忙碌了起來,各位醫術精湛的太醫們一個接一個地被召進皇帝的寢宮,他們個個神情凝重,仔細地為皇帝把脈、查看氣色、詢問症狀,不敢有絲毫懈怠。可一輪又一輪的診治下來,得出的結論皆是一致 —— 並非中毒,而是這皇帝憂思過度,心結難解,長久以往便成了疾。
羅莎聽聞皇帝病倒的消息,也趕忙來到了宮中。她身著淡雅的衣裳,蓮步輕移,走進皇帝的寢宮,眼中滿是關切與擔憂。待來到皇帝榻前,她先是恭敬地行了大禮,隨後便輕聲說道:“陛下,兒媳聽聞您龍體欠安,心急如焚,特來探望,還望陛下能早日康複,保重龍體呀。” 說罷,便也如太醫們一般,細心地查看起皇帝的狀況來。
這宮中上上下下,無論是妃嬪、皇子公主,還是朝中的大臣們,都紛紛前來勸皇帝放寬心。他們在榻前說著各種寬慰的話語,有的提及江山社稷還需皇帝主持大局。
可皇帝隻是躺在榻上,眼神空洞地望著床頂的帷幔,對於眾人的勸慰,似乎並沒有聽進去多少。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太子小時候承歡膝下的畫麵,又想起那冰冷的遺體,滿心都是自責與哀傷,仿佛陷入了一個悲傷的旋渦,難以自拔。那原本堅毅的帝王之軀,此刻也在這沉重的精神打擊下,變得脆弱不堪,而這病,也不知何時才能痊愈,整個皇宮都籠罩在一片擔憂與壓抑的氛圍之中。
南宮瑾滿心的迷茫與痛苦,帶著沉重的步伐來到了欽天監,找到了歐陽天師。他一見到歐陽天師,那平日裏故作堅強的神色便再也維持不住了,眼中滿是複雜的情緒,有自責,有困惑,還有深深的哀傷。南宮瑾聲音沙啞地開口道:“天師,我如今心中實在是......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我根本就不該做這個太子?” 說著,他微微仰起頭,似乎是在努力不讓眼中的淚水落下,“如今南宮辰…… 他走了,父皇也因為此事憂思成疾,臥病在床,我這太子之位,仿佛是用他們的痛苦換來的一般,那我得到它,又還有什麽意義呢?”
歐陽天師看著南宮瑾這般模樣,心中也是一陣歎息,他深知南宮瑾此刻內心的煎熬,抬手輕輕拍了拍南宮瑾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殿下,這世間諸事皆有因果,命運的軌跡並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您能成為太子,那是上天的旨意,也是陛下深思熟慮後的抉擇。南宮辰殿下的離去,實乃一場悲劇,可這並非是您造成的,他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最終走上了那決絕的道路,是諸多因素交織而成的結果。”
南宮瑾痛苦地搖了搖頭,說道:“可若不是我與他爭奪這太子之位,他又怎會如此絕望?父皇又怎會遭受這般打擊,如今臥病不起?我隻覺得這一切都因我而起,這太子之位,此刻於我而言,就像是一副沉重的枷鎖,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歐陽天師微微皺眉,正色道:“殿下,您這般想法可就偏頗了。宮廷之中,權力更迭本就是殘酷之事,南宮辰殿下當初既已參與其中,那便要做好應對各種結果的準備。而您,肩負著江山社稷的重任,如今陛下病重,更需要您振作起來,穩住朝綱,打理好這天下之事。您做這個太子,意義重大啊,是為了讓這江山能平穩延續,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而非隻是著眼於這一時的得失與悲痛呀。”
南宮瑾聽著歐陽天師的話,沉默良久,心中雖仍有痛苦與糾結,但也明白天師所言不無道理。隻是那喪親之痛,以及對這宮廷鬥爭殘酷性的無奈,一時之間還是難以完全釋懷。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天師,這一切真的是天意麽?”
歐陽天師微微點頭,看著南宮瑾,目光中滿是期許,他知道南宮瑾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此刻雖深陷痛苦的泥沼,但終會走出陰霾,挑起那屬於他的重擔,引領這天下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林寧得知熹貴妃竟喪心病狂地下了追殺令,要取林晚的性命去給那亡故的太子陪葬,心中既氣憤又無奈。她深知太子的離世對熹貴妃而言是毀滅性的打擊,可無論如何,也不該將這悲痛化作無端的殺孽,讓無辜的林晚去承受這不該有的災禍。
林寧深知當下的情況萬分危急,留林晚在大渝,遲早會被熹貴妃的爪牙尋到蹤跡,那後果不堪設想。思來想去,她覺得唯有把林晚送出大渝,遠離這是非之地,才能保她周全。可這護送之人必須得是武功高強又值得信賴的,林寧在腦海中細細篩選了一圈,最終想到了軒轅徹。
軒轅徹武藝超群,在江湖上頗具威名,而且為人重情重義,且是聰明睿智。林寧覺得,若能拜托軒轅徹護送林晚,那必定是萬無一失。
於是,這幾日林寧心急如焚地連續給軒轅徹發去了好幾封飛鴿傳信,每一封信裏都言辭懇切地說明了林晚如今麵臨的危險處境,懇請軒轅徹出手相助,盡快來接應林晚。然而,讓她揪心的是,那些飛鴿傳出去後,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始終得不到軒轅徹的任何回應。
林寧守在林府的院子裏,望著天空,盼著能有鴿子帶著軒轅徹的回信飛回來,可每次等來的都是失望。她眉頭緊鎖,心中滿是擔憂,不知道軒轅徹那邊是出了什麽變故,是沒收到信件,還是遇到了什麽棘手的事情而無法前來幫忙呢?
林寧實在是放心不下軒轅徹,那滿心的擔憂就像一團火在心頭燒著,讓她片刻都安寧不得。眼見著飛鴿傳信毫無回應,她咬了咬牙,決定不再幹等著,換上夜行衣,趁著夜色,悄然出了林府。
夜空中,一彎殘月散發著清冷的光,灑在寂靜的街道上,林寧的身影在月色下顯得有些單薄,卻透著一股堅定。她腳步匆匆,朝著法華山的方向趕去,一路上警惕地留意著周圍的動靜,生怕被什麽人發現了行蹤。
法華山距離京城不算近,林寧馬不停蹄地趕路,即便如此,抵達山腳下時,天邊也已經泛起了魚肚白。她顧不上休息,順著記憶中那蜿蜒的山路,徑直朝著山洞的方向攀爬而去。山路崎嶇,荊棘叢生,好幾次都劃破了她的衣裳,在她的皮膚上留下一道道細小的血痕,可林寧仿若未覺,滿心都想著盡快見到軒轅徹,確認他是否安好。
終於,那熟悉的山洞出現在了眼前。林寧放慢了腳步,輕手輕腳地靠近,她先是屏息凝神聽了聽洞內的動靜,卻隻聽到一片寂靜。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小心翼翼地探頭往洞裏望去,洞裏光線昏暗,什麽也看不到。林寧心中一沉,趕忙走進山洞,輕聲喚道:“軒轅公子,軒轅公子,你在嗎?” 然而,回應她的隻有空蕩蕩的回聲。
她剛一踏入內洞,那濃重的血腥味便撲鼻而來,直往她的鼻腔裏鑽,讓她的心瞬間揪緊,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她顧不上許多,趕忙加快腳步,朝著山洞深處奔去,腳下帶起的風都仿佛裹挾著緊張與焦急。
待她來到山洞裏那張床邊,隻見軒轅徹麵色慘白如紙,毫無血色的嘴唇微微張著,氣息微弱,整個人奄奄一息地躺在那裏。他身上的衣裳早已被鮮血浸透,分不清到底有多少處傷口,那些傷口還在往外滲著血,將身下的被褥也染得一片通紅。
林寧見狀,眼眶一下子就紅了,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她顫抖著雙手,輕輕扶起軒轅徹,聲音帶著哭腔喊道:“軒轅公子,軒轅公子,你這是怎麽了呀?你醒醒啊!” 可軒轅徹隻是微微動了動眼皮,似乎想要努力睜開眼睛,卻終究沒能做到,隻能發出幾聲微弱的氣音,仿佛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林寧心急如焚,她趕忙環顧四周,想看看有沒有什麽傷藥能先給軒轅徹止血。她的目光在山洞裏急切地搜尋著,最後在角落裏發現了一個小木箱,打開一看,裏麵果然放著一些瓶瓶罐罐。林寧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她深知此刻不能慌亂,否則軒轅徹的情況會更加危急。
首先,她快速地從找到的藥箱中分辨出了止血的金瘡藥。她深吸一口氣,輕輕撕開軒轅徹已經被血水浸透的衣物,盡量動作輕柔,以免加重他的傷痛。每撕開一處,看到那觸目驚心的傷口,她的心就像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對於較淺的傷口,林寧先用幹淨的布巾蘸著山洞裏儲存的清水,小心地擦拭傷口周圍的血跡和汙垢,確保傷口清潔。然後,她將金瘡藥均勻地灑在傷口上,用幹淨的紗布仔細地包紮起來。在包紮過程中,她注意力度適中,既不能太鬆讓紗布輕易脫落,也不能太緊影響血液循環。而對於那較深的傷口,林寧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她知道這傷口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引發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她先查看傷口內是否有異物,幸運的是,並沒有發現明顯的異物。接著,她咬了咬牙,把金瘡藥倒在傷口深處,用手指輕輕按壓周邊,讓藥粉充分接觸傷口內部。由於傷口太深,普通的紗布包紮可能無法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她看到旁邊有一些幹淨的布條,便將布條折疊成合適的厚度,緊緊地壓在深傷口處,再用長布條繞著軒轅徹的身體或肢體進行固定,以此來施加一定的壓力止血。
在處理完所有傷口後,林寧又在山洞裏找來了一些幹草和幹柴,生起了一堆火。一是為了讓山洞暖和起來,避免軒轅徹因失血過多而失溫;二是可以用熱水來擦拭軒轅徹的額頭和手腳,幫助他恢複一些體力。她還把軒轅徹的頭稍微墊高,讓他呼吸能更順暢些。
林寧一直守在軒轅徹的身邊,密切關注著他的呼吸和麵色,心中默默祈禱他能盡快蘇醒過來,好告訴自己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此刻的林寧,滿心都是擔憂與慌亂,隻盼著能盡快讓軒轅徹脫離危險。
後半夜裏,原本就氣息奄奄的軒轅徹情況愈發糟糕起來。因著身上多處傷口開始發炎,他的體溫急劇升高,整個人像是陷入了一團熾熱的火焰之中,額頭上很快就布滿了豆大的汗珠,臉色卻燒得通紅,嘴唇也幹裂開來,嘴裏不時發出痛苦的囈語。
林寧見狀,心急如焚卻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她知道此刻必須盡快給軒轅徹降溫,否則持續的高燒會對他的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她趕忙跑去山洞的角落,那裏有一處小小的水窪,存著些許冷水。林寧用布巾蘸滿了冷水,擰幹後輕輕敷在軒轅徹的額頭,每隔一會兒便更換一次,期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帶走一些熱度。
可單靠冷敷似乎效果並不明顯,軒轅徹的體溫依舊居高不下。林寧咬了咬牙,突然想起自己曾學過的針灸之術,或許可以一試。她在山洞裏四處翻找,幸運的是,還真找到了一套針灸用的針。林寧深吸一口氣,努力回憶著曾經所學,找準了軒轅徹身上幾處可以退熱的穴位,比如曲池穴、合穀穴等,她小心翼翼地將銀針消毒後,依次刺入相應穴位。在冷敷與針灸的雙重作用下,軒轅徹的體溫終於開始有了下降的趨勢。林寧一刻都不敢鬆懈,守在軒轅徹身邊,不停地更換著額頭上的濕布巾,時刻留意著他的體溫變化。就這樣,在漫長又煎熬的等待中,天邊漸漸泛起了魚肚白,當第一縷陽光灑進山洞的時候,軒轅徹的燒終於退了下來,體溫也逐漸恢複了正常。
林寧長舒了一口氣,整個人像是脫力了一般,癱坐在床邊。一夜未眠,又經曆了如此緊張揪心的救治過程,她早已疲憊不堪。但看著軒轅徹平穩了許多的呼吸和不再滾燙的額頭,她的心裏又湧起一絲欣慰,隻要軒轅徹能挺過這一關,一切就都還有希望。隻是她的心中也滿是疑惑,究竟是誰把軒轅徹傷成這樣的呢?
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山洞的縫隙灑了進來,林寧一夜未眠,眼中滿是疲憊,但她顧不上休息,心裏隻惦記著軒轅徹的身體需要盡快恢複元氣。
她先是在山洞裏翻找出了一些平日裏軒轅徹儲存的粗糧,打算給軒轅徹熬點粥。林寧生起了火,將粗糧細細地淘洗幹淨後,放入鍋中,又加了適量的水,坐在一旁耐心地看著火候,時不時地攪拌一下,不一會兒,粥香便在山洞裏彌漫開來。
看著鍋裏逐漸濃稠的粥,林寧心想,軒轅徹如今身體虛弱,光有粥怕是營養不夠。正巧這時,她聽到山洞外傳來野雞的啼叫聲,靈機一動,想著若是能抓隻野雞給軒轅徹熬點雞湯,那對他的恢複定然大有好處。
林寧起身走出山洞,憑借著自己所學的針灸技術,找了幾根粗細合適的樹枝,簡單打磨了一下,做成了幾根簡易的 “針”箭。她輕手輕腳地朝著野雞啼叫的方向走去,目光緊緊鎖定著不遠處正在覓食的野雞,瞅準時機,手中的 “針” 如離弦之箭一般飛射而出,精準地射中了野雞的要害部位,野雞撲騰了幾下翅膀便沒了動靜。
林寧快步上前撿起野雞,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轉身回了山洞。她熟練地處理起野雞來,將雞毛拔淨,內髒清理幹淨後,切成合適的塊狀,放入鍋中,又加了些山洞裏儲存的調料,添了水開始慢慢燉煮。
雞湯在火上咕嘟咕嘟地翻滾著,那濃鬱的香味讓整個山洞都充滿了別樣的生機。林寧盛出一碗熱粥,又舀了一碗雞湯,端到軒轅徹的床邊,輕聲喚道:“軒轅公子,軒轅公子,吃點東西吧,這樣身子才能好得快些呢。” 她眼中滿是關切與期待,盼著軒轅徹能快點醒來,喝下這飽含心意的粥和湯,早日恢複健康。
軒轅徹緩緩睜開雙眼,意識還有些模糊,隻覺得腦袋昏沉且渾身無力。待他的視線逐漸清晰,映入眼簾的便是林寧那略顯疲憊卻依舊溫柔關切的麵容。
一時間,軒轅徹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劫後餘生的慶幸,更多的則是對眼前這個女子深深的感激。他深知,若不是林寧及時趕到,又這般悉心地照料自己,恐怕此刻自己早已性命不保了。
看著林寧那熬得通紅卻依舊明亮的雙眼,軒轅徹的心中似有一股暖流緩緩淌過,愛意也在不經意間從眼中滿溢而出。那目光中飽含的情感,熾熱而純粹,仿佛要將林寧的身影深深地刻進心底。
他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喉嚨幹澀疼痛,半晌才艱難地吐出幾個字:“林姑娘…… 多謝……” 聲音雖微弱,卻透著無比的真誠。
林寧見軒轅徹醒來,臉上頓時露出驚喜的笑容,眼中的擔憂也隨之消散了些,趕忙說道:“軒轅公子,你可算是醒了,可把我嚇壞了。你現在感覺怎麽樣?先喝點粥,吃點東西吧,你受了這麽重的傷,得趕緊補補身子。”
軒轅徹微微點了點頭,想要起身,卻牽扯到身上的傷口,疼得皺了下眉頭。林寧見狀,急忙伸手扶住他,小心翼翼地將他扶起,靠在床邊,又端起那碗溫熱的粥,用勺子輕輕舀起一勺,吹了吹,遞到軒轅徹嘴邊,眼神裏滿是溫柔與嗬護。